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了解慢性肾小球疾病时高血压发病情况及其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520例住院病例,按WHO及中华医学会制订的形态学分类标准分组观察。结果 高血压总发病率为32.7%,膜增生性肾炎、新月体肾炎及硬化性肾炎常发生高血压,而lgA肾病及微小病变肾病较少发生高血压。在疾病早期,肾功能正常或轻微异常时常巳发生高血压,经降压治疗后肾功能可改善。结论 不同病理类型慢性肾小球疾病高血压发病率不同.降压治疗可改善肾功能并延缓肾功能恶化速率。  相似文献   

2.
氯沙坦对慢性肾功能不全性高血压及尿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氯沙坦对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CRF)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2例CRF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以氯沙坦50mg/d及洛丁新10mg/d,均加用拜新同30mg/d,po,连用4~6周,检测治疗前后的血压、血糖、血肌酐和尿蛋白等。结果:氯沙坦组尿蛋白排泄减低(P〈0.01),低于洛丁新组(P〈0.05)。氯沙坦能降低血尿酸,且无咳嗽、高血钾、神经性水肿等不良反应。结论:氯沙坦对CRF的肾脏病变有部分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4.
目的了解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和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白蛋白(ALb)、尿IgG的变化及氨氯地平对其影响.方法用放射免疫技术测定20例正常人和48例高血压患者氨氯地平治疗前后血尿β2-MG、尿ALb、尿IgG等的变化.结果老年高血压组血尿β2-MG、尿ALb、IgG分别为(301±19)、(72±13)nmol·L-1、(17±7)、(15±5)mg·L-1,均高于正常人,氨氯地平治疗12wk后上述指标分别为(201±20)、(29±11)nmol·L-1、(9±4)、(9±6)mg·L-1,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降低,P均<0.01.结论氨氯地平能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和尿β2-MG,尿ALb、IgG浓度,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单独或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贝那普利联合应用对隐匿性肾功能不全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肾小球滤过功能的影响。方法:73例隐匿性肾功能不全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美托洛尔(MET)、美托洛尔+贝那普利(MET+BEN)两组,分别应用美托洛尔50~75mg/d或美托洛尔25mg/d+贝那普利5~10mg/d,疗程6个月。血压控制目标为140/90mmHg。治疗前和治疗满6个月时,检测两组患者血尿酸(SUA)血肌酐(Scr)和肾小球滤过率GFR。结果:①治疗后,MET组与MET+BEN组的血压平均水平的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131.3±9.9/71.9±10.5,132.0±10.2/68.9±10.7mmHg,P均>0.05),血压控制达标率亦无显著差别(78.4%,77.8%,P>0.05)。②治疗后MET组血尿酸、肌酐较治疗前升高(439±62,429±57mmol/L,P<0.05;109±17,103±14μmol/L,P<0.01),肾小球滤过率轻度下降(49.9±6.9,52.9±5.8mL/min·1.73m2,P<0.01);③MET+BEN组血尿酸、血肌酐较治疗前降低(417±57,426±62mmol/L,P<0.01;98±12,105±13μmol/L,P<0.01),肾小球滤过率较治疗前升高(54.7±6.2,51.3±5.6mL/min·1.73m2,P<0.01)。④治疗6个月后,MET+BEN组血尿酸、血肌酐均低于MET组(417±57,439±62mmol/L,P<0.01;98±12,109±17μmol/L,P<0.01),肾小球滤过率高于MET组(54.7±6.2,49.9±6.9ml/min·1.73m2,P<0.01)。结论:对合并隐匿性肾功能不全的高血压患者,应避免单独应用美托洛尔,以免加重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损害;而美托洛尔与贝那普利联合应用,可能有益于肾功能的保护。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厄贝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对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60例确诊为高血压病患者服用国产厄贝沙坦150mg,每天1次,每周随访1次,若降压效果不理想,则加量至每天300mg,治疗2个月,监测治疗前及治疗中24h动态血压水平及肾功能指标。结果厄贝沙坦治疗后患者24h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日间及夜间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有明显下降(P〈0.05或P〈0.01),血及尿β2-MG明显减少(P〈0.01)。结论厄贝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不仅有良好的平稳降压效果,而且对其肾功能亦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方浩 《中国药师》2010,13(3):403-404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和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对40例轻中度PIH患者(PIH治疗组),予以川芎嗪120mg静滴,1次/d,10d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和尿微量白蛋白(U—MALB)、尿β2-微球蛋白(β2-MG)含量的变化。另取正常妊娠组40例作为对照。结果:PIH治疗组患者血浆NO含量较正常妊娠组明显下降,ET-1含量明显上升(P均〈0.01)。经过川芎嗪治疗1个疗程后,患者血浆NO含量明显上升,ET-1含量明显下降(P均〈0.05)。PIH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尿U—MALB和β2-MG含量较正常妊娠组明显升高(P均〈0.01)。经过川芎嗪治疗1个疗程后,尿U—MALB和β2-MG含量均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PIH患者存在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功能紊乱,血浆ET-1/NO比例失调。川芎嗪具有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纠正血浆ET-1/NO比例失调,且能降低尿蛋白排泄量,保护肾功能,从而达到治疗PIH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雷永富  李敏 《天津医药》2011,39(12):1158-1159
临床上,不少老年高血压患者尿常规检查尿蛋白为阴性,而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这类问题国内外文献报道不多。本文旨在探讨老年高血压住院患者中尿蛋白阴性患者的血糖改变及其对肾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金弢 《医药导报》2003,22(8):531-532
目的观察缬沙坦对慢性肾功能衰竭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方法慢性肾功能衰竭高血压患者4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给予缬沙坦片80 mg,qd,po;对照组21例,给予非洛地平片5 mg,qd,po.基础治疗相同,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76.9%,对照组有效率57.1%,治疗组血压下降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24 h尿蛋白定量降低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两组对内生肌酐清除率均无影响.结论缬沙坦可有效降低慢性肾功能衰竭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减轻蛋白尿,延缓肾功能不全的发展.口服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0.
选用波依定(非洛地平缓释片,阿斯特拉无锡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治疗Ⅰ、Ⅱ期原发性高血压30例,观察其降压疗效及对肾功能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万古霉素类抗菌药物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抽取应用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的慢性肾衰竭病例,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重点考察用药前后肾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肾功能衰竭期患者应用万古霉素类抗菌药物前后血肌酐(Scr)和肌酐清除率(Ccr)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慢性肾衰竭患者应用万古霉素类抗菌药物需注意其对肾功能的进一步损害,特别是肾功能衰竭期患者,更应重视血药浓度监测,实施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2.
尼卡地平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肾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晓峰  张琥  刘蔚 《中国药师》2008,11(2):213-215
目的:观察尼卡地平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肾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113例慢性肾衰竭肾性高血压患者进行为期8周的尼卡地平治疗观察。尼卡地平起始剂量为40 mg q12h,最大剂量为80 mg q8h。监测治疗前后血压、心率、肾功能等指标。结果:尼卡地平治疗慢性肾衰竭肾性高血压总有效率为91.2%。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心率、肾功能等均无明显改变,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尼卡地平治疗慢性肾衰竭肾性高血压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李沙  张宏志  杨仁杰 《中国药师》2004,7(12):921-924
目的: 研究海藻酸钠-壳聚糖微囊肾动脉栓塞对肾功能和形态的影响.方法: 以天然多糖材料海藻酸钠与壳聚糖制备的海藻酸钠-壳聚糖微囊(ACM)为栓塞剂,采用经导管介入治疗技术进行兔肾动脉栓塞,于术前及术后1,2,4及8周检测血常规、肾功能及肾脏病理变化.结果: 手术前后,动物的血常规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波动;术后初期肾功能有所下降,1周后基本恢复正常.从血管造影与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看,健侧肾未发生任何变化,栓侧肾随栓塞时间延长出现大片弥漫性凝固性坏死,体积与重量不断减小,未出现血管再通且无侧支循环形成.结论: ACM具有良好的血管栓塞作用,使用方便,是一种较理想的血管栓塞剂.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依拉地平在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比性研究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住院的56例慢性肾功能不全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依拉地平治疗后的慢性肾功能不全合并高血压的患者舒张压和收缩压均有明显的降低,而其他不良反应少。结论依拉地平在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合并高血压中有显著疗效,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5.
前列地尔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文花 《中国药房》2011,(24):2240-2241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前列地尔10μg·d-1,12~14d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治疗后的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Scr)、尿红细胞计数、血尿素氮(BUN)。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和8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计数、Scr和BU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效果显著,可降低尿蛋白的排泄,消除血尿,改善肾功能,减少终末期肾衰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慢性肾炎患者尿表皮生长因子(EGF)含量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尿EGF含量。结果 137例肾功能正常组患者尿中EGF含量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39例肾功能不全组患者尿中EGF含量显著低于正常人组(P〈0.01)。结论 肾功能正常组尿EGF与肾功能不全组尿EGF存在显著差异,说明EGF在慢性肾炎的病变发生、发展中可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肾病与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尿微量蛋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了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与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尿微量蛋白的差异。方法 用酶联免疫法分别测定了4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和36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和白蛋白(Alb)。结果 糖尿病肾病患者尿RBP较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高,但尿Alb较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低。结论 糖尿病肾病对肾小管损害较慢性肾小球肾炎明显,但对肾小球损害不如慢性肾小球肾炎明显。尿RBP、Alb可分别作为早期诊断两种疾病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8.
何静  林琍 《医药导报》2006,25(9):0903-0904
目的探讨左旋氨氯地平和培哚普利联合应用对2型糖尿病并发高血压及新发肾功能损害患者的疗效。方法2型糖尿病并发高血压、微量蛋白尿患者51例,随机分3组:左旋氨氯地平组、培哚普利组、联合治疗组各17例;3组分别给予左旋氨氯地平2.5 mg,培哚普利4 mg,培哚普利4 mg和左旋氨氯地平2.5 mg,均qd,po,疗程12周。观察治疗前后血压和肾功能变化。结果两药单独治疗及两药联合应用均明显降低高血压(P<0.01),降低微量尿蛋白(P<0.05),联合治疗降血压和降低尿蛋白的幅度优于单独治疗(P<0.01)。结论左旋氨氯地平、培哚普利治疗糖尿病高血压均有较好的降血压作用,且能降低微量尿蛋白,降低新发肾功能损害,两药联合治疗可起到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