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对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白牦牛繁育基地牧草致病菌的污染状况调查分析。方法:采用GB/T4789-2003。结果:冬春季牧草39份,检出志贺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菌检出率为17.9%,夏秋季牧草41份,检出志贺菌、沙门菌、致病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菌检出率为48.8%。结论:白牦牛繁育基地夏秋季牧草中致病菌的污染较为严重,对白牦牛繁育构成一定危害。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扬州市生肉制品中沙门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状况,为制定控制食源性疾病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集市场、宾馆饭店或食堂生肉及制品进行沙门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分析。结果:生肉制品中3种食源性致病菌总检出率为35.12%。沙门菌检出率为10.33%,主要菌型为德尔卑沙门菌及鸭沙门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检出率为5.79%;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19.01%。结论:扬州市生肉制品中3类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程度高,生肉制品是食源性病原菌的主要来源,是控制食源性疾病的关键食品。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研究天祝白牦牛产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肠毒素的种类、分布和污染状况。方法:金黄色葡萄球菌按GB/T4789.10—2003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的检测,选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结果: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率为26.67%,肠毒素的检出率为24.44%;肉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14.70%,肠毒素的检出率为41.17%。结论:天祝白牦牛产品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肠毒素污染严重,应加强对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的检测,同时尽快制定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在食品中的限量标准。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研究天祝白牦牛产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肠毒素的种类、分布信息和污染状况。方法 金黄色葡萄球菌按GB/T4789.10-2003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的检测,选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结果 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率为26.67%,肠毒素的检出率为24.44%;肉中金黄色葡萄球检出率为14.70%,肠毒素的检出率为41.17%。结论 天祝白牦牛产品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肠毒素污染严重,应加强对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的检测,同时尽快制定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在食品中的限量标准。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江苏省米面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方法采用GB4789-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方法,对采自江苏省13市的1 412份米面制品进行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增李斯特菌检测。结果 1 412份米面制品中共检出食源性致病菌91株,检出率为6.4%。其中:沙门菌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79株,单增李斯特氏菌7株。不同年份熟制米面制品和生制米面制品致病菌总检出率(χ~2=5.79,P<0.05)和沙门菌检出率(χ~2=5.98,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根据金葡菌定量检测结果,熟制米面制品金葡菌超标率为0.39%,生制米面制品超标率为1.04%。结论江苏省米面制品存在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较严重。熟制米面制品引起食源性疾病的风险更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白耗牛繁育基地牧草致病菌的污染状况调查分析。(方法)GB/T4789-2003(结果)冬春季牧草39份,检出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菌检出率为17.9%,夏秋季牧草41份,检出志贺氏菌、沙门氏菌、致病大肠埃稀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菌检出率为48.8%。(结论)白牦牛繁育基地夏秋季牧草中致病菌的污染较为严重,对白耗牛繁育构成一定危害。  相似文献   

7.
2010年三门峡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三门峡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及分布,为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提供依据。方法按照GB4789-2010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方法及《河南省食源性致病菌作业指导书》技术要求进行增菌、分离、鉴定及菌种保存。2010年对市区及辖区县农贸市场、超市食品进行沙门菌、单增李斯特菌、副溶血性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空肠弯曲菌、大肠杆菌O157等致病菌进行抽样监测,共132份。结果 132份样品中共检出致病菌12株,总检出率为9.10%(12/132)。其中单增李斯特菌检出5株,检出率最高(3.80%),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4株(3.03%)、副溶血性弧菌2株(1.52%),沙门菌检出1株(0.76%),未检出空肠弯曲菌和大肠艾希氏菌O157。10大类食品中,速冻米面制品和生鲜肉污染率最高,分别为25.00%和16.70%。结论三门峡市居民消费食品中存在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其中速冻米面制品、生鲜肉、凉拌菜、沙拉和冰激凌是主要污染食品品种,单增李斯特、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和沙门氏菌是污染食品的主要病原菌。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湖南地区即食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和耐药性,为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从湖南地区的农贸市场、超市和餐饮单位采集即食食品(凉拌菜和熟肉制品),依据GB 4789-2010和GB/T 4789-2008方法,对样品进行沙门菌等4种食源性致病菌检测,分离菌株使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 结果 991份样品共检出食源性致病菌92株,检出率为9.28%,其中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68株,检出率为6.86%,检出沙门菌和单增李斯特菌各12株,检出率为1.21%,未检出大肠埃希菌O157.药敏结果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菌均具有一定的耐药性,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的耐药率高达61.76%,而且多重耐药明显. 结论 湖南地区即食食品存在一定的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应加大卫生监督力度,防止食源性疾病的暴发流行;同时应控制动物饲料中抗生素的添加使用,加强抗生素的管理和耐药性监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广安市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为本地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预防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国家标准GB 4789—2010《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及《2014年国家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对全市5个区县7类食品共352份样品进行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蜡样芽胞杆菌检测。结果从352份样品中共检出36株食源性致病菌,总检出率为10.23%,其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检出率最高,为5.40%,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3.41%)、沙门菌(1.42%)。7类食品中病原菌检出率最高的是生肉制品,为31.67%,其次是凉拌菜(10.91%)、熟肉制品(10.00%)、糕点(8.00%)、皮蛋(3.33%)。结论 2014年广安市食品存在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其中生肉制品、熟肉制品、凉拌菜、糕点制品、皮蛋是主要污染食品品种。主要病原菌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菌。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对重庆市街头小吃、流动摊点等的早餐中食源性致病菌的调查分析,了解重庆市流动早餐的卫生状况,发现食品安全隐患。 方法 2013和2015年在重庆市按照随机抽样的原则,选择渝中区等16个区县采集1 051份散装未经过较高温度处理后的流动早餐(包括政府指定的正规流动早餐点(早餐车)和无证流动早餐点),按照国家标准GB 4789-2010,GB 4789.14-2014和GB/T 4789-2003/对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胞杆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和致泻大肠埃希菌进行检测。 结果 2013年共采集样品300件,检出致病菌10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9株,致泻大肠埃希菌1株,沙门菌未检出。快餐店食堂采集的样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3.00%。粥及米面制品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中式凉拌菜中致泻大肠埃希菌检出率为分别为4.21%和2.94%。2015年共采集样品751件,检出致病菌6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24株,沙门菌1株,蜡样芽孢杆菌37株,单增李斯特菌未检出。超市零售店样品的致病菌检出率最高,达到15.38%,主要污染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蜡样芽孢杆菌。粥及米面制品中除单增李斯特菌未检出,其余3类食源性致病菌均有检出,总体检出率为8.32%。 结论 重庆市流动早餐中存在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其中粥及米面制品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蜡样芽胞杆菌污染比较突出,应采取相应措施,防止食物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医院食堂熟肉制品卫生微生物学指标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某医院食堂熟肉制品卫生状况,评估其卫生质量,探索影响其卫生状况的因素,确保食品安全,预防食源性疾病和食物中毒的发生。方法:以消费者身份购买某医院食堂熟肉制品,按照GB/T4789.2-2003和GB/T4789.3-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所述方法检验,项目包括大肠菌群、菌落总数。结果:88份熟肉样品,合格75份,不合格13份,合格率为85.2%。其中菌落总数合格率为93.7%,大肠菌群合格率为87.5%,结论:该医院食堂熟肉制品合格率较高,卫生状况较稳定。但为防止食源性疾病和食物中毒的发生,维护广大住院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仍需加强其卫生监督和管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并分析衡阳市农贸市场动物性食品重金属污染情况,为减少食品污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参照全国食品污染物监测系统中推荐监测项目,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对衡阳市农贸市场动物性食品肉类、蛋类、奶类、水产品四大类17种食品进行铅、镉、汞含量测定。结果:衡阳市农贸市场动物性食品中铅、镉、汞的检出率分别是97.79%、97.66%、77.34%,其合格率分别是94.85%,97.32%,98.21%。铅超国标的食品有酱鸭、皮蛋、海水鱼、海虾;镉超国标的食品有猪肾、猪肝;汞超国标的食品有海水鱼、海虾。结论:衡阳市农贸市场动物性食品的重金属污染总体较轻,但要加强监督力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陕西省肉类食品中重金属的污染状况及评价其健康风险。方法 根据陕西省食品污染物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方案进行样品采集和检测,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2762-2012)规定的限量为标准对其重金属含量进行评价,并评估居民经食用肉类所致重金属暴露量,应用美国环保局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其引起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估。结果 对770份样品的重金属含量进行测定,其中有6份Cd含量超标、1份Cr含量超标、15份Pb含量超标、1份As含量超标、3份Hg含量超标(镍没有国家限量标准,不做判断);比较5种肉类食品中6种重金属含量,畜禽肾脏中的镉含量较高,为0.148 mg/kg,肝脏中铅含量偏高,为0.079 6mg/kg,水产品中的砷、汞含量明显高于其他类别,甲壳类中铬和镍含量明显较其他类偏高;居民经食用肉类所致重金属的摄入量镉最高,亦在安全级别;铬的平均和偏高健康危害年风险值均大于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值5.0×10-5/年。结论 陕西省少数肉类样品存在超标情况,其余均可安全食用,但对于含重金属较高的甲壳类应避免长期大量食用。铬的个人年风险值高于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值,有必要开展食品中铬形态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酒泉市食品中主要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确定高危食品,为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5-6]。方法按照《全国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的检测技术要求,通过对2010—2012年度酒泉市采集食品样品共1157份的检验分析,对沙门氏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副溶血性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阪崎肠杆菌、志贺氏菌、大肠埃希菌O157∶H7对本市食品的污染情况进行监测。结果 1157份样品中,共检出致病菌100株,总检出率为8.64%。致病菌检出率分别为生畜肉16.67%(5/30)、生禽肉33.33%(10/30)、鲜冻水产品17.50%(7/40)、速冻熟制米面制品20.00%(8/40)、熟肉制品6.92%(9/130)、即食非发酵性豆制品14.5%(9/62)、婴幼儿配方食品3.81%(4/105)、冰激凌5.0%(1/20)、凉拌菜10.00%(18/180)、即食地方特色食品6.92%(9/130)、糕点及饼干1.25%(1/80)、熟制米面制品1.00%(1/100)、生奶22.50%(18/80)。即食蛋制品、生食果蔬菜、鲜榨果蔬汁中未检出致病菌。结论生肉、生奶和水产品是酒泉市食品的主要污染品种,作为直接入口食品的即食非发酵豆制品、凉拌菜、地方小吃、熟肉制品,可能导致较高的食源性疾病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甘肃省市售肉与肉制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情况,预防控制建立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监测机制。方法随机抽取各地州市超市、农贸市场、零售店等场所肉与肉制品1 506份,按照国家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网工作手册中规定的方法监测致病菌。结果 1 506份样品中检出致病菌169株,致病菌总阳性率为11.22%,生禽肉的污染情况最为严重,阳性率为18.30%,其次为生畜肉,阳性率为12.21%,熟肉制品阳性率为4.98%;沙门菌血清学鉴定,分属4个群,13个血清型,排前3位的为鼠伤寒沙门菌、布利丹沙门菌、新斯托夫沙门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中检出4个血清型,其中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阳性率最高。结论甘肃省市售肉与肉制品食源性致病菌污染严重,金黄色葡萄球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沙门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生禽肉、生畜肉致病菌污染严重,需要加强管理和监测。  相似文献   

16.
韦镇萍  韩方岸  柳艳 《职业与健康》2009,25(20):2171-2173
目的研究镇江市场散装熟肉制品微生物污染的时空分布及其影响因素,为控制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08年,每月对32家经营店各采集散装熟肉制品3份,按照国家标准检测方法GB/T4789—2003对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沙门菌、志贺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检测。样本率的比较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2检验。结果1152份散装熟肉样品,总合格率为71.88%,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超标,未检出致病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超标率以6一10月份为高峰。烧烤类制品大肠菌群、菌落总数超标率均高于卤制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肠菌群超标率,农贸市场〉专卖店〉餐饮店〉大型超市;菌落总数超标率,农贸市场〉餐饮店〉专卖店〉大型超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市场销售的散装熟肉制品卫生质量亟待提高,需进一步加强对加工、运输、销售污染环节的卫生监督。  相似文献   

17.
高瑞云 《职业与健康》2014,(15):2084-2085
目的对淄博市淄川区经销的食品进行采样检测,了解食品的安全状况,为食品安全执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GB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GB/T4789—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对超市、餐饮业、农贸市场等的熟肉制品、乳制品、饮料、凉拌菜进行采样检测。结果采样检测301份样品,合格230份,合格率为76.4%,熟肉制品合格率为76.5%,乳制品合格率为84.0%,凉拌菜合格率为73.9%,饮料合格率为71.9%。其中各类样品均检出了致病菌,共18珠。结论淄川区食品采样检测的合格率普遍较高,但不合格的食品仍然对人们的健康有食品安全隐患,致病菌的检出更是存在食源性致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调查部分食品化学污染物和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掌握污染来源与污染原因,为食品污染物危险性分析提供基础平台。方法微生物指标检测根据GB/T4789—2003,理化指标监测按GB/T5009—2003执行。结果此次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合格率为95.91%,不合格样品分别为鲜牛奶,猪肉,海产品,牛奶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猪肉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单增李斯特菌、沙门氏菌,海产品检出副溶血性弧菌;食品化学污染物监测铅、镉、总汞3项指标,合格率为98.59%,不合格为鲜香菇总汞超标;食品添加剂对干红葡萄酒类进行添加剂监测,监测项目为糖精钠、甜蜜素、苯甲酸、山梨酸、总二氧化硫、合成色素,合格率为100%。结论对肉类食品监测不合格的禽畜屠宰厂应重点采取日常消毒隔离措施。对销售肉类食品的商店超市等单位应严把进货关,索取卫生监测报告…,并对销售的工具的容器等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减少对肉类食品的污染机会,杜绝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酱卤类熟肉制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状况及耐药情况,为预防食源性疾病及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检验方法GB/T4789.10-2008进行检验,药敏试验采用K-B法,依据NCCLS(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规定判断结果。结果:从115份样品中检出1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8.68%,经抽查50%的酒店酱卤类熟肉制品卫生质量不合格。17种抗生素中以青霉素、氨苄西林的耐药性最高为88.89%,未检出有耐甲氧西林和耐万古霉素的菌株,对头孢唑啉、头孢吡肟、头孢噻吩、万古霉素、庆大霉素、呋喃妥因、克林霉素、头孢西丁完全敏感。结论:酱卤类熟肉制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较重,不同的加工制作方式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存在一定关系。建议加强餐饮业卫生管理,消除食物中毒隐患,做好日常耐药性监测工作,关注耐甲氧西林和耐万古霉素菌株的出现。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自贡市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M)污染状况及药敏情况。[方法]检测按国标GB/T4789.30-2003程序进行;药敏试验采用Kirby-Bauer法。[结果]2005~2007年于253份食品中共检出LM21株;总污染率为8.3%(21/253)。样品中生畜肉、生禽肉、熟肉及海水产品的污染率分别为18.3%(15/82)、3.4%(2/59)、4.4%(3/68)、2.3%(1/44)。对15株LM进行了18种抗生素的药敏试验,其中对庆大霉素、链霉素、左氟沙星、先锋V、四环素、万古霉素、青霉素G、红霉素、复方新诺明等全部敏感;对多粘菌素B、氯霉素等部分耐药。[结论]用CHROMAGAR显色培养基分离LM,是一种理想途径,可明显提高检测效率。进行食品中LM污染卫生学调查,掌握该菌在主要食品中的污染分布特点及敏感药物,为预防与治疗因LM引发食源性疾病或食物中毒的潜在危险及食品安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