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纵隔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IMT)的临床、病理、组织化学特性和诊断方法及预后.方法:总结1例纵隔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并复习国内外文献,分析和归纳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结果:患者女性,21岁,在我院全麻下行纵隔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示:"左中后纵隔"考虑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术后2年,患者再次因"出现左侧胸背部疼痛1月"入院,在全麻下行左后纵隔占位切除术,术后病理示:恶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术后疼痛短暂缓解,3个月后因局部疼痛,行胸部CT提示再次复发,肿瘤生长速度较前明显加快,遂给予放射治疗,纵隔肿块直线加速器适形照射DT 54Gy/28fx/46d,治疗期间及治疗后3个月,复查胸部CT,提示病灶稳定,患者带瘤生存.结论:纵隔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依据病理学检查,应与血管源性肿瘤、神经源性肿瘤等鉴别,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对于手术控制不好的少数病例,可以考虑放射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输尿管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 IMT)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案, 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方法  报告1例19岁青年男性输尿管IMT病例, 并复习相关文献。  结果  患者行输尿管肿物切除+输尿管端端吻合术, 术后恢复良好后出院。病理检查证实为输尿管IMT。  结论  IMT主要表现为局部压迫或梗阻造成相应临床症状, 与恶性肿瘤不易鉴别, 其确诊有赖于病理学检查。输尿管IMT治疗多需行外科手术治疗, 并在治疗后进行随访。   相似文献   

3.
4.
患者,男性,45岁,胸骨前包块及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2个月,无发热,盗汗.2008年10月8日行胸部CT检查示(图1):前纵隔内不规则软组织密度影;B超示: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PET-CT示:前纵隔FDG代谢异常增高,左锁骨E肿大淋巴结FDG代谢异常增高.2008年11月7日行左锁骨上肿大淋巴结切除,术后病理:左锁骨上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免疫组化:Vim(++),SMA(+++).确诊后给予CAP(环磷酰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外阴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Angiomyofibroblastoma,AMFB)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结合文献复习,对1例罕见的AFMB进行临床特点、病理形态及免疫组化研究,并探讨其鉴别诊断。结果:AMFB在肉眼上表现为境界清楚的结节;显微镜下,该瘤呈现为在富于水肿和富于薄壁血管的背景中见细胞密集区和细胞稀疏区交替存在,瘤细胞梭形、胖梭形或上皮样,围绕血管排列,间质中见散在肥大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免疫组化瘤细胞表达Vimentin、CD34、CD99、bcl-2和PR,不表达Desmin、S-100、ER、EMA、AE1/AE3以及SMA。结论:AMFB是一种罕见的良性肿瘤,手术切除后未见局部复发,罕见恶变,可经外科完全切除而治愈。主要应与外阴侵袭性血管粘液瘤鉴别。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外阴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Angiomyofibroblastoma,AM阳)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结合文献复习,对1例罕见的AFMB进行临床特点、病理形态及免疫组化研究,并探讨其鉴别诊断.结果:AMFB在肉眼上表现为境界清楚的结节;显微镜下,该瘤呈现为在富于水肿和富于薄壁血管的背景中见细胞密集区和细胞稀疏区交替存在,瘤细胞梭形、胖梭形或上皮样,围绕血管排列,间质中见散在肥大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免疫组化瘤细胞表达Vimentin、CD34、CD99、bcl-2和PR,不表达Desmin、S-100、ER、EMA、AE1/AE3以及SMA.结论:AMFB是一种罕见的良性肿瘤,手术切除后未见局部复发,罕见恶变,可经外科完全切除而治愈.主要应与外阴侵袭性血管粘液瘤鉴别.  相似文献   

7.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IMT)是一种罕见的主要由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构成的中间型软组织肿瘤[1]。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将IMT定义为由分化的肌纤维母细胞性梭形细胞组成的,常伴大量浆细胞和(或)淋巴细胞的一种肿瘤。IMT发病年龄跨度较大,几乎在任何年龄都可能发生,但主要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平均发病年龄为10岁左右,且女性略多见[2]。其组织学形态多种多样,生物学行为总体上表现为交界性或低度恶性,部分病例出现复发,极少数发生转移。本文报道1例确诊为IMT的病例,通过分析病理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表型、分子检测,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预后,以期提高对IMT的认识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乳腺肌纤维母细胞瘤的临床特点,提高对乳腺肌纤维母细胞瘤的诊断水平。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近年收治的2例乳腺肌纤维母细胞瘤患者的病例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总结该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病理特点、治疗方法及鉴别诊断。结果 2例临床表现为单发的无痛性实性肿物,影像学为形态欠规则的实性肿物。2例均行乳腺肿块扩大切除术,术后病理示大小较一致的梭形细胞短束状排列,胞浆弱嗜酸性,轻度异型,核分裂相少见,免疫组化表现为SMA(+)、Desmine(+)、MSA(+)、Vim(+)、CD34(+)和S-100(-),确诊为乳腺肌纤维母细胞瘤。患者术后恢复良好,随访至今未见复发。结论乳腺肌纤维母细胞瘤是一种临床较罕见的乳腺良性肿瘤,其生物学行为良好,治疗以肿瘤局部切除为主,较少复发。临床工作中应注意对该类型肿瘤的鉴别诊断,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9.
多发性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患者,女,66岁。因发现颈部肿物两年,咽部肿物伴声音嘶哑半年于2006年3月入院。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B)的临床特点及CT影像学特征,加强认识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IMTB患者的临床与影像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探讨.结果 IMTB患者年龄偏小,以无痛性肉眼血尿和排尿困难为最常见症状,好发于顶壁、前壁及侧壁,增强呈"快进慢出"强化征象,无盆腔其它脏器或淋巴结转移.结论 ...  相似文献   

11.
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angiomyofibroblastoma,AMF)是一种少见的软组织良性肿瘤,好发于成年女性外阴部,1992年由Fletcher等[1]首先报道和描述.由于该肿瘤发现和命名较晚,组织形态学不典型,临床和病理医师对其诊断和鉴别诊断还不是很熟悉,容易和其他几种相似的软组织肿瘤相混淆.近年来陆续有少量病例报道,经文献检索国内外报道约100多例,而肿瘤内富含成熟脂肪组织的脂肪瘤样变异型更为罕见,国外报道有7例[2].本研究总结AMF6例包括罕见的脂肪瘤样变异型1例,观察其临床病理特点及免疫组化特征并结合文献复习,以期提高对AMF的认识和病理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2.
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 (angiomyofi-broblastoma,AMF)是由 Fletcher[1 ] 在1992年首先报道的 ,是一种少见的生殖道良性软组织肿瘤 ,至 1999年国外报道近 90例 [1~ 8] 。国内报道甚少 [6 ,7] 。笔者在工作中遇到 4例现结合有关文献进行复习。1 病理临床资料本组 4例均为女性 ,年龄为 37岁、32岁、4 5岁、4 0岁 ,肿瘤发生于大阴唇 2例 ,小阴唇 1例 ,外阴部 1例。巨检送检4例标本均为扁圆形肿物 ,肿瘤大小 :1.6 cm× 1.2 cm× 0 .5 cm~ 3.8cm×3.1cm× 1.0 cm。 3例肿瘤有完整包膜 ,1例包膜欠完整但境界清楚。肿块切面均实性、灰白或灰褐色…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肾脏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的病理学、影像学特征及治疗和预后情况,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报告1例确诊为肾脏IMT的诊治资料,结合文献对其临床及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该例肾脏IMT患者的影像学表现、病理检查及临床表现与转归有一定特征性:(1)CT平扫呈等密度,边界欠清晰,增强扫描皮质期及实质期均呈轻到中度强化,且强化不均,排泄期呈带状环形强化,肿块邻近脂肪囊密度增高,肾筋膜明显增厚,增厚的包膜较广泛;PET/CT检查示肿块FDG代谢增高,肾外其他部位未见明确肿瘤转移征象。(2)镜下见肿瘤内梭形细胞分布,并见大量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肿瘤细胞平滑肌特异性肌动蛋白弥漫(+)、结蛋白局灶(+)。(3)临床上无血尿表现,随访未见病灶复发或扩散。结论 肾脏IMT少见,容易误诊,熟悉其临床及影像学特征表现对IMT正确诊断及治疗有重要价值;肾脏IMT临床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4.
15.
1临床资料 患者,女,38岁,发现左乳上方肿块2个月,如拇指末节样大小,伴胀痛,与月经周期无关,无红肿发热,2个月来肿块无明显增大.查体:左乳上方距乳晕4.0cm处触及一肿块2.5cm×1.5cm×1.0cm大小,与皮肤无粘连,质地中等偏硬,表面欠光滑,无压痛,边界尚清;与胸大肌无粘连,活动度可,无乳头溢液,腋窝淋巴结未触及.于2009年8月12日在局麻下手术切除肿块.术中见肿块无明显包膜,位于乳腺组织内,未侵犯周围组织.  相似文献   

16.
正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IMT)是由分化的肌纤维母细胞性梭形细胞组成,常伴浆细胞和(或)淋巴细胞浸润的一种间叶性肿瘤。IMT最常见于肺部,腹腔内罕见,而腹腔内IMT多见于肝脾,胃肠道的发生率更低,关于胃肠道IMT发病率的统计尚未有报道。2013年3月我院收治1例胃巨大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现报道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66岁,因上腹部饱胀不适2月于2013-03-12入院,伴贫血,恶心,无呕吐,发热,纳眠  相似文献   

17.
初霞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3,20(13):1036-1037
1病例报告患者男,55岁。以"左侧颌后肿物1个月余"为主诉于2010-11-19入我院。1个月前患者发现左侧颌后长一肿物,逐渐增大,于当地医院行抗炎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就诊。专科检查:颌面部不对称,左侧颌后可见一肿物,约7.8cm×8.0cm大小,类圆形,边界不清,质地中等,活动度差,无波动,轻微触痛,皮肤色略红,皮温略高,开口度及开口型均正常,腮腺导管口无红肿,挤压未见分泌物溢出。辅  相似文献   

18.
左心房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病案摘要患者 ,男 ,30岁。因活动后气急、胸闷、咳嗽、伴痰中带血 ,院外检查发现左心房有不规则回声于 2 0 0 1年 3月 1日入我院胸外科诊治。检查 :入院后心脏彩超检查发现 :左心房顶部及外侧壁一 5 5 8cm× 2 1cm絮状回声光团 ,呈分叶状 ,基底部宽 ,活动度小 ,部分肺静脉流出道受阻 ,左房增大 ,二尖瓣轻度返流 ,左心室收缩功能正常。入院诊断 :左房粘液瘤。 2 0 0 1年 3月 14日在全麻下行左房肿瘤摘除术 ,术中发现左心房充满鱼肉样组织、质硬 ,与左房壁粘连 ,并向肺静脉内生长。术后病理学检查示 :左心房肿瘤呈灰白色 ,未见明显包…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52岁,因"胸闷气喘伴干咳1周"于2009年8月14日入我院.否认家族性肿瘤病史.胸片:右下肺巨大占位.胸部B超:右下肺内大小约8cmx8cm的稍低回声区,边界清晰,内部回声分布不均匀,可见散在强回声光点,光斑、后伴淡声影,CDFI示内部可见长条状血流信号.胸部CT:右肺下叶恶性占位并侵犯右下肺动脉及右上、下肺静脉.  相似文献   

20.
王晓云 《中国肿瘤临床》2007,34(20):1189-1189
患者,女,32岁,2006年7月因无痛性肉眼血尿,贫血,在外院行膀胱镜检,发现膀胱左侧壁新生物3cm×3cm,表面坏死、出血。内科止血治疗效果不佳,行膀胱部分切除。病理:膀胱梭形细胞肿瘤。肿瘤细胞侵袭平滑肌,有较多核分裂并可见病理性核分裂。形态符合恶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侧切缘、横切缘阳性。免疫组化:Vimentin(-),CK(+/-),SMA(-),SA(-)。肌红蛋白(-),CD117(-),S-100(-),AE1/AE3(-), Desmin(-)(内对照阳性)。本院病理科会诊后,考虑恶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加做免疫组化:Desmin(+),Actin(+)。因恶性程度较高,应患者家属要求于2006年8月31日行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术。术后患者血尿消失,血红蛋白正常,后行盆腔四野放疗及术后辅助性化疗。目前患者健在,未见复发和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