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陕西医学杂志》2016,(7):827-829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侧裂-岛叶入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9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4)。对照组采用常规颞瓣开颅清除血肿,治疗组采用显微镜下侧裂-岛叶入路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意识恢复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GCS评分和血肿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观察组GOS评分优良率66.67%高于对照组的45.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2个月,观察组优良率82.22%高于对照组61.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显微镜状态下侧裂-岛叶入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可有效清除血肿,手术时间及术后恢复时间短,术后GCS评分、COS评分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0):58-61
目的 探讨内镜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7~12月在我院诊断治疗的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0例患者采用神经内镜下手术治疗为内镜组,30例患者采用小骨窗手术治疗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残余血量、血肿清除率、再出血率、术前及术后24 h GCS评分,术后6个月GOS预后评价。结果 (1)内镜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残余血肿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血肿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再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治疗后24 h GC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内镜组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秩和检验显示,内镜组GOS预后评价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镜下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操作相对简单,创伤更小,术中出血量少,血肿清除率高,术后24 h GCS评分更好,术后6个月GOS评分更好,说明该方法创伤小,血肿清除率高,术后近期及远期预后更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HCH)的临床疗效及对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98例基底节区HCH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微创引流组(n=50)和显微手术组(n=48)。微创引流组行微创引流手术;显微镜手术组行显微镜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止血时间、甘露醇用量、血肿清除率、术后脑水肿体积及并发症、治疗前和治疗后不同时间点颅内压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术后半年mRS评分。结果:微创引流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止血时间、甘露醇用量低于显微手术组(P<0.05),而两组的血肿清除率及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7 d时两组患者颅内压均降低(P<0.05),GCS评分均升高(P<0.05)。微创引流组术后半年mRS评分分布优于显微手术组(Z=4.677,P=0.031)。结论:微创穿刺引流术和开颅小骨显微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效果相当,但前者创伤小、并发症少,且预后较佳,可作为首选治疗术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经外侧裂入路与颞叶皮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根据治疗方式将80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经颞叶皮层入路显微手术(对照组,n=37)及经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组(观察组,n=43).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后24 h患者血肿清除情况;术前、术后3 d、7 d、30 d,采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估两组患者意识障碍程度;术后6个月,分别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及生活能力,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较对照组延长,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肿清除率优于对照组(Z=-2.054,P=0.040).术后3 d、7 d、30 d,观察组患者GC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2.780、3.192、3.221,P=0.007、0.002、0.002).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GOS分级优于对照组(Z=-2.250,P=0.024),ADL分级优于对照组(Z=-2.382,P=0.017).术后,两组患者颅内感染、肺部感染、二次出血、消化道出血、脑梗死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经颞叶皮层入路相比,经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可有效提高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血肿清除率,促进患者意识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且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开颅血肿清除和硬通道穿刺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自2010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手术方式分为开颅组(n=45)和微创组(n=45).开颅组接受开颅血肿清除术,穿刺组接受硬道穿刺引流术.结果:微创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开颅组(P<0.05);但微创组术后残余血肿量显著多于开颅组(P<0.05).手术后3周,微创组Glasgow预后评分中位数为4,开颅组Glasgow预后评分中位数为3;手术后6个月,微创组Glasgow预后评分中位数为3,开颅组Glasgow预后评分中位数为2.微创组的平均Barthel指数高于开颅组(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硬通道穿刺引流术在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上,一定程度优于开颅血肿清除术,建议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杨少峰  王宝华  王中 《河北医学》2016,(12):2034-2036
目的::观察CT定位下微创小骨窗(3×3cm)血肿清除术治疗老年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老年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 n=30)常规行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 n=30)行CT定位下微创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血肿残留率、再出血率、并发症发生率、神经功能评分及NIHSS评分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血肿残留率、再出血率的显著低于对照组(P 均<0.05),但并发症发生率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3月的NIHS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抑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CT定位下微创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是治疗老年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有效方法,能较好地促进其神经功能恢复,术后卒中抑郁发生率较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微创颅内血肿抽吸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B型脑钠肽(BNP)、C反应蛋白(CRP)、同型半胱氨酸(Hcy)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0月湖南中医院大学附属宁乡医院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0例,按处理方式分为常规清除组(n=38)和微创抽吸组(n=42),前者给予开颅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后者给予微创颅内血肿抽吸术治疗,并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得分情况;BNP、CRP、Hcy水平(ELISA法);术中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血肿清除率、并发症、死亡情况及治疗前、治疗后1、3、6个月的生活质量(ADL).结果 与常规清除组比较,微创抽吸组治疗前NIHSS得分和BNP、CRP、Hcy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微创抽吸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常规清除组(90.48%vs.71.05%),NIHSS得分低于常规清除组,术中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均减少,血肿清除率增加,BNP、CRP、Hcy水平均降低,治疗后1、3、6个月ADL得分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颅内血肿抽吸术治疗较开颅骨窗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和血肿清除更具改善作用,降低血浆BNP、CRP、Hcy水平,减少并发症,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经额内镜与经侧裂显微镜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手术治疗的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经额内镜手术治疗41例(经额内镜组),经侧裂显微镜手术治疗44例(经侧裂显微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血肿清除率、术后再出血率、术后颅内感染率、术后脑梗发生率、术后7 d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及术后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结果经额内镜组手术时间短于经侧裂显微组,术后脑梗发生率低于经侧裂显微组(均P<0.05),而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血肿清除率、术后再出血率、术后颅内感染率、术后7 d GCS评分、术后GO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经额内镜技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疗效与经侧裂显微镜手术相当,手术时间更短,术后脑梗死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颅内血肿微创穿刺引流术(MIPD)联合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治疗老年中等量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使用随机双盲法将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临颍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老年中等量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分为A、B两组,各43例。A组接受传统开颅手术治疗,B组接受MIPD联合rt-PA治疗。对比两组术前、术后1 d和术后7 d时的血肿体积、住院时间、再出血发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6个月时的GOS评分。结果 B组术后1 d时的血肿体积大于A组(P<0.05),但两组术后7 d时的血肿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住院时间短于A组(P<0.05)。B组再出血发生率低于A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而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6个月时GOS评分均低于A组(均P<0.05)。结论 MIPD联合rt-PA治疗老年中等量基底节区脑出血临床效果优于传统开颅手术,患者预后较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微创术治疗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19年6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药物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开颅手术,n=30)和观察组(神经内镜微创术,n=30).比较两组手术临床指标、血肿清除率及预后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及入住ICU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肿清除率及GO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内镜微创术治疗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及术后康复时间,提升血肿清除率,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经外侧裂-岛叶入路与经皮层入路清除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88例符合自发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诊断标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神经内镜经外侧裂-岛叶入路组(治疗组,42例)和神经内镜经皮层入路组(对照组,46例)两组。比较两组患者脑内血肿的清除效果、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颅内感染、肺部感染、术后再出血、癫痫、消化道出血、脑梗死);手术3个月之后,对患者的恢复情况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进行评估;手术6个月后采用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对生存质量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术后残余血肿量与对照组相比更少,但两组血肿清除率的比较在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相比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明显减少(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并发症(颅内感染、肺部感染、术后再出血、癫痫、消化道出血、脑梗死)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3个月GOS评分,预后良好的占比高于对照组,而GOS≤3分的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6个月ADLⅠ~Ⅱ...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引导下前额锁孔入路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短期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6月漯河市中医院收治的72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按照手术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立体定向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立体定向引导下前额锁孔入路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肿清除率、再出血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随访6个月,以格拉斯哥预后系统(GOS)评估预后。结果观察组血肿清除率和预后良好率均高于对照组,再出血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立体定向引导下前额锁孔入路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能彻底清除血肿,减少并发症和再出血的发生,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显微镜下锁孔微创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6例,按手术方法分为显微镜下锁孔微创手术组(微创组)和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组(常规组)各43例。比较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术后6个月GOS、NIHSS和BI评分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微创组手术时间75.63±11.17 min、术中出血量42.98±14.35 mL、ICU时间23.79±8.35 h、住院总时间379.81±50.38 h,分别低于常规组的157.67±20.42 min、147.79±17.47 mL、41.91±14.68 h和545.3±101.08 h,微创组血肿清除率(94.35±2.43)%,术后7天GCS评分13.37±1.23分,分别高于常规组的(87.09±4.03)%和12.05±2.30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微创组预后优良率81.40%,高于常规组的51.16%;NIHSS评分10.86±6.48分,低于常规组的17.76±9.62分;BI评分74.23±16.65分,高于常规组的63.24±22.23分,差异均具有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小骨窗微创手术与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67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组(35例)和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组(32例),分析比较两组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骨窗微创手术组患者血肿清除率明显低于内镜血肿清除组(P〈0.05),但术后6个月两组预后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两种方法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术后并发症情况及临床治疗效果差异较小,然而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手术将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神经内镜与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对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效果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96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观察组给予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比较2组患者血肿彻底清除率、近全清除率、部分清除率和再出血率,比较2组患者皮层切口长度、骨窗大小、手术时间、术中止血时间、术中出血量及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和并发症。结果 2组患者近全清除率、部分清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肿彻底清除率、GCS及GOS评分高于对照组[(54.17%vs 22.92%)、(13.69±1.03)分vs (10.11±2.39)分、(4.02±0.53)分vs (3.25±0.49)分],再出血率、皮层切口长度、骨窗大小、手术时间、术中止血时间、术中出血量、NIHS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显微镜下经侧裂入路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清除术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经手术治疗的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181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采用经侧裂入路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清除术的患者设为观察组(n=79),将采用经皮层入路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内血肿清除术的患者设为对照组(n=102)。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术后1个月患侧肢体肌力分级级别、术后6个月日常生活能力分级(ADL)评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1个月GCS评分、术后1个月患侧肢体肌力分级及术后6个月ADL评级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镜下经侧裂入路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清除术整体手术效果好,对患者正常组织的创伤及影响小,预后改善明显,值得在有条件开展的医院推广并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7.
唐应时 《黑龙江医学》2021,45(11):1170-1171
目的:对比不同入路小骨窗开颅术治疗基底节区后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博爱县人民医院78例基底节区后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2018年1月—2020年6月)为研究对象,按手术入路方式不同将研究对象分成A组(n=39)、B组(n=39).两组均行小骨窗开颅术,其中B组经颞叶皮质入路治疗,A组经侧裂下Rolandic点-岛叶入路治疗.对比两组术后3个月预后效果、围术期指标、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预后效果较B组优(P<0.05);A组血肿清除率较B组高(P<0.05);A组术后1个月、3个月NIHSS评分较B组低(P<0.05);A组并发症总发生率2.56%(1/39)较B组22.86%(8/35)低(P<0.05).结论:与经颞叶皮质入路小骨窗开颅术治疗基底节区后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相比,经侧裂下Rolandic点-岛叶入路治疗于减少并发症发生、清除血肿、改善神经功能及预后效果方面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9):119-122
目的探讨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的优势分析。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诊断治疗的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0例患者采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为小骨窗组,30例患者采用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为大骨瓣组。比较两组术后24 h GCS评分、血肿清除率、术后1个月GOS评分、术后6个月Barthel指数、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1)两组术后GCS评分没有显著差异(P0.05),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P0.05)。(2)两组术后血肿量均显著低于术前,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肿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6个月,小骨窗组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高于大骨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小骨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大骨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能达到与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相似的血肿清除率,但患者术后并发症更少,远期预后更好,可能与其创伤小、对脑组织影响更小等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CT引导下微创血肿清除术对基底节区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1月我院58例基底节区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根据手术方案分组,各29例。对照组予以小骨窗开颅清除术,实验组予以CT引导下微创血肿清除术。观察两组术后NIHSS评分、并发症。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术后3个月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引导下微创血肿清除术可降低基底节区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术后NIHS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经额简易定位软通道联合颅内压监测下微创手术治疗椭圆形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在简易定位后经额软通道微创手术治疗的70例椭圆形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是否行颅内压(ICP)监测传感器置入术将其分为监测组26例和对照组4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血肿清除率、术后甘露醇使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出血率、术后颅内感染率、术后1个月格拉斯哥预后分级(GOS)评分、预后良好率、术后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等指标之间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出血量、是否中线移位、是否破入脑室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监测组患者的血肿清除率为(58.72±13.6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58±1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监测组患者的术后甘露醇使用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3.00±2.06) d、(11.31±3.82) 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8.23±4.29) d、(14.73±6.01)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