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依托咪酯在老年高血压患者全麻诱导ProSeal喉罩(PLMA)置入过程中对血流动力学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腹部手术的全麻老年高血压患者(年龄65-78岁,ASA分级Ⅱ-Ⅲ级)60例,随机分为2组(n=30):依托咪酯组(E组)和丙泊酚组(P组)。两组均采用快诱导PLMA喉罩置入,术中静吸复合麻醉维持。观察比较两组老年高血压患者诱导前(T0)、诱导后(T1)、插管后1 min(T2)、插管后3 min(T3)、插管后5 min(T4)及插管后10 min(T5)各时点血流动力学、血糖及皮质醇的变化。结果与T0相比,E组T1、T3、T4、T5时点的SBP、DBP明显降低(P<0.05),T1时点的HR明显降低(P<0.05),T2时点的SBP、DBP和HR无明显变化(P>0.05);P组T1、T4、T5时点SBP、DBP明显降低(P<0.05),T1时点HR明显降低(P<0.05),T2时点SBP、DBP、HR明显升高(P<0.05)。与E组相比,P组T2、T3时点SBP、DBP明显增高(P<0.05),T2时点HR明显增高(P<0.05)。两组患者各时点的SpO2和血糖浓度与诱导前(T0)相比及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T0相比,E组T3、T4、T5时点血浆皮质醇浓度逐渐降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组T3、T4、T5时点血浆皮质醇浓度呈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组T3、T4、T5时点血浆皮质醇浓度均明显低于P组(P<0.05)。结论在老年人麻醉诱导中,静脉注射依托咪酯比静脉注射丙泊酚能更好地稳定血流动力学改变,抑制喉罩插管的应激反应,更适合老年高血压病人的麻醉诱导。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在手术患者全麻诱导期对机体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择期行脊柱手术患者随机分为S1、S2、S3三组,各组诱导所用舒芬太尼剂量分别为0.2、0.4、0.6 μg/kg.各组分别于诱导前(T,基础值),插管前即刻(T0),插管后1 min(T1)、3 min(T2)、5 min(T3),记录患者SBP、DBP、MAP、HR、SPO2.结果 同组比较:各组不同时点的SBP、DBP、MAP、HR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T0时SBP、DBP、MAP、HR均低于T时(P<0.05).组间比较:T0时S1、S2组MAP高于S3组(P<0.05);T1、T2时:S1组SBP、DBP、MAP、HR均高于S2、S3组(P<0.05);T3时:S1、S2组SBP、MAP、HR均高于S3组(P<0.05),S1组DBP高于S2、S3组(P<0.05).结论 和0.2 μg/kg舒芬太尼相比,0.4 μg/kg和0.6 μg/kg均能有效抑制插管时应激反应,0.4μg/kg舒芬太尼更有利于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3.
小剂量麻黄碱预防异丙酚全麻诱导时血流动力学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小剂量麻黄碱预防异丙酚在全麻诱导期对心血管抑制的效应.方法:ASAⅠ~Ⅱ级择期全麻成年患者80例,随机分为A组(对照组)和B组(麻黄碱组),每组40例.两组均用异丙酚2 mg/kg,芬太尼3 μg/kg,维库溴铵0.12 mg/kg静脉注射诱导.B组在异丙酚加入麻黄碱0.1~0.12 mg/kg.记录两组诱导前、诱导后、插管后1、3、5 min的SBP、DBP、MAP和HR的变化.结果:A组在诱导后SBP、DBP和MAP显著下降(P<0.01),气管内插管后5 min SBP、DBP和MAP又再次下降(P<0.05).B组SBP、DBP、MAP在诱导后仅轻度下降(P>0.05).两组患者在气管内插管后即刻SBP、DBP和MAP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诱导后和插管后5 min的SBP、DBP和MAP均明显低于B组(P<0.05).两组诱导后HR稍减慢,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麻黄碱与异丙酚混合注射可有效的减轻异丙酚静脉麻醉诱导期血压下降.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瑞芬太尼与丙泊酚诱导后补注时插管期心血管的稳定作用.方法 拟行气管插管全麻病人227例,ASA分级Ⅰ~Ⅱ,麻醉诱导后SBP下降<30%者187例,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63例,B、C二各组62例.用瑞芬太尼1 μg/kg、丙泊酚1.5 mg/kg、维库溴铵0.1 mg/kg静脉注射诱导,2 min后A组直接气管插管,B组、C组分别补注瑞芬太尼0.2 μg/kg和丙泊酚诱导剂量的1/5,随后行气管插管,观察三组气管插管完成时即刻(T1)、3 min (T2)、5 min(T3),测量HR、SBP、DBP,并计算RPP;比较三组插管后四项指标的变化并与基础值(T0)比较.结果 与T0时相比,A组插管后T1、T2时的HR、SBP、RPP均明显增加(P<0.05),而B、C二组插管后T1、T2时HR、SBP、RPP与T0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B、C二组插管后T1时的HR、SBP、RPP均明显下降(P<0.05),而B组T1时的DBP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二组间各时点HR、SBP、RP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3时A、B、C三组的HR、SBP、DBP、RPP及与T0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诱导后补注适量的瑞芬大尼或丙泊酚均可有效减轻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对有高血压/缺血性心脏病的患者,丙泊酚较瑞芬太尼更利于心肌灌注.  相似文献   

5.
冯燕春  谢闵仲  宁捷 《微创医学》2013,8(1):55-56,60
目的 比较七氟烷和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短小腹腔镜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对麻醉苏醒期的影响.方法 选择42例拟行短小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七氟烷组(T组)和丙泊酚组(P组).快速诱导后气管插管,麻醉维持P组用丙泊酚4~8 mg/(kg·h)+瑞芬太尼0.2 μg/(kg·min)持续泵注,T组吸入七氟烷1.5%~2.5%+瑞芬太尼0.2 μg/kg·min持续泵注.观察两组诱导前(T0),术中、术后(T1、T2、T3)的HR、SBP、DBP、MAP,苏醒时间及苏醒期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间各时点HR、SBP、DBP、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组苏醒时间明显短于P组(P<0.05),T组麻醉后各时点(T1、T2、T3)的HR比麻醉前(T0)的HR明显降低(P<0.05),P组拔管后10 min(T3)的SBP、MAP比麻醉前(T0)的SBP、MAP明显升高(P<0.05).结论 两组均可提供满意的麻醉效果,七氟烷组术后苏醒快,心率慢,血流动力学波动较小,麻醉可控性更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光棒和喉镜引导下气管插管对鼾症手术患者麻醉期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将74例接受鼾症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光棒组和喉镜组,比较2组患者插管时间、插管成功率、麻醉各时点心率(HR)、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变化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光棒组插管时间明显短于喉镜组,且插管成功率也明显高于喉镜组(P<0.05);2组患者在T1时点HR、SBP、DBP显著低于2组T0时点水平(P<0.05);在T2、T3时2组HR、SBP、DBP水平较T1时有明显提高(P<0.05),而光棒组T2、T3时HR、SBP、DBP变化幅度小于喉镜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光棒组黏膜损伤、牙龈损伤、咽痛以及声音嘶哑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喉镜组(P<0.05).结论 光棒引导气管插管成功率高、插管时间短、患者血液动力学稳定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全麻诱导对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120例全麻老年患者随机均分为6组。以咪达唑仑0.08mg/kg、丙泊酚1.0mg/kg、舒芬太尼0.2~0.7μg/kg、维库溴铵0.1mg/kg麻醉诱导,记录诱导前(T0)、气管插管前(T1)、气管插管即刻(T2)、气管插管后1min(T3)、3min(T4)、5min(T5)的SBP、DBP、HR的变化。结果Ⅲ组与Ⅳ组比较,各时点SBP、DBP、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1时比较,Ⅰ、Ⅱ组在T2、T3、T4、T5时SBP、DBP明显增高、HR增快,(P<0.05)。与Ⅲ、Ⅳ组比较,Ⅰ、Ⅱ组在T2、T3、T4、T5时SBP、DBP明显增高、HR增快,高血压、心动过速的发生率高(P<0.05)。与Ⅲ、Ⅳ组比较,Ⅴ、Ⅵ组在T1、T2、T3、T4、T5时SBP、DBP明显降低、HR减慢,低血压、心动过缓的发生率高(P<0.05)。结论舒芬太尼0.4~0.5μg/kg适合老年患者的麻醉诱导。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七氟醚诱导气管插管时血流动力学及镇静深度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下行耳鼻喉手术患者36例,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均分为对照组( A组)、高剂量芬太尼组( B组)、右美托咪定组( C组),A、B组诱导时分别给予芬太尼2μg/kg和4μg/kg,C组麻醉诱导前15 min内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1.0μg/kg,诱导时给予芬太尼2μg/kg;3组均给予七氟醚“潮气量法”诱导,记录3组患者给药前( T0)、开始吸入七氟醚即刻( T1)、气管插管前即刻( T2)、气管插管后即刻( T3)的收缩压( SBP)、舒张压( DBP)、心率( HR)、脑电双频指数( BIS)并分析。结果:3组患者T0时点基础BIS、SBP、DBP及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T1与T0时点比较,C组SBP、HR及BIS值显著低于A、B两组,T2时点C组患者的SBP 显著高于A、B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T3时点C组患者的SBP、DBP及HR显著低于A组,BIS低于A、B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七氟醚诱导插管时右美托咪定在降低BIS的同时可维持稳定的血流动力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对心脏瓣膜置换术病人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的影响,并与芬太尼进行比较.方法:将60例择期瓣膜置换术病人随机均分成芬太尼10 μg/kg(A)、舒芬太尼1 μg/kg(B)、舒芬太尼1.5 μg/kg(C)与舒芬太尼2 μg/kg(D)四组.分别给予芬太尼10 μg/kg,舒芬太尼1μg/kg、舒芬太尼1.5 μg/kg与舒芬太尼2 μg/kg加咪唑安定、维库溴铵诱导插管.记录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T1),插管后1 min(T2)、3 min(T3)、5 min(T4)、10 min(T5)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并计算出相应的心率和收缩压乘积(RPP).于T0、T2、T5各时间点抽血测定血糖.结果:四组病人T0时SBP,DBP,MAP,HR,RPP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T1时上述参数与T0比较明显下降(P<0.01),但组间无差异(P>0.05).A组T2,T3时SBP,DBP,MAP较T1有所升高(P<0.01~0.05),但与T0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B,C,D三组SBP,MAP在T2,T3时低于A组(P<0.01~0.05),D组在T4时仍低于A组(P<0.05).A组在T2时HR较T1有所上升(P<0.05),但仍未达到T0水平,B,C,D三组在T2时HR较T1变化不大,T2时D组HR低于A组(P<0.05);T5时A,D组HR明显低于B组(P<0.05).B,C,D三组在T1直至T5时RPP均较T0明显降低(P<0.01),在T2时A组RPP高于B,C,D三组(P<0.01).A,B,C,D四组在诱导插管期间使用阿托品的例数分别为5(33.3%),0(0%),4(26.7%),5(33.3%),B组明显低于A,D两组(P<0.05).A,B,C,D四组各时间点血糖值变化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组剂量舒芬太尼均能有效抑制心脏瓣膜置换病人气管插管应激反应,其中1 μg/kg组插管期间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异丙酚靶控输注(TCI)用于心内直视手术麻醉诱导时的血流动力学及心率变异性(HRV)变化。方法:28例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采用Diprifu-sor/TCI系统分步诱导给药,B组人工推注异丙酚,观察HR、BP、SpO2、ECG、HRV诱导前(T0)、意识消失时(T1)、插管时(T2)、插管后1min(T3)、3min(T4)、5min(T5)变化。结果:A组各时点HR、SpO2、DBP与T0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HRV、SDP各时点明显低于T0(P<0.05),但插管后无明显异常;B组T1、T2的HR、BP明显低于T0、T3、T4、T5,也明显低于A组各时点(P<0.05),T3的TP、HF明显低于T0和A组(P<0.05)。结论:异丙酚TCI分步诱导可以安全地用于心内直视手术的麻醉诱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用于预防青壮年男性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60例18 ~ 45岁择期全麻手术的男性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全麻插管后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1μg/kg,10 min后改为0.4 μg/(kg.h)至手术结束前30 min停药,缝皮前静注曲马多1 mg/kg;B组:术中泵注等量生理盐水,缝皮前静注曲马多2 mg/kg;C组:术中及缝皮前均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记录3组患者T0-T4各时点的SBP、DBP、HR,记录3组患者的唤醒时间、拔管时间、拔管后5 min的躁动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3组患者在T0、T1时点SBP、DBP、HR差别无统计学意义;T2时点SBP、DBP、HR,A组明显低于B、C组(P<0.01),T3时点SBP、DBP、HR,A、B组明显低于C组(P<0.01),T4时点A组SBP、DBP、HR明显低于C组(P<0.01),亦低于B组.B组SBP、DBP、HR低于C组(P<0.05).3组患者唤醒时间、拔管时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躁动评分A、B组明显低于C组(P<0.01),且A组低于B组;术后24 h恶心呕吐的发生率A、C组低于B组(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联合曲马多可有效提高青壮年男性全麻病人的复苏质量,且不增加复苏时间.两者合用可减少曲马多用量,减少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异丙酚靶控输注(TCI)麻醉与异丙酚复合咪唑安定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对全身麻醉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择期行LC的患者随机分咸异丙酚靶控输注组(A组,30例)和异丙酚复合咪唑安定组(B组,30例). A组采用血浆靶控浓度4/μg/ml异丙酚诱导,术中用3-3.5μg/ml维持.B组采用0.1mg/kg咪唑安定、1mg/kg异丙酚诱导,术中采用10.8-6mg/(kg·h)方案输注异丙酚维持.术中持续监测患者SBP、DBP、HR,观察麻醉时间、拔管时间、苏醒质量、苏醒表现(烦躁、恶心、呕吐)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诱导3min后SBP、DBP、HR低于术前(P<0.05),气腹10min后SBP、DBP、HR高于诱导前、后3min及插管后(P<0.05),但两组间无差异.A组拔管时间短于B组(P<0.05),苏醒质量好于B组(P<0.05).结论 异丙酚靶控输注麻醉用于LC比咪唑安定复合异丙酚麻醉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舒芬太尼和芬太尼抑制双腔支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效果。方法拟施行胸外科择期手术需双腔支气管插管患者60例,ASAⅠ-Ⅱ,随机分为2组:舒芬太尼组(SF组,0.3μg/kg,n=30)和芬太尼组(F组,3μg/kg,n=30)。分别记录2组麻醉诱导前(T0)、注药后插管前即刻(T1)、双腔支气管插管后即刻(T2)、插管后1 min(T3)、3 min(T4)和5 min(T5)各时点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值。结果2组患者T0时SBP、DBP、HR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诱导后2组患者各项指标与后时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插管后T2~T4各时点F组各指标与基础值比均明显升高(P<0.05),而SF组虽也升高但与基础值比无显著差异(P>0.05),组间比较T2~T4时点F组SBP、DBP、HR明显高于SF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用于全麻诱导对双腔支气管插管引起的心血管反应抑制作用比芬太尼的效力强,插管期间患者血流动力更平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艾司洛尔和乌拉地尔联合用药对高血压患者气管插管时心血管反应的预防控制作用.方法 180例(ASAⅡ~Ⅲ)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A组(艾司洛尔组)、B组(乌拉地尔组)和C组(联合用药组),每组60例.3组均以咪达唑仑、舒芬太尼、阿曲库铵静脉诱导行气管内插管,观察各组诱导前、插管前及插管后1、3、5 min的SBP、DBP、HR变化.结果 插管前3组SBP、DBP、HR均较诱导前下降(P均<0.05).插管后1min和3 min3组SBP、DBP、HR均较插管前升高(P均<0.05),且以C组为最低:C组的SBP、DBP、HR均低于B组(P均<0.05),SBP均低于A组(P均<0.05).插管后5 min,3组3项指标均降至诱导前水平.结论 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艾司洛尔和乌拉地尔能更有效地控制高血压患者气管插管引起的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对比1%丁卡因咽喉喷雾与鼻腔滴入硝酸甘油对高血压病人气管插管时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40例高血压病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两组(A,B)每组20例.麻醉诱导前均给1%丁卡因咽喉喷雾,A组诱导后鼻腔滴入硝酸甘油1 mg,再行气管插管,两组诱导药均为咪唑安定、芬太尼、丙泊酚和琥珀胆碱,麻醉维持采用静吸复合.记录两组病人诱导前(T1),诱导后(T2)、插管即刻(T3)和插管后5 min(T4)的SBP、DBP与心率(HR)变化.结果 与T1时比较,T2时两组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均明显下降,HR明显减慢(P<0.01);与T2比较,T3时SBP、DBP明显升高,HR明显增快(P<0.01);与T3比较,T4时SBP、DBP明显下降,HR明显减慢,两组间比较T3时,B组SBP、DBP比A组明显升高(P<0.05),A组比B组HR明显升高(P<0.05).结论 两组插管后都产生心血管反应,但A组比B组心血管反应轻.  相似文献   

16.
郭艳辉  赵崇法  张伟 《吉林医学》2011,(19):3935-3936
目的:观察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气管黏膜表面麻醉对全身麻醉支气管插管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ASAⅠ~Ⅱ级)拟施支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组(F组)、对照组(C组),分别将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和石蜡油均匀涂于支气管插管的套囊及前端,麻醉诱导后行支气管内插管。记录诱导前(T1)、插管时(T2)、由仰卧位变侧卧位(T3)、由侧卧位变仰卧位(T4)、拔管时(T5)各时点SBP、DBP、HR的变化。结果:F组患者由侧卧位变仰卧位(T4)、拔管时(T5)SBP、DBP、HR均低于C组(P<0.05);C组患者由侧卧位变仰卧位(T4)、拔管时(T5)SBP、DBP、HR均高于诱导前(T1)、插管时(T2)(P<0.05)。结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用于全身麻醉支气管插管患者有利于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丙泊酚联合依托咪酯对一般患者全麻诱导气管插管期间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并探讨最佳使用剂量。方法 75例择期手术患者,根据诱导时用药不同随机分为依托咪酯(E)组、丙泊酚(P)组、复合F1、F2、F3组,每组15例。记录诱导前(T0)、置喉镜前(T1)、插管即刻(T2)、插管后1、3、5 min(T3~T5)SBP、DBP、MAP、HR;记录诱导期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T0时相比,E组和P组T1、T5时SBP、DBP、MAP均下降,且以T1时下降最明显(P<0.05);与T1时相比,E组T2时HR及T3时HR、SBP、DBP、MAP均上升(P<0.05),而P组各时点HR均无明显变化(P>0.05),但T2~T3时SBP、DBP、MAP均上升(P<0.05);3组复合用药组各时点HR及F1组各时点SBP、DBP、MAP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E组比较,F1组T2时HR减慢;与P组比较,F1组T2时DBP上升,F3组T4时HR减慢;其他时点4组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组和P组诱导期间低血压、高血压、心动过缓、心动过速发生率、阿托品及麻黄素使用率均高于复合用药组。结论与单独用药相比,丙泊酚联合依托咪酯可更好地维持全麻诱导气管插管期间血流动力学稳定,其中以丙泊酚1.0 mg/kg联合依托咪酯0.15 mg/kg更合适。  相似文献   

18.
丁登峰  李亚丽  陶明哲 《广东医学》2012,33(18):2838-2840
目的 观察帕瑞昔布钠联合曲马多用于鼻内镜手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60例行鼻内镜手术的患者分为3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前,A组予帕瑞昔布钠40 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4 mL静脉注射; B组予帕瑞昔布钠40 mg加曲马多1 mg/kg,用法同A组;C组予生理盐水4 mL静脉注射,观察麻醉前(T1)、拔管时(T2)、拔管后10 min(T3)的SBP、DBP、MAP、HR,记录拔管后1、2、4、8、12、24 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结果 3组T2时点SBP、DBP、MAP、HR显著高于T1时点(P<0.05),A组和B组T3时点SBP、DBP、MAP、HR显著低于T2时点(P<0.05); T3时点,C组SBP、DBP、MAP、HR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5).A组拔管后1、2、4、8 h的VAS低于C组(P<0.05),B组拔管后1、2、4、8、12 h的VAS低于A组和C组(P<0.05).拔管后24 h内A、B、C组发生恶心分别为3例(15%)、4例(20%)、4例(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均未出现呕吐、嗜睡、多汗、呼吸抑制.结论 帕瑞昔布钠联合曲马多能显著提高鼻内镜手术后镇痛质量,延长镇痛时间,可为临床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和氟芬合剂在颈丛阻滞甲状腺手术中作为清醒镇痛术的应用价值.方法:择期行颈丛阻滞甲状腺手术61例随机分成A组 (瑞芬太尼组,n=31)和B组(氟芬合剂组,n=30).A组静注瑞芬太尼0.5 μg/kg后以0.1 μg/kg·min-1速度持续输注,术中随时调整输注速度;B组分次静注氟芬合剂(每次半量,间隔5 min),术中必要时追加芬太尼0.05 mg/次,芬太尼总剂量不超过0.2 mg.比较两组的Ramsay镇静分级、术后满意度评分及呼吸循环指标.结果:B组SBP、DBP、HR均高于A组(P<0.01),LSD法比较发现B组的SBP、DBP、HR在T2、T3、T4时点高于A组(P<0.05),两组各指标在T0、T1、T5、T6时点无差异(P>0.05);两组组内其它时点与T0相比较,B组的SBP、DBP、HR在T2、T3、T4时点均较明显升高,而A组于上述时点则较平稳.A组T3、T4、T5时点的镇静效果满意率高于B组(P<0.05),A组的术后满意度评分高于B组(P<0.05),B组术中呼吸抑制发生率高于A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在颈丛阻滞甲状腺手术中作为清醒镇痛比氟芬合剂效果更好、循环更稳定、并发症更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脑状态指数(CSI)在小儿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中对全凭静脉麻醉深度的监测和调控作用。方法:择期行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的患儿60例,年龄3-7岁,体重12-38kg,ASA I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n=30):对照组(Ⅰ组)和观察组(Ⅱ组),两组均行CSI监测。Ⅰ组采用常规麻醉诱导和麻醉维持方法,Ⅱ组通过维持CSI值于50.02±5.01来调整异丙酚的靶浓度值,其余用药同Ⅰ组。观察记录麻醉诱导前(T0)、插管后1min(T1)、放置开口器时(T2)、扁桃体切除时(T3)、手术结束时(T4)、拔管后10min(T5)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CSI,比较两组异丙酚和瑞芬太尼用量,患儿苏醒、拔管、离开复苏室时间及术中知晓、术后躁动等情况。结果:与T0比较,Ⅰ组HR、SBP、DBP在T1、T2、T3、T4时间点明显降低(P<0.05);与T0比较,Ⅱ组HR在T2、T3、T4时间点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l、T5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SBP、DBP在各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Ⅰ组比较,Ⅱ组Tl、T2、T3、T4各时点的HR、SBP、DBP、CSI值明显升高,而异丙酚用量较少,苏醒、拔管和离开复苏室时间缩短,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T0、T5时点的HR、SBP、DBP、CS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无术中知晓,术后躁动等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CSI监测为小儿全凭静脉麻醉的麻醉深度提供量化指标,可避免麻醉过深、减少异丙酚用量、缩短复苏时间、防止术中知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