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王瑞娟  蔡英 《上海医药》1999,20(9):29-30
目的:观察速避凝治疗3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不稳定型心绞痛47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1例,给子常规治疗(硝酸异山梨醇酯加阿司匹林、恬尔心)的同时皮下注射速避凝0.4ml,每日2次;对照组16例给予常规治疗。两组疗程均为7天。结果:速避凝治疗组心绞痛症状控制的时间及心电图缺血情况,与对照组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速避凝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简单易行,疗效满意。无出血等明显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速避凝在不稳定型心绞痛中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科 1 999年以来不稳定型心绞痛住院患者 1 0 4例随机分为两组 ,速避凝组 (6 0例 )给予速避凝 (0 .6 m L· d-1,分两次皮下注射 ,共 7d)及常规治疗 ,对照组 (44例 )仅给予常规治疗。结果 速避凝组有效率为 96 .7% ,对照组有效率为 6 5 .9% ,两组比较 P<0 .0 5。结论 速避凝可明显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 ,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速避凝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副作用发生率。方法 设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30例使用速避凝,对照组30例使用右旋糖酐。结果 速避凝组30例,显效率为90%,有效率为93%。对照组30例,显效率为47%,有效率为80%,速避凝除4例治疗局部青紫、1例牙龈出血外,无其他不良反应、结论 述避凝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肯定,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速避凝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及实验结果。方法 :对 12 6例脑梗塞病人随机分为速避凝组 (A组 ,n =96 )和低分子右旋糖酐组 (B组 ,n =30 )。结果 :A组明显优于B组 ,P <0 0 5。实验研究表明 ,速避凝能够显著降低血液粘稠度 ,抑制血小板凝集及血栓形成。结论 :速避凝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好 ,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速避凝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对66例起病在两天内的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给予普通治疗和速避凝治疗.结果治疗组比对照组治愈率(P<0.05),总有效率(P<0.01),明显提高.结论该疗法效果好,应用简便,副作用少而安全,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前列地尔与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前列腺素E1脂微球载体制剂,LipoPGE1,商品名凯时)与低分子肝素(商品名速避凝)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118例UAP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8例)给予凯时加速避凝治疗;对照组(50例)给予速避凝治疗,2组均给予口服阿司匹林(300mg·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速避凝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防治脑梗死的疗效,以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和继发性脑出血的发生率。方法 应用速避凝配伍司匹林静滴及单用速避凝治疗发病24h以内的急性脑梗死病人125例。采取随机分组对照临床研究。在应用速避凝配伍阿司匹林治疗前及用药后第14天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F),在病人出院时和第12周进行两次病人日常生活能力评估(Barthel氏指数)。同时于治疗前、后检测凝血功能、脑出血并发率及肝功、肾功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治疗组凝血酶原活动度(A)在用药后显著降低(P<0.05),近期疗效,第14天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出院时Barthel氏指数,治疗组较对照组有显著进步(P<0.05)。对肝功、肾功无影响。结论 速避凝配伍阿司匹林比单独应用阿司匹林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速避凝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59例脑梗死的患者随机分为速避凝治疗组(28例)和甘露醇注射液加尼莫地平注射液对照组(31例),两组进行了对照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89.3%,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7.4%(P<0.05)。结论速避凝具有抗凝溶栓作用,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有明显恢复,且无再出血的危险及严重的不良反应,该药治疗脑梗死是有效、安全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速避凝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60例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应用血栓通等治疗共14天;治疗组加用速避凝0.4ml脐旁皮下注射,q1 2h×7d,其他药同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7、14、2 8天积分评定疗效及生化安全性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用药3天评分有所减少,控制病情发展,第7、1 4、28天逐渐明显降低(<0.01),对照组在用药3、7天评分仍有增高的趋势,第14、28天评分才逐渐下降.治疗组和对照组显效率分别为65%和14%,总有效率分别87%和35%(P<0.01).生化安全性指标治疗前及治疗后均无明显变化.结论速避凝治疗进展性卒中有效,而且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速避凝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及实验结果。方法:对126例脑梗塞病人随机分为速避凝组(A组,n=96)和低分子右旋糖酐组(B组,n=30)。结果:A组明显优于B组,P<0.05。实验研究表明,速避凝能够显著降低血液粘稠度,抑制血小板凝集及血栓形成。:速避凝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好,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 (商品名速避凝 )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发病 4 8h内的 1 6 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 ,随机按 1∶ 1两人对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2组均给予胞二磷胆碱作基础治疗 ,治疗组加用速避凝腹壁皮下注射 ,1日 2次 ,连续1 0 d。 2组治疗前及治疗 d1 0、d30时采用中风评分法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监测血常规及凝血指标 ,评定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2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改善 ,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1 )。在临床疗效评定中 ,治疗组总有效率 86 .9% ,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的 5 9.5 % (P <0 .0 1 )。各项凝血指标 2组治疗前后均无显著差异 (P>0 .0 5 )。结论 速避凝治疗急性脑死症安全有效 ,是理想的抗凝剂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速避凝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60例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应用血栓通等治疗共14天;治疗组加用速避凝0.4ml脐旁皮下注射,q12h×7d,其他药同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7、14、28天积分评定疗效及生化安全性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用药3天评分有所减少,控制病情发展,第7、14、28天逐渐明显降低(<0.01),对照组在用药3、7天评分仍有增高的趋势,第14、28天评分才逐渐下降。治疗组和对照组显效率分别为65%和14%,总有效率分别87%和35%(P<0.01)。生化安全性指标治疗前及治疗后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速避凝治疗进展性卒中有效,而且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 (商品名速避凝)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1979年WHO《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确诊为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患者163例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使用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和肠溶阿斯匹林100mg/d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速避凝0.4ml腹壁皮下注射,每日两次共7天.观察两组心绞痛发作情况,心电图改善情况及血液流变学的改变.结果治疗组心绞痛消失,心电图改善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显效率达77.8%,总有效率达92.6%而对照组才分别为26.8%及50.0%.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低分子肝素速避凝有非常显著的抗血栓作用,可明显降低纤维蛋白原,防止血栓发生,治疗不稳定心绞痛安全有效,是使用方便的新一代抗凝药,无明显副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预防过敏性紫癜肾炎疗效的新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巴 《医药世界》2004,(12):64-65
目的  探讨速避凝与肾上腺皮质激素合用预防过敏性紫疲肾损害的临床可行性。方法  76例过敏性紫癜患儿分成常规治疗组、速避凝治疗组和速避凝合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组。并在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6个月监测尿微量白蛋白(MA)、尿α1-微球蛋白(α1-MG)。结果  治疗前三组尿MA,尿α1-MG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3个月、6个月速避凝治疗组和速避凝合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组,尿 MA 和α1-MG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而速避凝组和速避凝合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组相比尿MA 和尿α1-MG 变化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5.
速避凝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疗效评估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观察速避凝(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强的松,开搏等药物,治疗组在上述药物基础上加用避凝,每次3000AXaIU,每日2次,腹部皮下注射。结果:治疗四周后,治疗组D-二聚体明显减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性(P<0.05),24h尿蛋白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性(P<0.05),两组血脂及肾功能差异无显性(P>0.05)。治疗组未见明显出血倾向。结论:速避凝可缓解原发性肾病综合的高凝状态,减少蛋白尿,有利于肾病综合征的早期缓解,而且出血危险性小,无需特殊监护,使用方便、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本文应用速避凝 (即低分子肝素 )治疗急性脑梗塞病人 12 0例 ,疗效比较及副作用的观察。方法 对于12 0例急性脑梗塞病人 ,在 2 4~ 48小时内 ,脐周皮下注射速避凝 0 4ml,每日 2次 ,共 10天 ,其它治疗均同对照组 (配对 12 0例 ) ,10天后比较病人肌力提高级别判定疗效 ,同时监测治疗前后血常规 ,血小板 ,纤维蛋白原 ,PT(凝血酶原 )及肝、肾功能等变化 ,观察有无出血等副作用。结果 治疗组 :显效 6 8 3% ( 82 / 12 0 ) ,总有效率达 85 % ( 10 2 / 12 0 ) ;对照组 :显效 5 4 2 % ( 6 5 /12 0 ) ,总有效率 (显效 +有效 ) 6 6 7% ( 80 / 12 0 ) ,两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 P <0 0 1)。观察副作用无明显变化 ( P >0 0 5 ) ,未发现有皮肤粘膜及消化道出血现象。结论 速避凝治疗脑梗塞安全有效 ,且使用方便 ,值得临床医师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LMWH)--速避凝治疗急性心肌梗塞32例的疗效.方法:对62例急性心肌梗塞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所有病人确诊后进入CCU监护按AMI常规治疗,治疗组32例,使用LMWH每天2次,每次0.4ml脐旁皮下注射,10天为一疗程.对照组30例阿斯匹林0.3g口服,10天为一疗程.结果:LMWH治疗AMI症状、心电图、死亡率优于对照组,血压、心率变化与对照组相近.结论:LMWH治疗AMI有明确疗效,副作用小,是一种新型抗凝剂.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LMWH)--速避凝治疗急性心肌梗塞32例的疗效.方法:对62例急性心肌梗塞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所有病人确诊后进入CCU监护按AMI常规治疗,治疗组32例,使用LMWH每天2次,每次0.4ml脐旁皮下注射,10天为一疗程.对照组30例阿斯匹林0.3g口服,10天为一疗程.结果:LMWH治疗AMI症状、心电图、死亡率优于对照组,血压、心率变化与对照组相近.结论:LMWH治疗AMI有明确疗效,副作用小,是一种新型抗凝剂.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改善妊娠中晚期胎盘血流阻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39例患者分为3组,每组13人,速避凝治疗组1应用速避凝0.2ml,速避凝治疗组2应用速避凝0.4ml,常规疏通循环组(3组)应用10%GS500ml+丹参30ml静脉点滴。治疗过程每3天复查S/D值及凝血功能。比较三组患者S/D值变化、围产儿结局(新生儿体重,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胎龄)、凝血功能监测(治疗中、治疗后P叩计数、PT、APTT变化)及产时、产后出血发生率。结果1组及2组治疗前后S/D值变化、新生儿体重、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胎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1、2组与3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三组治疗中、治疗后PLT计数、PT、APTT变化,产时、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速避凝0.2ml可有效改善妊娠中晚期胎盘血流阻力,提高产科处理水平,且肝素治疗对母、儿都较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UAP治疗组对照组及常规治疗加速凝组(治疗组),疗效为1周。结果1周后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44%,对照组为68.18%(P〈0.05)。观察12周治疗组无一例发现心肌梗死,对照组3例发生(6.81%),治疗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速避凝,能更有效地控制心绞痛发作,减少心肌梗死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