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腹部手术后早期小肠内疝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术后早期小肠内疝的临床特点. 方法回顾性研究1994-2006年38例腹部手术后早期小肠梗阻(early postoperative small bowel obstruction,EPSBO)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治疗术后早期小肠梗阻(发生于术后30 d内)的38例中各种原因所致小肠内疝占9例(23.7%).男6例,女3例,平均年龄53.6岁(32~72岁).术后出现症状的平均时间为7.8 d(2~17 d),平均行保守治疗时间为3.4 d(1~8 d).术后早期内疝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完全性机械性梗阻表现,症状重,进展快,可早期出现肠绞窄.影像学检查可能发现特征性内疝表现,以增强CT检查最佳.本组术中见6例患者已发生肠绞窄,其中4例患者发生肠坏死.本组共行肠切除术5例.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15.8 d(8~42 d).1例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无围术期死亡患者.结论 小肠内疝可发生于术后早期,易于发生绞窄坏死,应积极外科手术治疗,可获得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时机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1月~2003年12月经手术治疗的88例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其中,因入院时即诊断肠绞窄而行急诊手术5例;先保守观察后手术治疗83例:腹部体征加重,辅助检查提示向绞窄性肠梗阻发展45例;造影剂24h内未能到达结肠12例;保守治疗4~5d无好转15例;肠梗阻反复发作11例。手术方式包括粘连松解术80例,坏死肠管切除吻合术4例,肠短路吻合术3例,小肠内固定术l例。结果术后发生肠外瘘1例,经保守治疗45d后痊愈;切口感染10例,经1T期缝合后治愈。结论急性粘连性肠梗阻在保守治疗过程中应及时发现早期肠绞窄的线索,果断决定手术治疗,手术时机宜早勿迟,手术指征宜宽勿严。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治疗腹(盆)腔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体会。方法选取2015-01—2018-01间驻马店市妇幼保健院成功实施肠粘连松解术的36例腹(盆)腔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手术时间(77.35±16.48)min,术中出血量(50.3±16.43)mL,术后下床活动时间(21.14±1.23)h,术后开始进流质时间(24.24±2.26)h。未发生肠瘘、腹腔脓肿、切口裂开等并发症。住院时间(8.12±1.8)d,均顺利出院。随访6个月,除1例患者于术后3个月肠梗阻发作1次,经非手术治疗缓解外,其余患者至今未再复发。结论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创伤小,对腹腔干扰轻,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及复发率低。但必须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把握好手术时机。  相似文献   

4.
术后早期肠梗阻临床分析(附10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术后早期肠梗阻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10例术后早期肠梗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例均为机械性肠梗阻。保守治疗6例,其中治愈5例,死亡1例;手术治疗4例,其中3例术中有绞窄性肠梗阻征象,均治愈。1例术中发现为广泛癌性粘连,行部分粘连松解术,术后第8天再发肠梗阻,保守治疗1天无效,患者自动出院。结论 术后早期肠梗阻诊断并不困难;保守治疗多数有效,故宜先行保守治疗;可疑肠绞窄时应及时中转手术。  相似文献   

5.
高龄结直肠癌患者并急性肠梗阻的外科处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李继坤  陈进  王斌 《腹部外科》2001,14(6):360-361
目的 探讨高龄结直肠癌患者并急性肠梗阻的外科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 992~ 1 999年间 88例高龄结直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 ,综合评价其外科处理方法。结果  88例均在入院后 3h至 5d内进行手术。 1 0例绞窄性肠梗阻中仅 3例术前确诊 ,符合率为 30 %(3/ 1 0 ) ,肿瘤切除率为 67% (59/ 88)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 42 % (37/ 88) ,病死率为 1 1 .4% (1 0 / 88)。结论 对高龄结直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患者应警惕肠绞窄的发生 ,积极处理合并症 ,合理选择手术方式 ,有效地预防和治疗术后并发症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嵌顿、绞窄性造口旁疝开放式人工材料修补术的合理性与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3月至2007年9月采用一期人工材料修补治疗嵌顿、绞窄性造口旁疝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患者无死亡及腹腔感染。腹膜前用聚丙稀补片修补1例,发生切口感染,20d后取出补片,行原位腹腔内无张力造口旁疝修补术治愈。1例发生切口脂肪液化,经短时间换药治愈。无其他术后并发症。手术时间120—160min,平均130rain;住院时间12—35d,平均17d;术后随访时间3—21个月,平均为11个月,未见早期复发。结论选择性应用人工材料疝修补治疗嵌顿、绞窄性造口旁疝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开放手术联合腹腔镜技术(杂交手术)修补嵌顿性或绞窄性切口疝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市中心医院疝与腹壁外科采用杂交手术治疗的11例嵌顿性或绞窄性切口疝病人的临床资料,并对病人术后进行随访。结果 所有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未见肠管损伤、心肺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为80~244(151.9±65.2)min,疝环缺损最大径为3~8(4.5±1.2)cm。10例病人为小肠嵌顿伴肠梗阻,1例病人为肠系膜嵌顿;4例病人术中证实为绞窄性切口疝,术中探查为小肠缺血坏死,体外行坏死小肠切除吻合;术中4例病人发现有隐匿性缺损存在。病人术后排便时间为3~9(4.1±2.2)d,4例病人术后早期出现明显腹胀症状,对症处理2~7 d后缓解。病人术后住院时间为7~18(11.7±3.6)d。术后随访12~3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1个月,均未出现肠梗阻、迟发性补片感染、补片膨出及疝复发等并发症。结论 杂交手术修补嵌顿性或绞窄性切口疝具有一定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老年癌性结、直肠梗阻的诊治方法。方法 分析58 例老年癌性完全性结、直肠梗阻的临床表现,腹部X线检查、B超、CT、钡灌肠和腹腔穿刺等检查, 以及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和血清乳酸脱氢酶的测定, 对老年癌性结、直肠梗阻可能出现的绞窄性肠梗阻作出早期诊断,全面评估老年患者各脏器功能后,早期手术治疗。结果 本组58 例患者中有55 例行手术治疗。从入院至手术时间3 小时至5 天。术中诊断13 例为绞窄性肠梗阻,其中5 例术前做出诊断,符合率38% 。55 例手术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34 例,死亡5 例,病死率9 % ,其中绞窄性肠梗阻死亡3 例。结论 对于老年癌性结、直肠梗阻, 能够早期并准确地认识到绞窄性肠梗阻的发生,对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因门静脉高压症引起的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致绞窄性肠梗阻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 我院自1993-2004年间共收治绞窄性肠梗阻154例,其中因门静脉高压症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致绞窄性肠梗阻11例,对其诊断和治疗作一回顾性分析.结果 11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上腹部胀痛,仅7例出现剧烈腹痛,5例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并证实为绞窄性肠梗阻,病因均为门静脉高压症所致的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其中2例为保守治疗24 h后未见明显好转而剖腹探查时发现.行部分小肠切除8例,3例术中发现肠系膜广泛血栓形成而放弃手术.术后死亡5例,3例为广泛血栓形成患者,2例为小肠部分切除术后发生肝功能衰竭死亡.结论 门静脉高压症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所致的急性绞窄性肠梗阻起病隐匿,常导致诊断困难而延误病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疗效。方法将74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与传统手术组各37例,均行肠粘连松解术,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腹腔镜手术组术中出血量、肠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开腹组(P<0.05)。而2组手术时间无差异(P>0.05)。腹腔镜组1例术后出现腹痛、腹胀反复发作,再次行腔镜下肠粘连松解术+肠减压+腹腔引流术治疗后痊愈出院;开腹组1例术后出现病情反复,再次开腹行肠粘连松解+肠排列术+小肠部分切除术治疗后痊愈。所有患者切口皆甲级愈合痊愈出院,无肠梗阻复发等远期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腹腔镜下粘连性肠梗阻手术安全可行,且具有切口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