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观察X综合征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及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探讨X综合征和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两组受试对象:21例X综合征患者,20例正常对照组测定X综合征患者和正常对照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采用高分辨力超声多普勒分别测定X综合征患者和正常对照组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将以上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X综合征患者的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颈动脉IMT也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厚。结论 在冠状动脉内皮功能紊乱致冠状动脉舒张储备不良和异常收缩的基础上,动脉粥样硬化可能也参与了X综合征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2.
许天蕴  赵秀娥  朱鹏 《上海医学》2006,29(8):551-553
目的了解C反应蛋白(CRP)与代谢综合征(MS)及颈动脉内膜-中膜复合体厚度(IMT)的关系。方法收集135例MS患者(MS组)、145例2型糖尿病患者(DM组)、94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测定血清CRP浓度、血脂、血糖,测量血压、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应用高敏感B超测定MS组、DM组的颈动脉IMT。分析CRP与BMI、血糖、空腹血脂、血压及颈动脉IMT的关系。结果CRP随着MS组成成分数的增加而升高(χ~2=161.8,P<0.01)。DM组中,颈动脉IMT与CRP成正相关[标准化偏回归系数(β)=0.569,P=0.000];MS组中,颈动脉IMT及三酰甘油呈正相关(β值分别=0.563和0.179,P值分别=0.000和0.021)。当CRP>3.0 mg/L时,颈动脉内膜增厚(IMT≥1.0 mm且<1.3 mm)及斑块(IMT≥1.3 mm)的发生率显著高于CRP 0~3 mg/L亚组。结论CRP不仅与MS有关,而且与颈动脉IMT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压晨峰、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方法:选取中牟县第二人民医院216例高血压患者,按照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rotid intimal-medial thickness,IMT)及动态血压监测结果进行分组对照研究,探讨血压晨峰及hs-CRP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结果:IMT增厚组中血浆hs-CRP及血压晨峰均显著高于IMT正常组(P<0.05);血压晨峰组中血浆hs-CRP、IMT均显著高于非血压晨峰组(P<0.05)。结论:血压晨峰和血浆hs-CRP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密切相关,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脉压指数(PPI)、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相关性。方法选择40例健康体检者和1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PPI大小,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低PPI高血压组(PPI≤0.400)、中PPI高血压组(0.401~0.600)、高PPI高血压组(P〉0.600),各40例。检测和比较受检者PPI、颈动脉IMT、血清hsCRP水平。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PPI、IMT、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均P〈0.05);随着PPI的增大,IMT、hsCRP水平均明显升高(均P〈0.05);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IMT与PPI呈正相关性,PPI、IMT与hsCRP水平呈正相关性。结论 PPI、hsCRP参与原发性高血压动脉硬化的发生、发展,是预测心血管事件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超声评价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斑块与冠心病的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粥样硬化斑块,探讨颈动脉硬化与冠心病(CHD)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经冠状动脉造影(CAG)确诊的58例CHD患者和37例非CHD患者颈动脉IMT及有无斑块形成,比较两组间颈动脉IMT、斑块指数及颈动脉斑块检出率。结果CHD组颈动脉IMT、斑块指数及斑块检出率显著高于非CHD组(P0.05),颈动脉IMT对CHD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论超声检测颈动脉IMT可早期发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可作为监测冠状动脉疾病发生、发展及治疗效果的一项有临床意义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杨淑平  梁金文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6):1981+2061
目的:研究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颈动脉内膜中层(IMT)厚度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关系。方法:选择62例ACS住院患者(ACS组)和健康人60例(对照组),进行hsCRP以及双侧颈动脉超声检查,测定IMT厚度。结果:ACS组hsCRP、IMT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S组hsCRP与IMT厚度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572、0.701,P均<0.05)。结论:ACS患者与hsCRP、IMT厚度关系密切,前者可作为ACS危险的预测因子,通过促进炎症反应导致ACS的发生、发展;IMT厚度可以反映ACS的斑块不稳定性,炎症反应可能参与颈动脉硬化形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血压对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CIM T )和斑块的影响。方法选择吉林大学第一临床医院2012年1~12月期间就诊的老年冠心病并发高血压患者100例,经流行病学调查,测量血压,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CIM T和颈动脉斑块,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血压对CIM T和颈动脉斑块的影响。结果共纳入患者100例,其中,男48例,CIM T为(0.7 ± 0.1)mm ,斑块检出率45.8%;女52例,CIM T为(0.7 ± 0.1)mm ,斑块检出率34.6%,男女斑块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09,P=0.018)。多元回归模型分析,调整影响因素后,男SBP每升高1 mm Hg ,CIMT 厚度增加0.00114 mm ;脉压每升高1 mm Hg ,CIM T厚度增加0.00118 mm。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高血压3级检出纳入斑块数大于1的发生风险是高血压1级的2.115倍(OR=2.115,95% CI:1.128~3.966,P=0.020)。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并发高血压,尤其在男性患者中收缩压越高、脉压越大,颈动脉CIM T厚度越大,颈动脉斑块发生的风险越高;高血压是老年冠心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与脂联素(APN)、C反应蛋白(CRP)的关系.方法 42例2型糖尿病患者,正常的对照组41例,分析两组人群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APN和CRP,测定IMT,同时计算体重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糖尿病组TG、LDL-C、FPG、CRP、FINS、IMT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MT与BMI、FPG、FINS、HOMA-IR、TC、TG、LDL~C、CRP呈正相关(P<0.01),而与APN呈负相关(P<0.01),其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糖尿病组IMT与胰岛素抵抗的增加、糖脂代谢紊乱及CRP的升高与APN降低有关,提示血清脂联素和CRP水平是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可以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病变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联合踝臂指数(ABI)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08至2010年在日照市人民医院住院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或介入治疗患者194例,术前对其进行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以及踝臂指数测量,血液生化检查,病史采集,并根据ABI≤0.90为阳性,ABI〉0.90为阴性,IMTI〉0.9mm为阳性,IMT〈0.9mm为阴性,设定为两项指标均为阴性为A组,ABI阳性为B1组,阴性为B2组,IMT阳性为C1组,阴性为C2组,两项指标均为阳性者为D组,并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得出各组冠心病发病率。结果A组中冠心病发病率为9.1%,B1组为64.8%,B2组为29.9%,C1组为70.8%,C2组为28.4%,D组为89.1%,从以上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踝臂指数阳性能较好预测冠心病发生(B1:64.8%比B2:29.9%,P〈0.05);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对冠心病的预测也有重要意义(C1:70.8%比C2:28.4%,P〈0.05),两项指标均为阳性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要高于单一项指标(D:89.1%比B1:64.8%,C1:70.8%,P〈0.05),且两项指标阴性对冠心病的排除价值也要高于单一项指标阴性者(A:9.1%比B2:29.9%,C2:28.4%,P〈0.01)。结论联合应用ABI、IMT两项指标对冠心病的预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评价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斑块与冠心病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冠心病患者超声检查和分析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斑块情况。结果:冠心病患者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颈动脉分叉IMT值和斑块积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不同位点IMT值和斑块积分呈现明显的正相关,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频超声技术测定颈动脉内一中膜厚度,可以作为一种无创、准确判定动脉粥样硬化的方法,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高敏C反应蛋白检测对化脓性膝关节炎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检测对化脓性膝关节炎诊治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46例入选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血沉、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①高敏c反应蛋白的敏感性高于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与血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高敏C反应蛋白在不同程度的膝关节感染患者间的检测结果与其他各指标一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高敏C反应蛋白在患者症状改善前后的检测结果与其他各指标一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高敏C反应蛋白与血沉检测结果之间存在不强的正的直线相关关系(P〈0.05)。结论高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本研究中未显示出更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是否达标的高血压患者中血浆脂蛋白(a)[lipoprotein (a),Lp(a)]的浓度,及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相关性.方法 入选高血压病史5年以上的高血压患者530例,按照LDL-C达标与否进行分层,再将每层按照有无颈动脉斑块进行分组,分为LDL-C达标有斑块组(A组)、LDL-C达标无斑块组(B组)、LDL-C未达标有斑块组(C组)和LDL-C未达标无斑块组(D组),观察各组Lp(a)的浓度.结果 (1)IDL-C达标组患者的Lp(a)浓度低于LDL-C未达标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在LDL-C达标组中,A组患者Lp(a)浓度大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LDL-C未达标组中,C组患者Lp(a)浓度大于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于入院时LDL-C已达标的患者,基线Lp(a)浓度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无明显相关.然而,对于入院时LDL-C未达标的患者,基线Lp(a)浓度升高可能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期集束检验血纤维蛋白原(Fg)、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胱抑素C(Cys C)水平、心电图等,对具有急诊胸痛症状群患者诊断、预后的意义。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2年3月期间我院急诊胸痛患者共246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并首份心电图提示缺血153例为A组;ACS不并首份心电图提示缺血44例为B组;ACS不并确切胸部疼痛49例为C组;设同期健康体检者61例为对照组。采集静脉血用Clauss法测定血浆Fg浓度,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hs-CRP、Cys C浓度;做18导心电图。结果 Fg、hs-CRP、Cys C水平A、B、C组与对照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集束检验方法对急诊胸痛的诊断和预后有一定的价值,有助于临床医生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快速诊断和干预做出决策。  相似文献   

14.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9,(10):941-944
目的探讨超微血管成像(SMI)和超声造影(CEUS)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新生血管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19年5月在洛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40例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行术前颈动脉斑块SMI、CEUS检查及术后斑块组织病理学分析,比较SMI、CEUS及微血管密度(MVD)法检测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的检出率,并分析SMI、CEUS评估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丰富程度与MVD的相关性。结果 40例患者中,SMI检出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31例(77. 5%),CEUS检出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33例(82. 5%),MVD法检出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37例(92. 5%); SMI、CEUS检测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的检出率与MVD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 530、1. 830,P> 0. 05)。SMI评估新生血管丰富程度中0、1、2、3级患者的MVD分别为(5. 00±3. 84)、(13. 70±3. 59)、(21. 82±4. 02)、(30. 80±3. 74)个·mm~(-2); CEUS评估新生血管丰富程度中0、1、2、3级分别为7、8、11、14例,其MVD分别为(5. 71±5. 65)、(13. 00±4. 44)、(18. 82±4. 58)、(28. 64±4. 88)个·mm~(-2);不同程度SMI、CEUS分级患者的MVD均呈递增趋势,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SMI、CEUS评估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丰富程度与MVD呈正相关(r=0. 911、0. 883,P <0. 01)。结论 SMI、CEUS技术能够准确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新生血管情况,为临床评估患者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5.
高晖 《海南医学》2011,22(8):33-34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瑞苏伐他汀(10mg/d和40mg/d)早期干预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脂中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的影响,以了解较大剂量瑞苏伐他汀对ACS患者炎症抑制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 将92例ACS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A组47例,在常规治疗基...  相似文献   

16.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9,25(22):32-36
目的:分析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atherosclerotic cerebral infarction, ASCI)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hs-CRP)、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B, Apo-B)、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 ox-LDL)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 MMP-9)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carotid atherosclerotic plaques, CAP)形成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神经内科确诊的125例ASCI患者为观察组,另同期选取125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hs-CRP、Apo-B、ox-LDL及MMP-9水平,并对病例组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分析血清hs-CRP、Apo-B、ox-LDL及MMP-9水平与ASCI患者CAP形成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血清hs-CRP、Apo-B、ox-LDL及MMP-9水平显著升高(P<0.01)。观察组中伴CAP形成的患者血清hs-CRP、Apo-B、ox-LDL及MMP-9水平比无CAP形成的患者显著升高(P<0.01)。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s-CRP(OR=4.76, 95%CI:2.35~9.18)、Apo-B(OR=3.16, 95%CI:1.59~7.32)、ox-LDL(OR=1.48, 95%CI:1.15~2.01)及MMP-9(OR=3.86, 95%CI:1.63~9.14)水平是ASCI患者CAP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清hs-CRP、Apo-B、ox-LDL及MMP-9的水平可反映ASCI患者CAP的炎症程度以及斑块的不稳定程度;ASCI患者血清hs-CRP、Apo-B、ox-LDL及MMP-9水平显著升高,其与ASCI患者CAP的形成密切相关,可作为临床诊断ASCI及CAP形成的重要血清学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高血压左室肥厚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应用血压仪、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量并计算80例高血压患者血压、颈总动脉内径、颈总动脉内-中层厚度及颈动脉斑块的形态。分左室肥厚组和无左室肥厚组,分别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颈总动脉内径、颈总动脉内-中层厚度、斑块形成在左室肥厚组与无左室肥厚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颈总动脉内-中层厚度增厚及斑块形成与左室肥厚密切相关,早期发现有利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8.
蒋建东  陈燕春  陆俊杰  杨松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18(12):1698-1700,1707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脂和高敏C反应蛋白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A组(瑞舒伐他汀20mg/d,n=41)和B组(瑞舒伐他汀10mg/d,n=41);观察4周后两组血脂、hs-CRP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变化。结果:4周后A组、B组的LDL-C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分别为(2.67±0.94 vs.2.13±0.64;P=0.005)、(2.68±0.77 vs.2.37±0.58;P=0.044),但两组的LDL-C达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0.1%vs.43.9%,P=0.014),治疗后hs-CRP水平小于10mg/L的比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5.4%vs.58.5%,P=0.007),试验中两组均未发现与药物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事件。结论:瑞舒伐他汀20mg/d能更显著降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脂与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且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高敏C反应蛋白(hish sensitive C reactive protein,hs-CRP)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方法:70例老年MS患者和30例年龄相匹配的对照者,测量其血压、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WC)、体质量、身高、体质量指数(BMI)、血脂、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IG)、空腹血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以及血清IL-10和ha-CRP水平.血清IL-10浓度用酶联免疫吸附荆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血清hs-CRP水平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结果:MS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IL-10浓度显著降低(P<0.05).血清hs-CRP浓度显著升高(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在MS组中,IL-10与HOMA-IR(r=-0.684,P=0.000)和FINS(r=-0.742,P=0.000)之间存在负相关;hs-CRP与BMI(r=0.372,P=0.002),HOMA-IR(r=0.276,P=0.021)和FINS(r=0.312,P=0.008)之间存在正相关.Stepwise回归分析提示,在MS组中FINS可能为IL-10的影响因素,BMI和FINS可能为hs-CRP的影响因素.结论:老年男性MS患者血清IL-10浓度显著降低,血清hs-CRP显著升高,提示存在低度慢性炎症.  相似文献   

20.
冠心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谈昀  丁晓勇  王春秀 《医学争鸣》2003,24(6):505-505
1 临床资料 冠心病患者 70 (男 3 7,女 3 3 )例 ,平均年龄 61.5岁 ,发病 6h内入院 ,无消化道、肝脏及其它感染性疾病 .对照组为健康体检人员 4 2 (男 2 5 ,女 17)例 ,平均年龄 5 5岁 .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 (hsCRP)采用散射速率比浊法测定 ,试剂由上海波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测定仪器为日立 70 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以hsCRP >0 .5 5mg·L-1判定为异常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H C) .按Friedewald公式计算LDL C =TC -HBL -C -TG/2 .2 (以mmol·L-1计 ) .对两组标本同时检测血清中hs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