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扶正化瘀方对贮脂细胞胶原生成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扶正化瘀方对贮脂细胞胶原生成的影响。方法:①用扶正化瘀方药物血清加入正常传代贮脂细胞中,以正常血清作对照。用~3H—pro掺入、胶原酶消化法计算细胞内、外胶原生成率与胶原生成抑制率。并以PAP法测定细胞内胶原与LN;②DMN造模后用扶正化瘀方体内给药,生理盐水作对照,连续7天后处死.分离细胞,以同样方法计算纤维肝原代贮脂细胞细胞内、外胶原生成率与胶原生成抑制率。结果:①药物血清能明显减少正常传代贮脂细胞细胞外胶原生成率,抑制细胞Ⅰ、Ⅲ、Ⅳ型胶原与LN的表达;②体内给药后DMN纤维肝原代贮脂细胞细胞内、外胶原生成率均明显抑制。结论:扶正化瘀方能抑制贮脂细胞的胶原合成。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扶正化瘀方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以10%的扶正化瘀方药物血清作用于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通过[^3H]-TdR和[^3H]-Rroline掺入,观察药物血清对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生成的影响。结果:药物血清组[^3H]-TdR掺入量明显少于正常大鼠血清组。药物血清组细胞内胶原的合成率和细胞外胶原的分泌率均低于正常大鼠血清组。结论:扶正化瘀方抑制了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胶原的生成。  相似文献   

3.
扶正化瘀方药对NIH/3T3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扶正化瘀方对成纤维细胞增殖、胶原生成及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该方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经口给予大鼠扶正化瘀方药(丹参、桃仁及虫草菌丝等组成)后,制备药物血清,观察药物对NIH/3T3成纤维细胞增殖、胶原生成及Ⅰ型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细胞增殖采用^3H—TdR掺入试验,胶原酶法检测细胞内外的胶原生成率,免疫荧光细胞化学观察细胞Ⅰ、Ⅱ、Ⅳ型胶原的表达,Ⅰ型胶原mRNA表达采用斑点杂交法。结果:(1)10%药物血清对细胞增殖的抑制率达46.87%(P<0.05);(2)药物血清能显著抑制细胞内(P<0.05)外(P<0.01)胶原生成率及细胞胶原的表达;(3)药物能显著降低细胞Ⅰ型胶原mRNA的表达量(P<0.01)。结论: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胶原mRNA的表达及胶原的生成量是扶正化瘀方抗肝纤维化的主要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以传代培养的大鼠肝贮脂细胞(FSC)增殖为参数。观察扶正化瘀(FZHY)方灌胃给药后药物血清的生物学效应。FZHY 0.46g/kg体重(0.46g)剂量一次给药后2小时的药物血清可抑制FSC增殖,但不显著;一次给药2小时后以同剂量再次给药,其后1小时、2小时及3小时的药物血清均能显著抑制FSC的增殖。再次给药后1小时药物血清对FSC增殖的抑制效果随给药剂量及血清浓度的提高而增强;药物血清对细胞形态无明显影响,尚能提高细胞的活力。不同剂量再次给药后1小时药物血清对细胞内、外的胶原生成率均有抑制作用,0.46g药物血清的作用与秋水仙碱相近,其抑制效果同样随着药物血清浓度的提高而增强,提示抑制FSC增殖及其胶原生成可能是FZHY方抗肝纤维化的主要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扶正化瘀方对大鼠肝贮脂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灌胃给药、分离血清体外作用培养细胞的血清药物学方法,探讨扶正化瘀方对大鼠贮脂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血清无明显细胞毒性,能抑制细胞增殖,其作用与体内给药剂量、药物血清浓度等有一定关系;该实验方法较为稳定可靠;扶正化瘀药物血清对贮脂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可能是该方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扶正化瘀方对原代培养CCl4纤维肝细胞胶原生成率及白蛋白(A1b)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制备CCl4肝纤维化模型,胶原酶原位灌流法分离纤维肝细胞,以^3H-TdR掺入,^3H-Proline掺入胶原酶消化,ELISA等方法研究扶正化瘀方的血清药理学作用,结果:纤维肝细胞其增殖功能,A1b分泌功能的均较正常肝细胞低下,而胶原生成率则显著上升,扶正化瘀方药物血清能明显抑制纤维肝细胞增殖及其胶  相似文献   

7.
以10%的扶正化瘀方药物血清作用大鼠传代与纤维肝星状细胞,正常与纤维肝肝细胞、皮肤成纤维细胞,通过「^3H-」-Propline掺入,观察药物血清对各组细胞胶原合成的影响,探讨扶正化瘀方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药物血清组纤维肝星状细胞与肝细胞细胞内胶原合成与细胞外胶原分泌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正常传代星状细胞与肝细胞细胞外胶原分泌也明显减少;成纤维细胞胶原的合成与分泌,以及正常传代星状细胞细胞  相似文献   

8.
扶正化瘀方预防实验性肝纤维化作用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目的:观察扶正化瘀方对实验性肝纤维化的组织形态学影响。方法:用CCl_4诱导Wistar雄性大鼠造成实验性肝纤维化模型,造模同时将其分为模型组、扶正化瘀方组、秋水仙碱组,分别灌胃给药,第6周末处死。肝组织标本作HE染色,用PAP法作Ⅰ、Ⅲ型胶原免疫组化半定量检测,同时测肝组织Hyp含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扶正化瘀方组大鼠肝组织结构破坏不明显,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程度轻(P<0.01),Ⅰ、Ⅲ型胶原和肝组织Hyp含量均显著减少(P<0.05,P<0.05,P<0.001),肝功能也有明显的改善。与秋水仙碱组相比,扶正化瘀方组各观察指标的变化似略占优。结论:扶正化瘀方对实验性肝纤维化的形成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扶正化瘀方对原代培养CCl_4纤维肝细胞胶原生成率及白蛋白(A1b)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制备CCl_4肝纤维化模型,胶原酶原位灌流法分离纤维肝细胞,以~3H-TdR掺入、~3H-Proline掺入胶原酶消化、ELISA等方法研究扶正化瘀方的血清药理学作用。结果:纤维肝细胞其增殖功能、A1b分泌功能均较正常肝细胞低下,而胶原生成率则显著上升;扶正化瘀方药物血清能明显抑制纤维肝细胞增殖及其胶原生成率,促进纤维肝细胞A1b分泌量。结论:上述结果可能是该方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之一,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该方扶正(促进白蛋白合成)与化瘀(抑制胶原生成)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四氯化碳(CCl4)大鼠肝纤维化形成及消减不同时期肝组织蛋白质组的动态变化及扶正化瘀方的干预作用。方法40%CCl4-橄榄油溶液皮下注射法制备CCl4大鼠肝纤维化模型,治疗组给予扶正化瘀方灌胃,在第4、8、12和第16周末分批处死大鼠,观察各组大鼠肝组织病理学、羟脯氨酸(Hyp)含量变化,并提取肝组织蛋白质进行二维电泳,运用PDQUEST 2-DE软件对蛋白质图谱进行分析,以MALDI—TOF—MS鉴定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结果(1)二维电泳结果:模型大鼠特有蛋白质和表达量差异的蛋白质从第4周始出现,第12周达顶峰,(2)质谱鉴定的蛋白质多数在第4周出现,四个时间段均出现的有10个,其中有8个是正常组所没有的,(3)扶正化瘀方对表达差异的蛋白质调节表现在:第4、8周对上调的蛋白质降低作用显著,在第8、12、16周对下调的蛋白质的升高作用较显著,模型大鼠特有的蛋白质经扶正化瘀方干预后,通过降解、下调表达量等形式,趋向正常表达。结论(1)蛋白质表达改变是肝纤维化整体病变的物质基础。表达异常的蛋白质涉及机体的物质代谢、神经内分泌、细胞增殖凋亡等系统,(2)扶正化瘀方在抗细胞增生、促进正常蛋白质合成等方面有综合优势,通过对多个蛋白质、多途径的综合调节达到抗肝纤维化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以10%的扶正化瘀方药物血清作用于大鼠正常传代与纤维肝星状细胞、正常与纤维肝肝细胞、皮肤成纤维细胞,通过[3H-]-Propline掺入,观察药物血清对各组细胞胶原合成的影响,探讨扶正化瘀方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药物血清组纤维肝星状细胞与肝细胞细胞内胶原合成与细胞外胶原分泌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正常传代星状细胞与肝细胞细胞外胶原分泌也明显减少;成纤维细胞胶原的合成与分泌、以及正常传代星状细胞细胞内胶原合成也有抑制趋势。提示扶正化瘀方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可能主要是抑制了肝脏内胶原的合成。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青蒿琥酯(Art)和扶正化瘀方治疗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对线粒体自噬的影响。方法:将80只C57BL/6雌性小鼠随机分为健康组、感染组、Art治疗组和扶正化瘀方治疗组,每组20只。感染组及治疗组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16条。6周后,吡喹酮(300 mg/kg)2日疗法杀虫。Art治疗组采用每天100 mg/kg腹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青蒿琥酯(Art)和扶正化瘀方治疗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对线粒体自噬的影响。方法:将80只C57BL/6雌性小鼠随机分为健康组、感染组、Art治疗组和扶正化瘀方治疗组,每组20只。感染组及治疗组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16条。6周后,吡喹酮(300 mg/kg)2日疗法杀虫。Art治疗组采用每天100 mg/kg腹腔...  相似文献   

14.
扶正化瘀方对肝星状细胞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干预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目的 探讨扶正化瘀方对肝星状细胞(HSC)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干预以及对自分泌激活途径的影响。方法 大鼠灌以扶正化瘀方,制备含药血清;用含药血清添加法观察扶正化瘀方对活化HSC分泌VEGF的影响;以含药血清活化HSC条件培养液温育原代HSC,观察药物对HSC增殖与I型胶原分泌的作用。结果 扶正化瘀方对活化的HSC分泌VEGF的增加有抑制作用;活化的HSC可明显促进静止HSC的增殖与I型胶原的分泌;扶正化瘀方可明显抑制这一促进作用。结论 扶正化瘀方对HSC的自分泌激活途径有抑制作用,抑制活化的HSC分泌VEGF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制备二甲基亚硝胺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体内给予扶正化瘀方治疗后,分离培养纤维肝原代贮脂细胞,通过相差显微镜、[~3H]TdR掺入、[~3H]Proline掺入及胶原酶消化法等观察该方对纤维肝贮脂细胞形态及细胞增殖、活力与胶原生成率等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对纤维肝贮脂细胞形态及活动力无明显影响,而显著抑制其细胞增殖及胶原生成率。提示该方抗肝纤维化的主要作用机理之一在于抑制贮脂细胞的病理学增生及其细胞外基质生成。  相似文献   

16.
扶正化瘀319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从病理形态学探讨扶正化瘀319方(简称319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作用。方法:6例患者治疗前后腹腔镜检查和肝活检,另6例作了治疗前后的经皮肤穿刺,肝组织经HE染色和I,Ⅲ,Ⅳ型胶原及层粘蛋白(LM)PAP法免疫组化显色,光镜下观察其病理学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肝圆韧带,大网膜和肠系膜的血管增生和静脉曲张好转,肝表面纤维束减少,炎性粘连消失,肝细胞变性坏死有所减轻,7例肝纤维化程度减轻,  相似文献   

17.
制备二甲基亚硝胺大直纤维化模型,体内给予扶正化瘀方治疗后,分离培养纤维肝原代贮脂细胞,通过相关显微镜、「^3H」TdR掺入、「^3H」Proline掺入及胶原酶消化法等观察方对纤维肝贮脂细胞形态及细胞增殖、活力与胶原生成率等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对纤维肝贮脂细胞形态及活动无明显影响,而显著抑制其细胞及胶原生成率。提示该方抗肝经的主要作用机理之一在于抑制贮脂细胞的病理学增生及其细胞外基质生成。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扶正化瘀方(Fuzheng Huayu recipe,FZHY)对骨髓细胞在肝纤维化形成中向肝脏迁移与分化的干预作用.[方法]以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标记的供体ICR小鼠的骨髓细胞移植入受体ICR小鼠,8周后进行受体外周血GFP鉴定,并分为移植后对照组与移植后模型组,移植后模型组予二甲基哑硝胺(Dimethylnitrosamine,DMN)诱导肝纤维化,4周后移植后模型组进一步分为移植+DMN组、移植+DMN+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promotting factors,pHGF)组与移植+DMN+ FZHY组,pHGF与FZHY分别给药8周后,免疫荧光检测肝组织的GFP、白蛋白(Albumin,Alb)、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及CD32的表达.[结果]移植8周末受体外周血涂片可见大量GFP;给药12周末,移植+DMN+ FZHY组纤维间隔与肝实质区均可见GFP,实质区可见Alb,未见GFP+/Alb+,纤维间隔内可见GFP+/α-SMA+,但与移植+ DMN组相比明显减少,窦状隙可见CD32+,可见明显GFP+/CD32+.[结论]在本实验建立的骨髓细胞移植后受体肝纤维化形成的体内微环境下,FZHY给药后,骨髓细胞有向肝实质区迁移的趋向,未能向肝细胞分化,可逆转其向肌成纤维细胞的分化失衡,可部分转分化为肝窦内皮细胞.  相似文献   

19.
扶正化瘀方及其拆方对肝星状细胞活化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目的:观察扶正化瘀方抗肝纤维化的不同药物配伍的药效作用。方法:分离培养大鼠肝星状细胞,将扶正化瘀方拆方为扶正、化瘀、丹参、虫草、丹参 虫草等组,制备其大鼠药物血清,温育星状细胞。~3H-TdR掺入法测定细胞增殖,ELISA法测定细胞上清Ⅰ型胶原含量,并测定细胞层总蛋白含量以校正胶原含量。RT-PCR法观察前胶原α_2(1)mRNA的表达。结果:全方组及各拆方组对星状细胞的增殖、胶原蛋白分泌及α_2(Ⅰ)前胶原mRNA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化瘀组对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最强,扶正组对胶原生成及基因表达抑制作用最强,而全方组介于两者之间。结论:扶正化瘀方及各拆方对星状细胞的活化功能有不同的作用影响,全方组有整体优势,其抗肝纤维化的主要作用机理可能在于抑制星状细胞的活化。  相似文献   

20.
用扶正化瘀319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2例,服药3个月后,用腹腔镜检查、肝脏病理形态学观察和PAP法免疫组化显色Ⅰ、Ⅱ、Ⅳ型胶原和层牯蛋白(LM),观察319方防治肝纤维化的作用。结果:腹腔镜下见治后肝镰状韧带、大网膜和肠系膜上的细血管增生和静脉曲张好转,肝表面纤维束减少,炎性粘连消失。光镜下见治后肝细胞变性坏死有所减轻.12例中肝纤维化程度减轻7例,无明显变化4例,1例略加重(P<0.05)。免疫组化示治后肝宴周围Ⅰ型胶原和LM减少或不再增加,Ⅳ型胶原增多或不再减少,大部分样本的Ⅰ、Ⅱ、Ⅳ型胶原在汇管区和纤维间隔的表达减少或转阴,LM也有所减少。结论:319方能阻止慢乙肝肝纤维化的进展和促进肝内增生纤维组织的降解,有一定的保护肝细胞、抑制肝脏炎症的作用。其预防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与该方抑制肝宴毛细血管化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