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习《金匮要略》应注意哪些问题? 本书是东汉作品,书中常看到论述病证有运用省文、倒装、借宾定主等文法。在汤方中,常提出;“主之”“可与某方”“宜某方”“某方亦主之”等不同字样各有涵义。对文法和字义应注意理解,才能掌握本书精神。有关篇与篇的内容,常有联贯性和共通性,必须相互结合,两相对照,进行比较区别,就可得出辨证的真义。本书原系简略节本,又从蠹简中检出,虫鼠剥蚀,有的部分已失去本来面目。所以篇内叙述详略参差,或有或无,其中有病原不详的,征候过简的,治法未备的,既不具体也有  相似文献   

2.
1.“五实”、“五虚”证预后好坏的关键是什么?其道理何在? 答:“五实”、“五虚”证,语出《素问》。《素问·玉机真藏论》:“脉盛,皮热,腹胀,前后不通,闷瞀,此谓五实.脉细,皮寒,气少,泄利前后,饮食不入,此谓五虚”。五实证是病邪壅实,脏气阻绝,虽攻泻无能为力;五虚证是正气虚极,虽补养亦无济于事,所以都是不易挽救的危证,即所谓“五实死,五虚死”也。然而,在下列情况下,“五实”、“五虚”证也  相似文献   

3.
问:《灵枢·本神》的“节阴阳”和《素问·上古天真论》的“法于阴阳”的含义各是什么?它们与养生有何关系? 答:阴阳是相对的概念,在不同的文字环境中,它具有不同的含义。在《内经》中,阴阳常代表天地、水火、寒热、内外、男女、脏腑、气血等多种事物,而在某一特定的段、句中,它的含义又是相对固定的。  相似文献   

4.
《伤寒论》六经与《素问·热论》六经有何区别? 《伤寒论》六经是在《素问·热论》六经分证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实发展起来的。《素问·热论》的六经,只可作为分证的纲领,没有具体论述其辨证施治,只论述了六经的热证和实证,没有论及六经的虚证和寒证;治疗方法,仅提出了汗、下二法,未及其它。而《伤寒论》的六经,不仅可作为辨证的纲领,又可作为论治的准则;不仅论述了六经的热证和实证,还论述了六经的虚证  相似文献   

5.
宋建平 《中医药学刊》2004,22(7):1298-1299
在中医内科已成为主干课程的今天,以论述内科病证治为主要内容的中医经典著作《金匮》的教学应突出自身特色,注意讲解其与中医内科所论不同的独到之处,如对一些病证病机、范畴及治法的论述,类似病证的精确辨别,治疗用药特点等等。使学生通过《金匮》的学习,掌握仲景学术思想精华,拓宽中医论治思路,提高辨证论治水平。  相似文献   

6.
在中医内科已成为主干课程的今天,以论述内科病证治为主要内容的中医经典著作<金匮>的教学应突出自身特色,注意讲解其与中医内科所论不同的独到之处,如对一些病证病机、范畴及治法的论述,类似病证的精确辨别,治疗用药特点等等.使学生通过<金匮>的学习,掌握仲景学术思想精华,拓宽中医论治思路,提高辨证论治水平.  相似文献   

7.
8.
《金匮要略》的成书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被尊为治疗杂病之典范,标志着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的确立。后人引用《金匮要略》应当重视对原著精神实质的挖掘和领会,掌握其思路与方法,不能将后人系统归纳强加予仲景,更不能认为可以用今版《中医内科学》完全取代《金匮要略》。  相似文献   

9.
试就《金匮》首篇内容,说明仲景对疾病的发生是怎样认识的? 疾病发生的原因是复杂的,仲景在《内经》的理论指导下,认为疾病发生的原因,主要决定于邪,正两个方面。在邪气方面,仲景是以“客气邪风”为主因,认为人生活在自然界中,时时受四时气候的影响,如气候正常,则人体  相似文献   

10.
问:何谓“脾气主升”?其生理功能与病理变化怎样? 答:脾气主升,是对脾的气化功能而言,它突出了脾主“升清”和升举内脏的生理功能特点。脾主运化而“散精”,将水谷精微上输于肺及肺脉,再转输以营养周身,即脾主“升清”的作用。若脾气虚,“升清”不及,则头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认为,泻心汤证的真实病机当为胃火亢盛、迫血妄行,"心气不足"可能是对出血时所表现出的烦躁、心悸、面赤或面色发白、腹胀满等症状的理论概括。同时认为,泻心汤中应无大黄。  相似文献   

12.
从理论上对《金匮要略》辨治历节病的学术思想进行探析和总结。认为张仲景是在继承《内经》有关痹病指导思想的基础上对特殊类型痹病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和创新,其病因病机包括肝肾不足,寒湿侵袭;内有蕴热,复感外邪;阴血不足,风邪侵袭;气虚湿盛,汗出当风;偏食酸咸,内伤肝肾。主要证候有风寒湿痹阻、化热伤阴证和寒湿痹阻证,分别应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和乌头汤治疗,对后世风湿病临床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3.
〈金匮要略〉是中医四大经典之一,是中医临床的基本著作,其教学也在不断地改进和探索之中.〈金匮要略〉教学应与〈内经〉、〈伤寒论〉互参;理论联系实践,经典回归临床;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兴趣,锻炼辨证论治的思维,使他们能够学好和用好经典.  相似文献   

14.
《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问曰:脉脱入脏即死,入腑即愈,何谓也?师曰:非为一病,百病皆然。譬如浸淫疮,从口起流向四肢者,可治;从四肢流来入口者,不可治;病在外者可治,入里者即死”。丹波元胤云:“此条,诸注失凿……脱,或然之词,宜为语助看”(《金匮要略述义》  相似文献   

15.
贺柏华  樊萍 《河南中医》2023,(3):330-334
《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论述了水邪致病之症状及治法,但在杏子汤条文中,杏子汤有名而无方。吴谦、刘渡舟、魏荔彤、李今庸等认为杏子汤为麻黄杏仁甘草汤;林亿、高保衡、宋奇等认为,杏子汤为麻杏甘石汤;曹颖甫、何任等认为,杏子汤为麻杏薏甘汤;胡希恕认为,杏子汤为大青龙汤。风水是由于人体阳气不足,风邪侵袭腠理,导致汗孔功能失司,水液代谢异常的疾病,病位在肌表,为虚实夹杂之证,有完整的病程进展:第一个阶段病机为风寒湿郁于表,阳气闭而化热,治疗当以祛邪为主,用大青龙汤,以麻黄、桂枝等外散风水,用石膏内透里热;第二阶段病机为表气闭郁,内热炽盛,治疗当选越婢汤,发越肌腠郁阳,宣肺行水;第三个阶段病机为表虚水停,里阳不足,治疗当塞源节流,以防己黄芪汤疏风利水,健脾实表。故杏子汤实际为方剂合集,即大青龙汤、越婢加杏仁汤、防己黄芪加杏仁汤的统称。  相似文献   

16.
《金匮要略》中有关针灸疗法的内容十分丰富。本文试就其中有关针灸治疗的部分,归纳探析如下。 1.针灸发散截疟疫《疟病脉证》篇云;“疟脉自弦……弦紧者可发汗针灸也。”疟疫是感染外来“疟邪”所引起的病证,其病情变化可有偏表偏里、属寒属热之不同,脉弦紧者是病偏于表而兼风寒之象。《黄帝  相似文献   

17.
陈革 《国医论坛》2007,22(2):50-50
字词通假是古汉语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语言现象,要确切地理解文意,就必须破其假借,循音求义,读出本字.现选择<金匮要略讲义>中当训未训或训而不详者数则,阐释如次.  相似文献   

18.
“疼痛”在《金匮要略》中的描述非常具有特色 ,文章介绍了《金匮要略》中对疼痛的描述 ,通过归纳《金匮要略》中“疼痛”的治疗方法和常用药物 ,揭示了仲景对杂病疼痛的论治规律  相似文献   

19.
遵仲师之经旨,解析历节病的病因病机,突出其内在因素是肝肾、气血虚弱,而风寒湿邪外侵为病之标,风寒湿邪搏结于筋骨关节,邪气久恋,令肝肾、气血更虚,致筋骨、关节、肌肉失养.总结了历节病的病因病机演变规律,并对历节病的治法及方药提出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20.
《金匮要略》全文中,谈及针灸的条文共计15处,内容涉及疾病预防、针灸应用规律、针灸取穴原则、针灸方法、针灸注意事项、判断疾病预后等各个方面,对针灸临床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