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吕立文  李醒三  徐戈 《华夏医学》2003,16(4):453-455
目的 :研究普罗布考和科素亚对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预防作用和对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新西兰白兔30只均予高脂饮食 ,1周后进行髂动脉球囊拉伤术 ,随机分为对照组 (C组 )、普罗布考组 (P组 )、科素亚组 (L组 )。术后第 4周进行血管形态学检查 ,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 1受体 (IGF- 1 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表达。结果 :与 C组相比 ,P组和 L 组血管腔面积明显扩大 (P<0 .0 1 ) ,IGF- 1 R、VEGF和 PCNA表达明显减少 (P<0 .0 1 ) ,P组和 L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结论 :普罗布考和科素亚可以显著减轻兔髂动脉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形成 ,抑制 IGF- 1、VEGF和 PCNA的表达 ,而两药之间则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普罗布考和科素亚对兔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预防作用及其对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新西兰白兔40只,随机分为高胆固醇组、普罗布考组、科素亚组和联合用药组。1周后进行髂动脉球囊拉伤术,术后4周进行弹力纤维染色,用免疫组化检测血管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Ⅰ receptor,IGF-IR)和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结果:与高胆固醇组相比,普罗布考组、科素亚组和联合用药组管腔面积明显扩大(P〈0.01),内膜面积明显减少(P〈0.05),IGF-IR和VEGF表达明显减少(P〈0.01),但3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罗布考和科素亚可以显著减轻兔髂动脉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形成,抑制IGF—IR和VEGF的表达。联合用药与单独用药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1(ATⅡ-1)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对兔动脉成形术后血管内膜增生及血管平滑肌细胞PCNA表达的影响,探讨AT-Ⅰ受体拮抗剂治疗血管再狭窄的机制和作用。方法:雄性新西兰白兔24只,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始终以普通饲料喂养12周,不加任何处理;模型组和缬沙坦组予高胆固醇喂养,4周后行腹主动脉内膜剥脱,继续高胆固醇饮食4周后行球囊成形术,模型组继续普通饲料饲养,而缬沙坦组给普通饲料 缬沙坦10mg/(kg·d)喂养4周。12周末取腹主动脉行病理形态学观察及PCNA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缬沙坦组较模型组模型组内膜厚度减少56.58%,内膜面积减少66.81%。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显示,缬沙坦组与模型组相比PCNA表达显著减少(P<0.01)。结论:缬沙坦可以显著减轻兔腹主动脉成形术后内膜增生,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内膜损伤后血管平滑肌细胞PCNA水平,从而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生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普罗布考对兔髂动脉损伤后内膜增殖、血管重塑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日本大耳白兔40只,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普罗布考组、复方丹参滴丸组和联合组,高脂喂养两周后行髂动脉球囊内皮拉伤术,从术前3d开始对照组予单纯高脂喂养,治疗组分别以普罗布考(1.0g/只·d^-1)、复方丹参滴丸(300mg/只·d^-1)及两药联合灌喂至术后4周,取病变血管行病理形态学观察,免疫组化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普罗布考组、复方丹参滴丸组增殖内膜面积明显减小(P〈0.05),普罗布考组内弹力膜包绕面积增大(P〈0.05);与单独用药组比较,联合组内弹力膜包绕面积明显增大(P〈0.05),但增殖内膜面积无改变(P〉0.05);各治疗组VEGF、PCNA表达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普罗布考均可抑制动脉损伤后平滑肌细胞增殖,减轻内膜增生;普罗布考兼有改善血管重塑的作用,两药联合使用可取得改善血管重塑的协同效应,其机制可能与减少VEGF在血管内、中膜的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受体1亚型(AT1)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对兔动脉成形术后血管内膜增生及CD68表达的影响,探讨AT1受体拮抗剂治疗血管再狭窄的机制和作用。方法:雄性新西兰白兔24只,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始终以普通饲料喂养12周,不加任何处理;模型组和缬沙坦组予高胆固醇喂养,4周后行腹主动脉内膜剥脱,继续高胆固醇饮食4周后行球囊成形术,模型组继续普通饲料饲养,而缬沙坦组给普通饲料+缬沙坦(10mg/kg.d)喂养4周。12周末取腹主动脉行病理形态学观察及CD68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缬沙坦组较模型组内膜厚度减少56.58%,内膜面积减少66.81%。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显示,缬沙坦组与模型组相比CD68表达显著减少(P<0.01)。结论:缬沙坦可以显著减轻兔腹主动脉成形术后内膜增生,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内膜损伤后巨噬细胞渗出、聚集,从而发挥抗炎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Fb)在血管成形术后的变化,研究维拉帕米(Verapamil)对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预防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24只家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单纯血管成形)和维拉帕米干预组,对后两组家兔以球囊导管损伤腹主动脉内膜,喂养4周后,对腹主动脉狭窄部位行血管成形术,其中干预组于术前及术后给予维拉帕米肌注(剂量0.5mg.kg^-1.d^-1),分别于术前,术后48小时,1周及4周抽取静脉血测定三组家兔血浆Fb 含量。血管成形术后4周处死动物,对成形术部位动脉标本作病理形态学检查和免疫组化检查,结果:血管成形术后血浆Fb含量明显增高,而干预组术后48小时和1周血浆F水平低于同期对照组,其差异有显著性(分别P<0.01和P<0.05)病理形态学检查显示:干预组管腔面积和内弹力板围绕面积均大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P均<0.01),而新生内膜面积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增殖指数干预组均小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血管成形术后血浆Fb明显增高,而维拉帕米可抑制血浆Fb水平的升高,可抑制新生内膜增殖,促进代偿性血管扩张,从而可减轻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预防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方法建立动脉粥样硬化兔模型,利用球囊在该模型腹主动脉导入pcDNA3.0/hVEGF165(n=10),对照组导入空载体(n=10)。采用RT-PCR法检测外源VEGF基因的表达。术后2、4周观察转导外源基因对血管内皮修复的影响。术后1、2、4周行MRI检查,观察左肾动脉开口处上段被扩张腹主动脉的管腔面积变化。结果利用球囊导管能成功转导pcDNA3.0/hVEGF165,治疗组和对照组完成内皮修复的时间分别为2周和4周,术后2周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管腔面积分别为(7.95±1.42)mm2和(6.74±1.01)mm2,术后4周分别为(7.40±2.29)mm2和(2.21±1.44)mm2。结论在动脉粥样硬化兔模型局部血管利用球囊导管能成功地转导VEGF基因,有效促进局部血管内皮细胞的生长,取得抑制局部血管管腔狭窄的作用,这对于防止血管介入术后再狭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及血管成形术(PTA)后血管组织结构的改变以及血脂、脂蛋白(a)[LP(a)]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这一过程变化的意义。方法采用30只高脂喂养新西兰兔为实验组,10只普通饲料喂养的纯种新西兰兔作为对照组。分别于实验前、喂养2周和PTA术后1、2、3月行血液生化检查,常规生化法检测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浓度,低密度脂蛋白(LDL‐C)浓度,并分批取兔主动脉血管作组织病理学检查。使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动脉粥样硬化同LP(a)和TNF‐α相关性,用ROC曲线下面积确定相对参考值。结果实验组TC、TG、LDL‐C水平随着喂养时间的延长明显增高,显著高于基础水平(P<0.05),高脂喂养2周时HDL‐C较基础水平明显降低(P<0.05);PTA术后2月时TNF‐α含量急剧升高,明显高于试验前(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2月TNF‐α水平对于腹主动脉狭窄发生的危险性比值(RR)为1.84(P<0.01)。TNF‐α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71(95%CI:0.811~0.956),Lp(α)为0.523(95%CI:0.409~0.720)。结论血脂紊乱是致动脉硬化的重要因素,TNF‐α在PTA后中晚期升高提示其参与了动脉硬化的血管修复过程。  相似文献   

9.
hVEGF基因防治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观察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h VEGF)基因对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防治作用。 方法 :建立兔颈总动脉球囊损伤模型 ,以先期构建的真核表达质粒 pc DNA3/ h V EGF1 6 5 (5 0 0 μg,n=12 )和真核载体 pc DN A3(5 0 0 μg,n=12 )分别于血管腔内给药 ,给药后 2周、4周先行颈总动脉造影 ,再取材分别行 H- E、VB染色及 Northern blot分析。结果 :给药后 2周、4周颈总动脉造影示治疗组直径狭窄较对照组明显减少 ;病理检测示 2周、4周治疗组管腔狭窄率较对照组显著减轻 [(9.5 8± 1.35 ) % vs(31.72± 1.72 ) % ;(18.0 9± 2 .93) % vs (44 .0 5± 3.2 8) % ,P<0 .0 1];Northern blot分析显示 2周、4周治疗组特异性条带显色较对照组明显增强。 结论 :pc DNA3/ h VEGF1 6 5 裸质粒 DNA血管腔内给药能转染平滑肌细胞并持续表达至少 4周 ,促进了内皮细胞再生 ,减轻了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Ⅰ型胶原与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关系。方法应用球囊拉伤动脉内膜加高脂饲养的方法建立兔髂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对24只模型兔进行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采用核酸分子杂交技术对髂动脉壁平滑肌细胞(SMC)的Ⅰ型胶原基因的表达情况进行观察。结果Ⅰ型胶原在术后1周开始表达,术后2周显著表达。结论血管成形术后晚期由于胶原增生促进了再狭窄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对兔髂动脉球囊损伤后再内皮化和内膜增生的影响。方法将制模成功的56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皮下注射rhG-CSF 30μg/(kg.d),7 d后经颈动脉行左髂总动脉球囊导管拉伤,术后14 d用伊文氏蓝染色、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血管再内皮化、新生内膜增厚及细胞增殖情况;对照组用生理盐水代替rhG-CS,其余同观察组。结果造模14 d后,观察组的内膜再生面积(An)和内膜损伤总面积(At)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68.60±6.25)%vs(46.60±3.36)%,P〈0.01];内膜厚度(Ti)/中膜厚度(Tm)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1.53±0.14 vs 2.43±0.15,P〈0.01)。结论内皮前体细胞动员剂rhG-CSF能显著促进血管损伤后内皮化,有效抑制了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endovascular brachytherapy on the prevention of restenosis after interveneional therapy and to investigate its possible mechanisms. Methods In the balloon injuried rabbit model,pathological sections of iliac arteries were observed and the changes of vascular histomorphology were estimated by computer analysis of photomicrograms. Using immunohistochemical techniques, 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PCNA) was quantified to assess the proliferation of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 Results After rabbit iliac arteries were injured by balloon overstretch angioplasty, neointima were shown to be less proliferative in the irradiated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from PCNA scores. The formation of neointima was suppressed with the external elastic laminar area increasing and without the luminal area decreasing in the irradiation group. Conclusion Endovascular brachytherapy using a liquid (32)P filled balloon catheter system could prevent restenosis possibly by inhibiting the formation of neointima and improving positive vascular remodeling.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PTEN基因转染兔预防血管再狭窄及其发生机制。方法:建立兔腹主动脉再狭窄模型;构建PTEN表达载体并在球囊损伤腹主动脉同时转染血管壁细胞。实验分3组。对照组:单纯行内膜剥脱术;实验组A:内膜剥脱术+PTEN真核质粒;实验组B:内膜剥脱术+空脂质体。采用常规病理、免疫组织化学、以及形态测量方法观察对再狭窄血管病变的影响及血管内膜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MMP-9蛋白的表达。结果:成功转染PTEN基因组显著抑制损伤后4周内膜VSMCs表达PCNA,与对照组相比PCNA表达和MMP-9的水平明显受抑制(P<0.01);显著减少血管内膜厚度和面积。结论:PTEN基因转染在一定程度上可抑制实验性兔腹主动脉再狭窄。  相似文献   

14.
①目的 观察全反式维甲酸 (atRA)对球囊损伤大鼠主动脉内皮后内膜增生及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表达的影响 ,探讨atRA对PTCA术后再狭窄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②方法  5 6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损伤组、atRA组 ,分别于术后 2、7、1 4d取实验动脉段 ,常规病理切片、苏木精 伊红染色 ,测定管腔及新生内膜面积 ,免疫组化法测定PCNA的表达水平。③结果 atRA组较损伤组 (7、1 4d时 )新生内膜横截面积明显减少 (t=3.96、- 6 .98,P <0 .0 1 ) ,内膜 /中膜横截面积比显著下降 (t=4 .2 1、- 6 .79,P <0 .0 1 ) ,在 1 4d时管腔面积明显扩大 (t=3.98,P <0 .0 1 )。PCNA于损伤后 2d在中膜见表达 ,随后表达渐少 ;损伤后 7d ,在内膜中有表达 ;1 4d可见向管腔表面聚集现象。atRA组较损伤组PCNA阳性表达指数显著下降 (t =7.2 0~ 1 5 .39,P <0 .0 1 )。④结论 atRA能抑制PCNA的过表达 ,抑制细胞周期进程 ,从而抑制内膜增生、防治再狭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氯沙坦对高脂饮食兔血管损伤后胰岛素抵抗(IR)的干预作用。方法:对36只高脂饮食免行髂动脉内膜剥脱术,术前、术后分别测定血胰岛素(INS)、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代替IR程度。结果:INS术后4周和8周较术前升高;ISI呈下降趋势;经氯沙坦干预后,胰岛素和ISI维持在术前水平。结论:氯沙坦能预防高脂饮食兔髂动脉内膜剥脱术后的高胰岛素血症和IR。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对球囊损伤的动脉血管壁血管重构及VEGF阳性表达的影响。方法随机将20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分为2组,构建兔髂动脉球囊损伤模型。术后对照组只喂标准兔饲料,实验组喂标准兔饲料及重组人脑利钠肽0.1 mg·kg~(-1)·d~(-1)皮下注射20 d。术后4周,活体取损伤的动脉组织。制作常规病理切片以及VEGF免疫组化切片。采用病理图像分析系统测定血管重构的各项指标。结果实验组血管内弹力膜下面积、外弹力膜下面积、残余管腔面积较对照组增大(P〈0.05,P〈0.01),面积狭窄率较对照组缩小(P〈0.01),2组中膜面积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较对照组内皮细胞浆、平滑肌细胞浆内VEGF表达减弱。结论重组人脑利钠肽可改善兔髂动脉球囊损伤后血管重构,抑制VEGF阳性表达。  相似文献   

17.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防治兔髂动脉狭窄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Zhang M  Zhou A  Zhu G 《中华医学杂志》1998,78(10):749-752
目的从基因治疗方面探讨解决经皮血管成型术和其他血管再塑引起的血管内膜损伤,血管狭窄途径。方法构建了pcDNA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真核表达载体,通过多聚赖氨酸基因球囊法,将VEGF基因定位导入球囊拉伤的兔髂动脉内壁,应用原位杂交,免疫组织化学,电磁血流量仪,扫描电镜和光镜等方法检测VEGF基因作用效果。结果VEGF基因组球囊拉伤血管2周时内膜有大量VEGFmRNA和蛋白表达,内膜内皮化范围明显大于空载质粒对照组,内膜与中膜面积之比小于对照组,血流量明显改善。结论血管内导入VEGF基因,可促进内皮细胞增生,加速损伤内膜的修复,抑制血管内膜平滑肌细胞的增生,防治血管狭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