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张柏根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2008,2(5):4-5
下肢静脉曲张是人们熟知的外科常见病,在公元前1500年已有文字记载。随着下肢静脉系统解剖学知识的积累,尤其是关于下肢静脉及其瓣膜结构与功能、下肢静脉血流动力学的深入研究,检测技术的不断改进,最终形成了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chronic venous insufficiency of the lower exfremifies,CVI)的概念。现今,CVI作为一组病症的总称,包含了先天性、原发性及继发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造成下肢静脉血液逆流和(或)回流障碍,引起下肢静脉系统与微循环高压及相应的临床表现:浅静脉曲张、浮肿、色素沉着等皮肤改变,静脉性溃疡。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属于CVI范畴。本文就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治疗变更、今后临床研究两个方面,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腓肠肌泵与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腓肠肌泵功能与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chronic venous insufficiency,CVI)的关系。方法 复习相关文献,并作综述性报道。结果 腓肠肌泵功能的研究方法有空气体积描记法、应变容积描记法、肌肉内压力测定、腓肠肌泵功率测定、足水银应变容积描记法、同位素体积描记法及数字光电容积描记法,测得CVI患者的腓肠肌泵功能明显下降,通过治疗后,腓肠肌泵功能明显改善。结论 腓肠肌泵功能与CVI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应用七叶素治疗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的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七叶素 (商品名 :威利坦缓释片 )治疗慢性静脉机能不全性下肢水肿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 130例下肢静脉功能不全患者按中心随机表分别进入研究组或对照组 :研究组 6 5例 ,口服七叶素 5 0mg ,2次 /d ;对照组 6 5例 ,穿着弹力袜 ,治疗 8周。 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下肢周径、下肢容积和临床症状均有改善 ,两组间改善程度相似 (P >0 0 5 ) ;两组患者治疗后体重、血压、血常规及生化指标等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七叶素不良反应轻微 ,研究组患者均完成研究 ;对照组有 7例患者因弹力袜压力或季节炎热不能耐受而中途退出。结论治疗下肢静脉功能不全性水肿 ,七叶素与弹力袜疗效相似 ,耐受性优于弹力袜。 相似文献
4.
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的诊治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张柏根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3,18(9):517-518
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 (chronicvenousinsuffi ciency ,CVI)是最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 196 8年Kistner提出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概念 ,并用瓣膜重建术予以治疗 ,被视为近代静脉外科的重要进展之一。 2 0世纪 80年代中期 ,国内引入这一概念 ,作为单独疾病区别于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同期 ,下肢深静脉瓣膜重建术迅速扩展应用。但至 2 0世纪末以来 ,对是否必须施行瓣膜重建术逐渐提出质疑或予以否定。本文就CVI诊治中的进展和问题 ,提出如下看法供讨论。一、推广CVI诊断与分类标准1994年在American… 相似文献
5.
下肢静脉溃疡(venous leg ulcera-tion,VLU)是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chronic venous insufficiency,CVI)最严重的并发症,临床较常见,往往经久不愈或反复发作,极大影响患者生活质量。VLU占CVI的10%,目前认为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引起的静脉高压是VLU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髂静脉压迫综合征(IVCS)在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CVI)诊治中的意义。方法:195例IVCS伴CVI患者采用介入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或联合浅静脉手术进行治疗,对其治疗成功率、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95例中浅静脉曲张治愈率95.7%,下肢肿胀缓解率78.7%,疼痛缓解率80.6%,溃疡愈合率77.8%。其中仅支架置入20例,下肢肿胀缓解率78.9%,疼痛缓解率88.9%,溃疡愈合率77.8%。结论:纠正IVCS或联合浅静脉手术能明显改善CVI病人的症状,IVCS可能是部分CVI的病变基础。 相似文献
7.
深静脉瓣膜修复成形术治疗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深静脉瓣膜修复成形术在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治疗中的作用与疗效。方法30例双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的患者接受静脉系统手术治疗。每例2条肢体各采取不同手术方式并随机分组。1条患肢行股浅静脉外瓣膜复成形术加浅静脉手术(A组);另1条患肢仅行浅静脉手术(B组)。术后1个月和3年,利用彩超、流速剖面图彩超技术、空气体积描记仪(APG)和静脉功能不全评分等方法,比较各例2条肢体的疗效以及2组间疗效。结果全组30例患者60条肢体均为CEAP临床分级(Kistner分级)C2~C4级,经彩超和下肢静脉造影证实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返流均为Ⅲ度。术后1个月和3年随访比较,各例属于A组的患肢在静脉返流度、静脉返流量及各项指标均比属于B组患肢改善明显;A组的静脉返流量、静脉灌注指数均值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组的静脉返流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年随访时2组的射血分数和剩余容量分数均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功能不全评分均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深静脉瓣膜修复成形术可使下肢深静脉返流量明显减少,瓣膜功能明显恢复,与下肢浅静脉手术联合治疗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皮肤损害与血浆细胞因子水平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静脉功能不全 (CVI)其皮肤营养障碍的发病机制尚不清 ,本研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 (ELISA)法探讨CVI细胞因子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 1β(IL 1β)和白介素 2受体 (IL 2R)水平与皮肤损伤的关系 ,为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依据。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选择经静脉造影和多谱勒超声确诊的下肢CVI患者 32例 ,男 2 1例 ,女 11例 ,年龄 2 3~ 70岁 ,平均 5 3± 12岁。病程1~ 40年 ,平均 2 1± 13年。临床表现为浅静脉曲张 (32 / 32 )、小腿胀痛 (2 4/ 32 )、轻度肿胀 (15 / 32 )、足靴区色素沉着(8/ 32 )、静脉性溃疡… 相似文献
9.
下肢静脉性溃疡的发病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已明确下肢静脉性溃疡的主要病因为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但发病机理尚未确定。目前形成有纤维蛋白阻塞、腓肠肌“泵”功能不全及白细胞积聚等多种学说,其中纤维蛋白阻塞形成氧弥散屏障理论已渐趋公认。静脉性溃疡的形成可能为多种因素共同所致。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CVI)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3月至2012年1月,对我院行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的95例CVI患者(131条患肢,CEAP分级为C2~5级)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1条患肢均成功治疗,平均每条肢体应用泡沫硬化剂15.5 ml.31条(23.7%)肢体于治疗后2周复诊时实施了第2次注射治疗,其中3条(2.3%)肢体于治疗后1个月复诊时实施了第3次注射治疗.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泡沫硬化疗法对各种类型的下肢CVI都有效,且简单易行,应扩大其临床适应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腔镜筋膜下交通支静脉离断术在治疗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中的作用。方法:选取CEAP分级C4级以上的患者22例(共27条肢体)行腔镜深筋膜下交通静脉离断术,并联合施行大隐静脉及曲张浅静脉剥脱术。结果:22例术后症状和浅静脉曲张消失,无切口感染坏死、皮下气肿及筋膜腔血肿等并发症。足靴区色素沉着及硬化明显改善,6例足靴区活动性溃疡在术后2周内愈合。随访1~12个月无静脉曲张及溃疡复发。结论:腔镜深筋膜下交通静脉离断术具有交通支静脉离断彻底、损伤小、恢复快、复发率低、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作为治疗CEAP分级Ap、PR的CVI患者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Angus D. McLachlin John A. McLachlin Thomas A. Jory Edward G. Rawling 《Annals of surgery》1960,152(4):678-683
13.
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治疗的再认识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周围静脉疾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率为20%~40%,皮肤营养障碍占2%~5%[1,2],发病率比动脉疾病约高10倍,发病机理比动脉疾病复杂,分类方法亦不一致,至今存在着争论. 相似文献
14.
Patients with chronic venous insufficiency often have combined superficial and deep venous incompetence. The aims of this study were to determine the effects of superficial venous surgery (SVS) on deep venous haemodynamics and on ambulatory venous pressure (AVP) and to determine if the AVP tourniquet test can predict the effect of SVS. Of 119 legs, 42 legs (32 subjects) with chronic venous insufficiency, healed ulceration, or active ulceration and with combined superficial and deep incompetence underwent preoperative duplex imaging and AVP measurement followed by appropriate SVS. Four months later, all underwent postoperative duplex imaging and AVP measurement. The pressure relief index (PRI) was calculated from the AVP measurement as an overall assessment of venous function. Seventeen of 119 (14%) showed no tourniquet improvement in PRI and were therefore excluded from SVS. Of those suitable for SVS, median (range) age was 56 (32-78) years. Twenty-two limbs underwent long saphenous surgery, four limbs short saphenous surgery, and 16 limbs both, based on duplex findings. Segmental deep incompetence resolved in 11/21 (52%) limbs after surgery compared to 6/21 (29%) with multisegment incompetence. Median (range) PRI improved from 319 (4-1,600) preoperatively to 1,300 (360-2,670) postoperatively (p < 0.001, Wilcoxon). PRI with thigh tourniquet correlated with postoperative PRI (r = +0.828, p = 0.01, Spearman), as did calf tourniquet (r = +0.996, p = 0.004) and both tourniquets (r = 0.535, p = 0.046). The majority of patients with combined superficial and deep incompetence can be selected for SVS on the basis of AVP measurement with tourniquets. SVS can improve segmental deep incompetence and PRI in those properly selected.Part of these data were presented as an abstract at the Venous Forum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Medicine, Manchester, UK, March 2004. 相似文献
15.
Annals of Vascular Surgery - 相似文献
16.
17.
基于CEAP分级的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的综合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通过CEAP分级探讨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的规范化诊治。方法对我院收治120例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患者按照CEAP分级,并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彩超、下肢静脉造影等检查结果,主要依据临床(C)分级进行压迫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联合的综合治疗措施。结果120例患者(135条患肢)按CEAP分级治疗后,随访局部复发率为18.52%(25/135),临床治疗效果良好。结论CEAP分级阐述了下肢静脉疾病的发展过程,避免了治疗的盲目性,使临床治疗有据可依,从而有助于下肢静脉疾病的规范化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