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 制备链亲和素(SA)/人白细胞介素-15 (hIL-15)融合蛋白SA-hIL15和hIL-15-SA,并鉴定其生物学活性.方法 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ET24a-6His-SA-hIL-15和pET32a-hIL-15-SA-6His,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用镍金属螯合(Ni-NTA)层析柱进行纯化,并对其进行复性.CCK-8检测融合蛋白PHA刺激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的活性,流式细胞仪分析融合蛋白对生物素化的B16.F10细胞锚定修饰率.结果 成功构建了两种重组融合蛋白的表达质粒并在大肠杆菌实现了高效表达,目标蛋白的表达约占细菌总蛋白的20%.经纯化、复性的SA/hIL-15融合蛋白具有双重活性,即:能促进PHA激活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的hIL-15活性,和SA介导的高效结合至表面已生物素化的B16.F10肿瘤细胞的功能(表面锚定修饰效率大于95%).SA-hIL-15双功能融合蛋白促进PHA激活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活性高于hIL-15-SA双功能融合蛋白.结论 SA/hIL-15双功能融合蛋白的制备为hIL-15表面锚定修饰的肿瘤细胞疫苗的研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制备链亲合素(SA)连接的MIP-3α融合蛋白MIP-3α-SA,并研究其生物学活性及功能。方法:构建MIP-3α-SA-pET21重组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MIP-3α-SA融合蛋白,经镍金属螯合(Ni-NTA)层析纯化,尿素梯度透析复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SDS-PAGE)、Western blot及银氨染色法鉴定融合蛋白;通过体外淋巴细胞趋化实验验证其趋化活性,流式细胞术分析其对已生物素化的小鼠前列腺癌RM-1细胞的表面锚定修饰效率。结果:MIP-3α-SA融合蛋白可在大肠杆菌Rosetta(DE3)中实现高效诱导表达,表达量占细菌总蛋白量的30%。经镍柱亲和层析纯化后该融合蛋白纯度达到95%。经尿素梯度复性后,验证该融合蛋白具有双重活性,即:MIP-3α介导的对人淋巴细胞的趋化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及SA介导的高效结合至表面已生物素化的小鼠前列腺癌RM-1细胞的功能(表面锚定修饰效率大于95%)。结论:MIP-3α-SA双功能融合蛋白具有双重活性,为MIP-3α表面锚定修饰的肿瘤细胞疫苗的研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制备链亲和素(SA)标记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hGM-CSF)融合蛋白SA-hGM-CSF和hGM-CSF-SA,并鉴定其生物学活性。方法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ET24a-6His-SA-L-hGM-CSF和PET24a-hGM-CSF-L-SA-6His,转化大肠杆菌Rosetta(DE3),用镍金属螯合(Ni-NTA)层析柱进行纯化,并对其进行复性。复性后蛋白用DEAE-Sepharose FF阴离子交换层析进一步纯化。MTT法检测融合蛋白对人红白血病细胞(TF-1)的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分析融合蛋白对生物素化的MB49细胞锚定修饰效率。结果 SA-hGM-CSF和hGM-CSF-SA两种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实现了高效表达,目标蛋白占菌体蛋白的20%以上,纯化后纯度达到96%以上。两种融合蛋白均具有双功能活性,即同时具有hGM-CSF的促进人红白血病细胞增殖的活性和SA介导的高效结合至表面生物素化的MB49细胞的功能(锚定修饰率大于99%)。结论研制的SA/hGM-CSF融合蛋白具有双重活性,可为研制hGM-CSF表面修饰的新型肿瘤细胞疫苗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链亲和素标记的人肿瘤坏死因子α(SA-TNF-α)融合蛋白的纯化、复性方法 ,并研究其生物学功能.方法 在大肠杆菌中表达SA-TNF-α融合蛋白,对表达的SA-TNF-α融合蛋白采用镍金属螯合(Ni-NTA)层析柱进行纯化,分别在尿素体系和盐酸胍体系中复性,Western blot对其进行鉴定.MTT法检测SA-TNF-α融合蛋白对L929细胞的杀伤活性,流式细胞仪分析SA-TNF-α融合蛋白对生物素化的MB49细胞锚定修饰率.结果 SA-TNF-α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实现了高效表达,表达的目标蛋白占菌体蛋白30%以上,镍金属螯合(Ni-NTA)层析柱纯化的SA-TNF-α融合蛋白纯度达到95.7%,经过两种体系复性形成的SA-TNF-α融合蛋白的二聚体和多聚体均具有双功能活性:既对L929细胞有杀伤活性又能锚定修饰生物素化的MB49细胞,锚定修饰率大于90%.结论 初步建立了SA-TNF-α融合蛋白制备工艺,SA- TNF-α二聚体和多聚体均具有双功能活性,SA-TNF-α融合蛋白的研制有望为肿瘤的治疗提供新的治疗方法 及新型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制备链亲和素连接的人干扰素诱导T细胞α趋化因子融合蛋白(SA/hI-TAC),并对其生物学功能进行鉴定。方法构
建pET24a-SA-hI-TAC/pET21a-hI-TAC- SA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BL21中诱导表达两种融合蛋白,用镍金属螯合层析纯化、透
析复性及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鉴定,融合蛋白中I-TAC部分的生物学活性由淋巴细胞趋化实验检测;融合蛋白中SA的
生物学活性由流式细胞仪测定。结果两种融合蛋白可在大肠杆菌BL21 中被诱导表达,分别占细菌表达总蛋白量的12%和
25%,经镍柱纯化后融合蛋白纯度达85%、90%,经丙烯葡聚糖凝胶S-100过滤层析后,纯度均可达到98%,融合蛋白在生物素化
的MB49细胞(小鼠膀胱癌细胞)表面的修饰效率分别为91.3%、98.8%,并对淋巴细胞的趋化作用呈剂量依赖性,且hI-TAC-SA
的趋化作用明显强于SA-hI-TAC。结论SA/hI-TAC 双功能融合蛋白可能应用于肿瘤局部治疗以及肿瘤疫苗。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双功能融合蛋白hIL-15-SA的发酵及纯化工艺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发酵罐高密度发酵hIL-15-SA工程菌,通过镍柱亲和层析及阴离子交换层析纯化目的蛋白。免疫印迹分析产物,淋巴细胞增殖试验以及细胞锚定试验检测双功能融合蛋白hIL-15-SA的生物学活性。结果:采用半合成培养基,以3%的接种量,pH值为7.2发酵可得到湿菌47 g/L,21.15 g/L包涵体。经纯化后目的蛋白纯度为97%。细胞增殖试验和细胞表面锚定修饰试验表明,经纯化复性的hIL-15-SA融合蛋白具有双重生物活性。结论:本研究获得了高产量、高纯度的hIL-15-SA双功能融合蛋白,为后续的体内生物学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一种新型蛋白质锚定技术与人肿瘤坏死因子α(hTNF-α)相结合在小鼠表浅膀胱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将120只雌性C57BL/6j小鼠分为5组:正常未处理组(空白对照组)、PBS对照组、可溶hTNF-α治疗组、SA-GFP锚定组、SA-hTNF-α锚定治疗组,每组22只小鼠.建立小鼠正位表浅膀胱癌模型,24 h后,将小鼠膀胱内膜生物素化,继而将hTNF-α融合蛋白灌注人小鼠膀胱中.每4 d重复膀胱灌注锚定治疗1次,共6次.免疫组化检测SA-hTNF-α融合蛋白在生物素化的小鼠膀胱黏膜的存留时间及膀胱黏膜和肿瘤组织中CD4+T淋巴细胞及CD8+T淋巴细胞的分布,观察肿瘤生长情况及小鼠的生存期.检测肿瘤特异性淋巴细胞的杀伤活性.用MB49细胞再次攻击对SA-hTNF-α融合蛋白治疗有效的小鼠,观察肿瘤生长情况及小鼠的存活期.结果 免疫组化显示:SA-hTNF-α融合蛋白可以在膀胱黏膜表面上稳定存留7d;MB49肿瘤细胞膀胱内种植后第60天,SA-hTNF-α锚定治疗组有18只小鼠存活(18/22),其中9只小鼠体外无触及肿瘤;PBS组全部死亡.对9只无瘤存活的小鼠再次用MB49细胞皮下攻击,60d后5只小鼠仍存活(5/9),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膀胱癌病灶中CD4+T淋巴细胞及CD8+T淋巴细胞,SA-hTNF-α锚定治疗组较PBS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SA.hTNF-α锚定治疗组小鼠的杀伤效应明显强于正常组小鼠(P<0.05).结论 SA-hTNF-α稳定的原位锚定于小鼠膀胱黏膜表面,可有效抑制小鼠表浅膀胱癌进展,显著延长荷瘤小鼠的生存时间,有效抵抗同源肿瘤细胞的再次攻击.  相似文献   

8.
目的:制备链霉亲和素(SA)连接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hGM-CSF)融合蛋白(SA-hGM-CSF),并对其生物学活性进行鉴定。方法:在NCBI数据库中查找SA和hGM-CSF序列,将序列合成后连接入Pet28表达载体中,构建SA-hGM-CSF-Pet28重组表达载体,在BL21(DE3)表达感受态中利用IPTG诱导剂诱导表达,经His镍柱纯化,尿素梯度复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和蛋白质印迹法(WB)鉴定融合蛋白,通过TF-1细胞检测融合蛋白的生物学活性。结果:SA-hGM-CSF融合蛋白可在BL21(DE3)中高效诱导表达,经His镍柱纯化后该融合蛋白纯度较高。经尿素梯度复性后,细胞学实验验证该融合蛋白具有生物学活性。结论:成功表达具有生物活性的融合蛋白SA-hGM-CSF,该结果为SA-hGM-CSF表面锚定修饰的肿瘤细胞疫苗的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制备结核分枝杆菌培养滤液蛋白10(CFP10)、链亲和素(SA)/CFP10融合蛋白(包括SA-CFP10、CFP10-SA),筛选灵敏度最高、稳定性最好者作为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检测(TRFIA)的参考标准品。方法以结核分枝杆菌H37Rv标准株基因组为模板,扩增CFP10基因,将其克隆到pET24b、pET24b-SA、pET21a-SA三种载体中,转化到大肠杆菌Rosetta中进行表达,表达产物经镍离子亲和层析(Ni-NTA)柱纯化,透析法复性。三种重组蛋白用双抗体夹心法TRFIA从灵敏度、稳定性两方面进行评价。结果成功构建了pET24b-CFP10、pET24b-SA-CFP10和pET21a-CFP10-SA三种表达载体,重组蛋白CFP10主要为可溶形式表达,融合蛋白CFP10-SA、SA-CFP10均以包涵体形式存在,Ni-NTA柱纯化后透析复性,纯度均可达90%以上。三种重组蛋白经双抗体夹心TRFIA,CFP10-SA灵敏度最高(0.02μg/L),稳定性最好。结论得到了灵敏度高、稳定性好的TRFIA检测CFP10的参照品CFP10-SA融合蛋白,为研制该结核分支杆菌时间分辨荧光诊断试剂盒,并应用于临床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制备白细胞介素21(IL-21)膜表面修饰的小鼠膀胱癌MB49细胞疫苗,评价其在小鼠膀胱癌皮下转移模型中诱导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 s)的效应和治疗作用。方法将SA-IL-21锚定在经30%酒精灭活后的MB49细胞膜表面而制成IL-21膜表面修饰疫苗。建立C57BL/6小鼠皮下MB49膀胱癌模型,将荷瘤小鼠随机分为5组:IL-21膜表面修饰疫苗组、单纯游离IL-21组、GFP膜表面修饰疫苗组、单独灭活MB49肿瘤疫苗组、PBS组。利用上述制备的疫苗进行治疗,通过检测各组小鼠肿瘤体积变化及CTL来评价疫苗的抗肿瘤功能。结果成功制备了IL-21膜表面修饰MB49疫苗。IL-21/MB49疫苗可显著抑制肿瘤生长并产生长期特异性免疫反应(P<0.05)。在同一效靶比下IL-21/MB49疫苗组的CTL杀伤活性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结论采用蛋白膜锚定技术可将IL-21高效锚定于MB49细胞膜表面制备成IL-21膜表面修饰膀胱癌肿瘤疫苗,该疫苗既可保持IL-21生物学活性又可明显增强CTL杀伤BCa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11.
利用人白细胞cDNA文库体外扩增获得hIL23R-CHR目的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2b/pET28a/pET32a,转化BL21(DE3)宿主菌,并对工程菌的表达方式(直接表达、可溶性标签融合表达、分泌表达及包涵体表达)及表达量进行比较,确立pET 32a为表达载体,经IPTG诱导表达后通过镍亲和柱分离纯化融合蛋白Trx-IL23R-CHR,肠激酶4 ℃酶切Trx-IL23R-CHR分子24 h,上镍柱进行二次纯化,获得纯度达90%以上的rhIL23R-CHR分子。亲和力实验证实:原核重组表达的hIL23R-CHR与hIL23在物质的量比为1∶1时可以有效结合,小脑HE病理切片提示rhIL23R-CHR分子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模型鼠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人白细胞介素17cDNA的克隆及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获取重组的人白细胞介素17以进行科学研究和应用。方法 应用RT-PCR的方法,从经PHA活化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扩增hIL-17cDNA的编码序列,将其克隆至测序载体pBS SKⅡ( )中进行测序,再将其亚克隆至表达载体pBV220中,在大肠杆菌XL1-Blue中进行表达。结果 克隆获得了hIL-17cDNA,经热诱导后使hIL-17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量达到了39.7%。结论 通过克隆hIL-17cDNA的编码序列及热诱导使hIL-17蛋白在大肠杆菌中得到了高效表达。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 H I V 1p24 gag 与 h I L 2基因在重组痘苗病毒中的共表达。方法:以痘苗病毒复制非必需区血凝素( H A)基因为侧翼,将编码人白细胞介素2(h I L 2)的基因片段克隆到真核表达质粒p16 Q F24 I L2,经同源重组和血凝素阴性空斑筛选,获得了重组痘苗病毒v16 Q F24 I L2。结果:经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Dot E L I S A 和 W estern bolt 等检测证明,重组病毒能同时表达p24 gag 蛋白和 I L 2蛋白,表达产物分子量分别为24 000、16 000。结论:这种重组痘苗病毒人表达外源蛋白的成功,为获得更强的免疫效果,研制 H I V 重组病毒活疫苗提供一种安全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构建下游可以共表达人白细胞介素12(hIL12)双亚基的双顺反子真核表达载体pVAX1-IRES-hIL12。方法通过搭桥PCR获得人白细胞介素12P35及P40双亚基的融合基因P35-F2A-P40,插入DNA疫苗载体pVAX1-IRES的下游,瞬时转染293-T细胞,ELISA检测融合基因的表达。结果酶切鉴定和序列分析表明融合基因与设计完全一致,融合基因在体外细胞培养液检测中获得分泌表达。结论该载体的成功构建可以为肿瘤基因疫苗研制提供免疫增效载体。  相似文献   

15.
16.
IL-2和IL-12联合基因治疗小鼠肝癌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瘤内注射共表达mIL-12和hIL-2质粒DNA抗小鼠肝癌皮下移植瘤的作用.方法构建pDC511hIL2-mIL12、pDC511mIL-12、pDC511hIL-2真核表达质粒载体;ELISA方法检测各组质粒在真核细胞的表达;小鼠肝癌H22皮下移植瘤瘤内注射各组质粒DNA后,检测不同时间血清中细胞因子浓度;观察各组小鼠存活时间,肿瘤大小变化;并检测各组小鼠脾脏细胞毒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 CTL)活性.对各治疗组在质粒DNA注射后一月进行瘤体组织学观察.结果酶切鉴定各组质粒载体,均示构建成功,并能在真核细胞内高效表达相应细胞因子.瘤内注射各组质粒载体后,pDChIL2-mIL12组在不同时间表达的hIL2和mIL12分别与pDC511hIL2 组(F=71.11,P<0.01)、pDC511mIL12组 (F=30.70,P<0.05)比较有显著性差异.mIL-12基因和hIL-2基因联合治疗组,肿瘤生长明显受抑制,疗效显著优于各单独治疗组和对照组(P<0.05),并且小鼠脾细胞CTL杀伤活性增强.双基因联合治疗组,病灶内肿瘤细胞坏死明显,炎性细胞广泛浸润.结论 IL-12、IL-2基因治疗可抑制小鼠肝癌H22皮下移植瘤的生长,提高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应答,两者联合运用可产生协同效应.为进一步运用高效基因导入技术进行肝癌基因治疗研究提供初步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