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为了解外地来京建筑民工HBsAg携带情况,为今后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ELISA)法对辖区内52家建筑工地的7436名外地民工的HBsAg携带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建筑民工HBsAg携带率为8.23%低于全国流调平均水平(9.8%),对不同年龄组和不同地区的HBsAg阳性携带率进行了调查分析,146例HBsAg阳性感染者的血清标志物有5种感染组和模式,主要以HBsAg、抗-HBe、抗-HBc和HBsAg、HBeAg、抗-HBc阳性为主,分别占47.94%,30.82%。结论 应加强对建筑工地和HBsAg阳性民工的卫生防疫及监督管理,普及乙肝防治知识,提倡乙肝疫苗接种,以达到减少和控制HBV感染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尹乃宁  张卫 《河北医药》2012,34(9):1329-1330
目的 统计分析乙肝病毒表面抗体(HBsAg)弱阳性和假阳性血清乙肝病毒核心抗体(HBcAb)滴度和乙肝病毒DNA(HBVDNA)阳性率,揭示 HBcAb滴度水平和HBV DNA与HBsAg弱阳性和假阳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ELISA法和PCR荧光探针法分别检测HBsAg弱阳性血清的HBcAb滴度和HBV DNA,与HBsAg中和试验相对比,统计分析HBsAg弱阳性及假阳性时HBcAb滴度水平和HBV DNA阳性率.结果 中和试验确证为HBsAg弱阳性的血清HBcAb滴度均≥1∶320,中和试验确证为HBsAg阴性的血清HBcAb滴度均≤1∶100,二者HBcAb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BsAg弱阳性血清HBV DNA阳性率为34%,阴性组未检出.结论 HBsAg弱阳性血清HBcAb滴度水平显著高于HBsAg阴性血清,HBcAb滴度的检测对鉴别HBsAg弱阳性有重要参考价值;HBV DNA在HBsAg弱阳性血清中的阳性率较低,对鉴别HBsAg弱阳性价值不大.  相似文献   

3.
为了控制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传播,我们把HBsAg检测作为从业人员上岗前健康检查和定期复查的一个重要内容。HBsAg阳性者做五项乙肝血清标志物及ALD检测.HBsAg和HBeAg均为阳性者调离治疗。现将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1995-1999年间的检测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病毒性肝炎,尤其是乙型肝炎是目前危害性最大的传染病之一。众多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又为防治工作带来诸多困难。为作好乙肝的防治工作,探讨HBsAg携带者在儿童中可能造成的传染性,我们对127名HBsAg阳性儿童进行了HBsAg滴度,HBsAg和抗-HBe,PHSA受体,肝功能等进行了检测。 1 方法与结果:①HBeAg和抗-HBe的检测:1990年我们对1989年儿童体检HBsAg阳性127名儿童进行了复检。复检后仍有125名HBsAg携带者。我们对这些儿童进行了  相似文献   

5.
我们于1987年11月至1988年2月,对南京市三所医院在产前检查中经HBsAg检测的住院产妇4813例进行了回顾性队列研究。结果HBsAg阳性组产妇分娩男婴率为54.6%(290/531),HBsAg阴性组产妇为49.8%(2132/4282),两者有显著性差别(X~2=4.4,p<0.05,RR=1.2倍),表明HBsAg阳性产妇分娩子女中以男婴较多,与国外报道相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利用亚甲蓝对HBsAg抗原性的影响作用。方法将不同浓度的HBsAg阳性血浆分别经亚甲蓝作用后,应用ELISA方法检测HBsAg变化情况,确定HBsAg是否被破坏。结果各浓度HBsAg经亚甲蓝作用后,其S/CO值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结论亚甲蓝对HBsAg抗原性有一定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7.
HBsAg阳性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肝脏毒副反应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结核病并HBsAg阳性患者和HBsAg阴性患者抗结核治疗出现肝脏毒副反应的差异。方法:对某院抗结核治疗方案相同的84例HBsAg阳性患者(A组)和126例HBsAg阴性患者(B组)的肝毒副反应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HBsAg阳性者肝毒副反应发生率44.0%,HBsAg阴性者肝毒副反应发生率12.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HBsAg阳性的患者抗结核治疗更容易发生肝毒副反应,临床上要尽量使用肝毒副反应小的抗结核治疗方案,并进行预防性保肝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分析广州地区不同人群的HBV的感染情况。方法 用ELISA法检测2004年1~6月在我院体检的9758例标本的HBsAg结果,HBsAg(+)者同时分析HBeAg结果。结果 广州地区HBsAg携带者为11.67%,较我国平均HBsAg的检出率高,健康人群、孕产妇、公务员及大学毕业生组的HBsAg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学前儿童、中小学生及老年人群。结论 我们应加强疫苗防疫工作,坚决将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降低广州地区HBV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和分析睢阳区青少年中HBsAg携带状况。方法随机抽取14岁以下少年儿童,用HBsAg快速检测试纸条检测.结果全区共调查44353例儿童,HBsAg阳性4033例,阳性率为9.10%;1—4岁儿童HBsAg阳性率最低,为3.10%;农村儿童HBsAg携带率明显高于城区;男性高于女性。结论睢阳区青少年的HBsAg的携带率与全国情况一致,应进一步开展预防HBV感染卫生宣传教育.提高新生儿的乙肝疫苗接种率,控制人群的HBV的感染。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墨竹工卡县1~6岁儿童HBsAg携带状况,考评我县实施乙肝疫苗新生儿免费接种后的效果,以及接种对乙肝传播的阻断作用。方法全县7个乡一个镇1~6岁儿童4400人检测HBsAg。结果全县1~6岁儿童HBsAg携带率为2.09%,1~3岁儿童HBsAg携带率为1.48%,低于4~6岁儿童HBsAg携带率2.79%。结论 1~6岁儿童HBsAg携带较内地地区仍处于较高水平,实施乙肝疫苗新生儿免费接种对乙肝传播有明显阻断作用。  相似文献   

11.
周梅  周水明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21):3029-3029
目的:了解茂名卫校入学新生HBsAg携带及肝功能情况,以便采取必要防治措施,减少和控制HBV在校园内的传播和流行.方法:用ELISA法对842名新生统一进行HBsAg和ALT的检测,HBsAg阳性的进一步做乙肝5项标志物的检测.结果:842名新生HBsAg阳性率15.2%,男女新生携带率分别为13.8%和15.8%,ALT异常率0.05%;128例HBsAg阳性者中抗HBs、HBeAg、抗Hbe、抗HBc阳性率分别为1.6%、60.2%、52.3%、83.3%,ALT异常率3.1%.结论:新生HBsAg携带率较高,HBsAg阳性者中有3.1%的人肝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损害.应在学生中开展乙肝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对HBsAg阳性的学生进行跟踪检查和加强管理,减少新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解馆陶县食品行业从业人员HBsAg携带情况,加强食品卫生工作的管理,提出相应预防措施,从而有效查出乙型肝炎在人群中的流行,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食品从业人员进行血清HBsAg检测。结果 2006~2008年共检测4482人,HBsAg阳性332人,阳性率为7.41%。2006~2008年食品从业人员HBsAg阳性率分别为9.02%、7.69%、5.88%。2006~2008年县城与乡镇的食品从业人员HBsAg阳性率平均为4.43%、8.92%。结论 2006~2008年不同年份间阳性率有统计学差异(χ2=11.08 P<0.01)2001~2003年HBsAg阳性率呈下降趋势;不同地方HBsAg阳性率县城低于乡镇。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阿里地区1-19岁人群HBsAg携带状况,考评西藏阿里实施乙肝疫苗新生儿免费接种后的接种效果,以及接种对乙肝传播的阻断作用。方法全地区7个县共随机抽样1-19岁常住健康人群990人,检测HBsAg。结果全地区HBsAg携带率为13.84%,男性阳性率为15.45%,女性阳性率为12.17%;1-4岁人群HBsAg携带率为7.14%,低于5-19岁人群HBsAg携带率15.07%。结论阿里地区1-19岁健康人群HBsAg携带率处于较高水平,实施乙肝疫苗新生儿免费接种对乙肝传播有明显阻断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HBV表面抗原(HBsAg)定量与HBV-DNA含量的相关性,为乙型肝炎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帮助。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8月间在我院门诊及住院的诊断为乙型肝炎的患者180例,同时进行HBsAg和HBV-DNA定量检测,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HBsAg浓度在20~200 ng/mL时,HBV-DNA的阳性率上升较明显,表明在该时期体内有大量乙肝病毒复制,具有传染性,并可能对机体具有一定的破坏性。随着HBsAg含量的升高,HBV-DNA阳性率也随着不断增高。结论在临床诊断、治疗中,联合检测HBsAg和HBV-DNA有助于乙肝患者的病情观察、用药、评估疗效及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中小学生乙肝病毒的携带状况和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 对商丘市渠园区、虞城县5740名中小学生调查接种史及检测HBsAg及抗-HBs。结果 乙肝疫苗的接种率为78.76%。接种乙肝疫苗学生的抗-HBs阳性率为74.96%,HBsAg阳性率为4.47%;未接种乙肝疫苗的学生抗-HBs阳性率为20.59%,HBsAg阳性率为20.42%。不同接种年限的HBsAg阳性率无差别。全市学生HBsAg阳性率为7.68%。结论 本市学生对乙肝疫苗应答良好,但仍需提高疫苗接种质量。  相似文献   

16.
HBsAg常用的检测方法为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在日常工作中,常出现一些临床实验室解释困难的结果或者在不同的医院甚至在同一医院内结果相异,因此保证HBsAg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显得尤为重要。笔者从事该项检测工作多年,认为在检测工作中应注意以下几点,供同行参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鸡骨草提取物对体外乙型肝炎病毒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鸡骨草提取物对体外HBsAg和HBeAg的抑制作用. 方法 将鸡骨草醇提取液与等容量、滴度为1:64的HBsAg和HBeAg阳性血清混合,使混合后鸡骨草的浓度分别为96,48,24,12和6 g&#8226;L-1,用磷酸缓冲液与1:64的HBsAg和HBeAg阳性血清混合作空白对照. 每组6管, 37 ℃水浴8和16 h后,采用ELISA法测定HBsAg和HBeAg的吸光度(A值),观察其对HBsAg或HBeAg的抑制作用. 结果 鸡骨草醇提取液对血清中HBsAg和HBeAg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鸡骨草提取物在浓度为96,48 g&#8226;L-1时对HBsAg、HBeAg抑制作用最为明显(P<0.05或P<0.01). 结论 鸡骨草提取物在体外有较明显的抗HBsAg和HBeAg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与HBV感染有关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患者不同乙肝病毒血清学模式(HBVM)下HBsAg、HBV-DNA定量的变化特点。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的HBV感染患者,将与HBV感染有关的肝脏疾病分为乙肝、肝硬化、原发性肝癌3组患者。3组分别采用化学发光方法测定HBsAg含量;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测定HBV-DNA含量;采用化学发光方法进行HBVM检测。结果乙肝、肝硬化、原发性肝癌3组患者当HBVM为HBsAg、HBeAg、抗-HBc阳性时,HBsAg定量与HBV-DNA定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HBVM为HBsAg、抗-HBe、抗-HBc阳性时与HBsAg、抗-HBc阳时,HBsAg定量与HBV-DNA定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慢性HBV感染者,随着疾病的进展,HBVM在发生着变化,HBsAg、HBV-DNA含量降低并不意味着肝炎疾病得到控制;相反,疾病有可能朝着更加严重的方向肝硬化或肝癌发展,临床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19.
HBsAg阴性和阳性肺结核患者化疗中肝损害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HBsAg阴性和阳性肺结核患者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后肝损害的情况。方法:对1056例用短程化疗方案2H3R3Z3E3/4H3R3治疗的肺结核患者采集静脉血进行肝功能监测。结果:ALT升高发生率HBsAg(-)组为10.6%,HBsAg(+)组为33.0%,两组比较呈极显著性差异(P<0.01)。肝损害在1个月内出现者HBsAg(-)组为59.3%,HBsAg(+)组为82.8%,两组比较呈极显著性差异(P<0.01)。肝功能在2个月内恢复正常者HBsAg(-)组为93.4%,HBsAg(+)组为67.2%,两组比较呈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肺结核患者化疗中HBsAg(+)者比HBsAg(-)者更易发生肝损害,且HBsAg(+)者肝损害出现快而肝功能恢复慢。肺结核患者化疗中应加强肝功能监测,尤其对于HBsAg(+)患者应加强护肝。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HBV感染的高发区,人群中HBsAg阳性率约占10%,在孕妇中的携带率为5—10%,HBsAg阳性孕妇所生婴儿中40-70%将成为HBsAg携带者,如果孕妇HBsAg阳性伴有HBeAg阳性,母婴传播婴儿感染可达90%。因此,阻断母婴传播是控制HBV感染的重要措施。助产士和护士接触孕产妇和婴儿次数最多、时间最长,她们进行的孕产期、围产保健知识宣教,助产及护理工作在阻断HBV母婴传播中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