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前纵裂入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的手术技术以及安全性有效性,特别关注术后视力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05年1月~2010年12月连续收治的21例前纵裂入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前纵裂分离时在显微镜高倍放大视野下锐性逆向分离,且要分离足够开,从大脑前动脉膝部至蝶骨平台,必要时可同时在第一间隙和第四间隙操作切除突入三脑室底的肿瘤,而不牵拉视交叉和三脑室底。肿瘤切除从中线开始,先分离阻断肿瘤基底部血供,蛛网膜内瘤内分块切除减压,分离肿瘤和神经之间的蛛网膜界限,依次分离视力较差侧、视交叉、视力较好侧,最后分离垂体柄以及脚尖窝的肿瘤,注意保护蛛网膜界限完整。评价术前、术后视力变化以及肿瘤是否全切。结果:随访3个月~58个月,肿瘤全切19例(SimpsonⅡ级),1例复发。2例大部切除。21例病人中,视力好转15例,没有变化5例,1例恶化。2例额叶静脉梗塞性出血。结论:尽管病例数较少,随访时间也较短,本研究结果基本可以说明前纵裂入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是安全有效地。 相似文献
2.
对10例鞍结节和5例鞍膈脑膜瘤经翼点入路切除,结果:肿瘤全切除(simpsonⅠ、Ⅱ级切除)13例,近全切除2例。无手术死亡。术后视力视野改善9例,无变化4例,恶化2例。术后出现不同程度尿崩5例,最后均恢复正常。认为鞍结节和向前生长的鞍膈脑膜瘤经双侧额部纵裂入路能获得良好暴露和切除,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3.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8,(2)
目的:分析鞍结节脑膜瘤患者采用经纵裂入路和额下入路显微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纳入我院2014年8月-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鞍结节脑膜瘤患者88例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排列表法分为两组,各44例。研究组采用经纵裂入路显微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额下入路显微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切除有效率、神经功能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切除有效率高达97.7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64%(P<0.05)。术前,两组患者GC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仅为4.5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73%(P<0.05)。结论:经纵裂入路显微切除术治疗鞍结节脑膜瘤效果显著,切除有效率高,神经功能改善良好,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前纵裂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TSM)的临床疗效,并评估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2月至2012年8月期间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医院神经外科治疗的19例TSM患者采用经前纵裂入路显微手术切除的临床资料。结果 19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SimpsonⅠ级和Ⅱ级切除18例(94.7%),无死亡病例出现。术后对所有患者随访320个月,均未出现复发,3个月时14例患者的视力有不同程度好转,5例视力无好转,11例视野缺损较术前改善。术后出现尿崩症2例,额叶静脉性梗死1例,发热1例。结论经前纵裂入路显微手术切除TSM全切率高,预后良好,安全有效,可作为TSM优选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5.
6.
7.
8.
显微神经外科和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可提高颅内疾病的治愈率.对于第三脑室和鞍区疾病,如三脑室肿瘤、前交通动脉瘤、颅咽管瘤、鞍结节脑膜瘤等采用额底纵裂入路处理鞍区病变的优势日益受到神经外科医生的青睐[1].关于额底纵裂的解剖学研究国外也有相关报道[2-3].因此本人路的解剖学研究显得十分的重要,可以为临床手术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介绍扩大前颅底经纵裂入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方法 双额骨瓣开颅包括眶嵴及部分眶板,扩大颅底侧暴露,经纵裂显微镜下切除肿瘤。结果 2例全切肿瘤,嗅神经及周围结构保护良好。结论 扩大前颅底经纵裂入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肿瘤显露满意,脑牵拉轻,可直视下切除肿瘤,手术操作方便。肿瘤切除彻底,周围组织几无损伤。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探讨锁孔入路切除中小型鞍结节脑膜瘤的手术技巧和疗效. 方法 应用眶上和翼点锁孔手术切除25例肿瘤,并探讨手术效果、手术技巧及并发症. 结果 本组患者肿瘤全切除21例(21/25) ,近全切除4例(21/25),无手术死亡,3例患者发生手术并发症. 结论 应用锁孔手术入路和显微外科技术,对中小型鞍结节脑膜瘤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鞍结节脑膜瘤经颅显微手术技巧。方法:回顾2003年1月至2009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5例鞍结节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经颅显微手术技巧,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S impsonⅠ级切除者8例,其余均Ⅱ级切除;术后视力改善28例,视力无变化15例,视力恶化2例。大型肿瘤术前视力显著下降者,术后视力多恢复不理想。结论:鞍结节脑膜瘤经颅显微手术治疗需要根据肿瘤大小及其生长方向制定个体化手术方案,术中须仔细辨识和保护鞍区重要结构,提高手术技巧是改善肿瘤切除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鞍结节脑膜瘤的临床特点、手术入路及视力保护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武警总医院神经血管外科从2009年6月—2013年5月连续收治的17例鞍结节脑膜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分别采用额外侧入路及翼点入路行手术治疗,比较肿瘤全切除率、视力改善率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经额外侧入路8例患者,获SimpsonⅠ级切除3例,Ⅱ级切除5例。经翼点入路9例患者,获SimpsonⅠ级切除4例,Ⅱ级切除3例,Ⅲ级2例。术后视力损害和视野缺损均有不同程度恢复13例,2例视力无改变,术后视力下降2例。4例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尿崩,2例出现下丘脑受损症状,经对症治疗后好转出院。手术无死亡病例,效果满意,术后随访1个月~4年均恢复良好。结论根据肿瘤不同生长方式选择恰当手术入路,应用娴熟的显微外科技术可以提高手术全切率,术中注意对鞍区重要结构的保护对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14.
巨型鞍结节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分析巨型鞍结节脑膜瘤(MTSM)的病理解剖及血供特点,探讨其相应的显微外科治疗对策.方法 回顾分析1998至2010年应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理念,针对MTSM独特的病理解剖、血供特点,采取颅底入路、术中控制性降压、利用"肿瘤通道"原位切除的16例巨型鞍结节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例,女11例,年龄26~65岁,平均48.5岁;随访14例,时间4~132个月,平均74.9个月.结果 肿瘤最大径51.1~76.2 mm,平均5 8.9 mm;Simpson Ⅰ、Ⅱ、Ⅲ及Ⅳ级切除分别为3、9、3及1例;术后死亡1例,视力不同程度好转10例,无变化2例,恶化2例,短暂尿崩9例.结论 深入研究MTSM独特的血供、病理解剖特点至关重要,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显微外科对策、利用"肿瘤通道"原位手术切除应为MTSM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案.Abstract: 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athological anatomy and blood supply model of massive tuberculum sellae meningiomas (MTSM) and explore its corresponding microneurosurgical strategies.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16 MTSM patients were reviewed retrospectively. From January 1998 to January 2010, according to their unique pathological anatomy and blood supply model, all patients underwent microneurosurgical removal with induced hypotension through tumor corridor by the bi-subfrontal anterior longitudinal fission ( n = 14), right frontolateral approach ( n =1 ) and pterional approach (n = 1 ). There were 5 males and 11 females with a mean age of 48. 5 years old ( range: 26 - 65 ). But the mean follow-up period was 74. 9 months ( range: 4 - 132) in 2/4 cases. Results Among all cases, the mean tumor diameter was 58.9 mm ( range: 51.1 - 76. 2 mm). Simpson grade Ⅰ, Ⅱ ,Ⅲ, Ⅳ removal of MTSMs were accomplished in 3, 9, 3 and 1 case respectively. One case died within 4postoperative days. Visual acuity improved in 10 patients, remained unchanged in 2 and deteriorated in 2.Transient postoperative diabetes insipidus occurred in 9 cases. Conclusion It is critical to understand the unique characteristics of pathological anatomy and blood supply model of MTSM so as to adopt proper microneurosurgical strategies to remove it in situ. 相似文献
15.
鞍结节脑膜瘤显微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鞍结节脑膜瘤的手术入路和手术技巧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显微手术治疗的25例鞍结节脑膜瘤。肿瘤大小2.5-6cm,病人均表现为视力减退。均行开颅手术,单侧额下入路14例,翼点入路8例,双额经纵裂入路3例。结果SimpsonⅠ级切除9例,Ⅱ级切除16例,无手术死亡。术后视力改善16例,无变化5例,视力减退4例。结论 应用恰当手术入路及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技术,大多数鞍结节脑膜瘤可以全切除,并改善病人视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显微手术治疗鞍结节脑膜瘤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对1991年10月至2009年8月收治的56例鞍结节脑膜瘤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20例,女36例,年龄32~65岁,平均46岁.采用经额下、翼点、眶颧、眶上锁孔入路切除肿瘤.结果 56例患者中Ⅰ级切除3例;Ⅱ级切除48例;ⅢA级切除3例;ⅣB级切除2例.Ⅰ级和Ⅱ级切除共51例,占91.1%,术后恢复良好者53例,优良率为94.6%;中度残废2例;重度残废1例.结论 大部分鞍结节脑膜瘤可以通过显微外科手术安全、有效、彻底切除;依据肿瘤大小、生长方式,采用不同的手术入路;显微手术可以明显提高肿瘤全切除率,减少手术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下经眶上锁孔入路切除大、中型鞍结节脑膜瘤(TSM)的疗效.方法 总结与分析所收治的7例14只眼以视力障碍为主要表现的TSM患者,肿瘤直径2.8~4.7 cm,经眉弓切口,形成3.5cm×2.0 cm眶上骨窗,在神经内镜下切除肿瘤.结果 7例肿瘤均全切(simpson Ⅰ级2例,simpsonⅡ级5例).术后视力恢复情况:9只眼视力好转,3只眼视力维持,2只眼视力恶化.随访6~13个月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神经内镜下经眶上锁孔入路易于处理肿瘤周围的神经血管结构,便于保护视神经与周围血管,是切除大、中型TSM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鞍区肿瘤的手术入路。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额外侧经侧裂入路显微外科切除鞍区肿瘤4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大型及巨大型垂体腺瘤30例,全切19例,大部分切除8例,部分切除3例;鞍结节脑膜瘤10例,全切除7例,部分切除3例;颅咽管瘤8例,经终板入路全切除4例,部分切除4例。结论额外侧经侧裂入路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解剖外侧裂及鞍区诸脑池,能充分显露前颅底及鞍区结构,适用于大部分鞍区肿瘤手术。 相似文献
19.
眶上翼点入路处理大型蝶骨嵴内侧脑膜瘤和鞍结节脑膜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 结近5年来采用眶上翼点入路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17例大型蝶骨嵴内侧脑膜瘤和鞍结节脑膜瘤的经验和体会。方法:采用眶上翼点入路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大型鞍结节脑膜瘤9例和大型蝶骨嵴内侧脑膜瘤8例。结果:大型鞍结节脑膜瘤手术全切除8例,次全切除1例。大型蝶骨嵴内侧脑膜瘤全切除7例,次全切除1例。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前视力明显减退的11例患,术后4例明显好转,2例改善,4例无变化,1例较术前恶化。结论:眶上翼点入路在大型蝶骨嵴内侧脑膜瘤和鞍结节脑膜瘤的手术处理中是一种较好的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