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对散见于中医古籍中有关择时用药的方法和经验进行了发掘和整理研究,总结了中医择时用药疗法的9种具有一定规律性的倾向性意见。即:温阳补肾药宜平旦服;滋养阴血药宜入夜服;益气升阳药宜午前服;安神镇静药宜临卧服;宣泄利湿药宜五更服;平肝熄风药宜暮时服;发汗解表药宜午前服;截疟方药宜发作前服;驱除肠虫方药宜空腹顿服。  相似文献   

2.
李秀亮教授在治疗咳嗽时从以下几点着手:在表宜清疏肺卫,解表驱邪;在肺宜宣降肺气。慎用镇咳;在脾宜化湿祛痰,肺脾同治;在药宜清凉甘润,慎用温燥;在养宜调摄起居,合理喂养。  相似文献   

3.
"阳不入阴"是失眠的关键病机,包括阳盛、阴虚、阴盛、阳虚四个方面。由于阴阳既相互对立,也相互依存,因此临证中失眠病机较为复杂,常见阴虚与阳盛合并,或阳虚与阴盛共存。调和阴阳,使阴阳相交是失眠的治疗大法。阳盛证治宜清肝泻火、清心安神;阴虚证治宜滋补肝肾、宁心安神;阳虚证治宜温补心肾、通阳化气;阴盛证治宜化痰开窍、活血化瘀;若阴阳俱病、虚实夹杂,则需阴阳并调、气血兼顾、攻补兼施。  相似文献   

4.
刘道新  臧云彩 《中医学报》2019,34(12):2530-2533
上热下寒证以上焦现热证、下焦现寒证为特点,属寒热错杂证之一。《伤寒论》中涉及上热下寒证的证候及治则有:热扰胸膈、中焦脾寒证,治宜清上温下,方选栀子干姜汤;胸热腹寒、胃失和降证,治宜清上温下,方选黄连汤;少阳不和、胆热脾寒证,治宜清泻少阳、温补脾胃,方选柴胡桂枝干姜汤;火热上炎、肾阳不足证,治宜清上温下,方选附子泻心汤;寒热格拒、阴阳不交证,治宜苦寒泻降、辛温通阳,方选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肺热脾寒、外寒郁闭证,治宜清上温下、发越郁阳,方选麻黄升麻汤;脾肾阳虚、肝胃郁热证,治宜清上温下,方选乌梅丸;阳热内郁、外寒束表证,治宜清里热、散外寒,方选白虎加桂枝汤;阴虚火旺、阳不下达证,治宜滋阴降火,方选黄连阿胶汤;少阳郁滞、气机不畅证,治宜疏通三焦、调和营卫,方选柴胡桂枝汤;脾胃失和、升降不利证,治宜温补脾胃、升清降浊,方可选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下焦虚寒、格阳于上证,治宜破阴回阳、交通阴阳,方选白通汤。由于上热下寒证病机复杂多样,治疗时当详辨细审,针对不同病机选方用药,则上热下寒证自解。  相似文献   

5.
王肯堂的《杂病证治准绳》认为,咳嗽的病因不外乎外感及内伤。外感病因中,感寒者,需以二陈汤散寒理气;感热者,需清泻郁热,并重视养阴;感湿者,需温通除湿。内伤病因中,若为七情所伤,则以四七汤治之;若为食积所伤,可在二陈汤的基础上,兼以消食、理气;若因酒、醋、咸所伤,则以验方治之。在对咳嗽状态的论治中,咳而少痰、无痰者,可以蜜、杏仁、瓜蒌一类润之;喉中痰鸣者,除以半夏、紫菀一类化痰止咳之外,需加辛温、逐水、敛肺之品;痰滑而咳者,需燥湿化痰;咳而面赤者,需清热涤痰;面白喷嚏者,需辛温化痰;咳而失声者,可以贝母、麦冬一类生津宁肺。王氏还论述了五脏六腑咳所使用的方药,即肺咳者,宜麻黄汤;心咳者,宜桔梗汤;肝咳者,宜小柴胡汤;脾咳者,宜升麻汤;肾咳者,宜麻黄附子细辛汤;胃咳者,宜乌梅丸;胆咳者,宜黄芩加半夏生姜汤;大肠咳者,宜赤石脂禹余粮汤、桃花汤;小肠咳者,宜芍药甘草汤;膀胱咳者,宜茯苓甘草汤;三焦咳者,宜钱氏易功散。  相似文献   

6.
甘草是临床运用最多的一味中药,其所宜忌,众说颇多.仲景<伤寒论>中甘草的运用规律,很能概括诸说.本文根据<伤寒论>的组方,结合甘草药性,对甘草运用的宜忌规律进行总结治疗咽痛者,宜生甘草;补中益气、守中缓急、合化阴阳、祛痰止咳、调和诸药者,宜炙甘草.至于攻伐之剂,气机不利,补肾、治下焦水湿,违十八反者,每忌用炙甘草.  相似文献   

7.
《伤寒论》中治喘诸方用药精简,配伍恰当,各具特色,表邪之喘、宜麻黄汤、桂枝加厚朴杏仁汤;水饮之喘,宜苓桂术甘汤;表邪未解,内有水饮之喘,宜小青龙汤;表邪未解,里热气逆之喘,宜葛根芩连汤;热实之喘,宜麻杏石甘汤,大承气汤、大陷胸丸;寒实结胸之喘,宜三物白散;阳脱之喘,宜四逆汤。  相似文献   

8.
我国明·正统七年壬戌(1442年),冷谦所著《修龄要指》一卷,提出了十六宜: “面宜多擦,发宜多梳,目宜常运,耳宜常凝,齿宜常叩,口宜常闭,津宜常咽,气宜常提,心宜常静,神宜常存,背宜常暖,腹宜常摩,胸宜常护,囊(阴囊)宜常裹,言语宜常简默,皮肤宜常干沐……。”  相似文献   

9.
<正>中医在养生方面,都要考虑个人体质状况,在饮食方面,体质偏阳者,进食宜凉而忌热;体质偏寒者,进食宜温而忌寒;形体肥胖者多痰湿,食宜清淡而忌肥甘;胃酸偏多者,则不宜酸咸食品;阴虚之体,饮食宜甘润生津之品,忌肥腻厚味、辛辣燥烈之品;阳虚之体宜多食温补之品。以常见的阳虚体质与阴虚体质为例,阳虚者可进补热量食物,如牛、羊肉,要尽量少  相似文献   

10.
“凉遏冰伏”乃温热病误治生变的一种病理概括。温热病是感受四时温热病邪所致的热性病,其治疗原则,一般而言当“温者清之”、“热者寒之”。然用苦寒清热之品治热,亦应察其热从何来,随其所得而治之。清·黄宫绣有“火郁于表宜散,轻可去实之意;火燥于里宜滋,壮水镇阳之意;火虚于中,宜补宜缓,甘温除大热之意;火实于里,宜  相似文献   

11.
李治牢教授治疗急性渗出性皮肤病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治牢教授认为,急性渗出性皮肤病每因湿热熏蒸肌肤或兼感风邪而引起,临床常以糜烂、渗液、流汁、瘙痒等为特征;治疗上主张湿重宜兼温化,热重宜兼清利,兼挟风邪宜疏风散邪,实证宜兼攻逐,虚证宜兼扶正;提倡辨证施治,内外配合,临床常用复方野菊花汤和草薜渗湿汤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讨论针灸治疗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方法 根据诊断进行针灸治疗.结论 本病以实证为多见,治疗以祛邪为主.宜宣肺、止咳、祛痰.如风寒袭肺,治宜祛风散寒,宣肺止咳;风热犯肺,治宜疏风清热,宣肺化痰;风燥伤肺,治宜疏风清肺润燥.  相似文献   

13.
不寐由外感、内伤所引起。路志正教授多依据发病季节、四时致病特点、不同体质及病机变化,辨证求因,审因论治等方面治疗不寐。夏季暑伤阴分,治宜清暑益气;秋季燥热伤肺,宜清燥润肺;春季感邪,宜疏通太阳经气;长夏感受暑湿,宜芳香化浊,健脾祛湿;体虚感受风寒,宜益气固表,调和营卫。路志正教授辨治不寐,常先其所因,审时令,辨症状,明病机,立治法,不失为治疗不寐之圭臬。  相似文献   

14.
张仲景将外感热病发展、变化过程中产生的各种证候,依据阴阳两气的多少、寒热辨证的高低、脏腑发病的部位,归纳为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等6个阶段,分述各经病变主要症状、脉象、治疗调护及顺传、逆传、直中等传变方式。太阳病多为热病初期,治宜发汗祛邪或调和营卫;阳明病多为热病极期,治宜清热、通腑、祛邪,亦要注意正气的固护;少阳病多为热病中期,治宜益气、祛邪并重;太阴病多为热病后期,治宜温补阳气;少阴病多为热病后期,治宜回阳固脱;厥阴病多为热病晚期,治宜回阳兼清热、救阴兼散寒。  相似文献   

15.
五脏气化是气血津液等基本生命物质生化、排泄的基础,人体组织器官正常运行赖于五脏气化对人体的调控。五脏气化对阴茎正常勃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五脏气化功能失调皆可致阳痿。具体而言,心气不足、心神失养、心阳不振可致阳痿,治宜益气养心,安养心神,振奋心阳;肺气不足、气血不畅、肺失宣肃可致阳痿,治宜补肺益气,调畅气血,清热利湿;脾气亏虚、血失统摄可致阳痿,治宜健脾益气,濡养宗筋;肝气郁滞、肝气虚而不升、肝血不足可致阳痿,治宜疏肝理气,养血助肝;肾气亏虚、阴阳失和亦可致阳痿,治宜补肾益气,调和阴阳。通过阐述五脏气化理论依据,从五脏气化功能失调论治阳痿,辨证与辨病结合,灵活遣方用药,为中医药治疗阳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脏腑互通取穴的临床应用,其最早记载于《内经》,主要讲经络与脏腑既有表里的属性,又可以相互通治,即“心与胆通,心病怔忡,宜温胆为主,胆病战粟颠狂宜补心;肝与大肠通,肝病宜疏通大肠,大肠病宜平肝;脾与小肠通,脾病宜泻小肠火,小肠病宜润脾为主;肺与膀胱通,肺病宜清利膀胱水,膀胱  相似文献   

17.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多数习惯于饭后服用药物,显然欠妥。如抗酸药,胃溃疡患者宜饭后1/2—1小时服;而十二指肠溃疡宜两餐间服;胃复安宜饭前15—30分钟服用;利福平宜早餐前1小时空腹服;异烟胼如饭后服,可显著降低血药浓度及其吸收量。据有关文献报道,饭后服用四环素其血浓度较空腹服用低50—80%。其他四环素类药物,如金霉素、土霉素、去甲金霉素、甲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告8例上腹部复合伤并发胰断裂,指出凡上腹有多发性内脏损伤时,应想到胰损伤。术中应详查伤道或清除胰腺被膜下血肿,若有自溶或溢液可肯定导管已断裂。治疗原则:尾断宜远段切除;体部主管未断宜缝合;主管断裂宜端端或与空肠吻合;挫伤重宜远段切除;胰头及十二指肠破碎宜切除或憩室化。均应充分引流。  相似文献   

19.
小儿静脉穿刺是儿科疾病的治疗和抢救中一项基本操作 ,是护量工作中一项基本功。如何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 ,做到一针见血 ,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在儿科工作多年对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经验总结如下。1 小儿静脉穿刺部位的选择1.1 一般常规穿刺部位的选择 :新生儿至 3岁的小儿宜选用头皮静脉 ,3~ 12岁小儿宜选用四肢静脉 ,慢性疾病宜由远心端向进心端选用 ,抢救时宜选用头皮静脉、肘静脉、大隐静脉 ,一般性治疗宜选头皮静脉和肢端静脉 ,钙剂、 5 0 %葡萄糖、 2 0 %甘露醇以及升压药宜选用头皮静脉、肘静脉及大隐静脉 ;静脉采血宜选…  相似文献   

20.
《伤寒论》之腹痛与腹中痛在病位、病因、病机、治法方面均有所差异。腹痛病位偏于脐下,病因多属寒中,乃阴寒之邪搏结肠胃,多为阳气不足之证,治疗当以温字立法。寒湿滞于下焦,充斥肠间所致腹痛,治宜温涩之桃花汤;阴寒之气内盛,水势泛滥所致腹痛,治宜温化之真武汤;阳气虚极,阴阳几近离绝所致腹痛,治宜温通之通脉四逆汤。腹中痛病位在腹痛之上,多在脐上,亦可攻于心下,病因多为气血津液失和所致,治疗应以和字立法。里虚脉急,虚劳不足所致腹中痛,治宜和阴阳之小建中汤;邪正相搏,结于胁下所致腹中痛,治宜和表里之小柴胡汤;寒热分踞胸胃上下,阴阳不交所致腹中痛,治宜和寒温之黄连汤;肝气郁结,阳郁湿阻所致腹中痛,治宜和气机之四逆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