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晚期早产儿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1年内,晚期早产儿的出生率、病死率、各系统并发症及早产相关因素等,为进一步建立系统、有效的临床防治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前瞻性统计200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出生的全部新生儿.胎龄35-37周的晚期早产儿为观察组,生后24 h内检查血、尿、便常规、血气分析、血电解质、监测微最血糖、胸片、头颅B超及心脏彩超;随机选每月1日出生的足月新生儿为对照组,详细记录两组并发症.并对观察组母亲年龄、孕期感染、妊高征、糖尿病、贫血、胎膜早破、羊水异常、脐带异常、胎盘异常、双胎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晚期早产儿333例,出生率为2.71%(333/12 286);并发症以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最高(33.6%),其次为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率(16.8%)、低血糖(9.0%)、颅内出血(8.1%)、贫血或红细胞增多症(5.7%)、消化系统疾病(5.4%),较足月儿组明显增高(P<0.05);妊高征、贫血、胎膜早破、双胎妊娠是导致晚期早产儿早产的主要高危因素;其病死率为1.20%(4/333),明显高于足月新生儿的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早产儿住院时间(5.1 d±3.90 d)明显高于足月新生儿(3.2 d±1.61 d)(P<0.05).结论 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晚期早产儿的出生率为2.71%;其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高于足月新生儿,住院时间也较足月新生儿长;高胆红素血症为最常见并发症;妊高征、贫血、胎膜早破、双胎妊娠是导致晚期早产儿的主要早产因素.儿科医生应重视晚期早产儿,常规收人新生儿科观察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晚期早产儿(late preterm infant, LPI) 早产相关危险因素及临床常见并发症。方法:对287例LPI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随机抽取288例同期住院的足月新生儿作对照,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筛选LPI早产的危险因素,并分析其常见临床并发症的发生等情况。结果:Logistic回归显示双胎、妊娠期糖尿病、先兆子癎及子癎、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及胎膜早破为LPI早产发生的危险因素。LPI住院时间明显长于足月儿,其各系统并发症发生率均较高,其中以贫血、吸入性肺炎、低血糖症、颅内出血等为主。结论:LPI生后易发生多种并发症,应注意密切观察,及时救治。避免围产期异常分娩因素的发生是降低LPI出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围产因素对新生儿血清β_2-微球蛋白测定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围产因素对新生儿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测定值的影响。方法:通过测定122例新生儿血清β2-MG值,与婴儿性别、成熟度、分娩方式、胎膜早破、羊水混浊、窒息、产妇年龄等围产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检测结果分足月儿组及早产儿组,其血清β2-MG值早产儿显著高于足月儿(P0.05)。结论:早产、窒息、剖宫产可使新生儿血清β2-MG值增高,剖宫产致β2-MG增高的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胎盘早剥及前置胎盘新生儿合并症及预后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前置胎盘新生儿合并症及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对照分析128例胎盘早剥和255例前置胎盘新生儿的临床资料。结果胎盘早剥新生儿病死率为16.41%,前置胎盘新生儿病死率为4.37%。胎盘早剥、前置胎盘产前出血量≥400 ml和<400 ml者早产、低出生体重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窒息、缺氧缺血性损害、失血、凝血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及新生儿病死人数有极显著差异,P<0.005。结论胎盘早剥和前置胎盘产前大出血易导致新生儿发生窒息、缺氧缺血性损害、失血、凝血功能障碍及死亡。胎盘早剥新生儿病情更复杂、更严重。及早诊断胎盘早剥与前置胎盘孕妇,减少产前出血量,是减少胎盘早剥和前置胎盘新生儿合并症,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早产儿26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引起早产的原因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62例早产主要原因,分析出生孕周及不同分娩方式对早产儿预后的影响。结果胎膜早破、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多胎妊娠是引起早产的主要因素;在本院进行定期产前检查组比无产前检查组新生儿病死率明显降低,二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胎龄愈小,出生体质量愈低,其病死率愈高,特别是胎龄〈32周者;阴道分娩与剖宫产2种分娩方式早产儿结局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定期产前检查能及早发现异常,及时治疗预防发生早产;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及重度窒息是早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不同胎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高危因素、并发症、治疗及预后情况。方法选择2012年8月至2013年7月收治入院的156例RDS新生儿,依据胎龄分为早期早产儿组(出生胎龄34周)42例,晚期早产儿组(出生胎龄34~36周)52例,足月儿组(出生胎龄≥37周)62例。回顾性分析RDS新生儿的基本情况、围生期高危因素、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结果 156例RDS新生儿中,男女比例2.25:1;3组新生儿均以男性比例为高,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23);发病时间和入院年龄随胎龄增加均有递增趋势,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新生儿高危因素分析,出生窒息、胎盘异常、多胎妊娠、胎膜早破,均以早期早产儿最多,晚期早产儿次之;足月儿剖宫产率最高;早期早产儿不明原因早产概率高于晚期早产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新生儿中,足月儿的肺表面活性物质(PS)应用率最低;早期早产儿X线分级Ⅱ级以上的比例最高,吸氧和住院时间最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早产儿合并肺部感染、颅内出血、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概率均为最高,足月儿合并气胸的比例最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新生儿中,早期早产儿治愈率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不同胎龄RDS新生儿的发病特点、高危因素、并发症及治疗反应均存在差异,因此在诊断和治疗的时候需考虑胎龄因素。对于足月儿要严格掌握择期剖宫产的指证,减少RDS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发病因素复杂,以往多采用单因素分析法进行研究,该文以多因素分析法分析其独立危险因素,并分析因素间的交互作用,为该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27种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对单因素分析中有显著性意义的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并以加法模型理论分析因素间的交互作用。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妊高征、窒息、宫内窘迫、小于胎龄儿、胎膜早破、早产、胎盘早剥、多胎妊娠、低出生体重等9个因素有显著性意义(P<0. 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窒息(OR=7. 8255)、胎膜早破(OR=2. 7007)、妊高征(OR=2. 8313)、早产(OR=7. 7394)、低出生体重(OR=7. 4803)为红细胞增多症的独立危险因素;交互分析显示,低出生体重和小于胎龄儿、低出生体重与宫内窘迫、早产与小于胎龄儿之间存在正交互作用(交互指数大于1)。结论:该病的发生与多种独立危险因素有关,多个危险因素并存亦加大了该病发生的可能性,临床上应加强对相关危险因素的监测和处理。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FL、G-CSF和IL-6在妊高征相关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新生儿脐血中的含量变化,以探讨妊高征相关性新生儿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的危险因素。采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妊高征母亲分娩新生儿脐血清中FL、G-CSF以及IL-6的含量。结果,和非中性粒细胞减少组相比,中性粒细胞减少组脐血清中有较高水平的FL和G-CSF,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以中性粒细胞减少为因变量作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妊高征相关性新生儿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有胎龄和脐血清中FL的含量。结果显示,妊高征相关性新生儿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中性粒细胞数与脐血FL值呈负相关,早产也促进了本症的发生。临床中应当加强对妊高征分娩的胎龄较小的新生儿的监护,严密监测其外周血象变化,预防感染。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医源性早产因素构成及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为医源性早产临床诊治提供流行病学资料。方法将2012年本院产科分娩的单胎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医源性早产组和自发性早产组。分析医源性早产因素构成,比较两组孕母情况、早产儿结局、疾病情况等。结果251例医源性早产儿中,晚期早产儿占79.7%,医源性早产因素前五位分别为胎儿宫内窘迫(23.1%)、母亲重度先兆子痫(20.7%)、前置胎盘(16.7%)、母亲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16.3%)和胎盘早剥(9.2%)。医源性早产组剖宫产率和母亲产后出血发生率均高于自发性早产组(94.4%比32.2%,6.0%比1.3%),早产儿出生体重低于自发性早产组[(2378±579)g比(2540±597)g],住院比例高于自发性早产组(51.4%比3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早产儿住院患儿中,医源性早产儿组新生儿湿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电解质紊乱发生率高于自发性早产儿组,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低于自发性早产儿组(P<0.01)。结论对于医源性早产,重视孕期保健及产前检查,选择合适的孕周及分娩方式对母婴安全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揭示影响早产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及其生后28 d的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08年1月—12月间,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湖南省妇幼保健院、浏阳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住院的早产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2008年3家医院新生儿科共收治住院早产儿961例,男女比为1.26∶1。导致早产的前5位危险因素依次为:胎膜早破(41.6%)、多胎妊娠(28.9%)、妊娠期高血压(16.6%)、母孕期感染(13.1%)、前置胎盘(6.8%)。生后28 d,早产新生儿治愈好转率88.0%,仍在住院或死亡12.0%,其中死亡病例占1.8%。随着胎龄、体质量增加,早产儿的治愈好转率呈上升趋势(χ2=245.8、286.8,P<0.05)。结论引起早产的主要危险因素依次为胎膜早破、多胎妊娠、妊娠期高血压等。早产儿生后28 d的转归与胎龄、体质量相关。  相似文献   

11.
晚期早产儿,为胎龄介于34+ (0-7)至36 +(6-7)孕周出生的新生儿.虽然晚期早产儿的外观发育特点与足月儿相近,但因其各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导致其并发症发生率与病死率均高于足月儿.人们逐渐认识到,要降低晚期早产率必须研究其发生原因并进行本质干预.目前发现母亲孕期某些高危因素与晚期早产的发生有着密切联系,如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贫血、胎膜早破等,并且这些母源性因素将对晚期早产儿出生后的生长发育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早产儿发生喂养不耐受(FI)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112例早产儿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以母体异常、羊水异常、脐带异常、胎盘异常、胎膜早破、胎龄、出生体质量、围生期感染、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分娩方式等17个高危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各个危险因素与早产儿发生FI的相关性.结果 112例早产儿中53例发生FI,发生率为47.32%.经单因素分析显示FI组产前因素中分娩方式、胎膜早破、羊水异常、脐带异常,出生后因素中高胆红素血症、贫血、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与无相关因素早产儿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宫内窘迫、胎盘异常和围生期感染是FI发病的危险因素;胎龄、产前使用糖皮质激素是发生FI的保护因素.结论 早产儿出生胎龄越小,发生FI的概率越高,产前使用糖皮质激素可减少FI发生,存在宫内窘迫、胎盘异常和围生期感染的早产儿易发生FI,在建立胃肠营养时要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3.
住院新生儿1 43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2005年产科出生新生儿的出生状况和新生儿科住院病人的疾病谱。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至12月期间出生或住院的1 434例新生儿的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全国资料作比较。结果:①该时期在我院产科出生的新生儿共1 100例,早产儿比率为2.3%;剖宫产比率为54.2%,高于全国资料(49.2%,P<0.01);新生儿死亡率为0.2%;早产儿的母亲中产前出血、先兆流产及孕期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分娩足月儿的母亲。②该时期在我院儿科住院新生儿共有334例,早产儿占38.0%。与全国资料比较,住院新生儿中早产儿、窒息、呼吸窘迫综合征(RDS)、败血症、颅内出血等疾病的比例明显高于全国资料。住院新生儿病死率为 0.9%。结论:①我院过高的剖宫产率有待于控制;②做好孕期保健和胎儿监测工作,减少早产儿、RDS、败血症和颅内出血的发生率有助于进一步降低我院新生儿死亡率。[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9,11(9):736-739]  相似文献   

14.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五年死亡病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新生儿重症监护室5年新生儿死亡原因及变迁,探讨预防措施,降低病死率.方法 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5年间死亡的69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男女比例1.7:1,早产儿占34.8%,胎龄≤32周的早产儿占早产儿死亡病例的70.8%;(2)以早期新生儿死亡为主,占59.4%,住院3 d内死亡占69.6%;(3)早产儿前三位死亡原因为呼吸窘迫综合征、败血症、硬肿症,占早产儿死亡数的70.8%;足月儿前三位死亡原因为败血症、重度窒息、肺炎,占足月儿死亡数的77.1%;(4)呼吸窘迫综合征病死率逐年下降,败血症、重度窒息病死率无下降趋势.结论 要降低我省新生儿的病死率,必须加强围生期保健,减少早产儿的出生,深入推广新生儿新法复苏,积极控制感染.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新生儿重症监护室5年新生儿死亡原因及变迁,探讨预防措施,降低病死率.方法 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5年间死亡的69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男女比例1.7:1,早产儿占34.8%,胎龄≤32周的早产儿占早产儿死亡病例的70.8%;(2)以早期新生儿死亡为主,占59.4%,住院3 d内死亡占69.6%;(3)早产儿前三位死亡原因为呼吸窘迫综合征、败血症、硬肿症,占早产儿死亡数的70.8%;足月儿前三位死亡原因为败血症、重度窒息、肺炎,占足月儿死亡数的77.1%;(4)呼吸窘迫综合征病死率逐年下降,败血症、重度窒息病死率无下降趋势.结论 要降低我省新生儿的病死率,必须加强围生期保健,减少早产儿的出生,深入推广新生儿新法复苏,积极控制感染.  相似文献   

16.
480例住院新生儿的病死率及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住院新生儿病死率以及死亡新生儿的临床特点及死亡原因,为研究及制定降低新生儿病死率的针对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480例死亡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年份、不同出生胎龄、出生体重、不同性别、不同日龄新生儿的病死率,并进行死亡新生儿围产期异常因素、死亡原因及死亡等级总结。结果 41 910例住院新生儿中死亡480例,病死率为1.1%,其中早产儿病死率1.7%、足月儿病死率0.7%;住院新生儿病死率从2008年的1.4%降至2014年的1.1%,以出生胎龄32周的早产儿和出生体重1 000 g新生儿的病死率下降最为明显。早产儿和足月儿中出生胎龄越小病死率越高,过期产儿的病死率又有升高。出生体重越低,病死率越高。新生儿病死率以男性较高(1.31%vs 0.92%,P0.05)。死亡新生儿中有明确围产期异常因素的占61.3%,包括羊水异常(29.4%),胎膜早破(16.9%),胎盘异常(16.9%),胎儿宫内窘迫(14.0%),脐带异常(12.3%)等。480例死亡新生儿中生后24 h内死亡者57例,占11.9%;2~7 d死亡者181例,占37.7%;8~28 d死亡者242例,占50.4%。前3位死亡原因为:感染、出生缺陷、呼吸窘迫综合征。2008~2011年以呼吸窘迫综合征为新生儿死亡的最主要原因,2012~2014年以感染为最主要的原因。呼吸窘迫综合征是出生胎龄32周早产儿、出生体重1 500 g新生儿及生后24 h内死亡新生儿的最主要原因;感染是出生胎龄32~42周、出生体重1 500~4 000 g及生后8~28 d新生儿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新生儿窒息是过期产儿主要死亡原因。480例中不可避免死亡(一级)的占54.4%;创造条件可能避免死亡(二级)占23.3%;因担心预后或因经济等原因不配合治疗死亡(三级)的占22.3%。结论新生儿救治水平逐步提高,病死率有下降趋势,尤其是胎龄较小及出生体重较低新生儿的病死率下降更明显。加强围产期管理,预防新生儿感染等疾病,增强患儿家长救治信心,是降低新生儿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早期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PDA)发生的危险因素,为进一步减少早产儿PDA 的发生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将2013 年1 月至2014 年12 月住院治疗的136 例诊断为有血流动力学意义的PDA(hs-PDA)的早期早产儿(胎龄≤ 32 周)设为病例组,按1:1 的比例从同期住院的早期早产儿中按匹配病例对照原则抽取136 例无hs-PDA 的早产儿作为对照组,两组匹配因素包括性别及胎龄。收集可能与PDA 发生有关的新生儿基本情况、母亲孕期及围产期情况等资料,应用多因素条件logistic 回归分析筛选PDA 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生后24 h 内血小板计数减低及低出生体重与hs-PDA 的发生相关(P<0.05)。多因素条件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新生儿感染性疾病(OR=2.368)及生后24 h 内血小板计数减低(OR=0.996)是hs-PDA 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新生儿感染性疾病及生后24 h 内血小板计数减低会增加早期早产儿hs-PDA 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不同怀孕年龄单胎妊娠产妇和新生儿不良结局的关系。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通过截取产科和新生儿科电子病例资料,获得2006年1月至2018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住院单胎妊娠孕妇的社会人口学资料、孕产史及本次妊娠情况。按照分娩年龄不同将产妇分为低龄(<20岁)、适龄(~34岁)和高龄组(≥35岁)。分析各年龄组产妇相关特征的基线和妊娠的新生儿结局的发生率。组间比较采用χ2或Fisher精确检验。采用多自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产妇亚组分析,以~34岁组为参考组,对<20、≥35岁组产妇,通过比值比(Crude OR)、调整比值比(Adjusted OR)和95%CI表示各产妇亚组相关的新生儿不良结局的风险。结果 2006至2014年高龄产妇比例6.9%~9.9%,2015、2016、2017和2018高龄产妇的比例分别为13.1%、13.8%、17.6%和19.6%。低龄组、高龄组在流动人口、初产妇、剖宫产比例方面与适龄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高龄组较适龄组胎产式为非头位者、不良孕产史、男性新生儿比例增加(P<0.05)。校正后低龄组和高龄组早产儿的发生率分别是适龄组的1.88倍(95%CI:1.34~2.65)和1.31倍(95%CI:1.21~1.42)。低龄组和高龄组中期早产儿的发生率分别是适龄组的2.83倍(95%CI:1.45~5.54)和1.34倍(95%CI:1.13~1.60),低龄组和高龄组晚期早产儿的发生率分别是适龄组的1.75倍(95%CI:1.22~2.51)和1.27倍(95%CI:1.17~1.36)。低龄组和高龄组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分别是适龄组的2.35倍(95%CI:1.66~3.33)和1.26倍(95%CI:1.16~1.37)。高龄组出生缺陷发生率是适龄组的1.39倍(95%CI:1.20~1.62)。结论 与适龄组相比,高龄组和低龄组产妇增加了早产、中期早产儿、晚期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的风险。对低龄产妇应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定期产检。对高龄产妇,应预防出生缺陷的发生,积极处理妊娠期并发症,加强孕中后期监护,预防围生期感染。本研究结果有助于不同怀孕年龄产妇的产前咨询和管理。  相似文献   

19.
Analysis of neonatal, perinatal and infant mortality rates is a useful basis to compare the quality of neonatal care in a country. During the last decades these parameters have been falling steadily in Austria as well as in other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 Regarding the various provinces of Austria substantial regional differences occur. Apparently the decline in mortality rates is not only contributable to medical progress but as strongly influenced by social and economic changes. In the mid-seventies absolute and relative neonatal mortality rates in Austria definitely decreased, most probably attributable to the installation of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s. During 1968-1978 the decrease in neonatal mortality was mainly due to reduced first-day-mortality, whereas during the following decade it was mainly due to reduced mortality of the 2nd until 7th day of life. Interestingly, the rate of preterm infants in Austria remained virtually constant during 1968-1988 despite improved pre- and perinatal care. Paralleling the development in full-term neonates the peri-/neo- and postneonatal mortality rates of preterm infants decreased. Predictably - as in other countries - the highest improvement was found in the low birth weight groups Nevertheless, premature births have accounted for the majority of neonatal and perinatal deaths.  相似文献   

20.
OBJECTIVES: To establish the profile of neonates in Caxias do Sul city, and to study early neonatal mortality, its causes and related variables.METHODS: This cohort study enrolled 5,545 newborns, which were followed up to 7 days after birth. The probability of early neonatal mortality was calculated and multiple logistic regression was performed to relate all studied variables to the outcome of early neonatal death.RESULTS: The observed probability of early neonatal mortality was 7.44 per thousand live births. The incidence of premature births and low birth weight was 9.4% and 8.1%, respectively. Fifty five percent of the neonates were born through cesarean section, which were related to socioeconomic and educational level. Previous history of neonatal mortality, maternal age > 35 years, gestational age, Apgar score < 7, male sex and low birth weight were related to early neonatal death. The main cause of death was hyaline membrane disease, followed by congenital cardiopaties, extreme preterm and abruptio placentae.CONCLUSION: Even though the observed probability of early neonatal mortality was low, some deaths may have been avoided if better prenatal and delivery care, as well as newborn assistance had been offer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