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我院抢救16例心脏骤停患者获得成功。其中男女各8例,年龄为18~70岁,平均为44岁。引起心脏骤停原因为冠心病8例,风心病5例,急性有机磷中毒2例,麻醉意外1例;循环绝对停止1~2min5例,≤4min8例,≤10min3例;经胸前叩击复苏成功2例,胸外心脏挤压3例,电除颤11例。救治体会如下: 1.重视心性猝死的先兆:心脏骤停常见于心性猝死。据报道,心性猝死患者在心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心脏猝死复苏后并发急性肾衰竭及多脏器功能损害的有效抢救措施。方法选择心脏猝死复苏后,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与多脏器功能受损者1例为研究对象。结果经治疗患者病情好转出院,随访2年生活自理无并发症。结论对于心脏猝死者,必须尽快行心肺复苏术,实施有效措施,积极治疗患者复苏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我院自1978年12月~1987年11月猝死复苏成功5例,均为男性,年龄60~69岁。猝 死复苏的标准:1.病人出现症状或体征后6h内心脏停跳,经抢救复苏者;2.存活标准指经急救后恢复心跳,自主呼吸及意识完全恢复者。5例心性猝死因皆为冠心病(CHD)。刚出现心性猝死时的心电图,4  相似文献   

4.
穿戴式自动除颤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及时有效的心脏除颤是猝死患者复苏时至关重要的抢救措施,可明显提高猝死患者的生还率。工程技术学的高速发展使心脏除颤器不断向自动诊断、快速充放电、便携式的方向发展。目前,穿戴式自动除颤器(wear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WCD)已开始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5.
1986年以来,我们抢救心脏骤停10例15次,其中7例12次抢救成功。体会如下: 1.心肺复苏开始的时间是复苏成败的关键。本组复苏成功者均在骤停后3分钟内进行。复苏越早,效果越好,神志清醒越快。2.及时有效地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是复苏成功的重要一环。本组1例单纯胸外心脏按压即复苏成功;2例次胸外心脏按压配合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复苏成功;另1例胸外心脏  相似文献   

6.
付学菊  刘爱云 《山东医药》2002,42(18):34-34
1992年 7月~ 2 0 0 1年 12月 ,笔者抢救 18例心脏骤停患者均获成功。现将救治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男 12例 ,女 6例 ;年龄 2 0~ 72岁 ,平均 41岁。心搏停止发生在院外者 2例 ,院内者 16例。心肺复苏前心跳停止时间 1~ 8min,平均 4.2 min。心肺复苏开始至心脏复跳 2~5 0 min,平均 10 .3 min。其中冠心病 9例 ,扩张性心肌病 5例 ,有机磷中毒 2例 ,电击伤、风湿病各 1例。抢救方法与结果 :心肺复苏术现场抢救包括气道畅通、吸氧、人工呼吸、心前区捶击、胸外心脏按压 ,并静注肾上腺素 1~ 3 mg/次 ,每 3~ 5 min重复使用 ,电击除颤…  相似文献   

7.
心脏性猝死以冠心病者多见,绝大多数发生猝死前有明确的冠心病史及临床症状。北京监测区[1]1984年报告54%心脏猝死有诱因,以情绪激动和劳累最常见,猝死前胸痛、胸闷者占70%。我们回顾分析1998年2月~2004年11月经24h动态心电图(DCG)证实心脏猝死8例,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对象8例中男性5例、女性3例,年龄32~79(40.2±12.95)岁。其中冠心病4例、高血压3例、糖尿病1例,DCG检查前,常规12导联记录中,8例有ST T改变,其中3例伴有室性早搏(PVS)。1.2方法采用深圳博英BI9800型24h全息DCG记录系统,为12导联同步描记。监测中病人详细记录一…  相似文献   

8.
心脏性猝死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栾晓嵘  王荣  张珉珉 《山东医药》2001,41(10):46-47
心脏性猝死占心血管病死亡的 6 0 %以上。为了有效减少猝死的发生 ,提高抢救成活率 ,我们对 1997~ 2 0 0 0年本院救治的 49例心脏性猝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并探讨猝死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一般资料 :本组 49例心脏性猝死患者中 ,男 31例 ,女 18例 ;年龄 39~ 81岁 ,平均 6 3± 4.2岁。其中冠心病 37例 ,扩张型心肌病 5例 ,风湿性心脏病 4例 ,肥厚型心肌病 1例 ,主动脉夹层 1例 ,高血压性心脏病 1例。 49例中 ,31例(6 3.2 6 % )在 2 2时至次日 6时发病 ,抢救成功 6例 ,成活率19.35 % ;8例 (16 .33% )在 15时至 2 2时发病 ,抢救成功 2例…  相似文献   

9.
冠脉疾病患者心率变化幅度缩小,使心脏猝死危险增加。心脏猝死发作具有昼夜节律,其高峰集中于上午7~11点钟,这被认为由于清晨起床后心肌缺血发作强度增加所致。 22例医院外心脏骤停复苏成功病例,平均年龄59±8岁,男18、女4例,左室射血分数平均40±16%,均无急性心肌梗死;对照组为22例心绞痛,平均年龄60±7岁,男18、女4例,左室射血分数平均44±15%。均作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1~12(平均6±4)日。心脏骤停现场,发现室颤15例、持续性室速6例,未查出心律失常者3例。心脏骤停组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0.
心脏骤停是临床上一种最危急状况。其抢救成功率与心脏骤停病因,以及采取急救措施迅速正确与否密切相关。本文对我院10例心源性猝死复苏成功进行回顾性研究,并结合文献复习提出在猝死抢救中的几点体会。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本组10例心源性猝死复苏病例女6例,男4例。年龄24~84岁,平均年龄58.2岁。病因  相似文献   

11.
心脏性猝死是指由于心脏原因引起的无法预测的自然死亡。病人过去可有或无心脏病史。在急性症状开始的1小时内(亦有规定24小时)发生心脏骤停,导致脑血流的突然中断,出现意识丧失。病人如经及时救治可获得存活,否则将发生生物学死亡。现将1998年我们抢救的12例心脏猝死病例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12例中男7例,女5例,年龄36~84岁,平均64岁。其中冠心病患者6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3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1例,无心脏病  相似文献   

12.
国内News     
《糖尿病之友》2013,(8):10-11
我国心脏猝死抢救成功率不足1% 中国心律失常联盟主席、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郭继鸿教授近日在某活动中介绍,目前我国每年心脏猝死超过50万例,居全球之首。由于国民普遍缺乏猝死急救知识和基本技能,因此心脏性猝死的抢救成功率极低,能够抢救过来的患者不足1%。专家介绍,发生猝死后的几分钟内,  相似文献   

13.
本文比较猝死(包括复苏者)与无猝死的变异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特征,意在探讨有关变异性心绞痛患者发生猝死的危险因素.方法与结果:1975~1981年Montreal心脏病研究所冠心病监护单位中的114例变异性心绞痛住院患者,其中19例为猝死组(内中13例复苏后存活),86例为无猝死组,另9例因心肌梗塞再次住院死亡而不作统计.猝死组与无猝死组在年龄、性别、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个体化心肺复苏在院内猝死患者心脑复苏抢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间治疗监护中发生猝死的患者450例,所有患者均行个性化心肺复苏,作为实验组观察,选取2010年以前行常规心肺复苏的4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即刻复苏成功率和存活率。结果实验组患者即刻复苏成功率为18.67%(84/450),存活率为8.89%(40/45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猝死患者心肺脑复苏抢救中应用个体化心肺复苏可有效地提高即刻复苏成功率和存活率,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急性脑卒中和颅脑损伤患者脑源性心脏损害的救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总结11例脑心综合征致猝死患者的急诊室抢救资料.结果 11例患者全部出现心电图异常,肌钙蛋白(cTn)不同程度地升高.11例患-者在急诊抢救中发生室颤而猝死,积极复苏后全部抢救成功.结论 脑心综合征发生率高,出现早,心脏症状常不典型,处理原发病同时,要关注心脏症状,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应尽早进行持续心电监护,常规检查心电图、血清心肌酶,以便及早发现脑心综合征,特别是最严重最紧急的情况室颤发生,防止心源性猝死,为后续的治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宋家祥 《内科》2013,(5):509-510
院前急救和急诊室经常抢救危重患者,尽管患者死亡原因各种各样,其中猝死病例不乏其数,心源性病变是仍猝死最常见原因之一。抢救成功最重要的是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高级复苏即循环复苏和脑复苏则是整个复苏过程的关键。本文就我院2006年8月至2012年12月对32例猝死患者的救治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我院于1981年3~12月抢救成功心跳骤停患者10例(29次),其中急性心肌梗塞4例,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4例,风心病2例。10例中有8例(27次)心跳骤停时心电图证实为室颤。经抢救恢复窦性心律(或停跳前的心律)及自主呼吸、血压正常或接近正常、神志清楚为复苏成功。其中经心前区叩击和胸外心脏按压复苏者12例次,在此基础上进行电除颤或单独使用电除颤复苏者17例次。  相似文献   

18.
猝死的抢救复苏(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猝死的抢救复苏(上)钱学贤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猝死标准,指发病后6小时内非预料中的突然死亡者;而多数心脏病专家认为从猝死的突发性及意外性而言,主张将发病后1小时内死亡者定为猝死标准。由于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冠心病是猝死的主要病因,故称为心脏性猝死。猝死者...  相似文献   

19.
我国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病率约为40/10万,62.5~85.4%的猝死发生在急性起病后1小时,其中65.4%未能得到及时的抢救与处理。一般来说,由发病到入院,平均约需8小时,故大部死亡发生在发病原地或转运途中。近年来不少报告证明,医院外发生心脏骤停者如能在4分钟内开始心肺复苏(CPR,包括胸外挤压及对口人工呼吸),并在8~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析心脏停博患者心肺复苏的护理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8年1-12月收治的80例心脏骤停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流程进行心肺复苏等抢救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急救干预过程中联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救治情况及复苏效果等指标。结果观察组心脏停搏时间、抢救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心肺复苏循环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意义(P<0.05);观察组复苏成功率以及康复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为心脏停博患者行心肺复苏抢救过程中配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救治效果,促进患者复苏后的整体康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