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的以动脉血压升高为主的慢性疾病,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若失治误治或护理不当,可导致心、脑、肾等器官的损伤.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压患者不断增加,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高血压病,中医学将其归为"眩晕"、"头痛"等范畴.〈中医临床诊断术语·疾病部分>将高血压病称为"风眩",是以眩晕、头痛、血压增高、脉弦为主要表现的眩晕类疾病.其病位多责之血脉及肝、心、肾.其病因多由风、火、痰、虚、瘀杂而为祟,如果先天禀赋不佳,肝肾不足、血脉亏虚,加之后天情志不畅、饮食不节、起居失调,致使痰瘀互结、毒损络脉、血压升高.病机为阴阳失衡、气血失调.证候表现为本虚标实.常见证型有肝阳上亢、肝火上炎、痰浊上蒙、瘀血阻窍、气血亏虚、肝肾阴虚等六型.中医药在高血压病的防治方面显示了独特的优势,我们将12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观察组加用中药浴足护理干预,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羚角钩藤汤对原发件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症患者166例,中医辨证属肾水亏虚,肝风内动,肝风夹痰上扰清窍,以眩晕和头痛为主症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4例,服用羚角钩藤汤.对照组82例,服用长效降压片及血脂康胶囊.两组均治疗30 d后比较效果.结果:治疗组血压、血脂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降低,中医临床症状明显改善(P<0.05).结论:羚角钩藤汤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症辨证属肝阳上亢,痰瘀互结者疗效显著,且能明显改善眩晕、头痛等症状.  相似文献   

3.
冼绍祥教授认为,原发性高血压的病机不外乎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虚者为肝肾阴亏,水不涵木;实者为风、火、痰、瘀内生,上扰清窍。病位以肝、脾、肾三脏为主,治疗上以化痰祛湿、扶正补虚、镇肝熄风、活血化瘀为法,结合袋泡茶、膏方、沐足等其他治疗手段,疗效令患者满意。  相似文献   

4.
基于医家经验的高血压病中医病名、病因病机与证候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高血压病的中医病名、病因病机及证候特点。方法收集公开发表的71位医家高血压诊疗经验的文献90篇。对文献所涉及的病名、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进行频数统计,并对证候分型进行证候要素分析。结果高血压病涉及的中医病名有14种,眩晕、头痛两个病名较为公认 病因内因为精气衰退、禀赋阳盛阴虚,外因为情志、饮食、劳倦及房劳,病机为脏腑阴阳气血失调,主要为肝肾阴阳平衡失调,病位在肝肾,涉及脾、心、清窍、络脉等。证候分型有56个,属于单因素证候19个,双因素证候28个,三因素证候5个,不便于分类4个,包含10个实性病理因素与5个虚性病理因素,运用15个证候要素的应用组合可以包括56个证候类型。结论高血压病中医属于"眩晕""头痛",病因有内外两个方面,病机为脏腑阴阳平衡失调,主要为肝肾阴阳平衡失调,病理因素主要为风、火、痰、瘀、虚,病位以肝肾为主,涉及脾、心。共有15个证候要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在原发性高血压病危险因素干预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6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详细系统的护理和治疗前评估,提出有针对性的具体的护理措施,对其整个治疗过程进行有效观察与分析。结果通过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用药知识、服药的依从性及生活方式等方面的中医护理干预,血压控制效果良好。结论中医护理指导措施的有效实施,对高血压病患者的治疗疗效有着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高血压病眩晕是高血压病发病过程中的阶段表现,主要病机为人体阴阳气血失调,气机升降异常。与肝、脾胃、肾关系密切,肝是高血压病的发病枢纽,肝导致高血压眩晕出现的主要病机为肝失疏泄;脾胃导致高血压眩晕责其升降失司,高血压多重危险因素与脾胃密切相关;肾精亏虚,清窍失养,或肾水不能内涵肝阳,虚阳上越,扰动清空,亦能造成眩晕。根据病机要点,调肝、补肾、调理脾胃、活血化瘀为其主要治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高血压病在临床中很常见,目前在我国患有高血压病的患者人数占优较大的比例。高血压疾病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患者的血压持续处于较高的水平会导致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发生病变,后果是十分严重的,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在中医学中,高血压病属于眩晕范围,患者多是由于精神紧张、思虑过度等原因导致的血压升高。本研究探究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实施中医护理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将本院在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共计11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全部患者随机分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有56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给予研究组患者实施中医护理措施。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研究组护理后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经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用中医护理措施,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从虚辨证原发性高血压循证治疗53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从虚辨证分型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依据辨证,将53例高血压分为脾虚痰湿型、气血亏虚型、肝肾阴虚型进行循证治疗,观察治疗情况。结果:降压疗效总有效率为81.1%,症状疗效有效率为92.4%。结论:原发性高血压病中医辨证除常见的(肝肾)阴虚型外,尚有脾虚、气血亏虚证型.只要辨证准确,不必顾忌使用补益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医情志护理应用于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方法:将9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对照组49例。对照组给予原发性高血压常规内科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根据中医的各辨证分型来加强中医情志护理。结果:两组患者的血压均得到控制,中医情志护理与高血压常规内科护理有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生活方式都有一定的改善,但在知识掌握、合理饮食、适当运动、血压监测上结果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对于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进行中医情志护理,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改善患者的生活方式有着更明显的优势,进一步提高了降压疗效。使其患者发病率降低,有效控制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中医对高血压病因病机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血压病是我国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在中医史籍中无高血压病名记载,与本病有关的描述,归属于中医“眩晕”、“头痛”范畴。在现代医学上,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病)与继发性(症状性高血压)两种。主要临床表现有头晕、头痛、眼花、耳鸣、心悸、失眠、烦躁、腰膝酥软,甚则抽搐、呕吐、语言不利、昏迷、偏瘫,二便失禁诸症。笔者认为,无论是原发性或继发性高血压,其病因病机应从风、火、痰、瘀、虚5个方面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初步探讨血管性痴呆中医证型与现代神经量表MMSE及CDR之间的相关性,为血管性痴呆的中医辨证分型提供依据。方法将陕西省中医医院脑病科门诊及住院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对符合纳入标准的血管性痴呆患者共计1031例进行临床调查问卷,填写血管性痴呆中医证候学研究病例调查表,调查表资料经过整理、筛选后,采用one-way MANOVA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对中医证型进行分析。结果血管性痴呆证型按比例由高至低依次为:痰浊阻窍证、肾精亏虚证、肝阳上亢证、气血亏虚证、火热内盛证及瘀血阻窍证,各证型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血亏虚证是影响MMSE-R得分的重要影响因素,与其他各证型进行两两对比时有显著差异性(P0.007)。结论血管性痴呆的中医证型分布中以痰浊阻窍证为多,而气血亏虚是影响MMSER及CDR评分的重要影响因素;CDR与MMSE-R联合应用可以对血管性痴呆的诊断及分期做出较好的评定。  相似文献   

12.
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与冠心病患者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中医证候与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的关系。方法对229例冠心病患者依据CRF表内容进行临床调查,同时分析冠状动脉造影Gensini积分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关系。结果本组229例CHD患者。按虚实辨证分型,其中实证63例,虚证12例,虚实夹杂证140例,证候无法判别14例。将不同证型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用Gensini积分的形式表达,研究显示,患者Gensini积分呈现虚证〉虚实夹杂证〉实证的趋势。将215例CHD患者的中医证型分为血瘀证组与非血瘀证组,根据Gensini积分原则分别将两组的冠状动脉病变用积分表达.血瘀证组积分为(44.26±32.668)分,非血瘀证组为(38.20±33.916)分,血瘀证组高于非血瘀证组,但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与中医虚实辨证及血瘀证存在一定相关性,中医八纲辨证、血瘀辨证对冠状动脉病变判断存在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轻度认知障碍中医证候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及其与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的关系,为MCI的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运用轻度认知障碍中医常见证候流行病学调查问卷,进行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筛选出MCI患者为观察对象。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同时结合以往的临床经验,拟定MCI中医辨证草案,对MCI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将量表、流行病学及数理分析方法相结合,探讨MCI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及其与MMSE的关系。结果MCI患者的最常见证候是肝肾阴虚,其次是痰蒙清窍、脑痿髓空、瘀血痹阻、气血双亏。经Spearman相关分析发现,中医证候与MMSE之间呈负相关。结论在MCI患者中,多见肝肾阴虚、痰蒙清窍、脑痿髓空、瘀血痹阻、气血双亏证,它们与认知损害之间具有密切关系,这为MCI的辨证论治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中医证候分布,并研究其与组织病理类型、临床分期的关系,以及化疗前后中医证候的变化。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研究方法对临床已确诊的NSCLC患者68例进行中医证候调查,并分析不同组织病理类型、不同临床分期以及化疗前后中医证候分布情况。结果中晚期NSCLC化疗前后主要证型分为气虚证、气阴两虚证、气滞血瘀证、阴虚痰热证、气虚痰湿证共5种。不同组织病理类型患者中医证候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临床分期患者中医证候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前后气虚证、阴虚痰热证证型构成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阴两虚证、气滞血瘀证、气虚痰湿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晚期NSCLC的中医证型,虚实夹杂证处于主导地位,与病理类型无关,与临床分期有关。化疗前的证型以气滞血瘀证为主,化疗后以气阴两虚证、气虚痰湿证为主。本结论可为化疗期间的中医药干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回顾性总结分析320例经血感染的HIV/AIDS患者临床资料,探讨中医证型分布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病毒载量的关系。方法收集中医四诊信息和中医证型资料,并检测CD+4T淋巴细胞计数、病毒载量。并比较不同CD4+T淋巴细胞计数分段、病毒载量分段与中医证型的关系。结果320例经血感染的HIV/AIDS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分布与证型有相关性,CD4+T淋巴细胞计数在200/μL以下时,以气虚血瘀、邪毒壅滞型和脾肾亏虚、湿邪阻滞型多见;CD4+T淋巴细胞计数在201~350/μL之间时,以气虚血瘀、邪毒壅滞型,气阴两虚、肺肾不足型和脾肾亏虚、湿邪阻滞型多见;CD+4T淋巴细胞计数大于350/μL,以气血两亏型和气虚血瘀、邪毒壅滞型多见。分析病毒载量与证型的关系发现,VL(HIV血浆病毒载量)500 copies/mL时,气虚血瘀、邪毒壅滞型最多;其次依次为,气阴两虚、肺肾不足型和气血两亏型;500 copies/mLVL104copies/mL时,以气血两亏型最多,其次为痰热内扰型,以及肝郁气滞火旺型和气虚血瘀、邪毒壅滞型,104copies/mLVL105copies/mL,以气血两亏型为主。结论经血感染的HIV/AIDS患者中医证型分布有一定的规律,CD+4T淋巴细胞计数与中医辨证证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前瞻性研究间质性肺疾病(ILD)中医证候的影像学表达特征及与证候的相关性。方法:211例ILD患者四诊资料、胸部HRCT报告作为观察内容。经中医辨证分为气阴两虚证、气阴两虚夹瘀证、气虚血瘀证、气虚痰瘀互结证、气虚痰热瘀阻证,分别研究不同中医证候的HRCT表现因子特征以及与影像学特征相关关系。结果:五种中医证候均以小叶间隔网格状、磨玻璃影病变为主。经统计学分析五种中医证型HRCT影像中结节状影、磨玻璃影、含气腔隙实变存在显著差别(P0.05)。中医证候与HRCT影像学病变总积分之间可能存在线性相关。结论:五种中医证候分类具有一些HRCT影像学特点,推测证素组合越多,ILD影像学病变越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和演变规律.方法 共收集318例2型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病历资料,对患者的证型进行分析,并按病程分层对证候演变规律进行分析.结果 318例患者中,单纯虚证68例,占21.4%;单纯实证27例,占8.5%;虚实夹杂证223例,占70.1%.病程0~2年者可见以痰(湿)热互结为主的实证,病程2年以上者气阴两虚证最为多见,病程10年以上者多见脾肾阳虚证、阴阳两虚证.随着病程延长,血瘀证逐渐增多.结论 随着病程进展,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证型由热盛津伤、痰热互结逐渐向肝肾阴虚、气阴两虚、脾肾阳虚、阴阳两虚证转化,血瘀证、痰浊证是贯穿于整个病程的常见兼夹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中医证候与24h动态血压监测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对333例EH患者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和中医辨证。根据本虚标实辨证原则,将全部病例分为单纯实证、单纯虚证和虚实夹杂证三种类型;根据夹痰、夹瘀的不同,将全部病例分为夹痰证、夹瘀证、夹痰夹瘀证和非夹痰、夹瘀证四种类型。研究EH中医辨证分型各组24h动态血压监测水平的差异。结果:虚实辨证分组的单纯虚证、单纯实证、虚实夹杂证三组各项血压指标及血压形态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夹痰、夹瘀分组的分析表明,夹痰夹瘀证组的全程、白天、夜间收缩压及脉压均高于夹瘀证组(P<0.05),舒张压及脉压指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痰瘀互结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和脉压升高有关,祛痰化瘀法应作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和演变规律。方法共收集318例2型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病历资料,对患者的证型进行分析,并按病程分层对证候演变规律进行分析。结果 318例患者中,单纯虚证68例,占21.4%;单纯实证27例,占8.5%;虚实夹杂证223例,占70.1%。病程0~2年者可见以痰(湿)热互结为主的实证,病程2年以上者气阴两虚证最为多见,病程10年以上者多见脾肾阳虚证、阴阳两虚证。随着病程延长,血瘀证逐渐增多。结论随着病程进展,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证型由热盛津伤、痰热互结逐渐向肝肾阴虚、气阴两虚、脾肾阳虚、阴阳两虚证转化,血瘀证、痰浊证是贯穿于整个病程的常见兼夹证。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肝癌常见中医基本证候定性诊断规范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18  
目的:初步建立原发性肝癌常见中医基本证候定性诊断规范.方法:应用文献整理、临床调查、专家研讨等方法,初步建立原发性肝癌常见中医基本证候定性诊断规范,将诊断规范的辨证结果与专家经验辨证进行对照验证,根据临床验证结果对诊断规范进行反复修订,逐步完善.结果:初步建立的原发性肝癌常见中医基本证候定性诊断规范包括实证与虚证两部分,实证包括气滞证、血瘀证、热证、湿证,虚证包括气虚证、血虚证、阴虚证、阳虚证,并设立了每个基本证候的诊断条件.临床验证结果显示:诊断规范辨证与专家辨证结果对照,基本证候的总体符合率为73.92%.结论:原发性肝癌中医基本证候定性诊断规范基本符合中医临床实际,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验证和修订,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展肝癌复合证候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