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Mammotome真空辅助旋切系统对乳腺良性病灶进行微创切除的治疗价值。方法2005年10月至2006年12月,对82例患者218个超声检查诊断为良性的乳腺病灶在超声引导下进行Mammotome切除术,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其在乳腺微创外科的应用价值。结果全部肿块均顺利切除,术后病理学诊断全部为良性,患者第2天可恢复上肢正常活动。术后3,6个月接受复查,乳腺外形及皮肤感觉正常,超声未发现病灶残留,术后切口瘢痕不明显。结论应用超声引导下Mammotome切除术对乳腺良性病灶可进行完整切除,具有微创、美观、术后对触觉无影响、操作简单、安全等优点,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微创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切除乳腺多发良性肿物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讨超声引导下应用Mammotome旋切系统切除乳腺多发良性肿物的可行性和手术要点,采用Mam-motome旋切系统对43例185处4-25mm乳腺病灶进行B超引导下Mammotome微创旋切手术,评价手术效果和总结手术经验。185个乳腺病灶均被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完全切除,术后病理诊断乳腺纤维瘤128个病灶,乳头状瘤13个病灶,24个病灶为乳腺腺病,20个病灶纤维瘤样增生。术后B超随防3-6个月,未发现乳腺残留病灶,总并发症率21%。初步研究结果提示,应用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切除乳腺多发良性肿物可完全切除病灶并获得理想美容学效果,并发症轻微不需处理,多发良性肿瘤手术经验需要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高频超声在Mammotome旋切系统微创治疗乳腺良性肿块中的临床价值及应用经验。方法:对50例个经临床与超声诊断为乳腺良性肿块的女性患者,在高频超声引导下行Mammotome微创旋切治疗,对超声引导情况及旋切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高频超声清晰地显示了取样全过程,显示率100%。50例共83个乳腺肿块均完全切除。结论:高频超声在Mammotome旋切系统微创治疗乳腺良性肿块中具有操作简单、定位准确、无创伤等优点,能术前定位、术中引导监测、术后疗效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高频超声在Mammotome旋切系统微创治疗乳腺良性肿块中的临床价值及应用经验。方法:对50例个经临床与超声诊断为乳腺良性肿块的女性患者,在高频超声引导下行Mammotome微创旋切治疗,对超声引导情况及旋切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高频超声清晰地显示了取样全过程,显示率100%。50例共83个乳腺肿块均完全切除。结论:高频超声在Mammotome旋切系统微创治疗乳腺良性肿块中具有操作简单、定位准确、无创伤等优点,能术前定位、术中引导监测、术后疗效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麦默通 (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在乳腺病灶切除中的价值及手术技巧,对412例751个乳腺病灶在超声引导下进行了Mammotome乳腺微创旋切术.结果显示,751个乳腺病灶被切除,手术成功率100.0%.病理结果乳腺癌8例,7例行乳腺癌根治术,1例行保留乳房术,其中3例病理组织中未见有癌细胞残留. 良性疾病404例,其中不典型增生5例;纤维腺瘤340 例;导管内乳头状瘤11例;乳腺腺病及增生症36例;其他12例.术后乳房上仅留有0.5~1.0 cm微小瘢痕.发生局部血肿35例,皮下淤血14例,无感染及其他并发症.3~6个月B超复查均未见复发.初步研究结果提示,Mammotome乳腺病灶微创手术是一种定位准确、损伤小、恢复快,几无手术瘢痕的一种新型手术方式,尤其适合多发性乳腺肿块及隐匿性肿块的切除.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在乳腺病灶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2007年9月至2009年8月本科室对1761例3665处乳腺病灶在超声引导下进行Mammotome微创旋切术,通过病理检查和随访,评价其对乳腺病灶的诊治效果,总结临床经验。结果采用Mammotome微创手术,所有病灶均成功彻底切除。乳腺病灶长径为0.5~2.3cm,平均切除时间为10min(5~25min),平均出血量为8ml,皮肤伤口微小,仅3~5mm。无严重并发症。结论采用超声引导下Mammotome微创旋切技术切除乳腺病灶,具有损伤小、操作简单、快捷、美观效果,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在女性乳腺肿瘤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女性乳腺肿瘤疾病患者173例,在超声引导下对患者行Mammotome微创旋切术切除病灶.结果 173例女性乳腺肿瘤患者共切除291个肿瘤病灶,良性肿瘤病灶259个以乳腺纤维腺瘤(67.35%)为主,恶性乳癌病灶32个以浸润性导管癌(9.97%)为主.Mammotome微创旋切术后患者满意度高,复查肿瘤病灶清除率100%且无复发迹象,术后不良事件以出现血肿为主,发生率为2.92%.结论 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对女性乳腺肿瘤清除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而且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应用Mammotome旋切系统,在临床不可触及乳腺病灶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 2004年6月~2004年9月,采用11 G自动活检刀头对123例265处<15 mm临床不可触及的乳腺病灶进行B超引导下Mammotome微创旋切术,评价其对临床不可触及乳腺病灶的诊断效果.结果265个乳腺病灶大小3 mm~15 mm(平均9.1 mm),均被Mammotome微创旋切切除.结果术后病理诊断阳性31个病灶(包括不典型增生ADH,原位癌DCIS,LCIS,浸润癌).234个病灶为良性病变.术后B超随防3个月~6个月,未发现乳腺残留病灶.结论应用B超引导下Mammotome旋切系统对临床不可触及乳腺病灶可进行完整切除并获得明确病理组织学诊断,若为良性可获得理想美容学效果,若为恶性可使患者获得早期治疗,提高生存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在乳腺良性肿块切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B超引导下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对30例患者35个乳房肿块施行微创旋切术。结果所有肿块均被准确、完全切除。肿块的平均切除时间为30 min,平均旋切次数15次,皮肤切口0.3~0.5 cm,无活动性出血、感染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 B超引导下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切除乳房良性肿块,操作简易、准确、安全、创伤小,是一项值得推广的乳腺微创技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Mammotome)真空微创旋切术在非扪及性乳腺病灶中的诊治价值。方法对58例96处非扪及性乳腺病灶进行高频超声引导下Mammotome(8G)微创旋切术。结果96处非扪及性乳腺病灶均被成功切除。其中乳腺纤维腺瘤76处,乳腺腺病16处,1处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2处为导管原位癌,1处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9处可疑病灶均明确诊断。每个病灶平均旋切切除12次。每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15min。3例并发皮下淤血。结论超声引导下Mammotome(8G)微创旋切术是非扪及性乳腺病灶首选的诊治方法,病灶切除彻底,创伤小,对可疑病灶能及时明确诊断,对良性疾病兼具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麦默通(Mammotome)微创技术在乳腺疾病诊治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我科自2008年12月至2010年12月,对82例患者260个病灶在超声引导下行Mammotome微创肿块切除术,并进行病理检测,术后1~6个月后复查并且终生定期随访.分析研究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在乳腺疾患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所有...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B超引导下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对乳腺良、恶性病灶的诊断与治疗的应用价值,对121例144处乳腺病灶进行了B超引导下Mammotome微创旋切术,评价其对乳腺病灶的诊治效果。121例144处乳腺病灶均被Mammotome微创旋切切除,平均旋切15次,用时30min,术后病检良性104例,其中乳腺纤维腺瘤78处,乳腺纤维腺病21处,乳腺囊性增生伴大导管扩张12处;恶性17例,其中肉瘤1例,原位癌2例,浸润癌14例。Mammotome切除标本冰冻切片检查的阴性预测值为98·1%(106/108),阳性预测值为了100·0%(15/15),1·5%的错误率。该方法伤口小、创伤小,除4例(3·3%)有轻度皮下瘀血外无其他并发症。初步研究结果提示,B超引导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于乳腺良恶性疾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以替代常规手术作为乳腺良性肿瘤和可疑病灶的一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B超引导下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对乳腺良、恶性病灶的诊断与治疗的应用价值,对121例144处乳腺病灶进行了B超引导下Mammotome微创旋切术,评价其对乳腺病灶的诊治效果.121例144处乳腺病灶均被Mammotome微创旋切切除,平均旋切15次,用时30min,术后病检良性104例,其中乳腺纤维腺瘤78处,乳腺纤维腺病21处,乳腺囊性增生伴大导管扩张12处;恶性17例,其中肉瘤1例,原位癌2例,浸润癌14例.Mammotome切除标本冰冻切片检查的阴性预测值为98.1%(106/108),阳性预测值为了100.0%(15/15),1.5%的错误率.该方法伤口小、创伤小,除4例(3.3%)有轻度皮下瘀血外无其他并发症.初步研究结果提示,B超引导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于乳腺良恶性疾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以替代常规手术作为乳腺良性肿瘤和可疑病灶的一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数字化俯卧式X线定位系统下Mammotome微创切除不可触及乳腺病灶在乳腺癌早期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4年12月~2005年5月,应用LORAD数字化俯卧式穿刺床X线立体定位系统引导下Mammotome系统对67例患者73个临床不可触及乳腺钼靶X线片表现为可疑病灶进行微创切除活检。73个病灶中X线摄片:42例为孤立簇状聚集钙化,27例为不规则致密影并簇状钙化,4例为局部腺体结构扭曲。术前BIRADS评级Ⅲ、Ⅳ和Ⅴ级分别为51、17和5个。结果:67例患者73个病灶,乳腺癌13个(17.8%),其中4个为乳腺导管内癌,3个导管内癌并早期浸润,6个浸润性导管癌。良性病变60个(82.1%)。13个乳腺癌术后分期:2个为0期,9个为Ⅰ期,2个为ⅡA期,13个中11个为早期乳腺癌(84.6%)。结论:应用LORAD数字化俯卧式X线立体定位系统引导下Mammotome系统微创活检不可触及乳腺X线摄片发现的微小病灶,是一种确诊早期乳腺癌的微创方法。  相似文献   

15.
超声引导下mammotome微创旋切乳腺肿块42例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探讨mammotome微创旋切手术对乳房肿块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对42例68处乳腺肿块进行了超声引导下mammotome微创旋切术,评价其诊断和治疗效果。结果:40处乳腺病灶为乳腺纤维腺瘤,19处为乳腺纤维腺瘤形成趋势,7处为乳腺腺病,2处术中诊断为乳腺囊肿,术后病理为纤维脂肪组织。67处病灶被切除,1处纤维腺瘤术中出血终止手术。1例单发纤维腺瘤处术后并发严重出血,1例术中机械故障顺利排除。皮肤切口3mm,每个病灶平均旋切28次,手术时间平均为30分钟。B超随访1~6个月无复发。结论:超声引导下mammotome微创旋切手术对乳腺良性病灶能明确诊断且切除彻底,皮肤疤痕小,美容效果好。  相似文献   

16.
Mammotome 微创旋切系统在乳腺肿瘤诊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评估在B超引导下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对乳腺病灶诊断与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在B超引导下对104例乳腺肿物病人行Mammotome微创旋切除术,并评价其手术效果。结果 104例138处乳腺病灶均经Mammotome微创旋切术获明确诊断,良性病变也同时获得治疗。除术后有1例病人残腔形成血肿外,无其他并发症。结论 B超引导下Mammotome微创旋切术具有微创、安全的优点。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较传统手术及空心针活检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特别是对于乳腺多发良性病变的年轻女性患者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在注射式隆乳材料聚丙烯酰胺凝胶( PAHG)取出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3年4月本科38例行超声引导下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取出PAHG的注射式隆乳患者资料,并记录术后病理结果和随访情况。结果38例注射式隆乳材料PAHG被取出,其中3例出现皮下积液。全部患者均未发生感染。所有患者术后随访3.0~24.0个月,8例发生少量注射物残留,全部病例乳房外形满意。结论麦默通是一项创伤小、并发症少的乳腺微创技术,对注射式隆乳材料PAHG的取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