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湖北省首次分离出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解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EHEC O157:H7)在我省的动物宿主种类和菌型特征,制定相应流行病防治对策。方法:采用传统方法,在6~10月份肠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对武汉市3大养殖场、屠宰场的肉猪、奶牛及武汉7大城区的农贸商场的水产品进行调查采样,共采集811份样品,进行EHEC O157:H7检测。结果:341份猪粪样品中检出1株EHEC O157:H7,阳性率为0.29%;255份奶牛粪便样品中检出7株EHEC O157:H7,阳性率为2.75%;其他类标本中未检出。分离的这8株阳性菌株与传统的EHEC O157:H7存在许多不同之处,他们均发酵山梨醇,大部分菌株不分解棉子糖,也存在不分解卫茅醇的菌株,而β-葡萄糖醛酸酶试验为阳性,在致病因子上,检测现有的几种毒力基因均为阴性。结论:在我省首次检出8株EHEC O157:H7,说明其普遍存在于动物体内,对环境、食品构成较大威胁。  相似文献   

2.
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根据毒力性质、病理机制、临床综合征及不同的血清分型被分成肠毒性大肠埃希菌(ETEC)、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HEC)、肠聚集性大肠埃希菌(EAEC)、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IEC)和扩散粘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抗 -H7血清琼脂方法对大肠埃希菌O15 7∶H7鞭毛抗原的检测效果。方法 采用抗 -H7血清琼脂法对来自人、动物、环境水和食品中的 10 9株疑似O15 7∶H7菌株进行H7鞭毛抗原鉴定 ,并设鞭毛抗原阳性和阴性对照菌株 ,同时与试管凝集法和H 7特异性基因聚合酶链反应 (PCR)法进行比较。结果  3种方法对鞭毛抗原阳性和阴性对照菌株的检测结果均成立 ,抗 -H7血清琼脂法与试管凝集法比较其敏感性、特异性和符合率均为 10 0 % ;而与H7特异性基因PCR法比较其敏感性、特异性和符合率分别为 93 .75 %、95 .3 1%和 97.2 5 %。结论 抗 -H7血清琼脂法是简便快速、稳定可靠的H7鞭毛抗原鉴定方法 ,具有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不同快速检测方法的现场检测效果,以寻找一种可以用于野外现场检测的简便方法。方法对商品销售的3种代表性试剂盒进行检测灵敏度、特异性及操作简便性的比较。结果试剂A及C检测大肠埃希菌O157∶H7的灵敏度分别为约8.64×105 CFU/ml和约8.64×104 CFU/ml,且操作简便,检测过程<30min;试剂B约为4.32×101 CFU/ml,但阳性时间为72h。结论试剂A、试剂C可用于大肠埃希菌O157∶H7急性腹泻的现场检测;试剂B的检测周期长,不适合现场检测,对急性腹泻的快速检测需要研究更加敏感、易于操作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5.
调查肠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O1 57∶H7在河南省 6类食品中的分布特征和污染状况 ,了解季节因素对于肠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O1 57∶H7分布的影响 ,以预防和控制食品污染保证食品安全。依据河南省自然地理概况 ,分 5个采样区域 ,按夏季和冬季在销售环节随机抽取样品 ,选择性增菌培养后 ,用O1 57胶体金试剂筛查 ,免疫磁珠富集后分离病原菌 ,应用bioM啨rieuxVITEK32AMSsystem ,GNI 和血清学的方法进行鉴定。结果显示 14 6 3份食品中共检出肠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O1 57∶H72 8株 ,检出率为 1 9% ,其中鲜肉和生食蔬菜检出率最高 ,为 3 3%和 3 2 % ,酸奶中未检出。夏季检出率 (2 5 % )明显高于冬季检出率 (1 1% )。结果提示 ,肠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O1 57∶H7在食品中的污染程度较为严重 ,其检出率的高低与O1 57∶H7感染性腹泻的流行强度呈正相关。应引起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 ,加强畜禽屠宰、蔬菜生产和销售环节的监督和监测 ,预防食源性疾病的爆发流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浙江省衢州市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人的感染、食品污染以及动物和媒介昆虫带菌情况。方法在流行季节采集腹泻患者、动物粪便以及各类食品、苍蝇等样本,MEC肉汤增菌后,用特异性免疫磁珠集菌,以科玛嘉显色平板分离,纯化的菌株进行生化鉴定、血清分型及毒力基因检测。结果 2000-2009年,共检测样本12 292份,检出EHEC O157∶H7 19株,总检出率为0.15%。其中4种宿主动物粪便样本中检出18株,检出率分别为羊2.14%、牛1.29%、猪0.45%、鸭0.19%;食品中从生猪肉中检出1株,检出率0.17%;腹泻患者和苍蝇样本中均未检出。经毒力基因检测,其中16株stx2+hly+eaeA阳性,1株hly+eaeA阳性,其余2株不带毒力基因,带毒率89.47%。结论浙江省衢州市部分动物中产毒的EHEC O157∶H7带菌率较高,表明该地区存在暴发或流行的潜在危险,应加强综合监测。  相似文献   

7.
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O157:H7大肠埃希菌(E.Coli O157:H7)可使人发生腹泻、出血性结肠炎(HC),引发溶血性尿毒综合征(HUS)及血栓形成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等严重并发症.由于病情凶险,病死率高(HUS死亡率90%以上),已引起各国政府及医疗卫生、科研机构的高度重视.现将有关研究进展及其发病机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2000~2005年海盐县肠出血性O157:H7大肠埃希菌监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海盐县肠出血性O157:H7大肠埃希菌的分布及流行情况。方法:采取肠道门诊病人肛拭样和动物宿主粪便,采用免疫磁珠分离和大肠杆菌O157特异性单克隆抗体胶体金快速诊断技术以及特定培养基分离鉴定技术检测O157:H7大肠埃希菌。结果:从1例腹泻患者的大便中检了了1株O157:H7大肠埃希菌,不产生类志贺毒素;从动物粪便中检出7株O157大肠埃希菌。结论:海盐地区人群中感染率较低,且为非产毒株;猪、鸡是我地区O157:H7大肠埃希菌的主要贮存宿主动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在河南省6类食品中的分布特征、污染状况及季节分布. [方法] 依据河南省自然地理概况分5个采样区域,按夏冬季在销售环节随机取样.选择性增菌培养后,用O157胶体金试剂筛查,免疫磁珠富集后分离病原菌,应用全自动生化鉴定系统和血清学的方法进行鉴定. [结果] 1 463份食品中共检出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共28株,检出率1.9%,其中鲜肉和生食蔬菜检出率较高,分别为3.3%和3.2%.夏季检出率(2.5%)明显高于冬季检出率(1.1%). [结论] 肠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O157∶H7在食品中污染较为严重,其检出率的高低与O157∶H7感染性腹泻的流行强度呈正相关.应加强畜禽屠宰、蔬菜生产和销售环节的监督监测,预防O157食源性暴发.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江苏省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在宿主动物与人群的分布及其毒力基因携带状况,对铜山、东台、太仓、丰县、沭阳、东海6个监测点的监测资料进行分析。上述6个监测点总人口为6 788 122,居民自来水饮用率以苏南的太仓市最高达100%,其次为苏中的东台市为96.15%,苏北4个点为41%~81%。6个监测点动物密度(指每百人所拥有的动物)除苏南的太仓明显较低为7.5外,其余5个监测点均较高。腹泻病发病仍以6~8月份为高,占全年发病的57.02%。苍蝇密度3个重点监测点平均分别为0.39、1.01、12.71;苏北的铜山县明显为高。  相似文献   

11.
根据卫生部关于监测方案的要求,开展了全新疆地区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HEC)0157: H7的监测.从1例住院患者中检出O157: H7菌株,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肠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 (Entero hemorrhagicE .Coli.EHEC)是一群能引起人类出血性肠炎的大肠埃希氏菌 ,以O1 57:H7血清型菌株为代表。EHEC感染包括无症状感染、轻度腹泻、出血性肠炎 (HC)、溶血性尿毒综合症 (HUS)、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TTP)等。自从 1 982年美国首次报道了由O1 57:H7大肠杆菌引起的出血热肠炎暴发以来 ,EHEC的感染已成为世界公共卫生问题。我国也于 1 986年从病人身上检出O1 57:H7大肠杆菌。 1 996年日本的EHEC大规模暴发 ,引起了我国的密切关注。美国、日本、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快速准确检测食品中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的方法。方法采用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MPCR)特异性扩增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的STX、rfbE、fliC基因。结果分别在228,378,709bp处扩增出3个目的基因片段,且只有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获得扩增,其他菌种扩增均呈阴性。结论PCR方法比传统细菌检测方法更特异、快速、灵敏和简便,为食品中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的快速检测提供了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建立快速敏感的EHEC O157:H7诊断分型方法,有效地追踪溯源和控制传染源。方法分别用反向被动乳胶凝集试验(RPLA)、噬菌体分型、vt毒力基因PCR试验、脉冲场电泳胶(PFGE)4种实验方法对EHEC O157:m菌株进行分型。结果对同起事件菌株,4种方法均有较好的分型能力;PFGE对散发菌株有很强的分型能力,而RPLA与vt毒力基因PCR试验尚有不足,但其操作简便,实验要求相对不高,可以作为EHEC O157:H7致病毒素的初筛方法。结论几种分型技术联合使用比任一种技术单独使用能提供更为可靠的分型结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肠出血性大肠埃杀菌O157:H7在河南省6类食品中的分布特征、污染状况及季节分布。方法:依据河南省自然地理概况分5个采样区域,按夏冬季在销售环节随机取样。选择性增菌培养后,用O157胶体金试剂筛查,免疫磁珠富集后分离病原菌,应用全自动生化鉴定系统和血清学的方法进行鉴定。结果:1463份食品中共检出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共28株,检出率1.9%,其中鲜肉和生食蔬菜检出率较高,分别为3.3%和3.2%。夏季检出率(2.5%)明显高于冬季检出率(1.1%)。结论:肠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O157:H7在食品中污染较为严重,其检出率的高低与O157:H7感染性腹泻的流行强度呈正相关。应加强畜禽屠宰、蔬菜生产和销售环节的监督监测,预防O157食源性暴发。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抗-H7血清琼脂方法对大肠埃希菌O157:H7鞭毛抗原的检测效果。方法 采用抗-H7血清琼脂法对来自人、动物、环境水和食品中的109株疑似O157:H7菌株进行H7鞭毛抗原鉴定,并设鞭毛抗原阳性和阴性对照菌株,同时与试管凝集法和H7特异性基因聚合酶链反应(PCR)法进行比较。结果 3种方法对鞭毛抗原阳性和阴性对照菌株的检测结果均成立,抗-H7血清琼脂法与试管凝集法比较其敏感性、特异性和符合率均为100%;而与H7特异性基因PCR法比较其敏感性、特异性和符合率分别为93.75%、95.31%和97.25%。结论 抗-H7血清琼脂法是简便快速、稳定可靠的H7鞭毛抗原鉴定方法,具有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陈军  朱群 《上海预防医学》2004,16(7):343-344
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HEC)因其引起出血性肠炎而得名,O157:H7是最主要的血清型之一。O157:H7是一种较新的致病菌,除出血性肠炎外还能引起溶血性尿毒综合征(HUs)、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甚至死亡。该菌主要通过食物传播,动物是其主要的宿主。自1982年首次在美国爆发的出血性肠炎(HC)中分离到病原菌以来,在北欧、日本、加拿大、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进口冷冻肉制品O15 7∶H7大肠埃希菌进行检测。方法 :用Binax试剂进行筛选。结果 :从174份进口冷冻肉制品中检出 4株O15 7∶H7大肠埃希菌 ,分离率为 2 .3%。结论 :该分离株发酵山梨醇 ,不具溶血素和志贺样毒素基因 ,但仍具毒力。 41℃增菌培养能抑制杂菌 ,可提高检出率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东台市大肠埃希菌O157:H7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东台地区1999-2001年和2005-2006年间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coli O157:H7)宿主动物和腹泻患者带菌情况,按照《江苏省大肠杆菌感染性腹泻监测工作实施计划》及《国家大肠杆菌感染性腹泻监测方案》在东台市开展E.coli O157:H7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江苏省 2 0 0 0和 2 0 0 1年分离的经血清玻片凝集试验初筛为大肠埃希菌O15 7∶H7(E .coliO15 7∶H7)的菌株进行O15 7O抗原及H 7抗原特异性基因检测 ,了解 2 0 0 0年监测点宿主动物分离O15 7菌株毒力基因携带率及毒力基因图谱。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O15 7特异基因、H 7特异基因 ,多重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VT1、VT2、eaeA、hly等毒力基因并进行分析。结果 :13 4株血清玻片凝集试验初筛为E .coliO15 7∶H7的菌株经特异基因检测确定为E .coliO15 7的占 72 .4% (97 13 4) ,E .coliO15 7∶H 7的仅为 2 9.1% (3 9 13 4) ;非O15 7菌株占 2 6.9% (3 6 13 4) ,有44 .3 % (5 8 13 4)的O15 7菌株鞭毛抗原不是H7。 2 0 0 0年宿主动物分离菌株 ,经特异基因检测为非O15 7的不携带毒力基因 (0 18) ;为E .coliO15 7∶H ?的菌株 ,毒力基因携带率为 10 .7% (3 2 8) ;确定为E .coliO15 7∶H 7的菌株 ,毒力基因携带率高达 93 .1% (2 7 2 9) ,且毒力基因型以VT2 eaeA hly为主。 结论 :特异性基因检测鉴定E .coliO15 7∶H7,可大大减少血清玻片凝集试验的误判 ,结合毒力基因检测 ,可分析E .coliO15 7∶H 7菌株毒力基因型的变化 ,对制定切实有效的防制对策控制E .coliO15 7∶H7流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