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比较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胆总管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探讨LCBDE一期缝合胆总管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108例接受LCBDE的患者临床资料,按胆总管缝合的方式不同将其分为一期缝合组45例和T管引流组63例,比较两组的胆总管直径、胆总管结石数目、结石最大直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腹腔引流管放置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和住院总费用.术后随访1~6个月,彩超或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评估胆总管结石残余和狭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胆总管直径、胆总管结石数目、结石最大直径、腹腔引流管放置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89%比11.11%)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期缝合组患者的手术时间[(167.09 ±45.37)min比(191.14 ±52.53)min]、术后肛门排气时间[(1.62 ±0.65)d比(2.40 ±0.64)d]、术后住院时间[(6.58 ±2.93)d比(8.90 ±2.62)d]和住院总费用[(32327.30 ±7125.70)元比(35836.22 ±6991.00)元]均小于T管引流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随访期间均未发现胆总管残余结石、胆总管狭窄.结论 LCBDE胆总管一期缝合可缩短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加快术后康复,节省住院费用,不增加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治疗胆总管结石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行一期缝合,对照组行T管引流,观察记录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镇痛药物使用率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腹腔感染1例、胆漏2例、残余结石1例,并发症发生率10.00%;对照组患者术后腹腔感染1例、切口感染4例、胆漏3例、残余结石1例、胆汁性腹膜炎2例,并发症发生率2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胆总管一期缝合较T管引流效果更好,是治疗胆总管结石更为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胆总管结合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技巧。方法本文研究对象为胆总管结石患者,研究例数一共20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均采取抽签分组方式分为两组,收取时间在2017年1月2日至2018年6月10日,分为观察组一组(10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对照组一组(10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分别实施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治疗、t管引流。结果观察组胆总管结石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00%低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9.00%(P0.05);观察组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住院时间(5.01±1.21)d、术后平均输液量(2745.12±230.11) ml、总有效率98.00%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通过对胆总管结石患者实施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治疗后,取得显著效果,能降低患者并发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胆总管结石患者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在胆总管结石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8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T管引流,观察组术后给予一期缝合,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可促进患者更快恢复,缩短住院时间,且能减少并发症,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经胆总管切开一期缝合与T型管引流治疗胆总管结石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胆总管结石及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病例308例,其中经胆总管结石胆总管切开一期缝合治疗116例,胆总管T型管引流治疗192例。比较两者的结石清除率、短期并发症、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胆总管切开一期缝合组的结石清除率为96.55%(112/116),T管引流组结石清除率为97.39%(187/192),两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经一期缝合组短期并发症及住院时间较T管引流组明显缩短。所有病例共271例获得随访,其中一期缝合组101例(87.06%);T型管引流术组170例(88.54%)。随访术后6月共出现远期并发症39例(14.39%)。一期缝合术治疗组19例(15.14%),结论:一期缝合组患者平均住院日及短期并发症较T型管引流组明显降低。远期并发症发生总发病率无显著差异,但胆总管一期缝合术组胆道狭窄发生率与T型管引流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比分析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后一期缝合胆总管与置"T"管引流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63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的临床资料,其中一期缝合32例,T管引流31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期缝合组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恢复工作时间均短于"T"管引流组,住院费用低于引流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严格掌握一期缝合适应证的条件下,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后一期缝合较"T"管引流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临床疗效,并总结运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胆总管结石行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观察患者术后临床疗效及总结手术注意事项.结果 上述48例患者的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45~151 min,平均(70±5.23)min,术中出血量(67±8.2)mL,住院时间(7±3.1)d,其中6例胆总管一期缝合,42例放置T管,1例患者中转开腹,中转率为2.08%,2例发生胆漏,发生率为4.16%,经引流治疗后好转愈合;4例胆管残留结石,发生率为8.33%,术后3月取出胆道镜.结论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不仅具有安全性,可行性,有效性,而且创伤小、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腹腔镜、胆道镜胆道探查取石术后一期缝合胆总管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2年12月间四川省人民医院温江分院外一科实施腹腔镜、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后一期缝合胆总管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53例,不置T管引流.结果手术成功53例(100%),手术时间100~180 min,术后住院时间6~12 d,发生胆漏4例(7.5%),经腹腔引流治愈,所有病例随访2~14个月,无胆漏、胆管狭窄、胆道出血及残余结石发生.结论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条件下,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一期缝合治疗胆总管结石是安全、有效、更加微创、康复更快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杨贤杰 《当代医学》2013,(17):112-113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普外科于2008年7月-2012年6月间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50例,其中25例一期缝合胆总管、25例放置T管引流。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胆道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248,1.391,P>0.05),但一期缝合组在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T管引流组,胆道并发症发生率低于T管引流组(t值分别为9.717,8.624,6.382,P<0.05)。结论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具有康复快、创伤小、并发症少、并发症发生率低、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有望成为治疗胆总管结石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双镜(腹腔镜+胆道镜)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石胆管无支架一期缝合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2月116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其中53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实施双镜(腹腔镜+胆道镜)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石胆管无支架一期缝合术,65例(对照组)行双镜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外引流胆管缝合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肠功能恢复情况、住院时间、并发症情况等。结果:无支架胆总管一期缝合组较置T管胆总管缝合组,在肠功能恢复及住院时间上有明显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镜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石胆管无支架一期缝合具有手术成功率高、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费用低等优点,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彭智明  陈鹏  杨君 《安徽医学》2014,(12):1728-1730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后一期胆管缝合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的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采取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术后胆管一期缝合,对照组患者采取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术后T管引流。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应严格把握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术后胆管一期缝合的适应证,在满足一期缝合的条件时,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术后胆管一期缝合的引流疗效优于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术后T管引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治疗胆总管结石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8月~2015年8月行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62例,其中一期胆总管缝合30例为缝合组与T管引流32例为引流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缝合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胆汁漏、胆管狭窄、胆管残余结石)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时间、术后禁食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严格把握手术指征下,腹腔镜胆总管一期缝合是安全可行的,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胆总管一期缝合的疗效及临床适用人群.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8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40例行一期胆总管缝合术,40例患者行T管引流术.观察术后胆汁漏、胆管狭窄、胆管残余结石等指标.结果 胆汁漏及胆总管残余结石二者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二组均无胆管狭窄发生;住院时间胆总管一期缝合组较胆总管T管引流组明显缩短;住院费用胆总管一期缝合组较胆总管T管引流组明显减少.结论 胆总管直径大于1.8cm者进行胆总管一期缝合的疗效与T管引流术无差异,并可以有效降低住院时间和减少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T管引流与一期缝合在肝外胆管结石患者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肝外胆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部分患者合并有胆囊结石),时间为2016年9月-2018年6月,例数为57例,以区组随机化法分组,其均接受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其中对照组术后实施T管引流干预,实验组则实施一期缝合干预,分析2组患者治疗的结果。结果实验组的手术用时、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残石率、腹腔引流时间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采用一期缝合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其与T管引流相比,可使患者术后的恢复时间明显缩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经脐单切口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治疗胆囊结石并发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行胆囊结石并发胆总管结石手术治疗的患者,行单切口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一期缝合组) 42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留置T型管引流(T管引流组) 40例。记录手术时间、并发症、住院时间及手术成功率等。结果 2组患者手术成功率均为100%。一期缝合组手术时间略长于T管引流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一期缝合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T管引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术后胆瘘、出血、结石残留、结石复发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单切口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对于部分胆囊结石并发胆总管结石患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LBEPS)与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LCTD)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高州市人民医院2009年9月~2012年2月收治的胆总管结石患者64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与对照组(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各32例。观察并比较两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引流时间、术后患者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短[(98.95±11.52)min]、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早[(1.92±0.12)d],引流时间短[(2.43±0.19)d]、术后住院时间短[(7.8±1.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并发症的发生率(9.4%)明显低于对照组(28.1%)(P〈0.05)。治疗组胆管压力术后第1天较术中升高[(14.89±2.57)mm Hg比(12.15±3.68)mm Hg](P〈0.05),而术后第3、5天胆管压力逐渐降低,术后第5天胆管压力降低至最低[(11.73±1.95)mm Hg];对照组术后第1天胆管压力与术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其胆管压力呈逐渐降低趋势,且与术后第1天比较,对照组的胆管压力术后第5天下降最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45±1.03)mm Hg比(11.07±2.69)mm Hg](P〈0.05)。结论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患者术后恢复快的优点,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理想手术方式之一,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5年10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18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胆总管切口不同处理方式分为一期缝合组和T管引流组,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 两组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一期缝合组和T管引流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期缝合组术后住院时间较T管引流组明显缩短 (P<0.01),两组术后随访未见结石复发及胆道狭窄.结论 严格把握手术的适应证,选择正确缝合材料,具备娴熟的操作技能,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是安全可行性的,能避免放置T管相关并发症风险,术后住院时间短、生活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18.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对42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在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后行一期缝合或T管引流,六周后再行胆道镜胆道探查,取出残余结石。结果手术时间平均115±40min,出血量90±40ml,无手术并发症。5例胆总管一期缝合,37例T管引流,28例再行二次胆道镜取出残余结石。住院时间6~14天,平均8.5天。30例随访3个月至2.5年,除5例伴有肝内胆管结石未能解决外,新增肝内胆管结石1例,未见胆总管内结石复发。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创伤小,安全有效,术后恢复快。术中应根据患者胆道探查后的实际情况选择行一期缝合或T管引流。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一期缝合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4年4月于项城市中医院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患者104例,随机将其分成A组、B组,每组52例。A组患者采用一期缝合胆总管,B组患者采用放置T管引流。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患者术后采用一期缝合,其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与术后T管引流效果相似,但是一期缝合能有效提高术后恢复效果,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生活水平,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吻合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从1999年1月~2003年3月行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病人116例,其中术前诊断胆囊和胆总管结石84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造影发现胆总管扩张和结石32例.结果107例(92.2%)完成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其中3例(2.8%)术后经ERCP造影发现胆总管残余结石并全部取出,并发症发生率为6.5%,无手术死亡率.2例中转开腹,7例(6.0%)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104例(89.7%)成功完成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一次性取石干净、一期缝合,随访22个月(12~41个月),无结石复发和再次手术病人.结论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拓展了微创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新途径,可成为胆总管切开取石的一种标准术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