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PBL教学法在中医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9年12月—2020年7月分配至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外科内设的肛肠科、周围血管科、皮肤科、乳腺科轮转规培的专业学位研究生48名随机分为PBL教学组(实验组)24名和传统教学组(对照组)24名。实习结束后,比较2组的中医外科学理论知识及技能操作水平,并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比较2组学生对于不同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 实验组理论知识及技能操作能力高于对照组(P <0.05),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应用PBL教学能提高自学能力、提高学习兴趣、培养临床思维能力等。结论 PBL教学法更适合于中医外科的临床教学。  相似文献   

2.
PBL教学法在中医妇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PBL教学法是指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在临床医学课程教学中是以病人问题为基础,以临床问题为中心的讨论式教学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临床模拟情境教学法在中医儿科教学中的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长春中医药大学2008级中医专业本科生80人,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观察组采用临床模拟情境教学法,比较两组学生的考核成绩及学习感受.结果 观察组的期末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乐于接受临床模拟情境教学法,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模拟情境教学法在中医儿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满意,能够明显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4.
案例教学是一种互动式的教学方法,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于多学科的教中。《中医儿科学》属于中医学主干课程之一,但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临床辨证思维、加强《中医儿科学》理论对临床实践的指导作用,锻炼学生的临床应诊能力,提高教学效果,是我们一直在探讨的问题。为此我们对于《中医儿科学》教学进行了新的尝试与探索,编写出版了《中医儿科学》案例教材,运用于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临床实习是临床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课与临床实践之间的桥梁,是医学生向医生过渡的全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但由于近年来,医学教育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医患关系的紧张、患者对个人隐私权的日益重视及对实习医师的偏见使得临床教学的效果难以保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模拟诊疗教学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试就模拟诊疗教学法在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加以探讨。1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临床教学特点中西医结合外科学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是外科学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中医外科学与西医外科学有着各自不同…  相似文献   

6.
PBL教学法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综合思考能力,但是对教师和学生均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教师合理设计、积极引导,需要学生踊跃参与、积极发言,但我们相信,PBL教学法必将成为中医内科学教育的一种新的方法和思路,帮助学生更牢固的掌握中医内科学知识,培养高素质综合型中医学人才,推进高等中医院校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PBL联合PDCA模式在中医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0届临床实习生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实验组20人(PBL教学法联合PDCA模式),对照组20人(PBL教学法),对比2组实习生入科、出科中医理论知识和中医护理技能操作考核成绩,从而评估PBL联合PDCA模式教学效果。结果 2组学生入科前理论和技能操作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习结束后出科成绩实验组中医理论知识和中医护理技能操作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学生和教师对PBL联合PDCA模式教学法评价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PBL教学法联合PDCA模式具有较好的临床教学效果,值得借鉴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8.
中医骨伤学是一门临床诊疗技术要求极高的临床学科。在这门课程中,笔者运用自行设计的前臂双骨折仿真模拟模型进行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救果。通过教学实验,笔者发现,在模拟实践教学中,学生不仅积极参与,而且在获得直观感觉和掌握熟练的临床操作技巧的同时,培养了临床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9.
模拟临床思维教学法在中医临床课教学中应用的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模拟临床思维教学法,是指按照临床医生诊疗工作的思维路线,重新整合传统教材内容,通过课堂模拟教学和专题讨论的方式,调动学生综合应用基础知识分析解决临床问题的积极性,从而达到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目标的教学方法。属于医学模拟教学的范畴。  相似文献   

10.
PBL是指以问题或案例为先导的教学方法,其特点是学生自学与导师指导相结合,特别适合于临床课程的教学。中医体质学是一门基础和临床紧密结合的课程,PBL教学法目前尚未用于中医体质学教学。笔者在实践中体会到,中医体质学教学中,尤其涉及到"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教学时,应用PBL教学法,采用案例分析,设置问题,学生讨论后教师讲解,可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本文总结了PBL教学法的优势和不足,认为PBL教学法可作为固定的方法在中医体质学特定章节的教学中应用。  相似文献   

11.
刘占平 《中医教育》2008,27(4):57-59
中医外科学是中医、中西医结合专业的主干课、专业课之一.其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走向社会的实际工作能力。鉴于我国医学院校的办学定位主要面向基层、面向临床的特点,针对我校的办学定位和实际情况.结合中医外科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从课程设置、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等方面.对中医外科学教学改革进行了初步实践与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2.
在温病课堂应用"模拟临床思维教学法",训练学生的临床思维,并使其熟悉临床场景及医患角色,培养学生的临床技能,缩短理论与临床的距离。结果表明该教学法很受学生欢迎,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专业思想的稳固、主动学习的能力、临床技能的操作、临床问题的思维与处理能力等多方面都有影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13.
在中医思维的指导下将案例教学法(CBS)应用于中医外科学教学,通过临床案例展示、教师启发,让学生进入四诊合参、病证结合、辨证论治和三因制宜的模拟临床情境当中,培养学生运用中医思维解决临床问题和动手实践的能力。此文深入剖析了内蒙古医科大学中医学院中医外科教研室在中医思维的指导下,运用CBS教学法对中医外科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的举措,以培养“能临床“”用中医“”爱中医”的中医专业医学生;以期通过深入探讨为同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陈红 《光明中医》2016,(5):744-746
随着当今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传统的临床教学模式逐渐无法适应现代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的需要。我校中医骨伤科学构建了临床技能模拟教学体系,开展了综合实训课模拟教学。通过医学模拟教学,学生能够更快、更好地掌握所学的临床知识及技能,强化培养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培养高素质实用型医学人才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PBL教学法是一种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将PBL教学法应用于中医内科临床教学中,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主动性,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6.
病案教学法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被应用于多个临床学科的教学中.笔者将病案教学法应用于中医食疗学的教学过程中,发现该方法能很好地解决中医食疗学授课中信息量大、易懂难记、学生学习积极性不足的缺点.通过病案的分析,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从病案教学法的优势和目的、病案教学法的设计思路两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7.
《中医诊断学》模拟教学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探讨了《中医诊断学》模拟教学法,认为《中医诊断学》本科教学中应用课堂模拟教学与实践模拟教学相结合方法,能突出教学重点,提高学生四诊技能及培养辨证施治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8.
当中医院校学生进入临床实习阶段,学生们临证时总会手忙脚乱,不知从何入手,甚至毕业后也需要一段较长的“过渡期”,才能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真正用于临床。这实际上是由于中医院校传统教学方法与临床脱节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PBL教学法在中医急诊学教学中的运用效果。方法2018年3月-2018年6月选取本校2016级针推专升本学生68名进行调查,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各34名,观察组采取PBL教学法,对照组采取传统讲授法,对比2组学生的理论、实践考核成绩,并通过调查问卷评价学生对教学方法的认可程度。结果实施教学后,观察组学生理论、实践考核成绩较对照组学生明显提高(P<0.05)。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学生在培养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技巧、增强合作能力、创新思维方式的层面上对教学方法的认可程度普遍较高(P<0.05)。结论采取PBL法实施中医急诊学教学有助于提升临床教学效果和质量。  相似文献   

20.
PBL教学法在中医儿科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医学教育实践越来越证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满足现代医学人才的培养需要。如何改革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启迪学生智能,培养出新型的21世纪的医学人才,是当前国内外医学教育工作者正在探索的问题[1][2]。深化医学教育改革,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已成为医学教育发展的大趋势[3]。问题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