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观察电针后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MCAO/R)模型大鼠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和脑组织GAP-43、SYN表达的变化,探讨缺血再灌注后脑损伤电针干预的神经可塑性机制。方法:60只健康成年雄性SD(Spraguer-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20只。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MCAO/R)。电针刺激在造模成功3 h内开始,电针组针刺双侧内关、水沟、三阴交及百会穴,留针30 min,每天针刺1次。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不进行任何干预治疗。各组大鼠在7、14 d两个时间点取10只进行运动功能评估及免疫组化SP法观察GAP-43、SYN的表达。结果:运动功能评分:假手术组大鼠无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模型组和电针组比较,7 d时,运动功能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14 d时,电针组大鼠运动功能恢复明显优于模型组(P〈0.05)。免疫组化:假手术组各时间点切片中没有GAP-43阳性细胞表达。大鼠脑梗死后7 d,模型组脑缺血组织周围出现GAP-43阳性细胞,14 d时减少,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电针组GAP-43阳性细胞表达在各时间点较模型组显著增加,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假手术组可见SYN表达,大鼠脑梗死后7 d,模型组脑缺血区SYN表达较假手术组减少,模型组SYN表达14 d开始上升,但与假手术组比较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电针组SYN表达在各时间点较模型组显著增加,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电针可促进局灶性脑梗死大鼠运动功能的恢复,其机制可能与增强脑缺血区周围皮质突触素和GAP-43的表达,增强神经可塑性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异丙酚与依托咪酯脂肪乳剂预处理对大鼠短暂性脑缺血损伤时皮层额顶叶区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的影响及神经细胞形态学的改变。方法利用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合并血压下降法模型造成大鼠短暂性脑缺血损伤,实验共分四组:假手术组(SH组)、缺血模型组(ISC组)、异丙酚预处理组(PPC组)及依托咪酯预处理组(EPC组),免疫组化分析大脑皮质额顶叶区神经细胞内TNF—α阳性表达情况。结果大鼠脑缺血50min后,与SH组相比,ISC组TNF—α的阳性表达明显增加(P〈0.01),EPC组和PPC组较ISC组TNF-α阳性表达均减少(P〈0.01),PPC组与EPC组比较,前者作用大于后者(P〈0.01)。结论在脑缺血缺氧损伤的早期即可发生大脑皮层额顶叶区细胞因子TNF—α的阳性表达增加;异丙酚和依托咪酯预处理均可减少细胞因子TNF-α的阳性表达,且异丙酚的作用优于依托咪酯。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麝香配伍冰片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元突触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用颈内动脉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运用透射电镜观察大脑顶叶皮质突触的变化。结果:脑缺血2h再灌注24h,模型组较假手术组神经毡内突触明显减少(P〈0.01),典型的突触结构遭到破坏;麝香配伍冰片组突触数量较模型组明显增多(P〈0.05),突触形态大部分接近正常。结论:麝香配伍冰片可有效防止脑缺血再灌注导致的皮质内突触数量的减少,对神经元突触超微结构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电针对其大脑顶叶皮层锥体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参照Zea Longa MCAO模型制作法,用电镜观察脑缺血再灌注24h后锥体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及电针对其病理改变的影响。结果:脑缺血再灌注24h后发现大脑颞顶叶皮层锥体细胞超微结构出现了凋亡样改变,电针治疗后,上述病理形态学改变明显减轻。结论:提示早期介入电针治疗可以抑制锥体细胞超微结构改变,为电针对脑缺血的防治作用提供了可靠的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米诺环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后皮质神经元结构及突触素(synaptophysin, SYN)蛋白表达的影响。 方法 将36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I/R模型组(I/R组)及米诺环素组(Min组),每组12只。Sham组不进行I/R处理,不给药。I/R组及Min组均采用线栓法阻塞大脑中动脉制作大鼠MCAO模型,再尾静脉注射PBS或米诺环素(3 mg/kg,2次/d)14 d后,采用Montoya楼梯实验评估3组大鼠前肢运动功能,HE染色观察皮质神经元的形态结构,免疫荧光法观察缺血灶周围神经突的生长,Western blot法检测缺血脑组织内SYN蛋白的表达。结果 假手术组大鼠无明显神经功能缺损,皮层神经元细胞形态正常,微管相关蛋白-2(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2, MAP-2)阳性神经元排列整齐,神经突较长;同模型组相比,米诺环素组大鼠的前肢运动功能改善,MAP-2及SYN蛋白表达增加,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诺环素能促进大鼠缺血皮层神经元神经突的生长、突触素的表达及神经功能的恢复,发挥对脑组织可塑性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石焱 《浙江医学》2010,32(10):1514-1515,1517,1584
目的 观察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海马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改善脑损伤的机制.方法 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动物模型.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治疗组.应用免疫组化实验检测各组大鼠海马BDNF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假手术组大鼠海马区BDNF蛋白有基础性表达,胞质平均光密度值0.27±0.05.模型组大鼠BDNF蛋白胞质平均光密度值0.18±0.06,较假手术组显著降低(P〈0.01),电针治疗组大鼠BDNF蛋白胞质平均光密度值0.25±0.05,较模型组显著增加(P〈0.01).结论 电针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与电针促进BDNF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法对缺血再灌注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益气组、活血组、益气活血组,以线栓法阻塞大鼠左侧大脑中动脉复制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2 h再灌注3、7、14 d,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ABC法分别检测MAP-2及NOGO-A蛋白的表达。结果: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模型组MAP-2表达下降,与假手术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益气法、活血法和益气活血法三组治疗组均能显著促进MAP-2的表达(P〈0.01)。脑缺血再灌注损伤7 d时,模型组NOGO-A表达与假手术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益气法、活血法和益气活血法三组治疗组NOGO-A的表达与模型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益气活血法能显著促进MAP-2表达,有利于脑缺血后突触重塑和神经细胞轴突的再生,促进脑卒中后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
血管性痴呆大鼠的记忆行为改变与突触结构参数的关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研究大鼠在慢性脑灌注不足状态下的记忆行为改变以及大脑皮层和海马的突触结构参数改变,探讨记忆行为改变和突触结构参数的关系。方法:采用老年大鼠持久双侧颈总动脉结扎造成慢性脑缺血动物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缺血2月组,缺血4月组,电脑控制穿梭箱系统观察大鼠记忆行为改变,电镜下观察突触超微结构改变,应用体视学方法和图像分析,对突触结构参数(突触数密度,突触活性带长度,圆盘面积、表面密度)进行分析,并分析两者关系,结果:电脑控制穿梭箱系统观察大鼠主动回避反应(AAR)及被动回避反应(PAR)在缺血2月及4月组均下降,皮层及海马在缺血2月组,缺血4月组突触数密度(Nv)均明显下降,海马在缺血2月组,缺血4月组突触活性带长度(L),突触连接带圆面积(S)及突触表面密度(Sv)均下降,皮层在缺血2月组,缺血4月组未见明显改变。结论:在慢性脑灌注不足状态下的突触数密度下降,突触活性长度减小与记忆行为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方(脑络欣通)和补肾生髓方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缺血半暗带形态学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益气活血方组及补肾生髓方组。采用线栓法复制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脑缺血2 h,分别再灌注1,2,3周,采用苏木精-伊红、Spoerrl染色法观察缺血半暗带形态学变化。结果苏木精-伊红染色示再灌注3周时模型大鼠缺血半暗带神经细胞变性坏死严重,可见核浓缩现象与胶质细胞增生及少量淋巴细胞浸润。两种中药复方在再灌注3周时,缺血半暗带神经细胞变性坏死减轻,胶质细胞增生不明显,可见少量核浓缩现象。Spoerrl染色示神经细胞突触呈蓝红色,模型组神经突触阳性总面积单位显著减小(P〈0.01);再灌注各时间点,两种中药复方组神经细胞突触阳性总面积单位较模型组显著增多(P〈0.01);再灌注2周补肾生髓方组比益气活血方阳性染色面积显著减少(P〈0.01)。结论益气活血方与补肾生髓方通过减轻缺血半暗带区神经细胞突触损伤或促进神经细胞突触再生,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可塑性,抗脑缺血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B,PKB)的表达,探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神经生长因子(NGF)对脑组织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根据Nagasawa线栓法制作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采用电镜、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及显微图像分析检测海马及皮质内PKB的表达。结果:大鼠缺血再灌注海马及顶叶皮质内PKB反应产物较正常组增多(P〈0.05),而注射CGRP或NGF后阳性产物明显高于缺血再灌注组(P〈0.01),二者联合应用效果更加显著(P〈0.05)。结论:CGRP及NGF参与缺血神经元PKB的调节,二者对缺血神经元有协同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11.
突触素在FMR1基因敲除小鼠脑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FMR1基因敲除小鼠脑组织中突触素Ⅰ(SYN)表达的改变,以探讨脆性X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方法:将40只小鼠按基因型及年龄组的不同分为:1周龄基因敲除型组(KO^1W组)、1周龄野生型组(WT^1W组1、6周龄基因敲除型组(KO^6W组)、6周龄野生型组(WT^6W组)4组,每组10只。取小鼠脑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SYN的分布和表达。用图象分析仪采集各脑区的平均光密度值(MOD),分析不同基因型及不同年龄组SYN在各脑区MOD值的差异。结果:按基因型分析,KO型小鼠大脑皮质SYN的表达均较WT型小鼠显著降低(P〈0.01);但在苔藓纤维层,新生KO小鼠SYN的表达较其WT型显著增高(P〈0.01)。按年龄组分析,KO^1W组小鼠中的SYN在各脑区的表达较KO^6W高(P〈0.05),在大脑皮质及苔藓纤维层(P〈0.01)处比在CA1区(P〈0.05)更明显:WT^1W组SYN的表达在皮质及CAl区高于WT^6W组(P〈0.01),但在苔藓纤维层却比WT^6W组低(P〈0.01)。结论:FMR1基因敲除小鼠大脑皮质突触数量减少而新生期海马苔藓纤维层突触数量异常增多,可能与患者智能低下、神经兴奋性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电针天柱、大杼穴对大鼠颈椎间盘退变组织IL-1α、IL-6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动静力失衡性颈椎间盘退变模型,运用免疫酶标技术观察电针天柱穴、大杼穴对大鼠椎间盘组织IL-1α、IL-6表达的影响,并设假手术组、芬必得组、模型组。结果:IL-1α、IL-6在模型组中有大量表达,与假手术组、电针组、芬必得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P〈0.05);电针和芬必得均能降低IL-1α、IL-6表达,且电针降低IL-1α表达的疗效较芬必得显著(P〈0.01)。结论:电针可以通过降低大鼠退变椎间盘组织炎性细胞因子IL-1α、IL-6的表达达到其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心肌细胞内尾加压素Ⅱ在电针“内关”和“神门”预处理对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保护中的作用。[方法]选健康雄性成年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预处理组和尾加压素Ⅱ特异性拮抗剂组。同等条件下喂养,在模型复制前3d予以电针“内关”和“神门”、以及尾静脉注射尾加压素Ⅱ特异性拮抗剂;采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穿线法复制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心电图监视。选取模型复制成功大鼠10只纳入统计。[结果]模型组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内尾加压素Ⅱ含量较正常组明显减少,电针“内关”和“神门”预处理组虽也显著下降,但较模型组少(P〈0.01);而特异性拮抗剂组则与模型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电针“内关”、“神门”预处理可以有效抵抗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尾加压素Ⅱ在此效果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电针对单纯性肥胖大鼠下丘脑肥胖抑制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对单纯性肥胖大鼠肥胖抑制素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高糖饮食制备营养性肥胖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24只肥胖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电针治疗组,另选12只正常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电针治疗组的大鼠予电针刺激双侧足三里、天枢、脾俞穴,连续治疗15 d;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不予干预。观察各组大鼠体质量,治疗结束后,检测内脏脂肪量,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肥胖抑制素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下丘脑组织中肥胖抑制素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体质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造模后饲以普通饲料,模型组大鼠的体质量和内脏脂肪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体质量增加量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电针治疗组大鼠的体质量、体质量增加量和内脏脂肪量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模型组下丘脑组织中肥胖抑制素表达水平和血清中肥胖抑制素含量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P〈0.01);模型组下丘脑组织中肥胖抑制素表达水平与电针治疗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电针对肥胖大鼠具有良好的减肥效果,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强下丘脑组织肥胖抑制素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法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缺血半暗带神经可塑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120只SD大鼠分为假模型组、手术组、益气活血法组、活血法组、益气法组。每组再分为缺血再灌注3、7、14d三个亚组。以线栓法阻塞大鼠左侧大脑中动脉,复制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2h再灌注3、7、14d,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ABC法分别检测缺血半暗带突触素SYP、生长相关蛋白GAP-43的表达。结果缺血再灌注3d,益气组、活血组SYP的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益气活血组、活血组的GAP-43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再灌注7、14d,活血组和益气活血组SYP的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益气活血组GAP-43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法能促进SYP、GAP-43表达,有利于脑缺血后神经细胞轴突的再生以及突触的重塑。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七氟醚预处理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缺血半暗带内T细胞死亡耦联基因8(TDAG8)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54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再灌注组和七氟醚组,每组18只。采用大脑中动脉内线栓阻断法(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制造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2h后再灌注48h。七氟醚组在造模前吸入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AC)为1的七氟醚30min,对照组和再灌注组则吸入O2。大鼠行神经行为学评分后处死。取大脑行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FC)染色,计算脑梗死容积百分比,采用蛋白印迹法和RT—PCR法检测脑缺血半暗带内的TDAG8蛋白和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再灌注组和七氟醚组脑梗死容积百分比均显著升高(P均〈0.05);七氟醚组脑梗死容积百分比较再灌注组显著降低(P〈0.05)。②与对照组相比,再灌注组和七氟醚组TDAG8蛋白和mRNA表达均显著升高(P均〈0.05);七氟醚组较TDAG8的表达再灌注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七氟醚预处理可降低TDAG8的表达,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δ阿片受体激动剂DADLE对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大脑组织结构病理变化的影响,探讨DADLE在脑复苏中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各10只:①假手术组(N):不制模不干预;②模型组(I/R):单纯制作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⑧DADLE预处理组(D1):在缺血前给予DADLE;④DADLE缺血后处理组(D2):在缺血后给予DADLE;⑤DADLE再灌注期处理组(D3):在再灌注早期给予DADLE。实验结束后,取大脑组织进行形态学检查。结果: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大脑出现大量神经元坏死、胞浆浓缩、核固缩现象。DADLE各处理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改变明显减轻。模型组和DADLE各处理组海马神经元细胞密度均低于假手术组(P〈0.01),而DADLE各处理纽海马神经元细胞密度高于模型组(P〈0.01),DADLE各处理组之间海马神经元细胞密度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δ阿片受体激动剂DADLE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方和补肾生髓方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缺血侧额顶叶皮质Hes-1、Hes-5蛋白表达的动态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复制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益气活血方组和补肾生髓方组。脑缺血2h,分别再灌注1,2.3周,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Hes-1、HeS-5蛋白表达的阳性面积和平均吸收光密度值。结果:在缺血区额项叶皮质。再灌注1-2周时,模型组Hes-1、Hes5表达阳性面积单位、平均吸收光密度值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加(P〈0.05,或P〈0.01)。再灌注1周时.益气活血方和补肾生髓方组Hes-1、Hes-5蛋白表达阳性面积及平均光密度值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或P〈0.01),益气活血方组Hes-1和Hes5蛋白表达平均光密度值显著高于补肾生髓方组(P〈0.01)。再灌注2周时,除补肾生髓方组Hes-5外,益气活血方组和补肾生髓方组Hes-1和Hes5蛋白表达阳性面积及平均光密度值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或P〈0.01),益气活血方组Hes-5表达阳性面积显著高于补肾生髓方组(P〈0.01)。再灌注3周时。补肾生髓方组Hes1表达阳性面积,补肾生髓方组和益气活血方组Hes5表达阳性面积及益气活血方组Hes5表达平均光密度值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两种中药复方均能通过增强缺血侧脑组织额顶叶皮质Hes-1和Hes-5的表达,促进局灶性脑缺血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分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大脑运动皮质内沉默信息调节因子3(SIRT3)的表达规律。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测定全脑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6h、24h、72h、5d及7d组)大鼠大脑运动皮质内SIRT3的表达情况。结果:6h组、24h组至72h组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大脑运动皮质内SIRT3的含量随再灌注时间延长而增加(P<0.01);72h组、5d组至7d组大鼠大脑运动皮质内SIRT3含量随再灌注时间延长而减少(P<0.01)。结论:全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大脑运动皮质内SIRT3的表达随再灌注时间延长呈抛物线改变,提示SIRT3可能参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