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皮腰椎间盘切除术的中期疗效及并发症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83例经皮腰椎间盘切除术(P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期疗效及其主要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对83例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PLD术,并进行3年随访,观察近、中期疗效和并发症.结果 术后PLD有效率:术后6个月92%,术后3年为86.7%.术后并发症主要有:穿刺点血肿2.4%(2/83).后腰背部疼痛3.6...  相似文献   

2.
经皮腰椎间盘切吸术治疗腰椎间盘膨出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皮腰椎间盘切吸术(PLD)治疗腰椎间盘膨出的可行性与疗效评价。方法对影像学与临床诊断相符的42例腰椎间盘膨出患者进行PLD治疗,分析疗效并进行随访观察。结果42例膨出患者PLD显效率76.19%,有效率19.05%;随访观察85%的椎间盘影像学无显著性变化,无1例继发椎间盘突出。结论腰椎间盘膨出症是腰椎间盘突出发生的重要病理基础,PLD不仅有效的缓解了膨出引起的临床症状,同时也有效的减低了继发椎问盘突出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正>自1975年GIJAKATA首次采用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除术(P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取得较好疗效后,这一介入手术被推广应用于临床,我院1998~2002年对18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进行PLD的治疗,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经皮腰椎间盘摘除术(PLD)联合腰背肌功能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30临床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PLD+局部理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腰背肌功能训练.记录治疗前和治疗后1、7、14、30d的疼痛VAS评分、1年随访复发率。结果:两组1月后VAS评分没有显著差异.但1年随访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腰背肌功能训练有助于降低PLD术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复发率低,提高远期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经皮腰部穿刺切除(percutaneous lumbar discectomy,P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方法:我院自1997年10月至2001年3月采用P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21例,共152个椎间盘。结果:本组病例取得良好疗效,优良率达90.7%。结论:PLD是一个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比较安全,并发症少,经费要求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2002年7月~2007年6月,我科对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别采用单纯化学溶核技术(CNL)治疗和CNL联合经皮穿刺腰椎间盘髓核切吸术(PLD)治疗,笔者对其疗效进行观察比较,报道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除术 (PLD)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CT引导下PLD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2 4例 ,男 19例 ,女 5例。年龄 (2 1~ 6 7)岁 ,平均 38 5岁。随诊(12~ 2 9)月 ,平均 18 5月。 结果 穿刺全部成功 ,每个腰椎间盘切除量 (2 4~ 5 2 )克 ,平均 3 3克。随访 2 0例 ,随访时间 (12~ 2 9)月 ,平均 18 5月。手术优良率 80 % (16 / 2 0 ) ,无严重手术并发症。 结论 CT引导下PLD准确性高 ,有利于最大程度的切取腰椎间盘组织 ,降低椎间盘内压力。具有操作简单 ,创伤小 ,康复快 ,术者可避免X线辐射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经皮腰椎间盘摘除术(PLD)最早文献记录是在1975日本医师Hijikata开展,当时操作工具原始、创伤极大,感染机会类似于开放手术。1985年Onik报道了用切割、冲洗和抽吸为一体的自动摘除器,故而又名"自动经皮腰椎间盘切吸术"使该技术得到直正的发展。我国自1990年始多家医院陆续引进该技术,以周义成、滕皋军、孙刚等为代  相似文献   

9.
经皮穿刺椎间盘切除术前后CT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经皮穿刺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lateraldls-C,Clot’lly,PLD)作为治疗椎间盘突出的手段之一,具有损伤小,住院时间短,对脊椎稳定性影响小,能减少硬膜外癫痕形成和经济等优点。其近期有效率为58%~85%”,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为了比较PLD术前术后椎间盘的影像形态变化,明确PI。D术后症状缓解的机理,我们对部分PLD术后的病人进行了CT观察。l材料与方法1.回一般资料1994~1996年我科采用PLD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103例,其中随访1年以上并行术后CT检查18例。其中男14例,女4例;年龄28~65岁,平均45岁。I。。_…  相似文献   

10.
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智  李静 《中国骨伤》2005,18(1):62-64
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简称PLD)的机制从开始的简单推拿到进行实验及临床的研究探索,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展,本文就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经皮穿刺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治疗是微创脊柱外科开展最为活跃的领域,根据手术路径和减压方式不同,可以分为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减压术和腰椎间盘显微切除术两类手术。前者包括化学溶核术(CNL)、各种经皮椎间盘切除术(PLD)、激光椎间盘减压(PLDD)、椎间盘内电热疗法(IDET)和髓核成形术(NP);后者包括显微镜下椎间盘切除术和后路显微内镜椎间盘切除术。本文对经皮穿刺技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经皮穿刺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疗效不佳原因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任警 《颈腰痛杂志》2001,22(1):46-48
目的 分析经皮穿刺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疗效不佳原因,是为了进一步改进手术方法,明确适应证,提高经皮穿刺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PLD术)的成功率及疗效。方法 自1992年10月开展本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10例,术中及术后应用抗生素及康复治疗,平均随访3.5年。结果 140例术后恢复良好,占67%;70例患者疗效不佳,占33%,其中21例因效果差改行外科手术治疗。结论 分析其疗效不佳原因有以下四个方面;(1)适应证选择不当;(2)穿刺失败;(3)无菌操作不严格;(4)术后康复训练不足。  相似文献   

13.
术后椎间盘炎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术后椎间盘炎的诊断、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 9例术后腰椎间盘炎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表现 ,比较单纯静脉抗感染治疗和早期PLD +静脉抗感染的疗效差异。结果 术后发病时间平均为 7.6± 5 .6天 ;主要临床表现为腰背部剧烈疼痛 ,血沉增快平均为 ( 5 8.6± 18.0 )mm/h ,C反应蛋白增高平均为 ( 68.2± 2 0 .3 ) μg/ml;影像学主要表现为椎间盘水肿 ,椎间隙变窄和邻近椎体破坏。 9例均临床治愈。PLD可迅速缓解腰背痛和缩短住院时间平均达 3 2天。结论 术后再发剧烈腰背痛应考虑椎间盘炎可能 ;C反应蛋白增高、血沉增快和MRI表现是早期诊断椎间盘炎的重要指征 ;PLD可较快缓解临床症状和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14.
腰椎间盘突出症(Protruded Lumbar Disc, PLD)是腰腿痛常见的原因,虽然本症多数可用保守疗法治愈,但也有不少病例必须经腰椎间盘切除(Lumbar Disce ctomy, LD)才能治愈或缓解。目前LD可分为常规法,显微外科切除法和经皮切除法,各有其优缺点,手术失败率在5—31%。因此,怎样发挥其优点和有效克服其缺点,以提高LD的疗效,至今仍是个值得  相似文献   

15.
经皮腰椎间盘髓核切除术疗效不佳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1993年9月~1996年2月,对7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施行了PLD手术,其中有11例术后疗效不佳,现就其原因分析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1例中男6例,女5例;年龄26~66岁;病程4月~16年。术前CT扫描:L4-5间盘突出中央型2例,侧旁型4例;L5~S1中央型、侧旁型各2例;L4、5~L5~S1突出1例,均为侧旁型;侧隐窝狭窄2例。突出间盘大小0.2~0.6cm。轻度钙化4例。X线片可见腰椎间盘突出的一般表现,术式均采用PLD常规方法[1]。治疗结果切除术后经4~12周复诊,按改良Macnab[2]疗效标准进行评定,有7例可,4例差,共11例疗效不佳。其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L5S1间盘突出症(IDH)成功实施介入治疗的不同方法。方法分析患者髂嵴与L5S1椎间隙的关系,采用不同的介入治疗方法:穿剌针平行进入L5S1间隙中部者,用经皮腰椎间盘切除术(PLD)治疗;穿剌针无法进入L5S1间隙或进入较浅者,用盘外胶原酶化学溶核术(CNL);多数的L5S1IDH患者,穿剌针斜行进入,用双介入疗法(DIT,PLD+CNL)。结果PLD术25例,CNL8例,DIT(PLD+CNL)52例,均获成功,总有效率(优+良)为94.12%(80/85),无效5.88%(5/85)。结论介入治疗L5S1IDH是一种微创有效的方法。介入治疗应根据髂嵴与L5S1关系选择方法,大多数L5S1IDH患者,可采用DIT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7.
经皮穿刺椎间盘摘除术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穗 《护理学杂志》2000,15(2):87-88
颈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颈部过度活动或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导致纤维环破裂和盘内压升高,引起髓核突出,压迫颈神经根及脊髓,出现肩、颈、上肢痛和四肢感觉运动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甚至瘫痪.以往以保守治疗和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1].经皮穿刺椎间盘摘除术与传统手术比较具有简易、微创、疗效好、恢复快的特点,近年被广泛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PLD).我院于1993年10月至1997年11月,采用经皮穿刺摘除颈椎间盘(PCD)术治疗99例颈椎间盘突出症,并加强护理,效果显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颈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颈部过度活动或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导致纤维环破裂和盘内压升高,引起髓核突出,压迫颈神经根及脊髓,出现肩、颈、上肢痛和四肢感觉运动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甚至瘫痪.以往以保守治疗和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1].经皮穿刺椎间盘摘除术与传统手术比较具有简易、微创、疗效好、恢复快的特点,近年被广泛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PLD).我院于1993年10月至1997年11月,采用经皮穿刺摘除颈椎间盘(PCD)术治疗99例颈椎间盘突出症,并加强护理,效果显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腰椎间盘脱垂双介入方法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皮腰椎间盘切除术(PLD)及盘外胶原酶化学溶核术(CCNL)相结合的双介入方法治疗腰椎间盘脱垂的临床疗效~资料与方法对29例经临床及CT证实的腰椎间盘脱垂患者实施双介入方法治疗,其中,男17例,女12例,年龄23~72岁,平均41岁:结果经术后连续6月~23月的随访,显效51.72%(15例),有效37.93%(11例),无效10、35%(3例),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双介入方法是治疗腰椎问盘脱垂的一种有效手段,有助于提高介入治疗的有效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L5S1间盘突出症(IDH)成功实施介入治疗的不同方法。方法分析患者髂嵴与L5S1椎间隙的关系,采用不同的介入治疗方法:穿剌针平行进入L5S1间隙中部者,用经皮腰椎间盘切除术(PLD)治疗;穿剌针无法进入L5S1间隙或进入较浅者,用盘外胶原酶化学溶核术(CNL);多数的L5S1 IDH患者,穿剌针斜行进入,用双介入疗法(DIT,PLD CNL):结果PLD术25例.CNL8例,DIT(PLD CNL)52例,均获成功,总有效率(优 良)为94.12%(80/85),无效5.88%(5/85)。结论介入治疗L5S1 IDH是一种微创有效的方法:介入治疗应根据髂嵴与L5S1关系选择方法,大多数L5S1 IDH患者,可采用DIT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