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阿片类药物(如吗啡、海洛因)临床上主要用于镇痛及治疗急、慢性腹泻,但长期应用易成瘾。阿片类药物成瘾是一种反复发作的脑疾病,复发率及死亡率极高。药物成瘾的主要原因是患者对药物产生依赖,药物依赖包括生理依赖和心理依赖,生理依赖:指用药者断药后生理功能发生紊乱,出现一系列严重反应,即戒断症状;心理依赖:又称心理渴求,是用药者对再次体验药物作用的强烈欲望,与成瘾记  相似文献   

2.
阿片类药物长期使用会产生耐受和成瘾.从而限制了它的临床应用,并造成药物滥用和吸毒。目前阿片类物质产生耐受和成瘾的机理仍不清楚。治疗和预防阿片类药物成瘾也没有有效方法。因此研究阿片类激活阿片受体所引起的细胞内信号传导的途径、阐明阿片重要意义。本项目研究了阿片类物质介导神经信号转导的调控及其耐受成瘾的机制。  相似文献   

3.
阿片成瘾是以失去控制地使用阿片类药物为特征的慢性复发性疾病,包括躯体依赖和精神依赖.躯体依赖主要表现为耐受和戒断反应,而精神依赖主要表现为心理渴求和持续性强迫觅药行为.关于阿片类药物成瘾的机制,人们做了大量的研究,而阿片类药物只有作用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才能引起突触后电位的变化和一系列级联反应,最终导致靶细胞产生相应的生物学效应[1].所以,阿片受体及受体后信号转导的改变等在阿片耐受、成瘾形成过程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几个概念:临床应用阿片类药物引起的耐受与成瘾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药物耐受是指机体对长期用药产生适应,致药理作用减弱。阿片用药数日至数周时可出现镇痛耐受,用药5至7天,出现对中枢抑制和恶心的耐受。随病情等因素变化,例如:疾病进展、药物相互作用、换药等,使患者对药物用量需求有所增加,出现并非机体对药物作用产生适应和耐受的假性耐受。成瘾也出现假性耐受现象,但有特异性症状、体征和行为。躯体依赖不等于精神依赖。躯体依赖是长期用阿片的预期现象,不影响正常止痛用药。机体对药物呈适应状态,如果突然停药、快速减量或使用阿片拮抗剂时,可能发生停药综合征。停药综合征可表现为焦虑、易激、震颤、皮肤潮红、关节痛、卡他症状、发汗、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多种表现,因此,如需停用阿片类药,应逐减量停药。药物成瘾是指对药物产生的精神依赖。成瘾是一种原发性、慢性、神经生物学疾病状态,遗传、社会心理和环境因素均可影响成瘾的产生和临床症状。其特征性表现包括:用药失控、强迫性用药、即使带来伤害也继续用药和对药物的强烈渴望。有异常觅药行为,如非法及非医疗途径觅药。假性成瘾是因疼痛未控而导致的,患者一旦疼痛缓解即停止求药行为。充分评估疼痛,相信患者的疼痛...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类经典镇痛药物,阿片类药物广受医学界关注。除了疼痛调制和成瘾,阿片受体还广泛参与各种生理以及病理活动。阿片受体是体内最错综复杂的神经递质系统。3种不同的阿片受体通过在大脑及其他器官的交叉分布调节着阿片类药物的功能作用。由于目前阿片受体在大脑内的功能尚未清楚,以至于阿片类药物更为广泛的临床应用受限。随着人类对阿片受体亚型及晶体结构的发现及了解,阿片类药物的使用范围将会更广泛,应用效果将会更精准。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复方苯乙哌啶片治疗滥用阿片类药物成瘾产生的戒断反应疗效。方法:采用常州康普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国药准字H32022716复方苯乙哌啶片(每片含盐酸地芬诺酯2.5mg、硫酸阿托品0.025mg)治疗滥用阿片类药物成瘾产生的戒断反应65例。结果:总有效率98%。结论:复方苯乙哌啶治疗滥用阿片类药物产生的戒断反应疗效可靠、确切、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阿片类药物成瘾者的脱毒治疗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赟  何煦芳 《中国热带医学》2003,3(6):849-850,851
阿片类药物成瘾是指阿片类药物包括海洛因、吗啡、阿片、派替啶、美沙酮、盐酸二氢埃托啡以及可待因等使机体产生一种细胞适应性反应[1] ,从而导致细胞的生理生化过程及组织结构的代偿性改变 ,最终达到病理状态的平衡。更多的研究显示多巴胺 (DA)在阿片类药物成瘾者的身体和精神依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 ] ,药物戒断时 ,大脑细胞外DA水平比基础水平低 ,处于需要药物状态 ,表现为药物的正性强化效应 ;而在出现阿片类药物相关性暗示时 ,DA水平增加 ,表现为条件性奖赏作用 (正性强化 ) ,这两种状态都是产生依赖和复吸的主要原因[3 ] 。为此 ,…  相似文献   

8.
阿片及其受体对免疫系统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海  白波  宋文刚 《医学综述》2009,15(18):2730-2733
阿片既有强大的镇痛作用,又能产生明显的欣快感觉及成瘾作用。长期使用阿片样物质或阿片依赖成瘾患者免疫功能普遍低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感染率、肿瘤的发生和转移率均有所增加。在免疫细胞中也存在相应的阿片受体,同时免疫细胞也能分泌某些阿片肽。现就阿片及其受体对免疫系统的影响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9.
胡云波 《医学综述》2009,15(5):772-774
外周感觉神经末梢存在阿片受体,炎症能使其密度和活性增加,但临床局部应用阿片类药物尚未能取得满意的效果,如何能使阿片类药物局部应用达到临床镇痛效果尚需进一步研究。不能通过血脑屏障的阿片类药物和阿片肽代谢酶抑制剂也仅限于动物实验,临床实验尚未进行。免疫细胞是内源性阿片肽的一个重要来源,在外周炎症疼痛控制中有重要的作用,这对于免疫抑制的状态如癌症、糖尿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疼痛的解释以及炎症性疾病治疗策略的设计都是非常重要的。Mrg是一类新近发现的、位于外周神经组织的阿片受体。N-甲酰-D天冬氨酸受体是一种离子型谷氨酸受体,广泛存在于外周躯体或内脏的痛觉传导通路上,外周N-甲酰-D天冬氨酸受体的活化或表达的改变与疼痛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总之,阿片类药物的外周镇痛作用,可避免全身阿片类药物应用产生的呼吸抑制、成瘾、耐受等中枢不良反应,又为阿片类药物的应用开辟了新途径,但仍有许多问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徐刚  张冰 《西北医学教育》2001,9(4):245-245
药物依赖又可称为药物成瘾 ,是指由于长期或反复应用某种药物而产生的精神上和 (或 )身体上对该药物的依赖性 ,为了追求用药后的欣快感 ,或避免断药后的戒断症状 ,患者被迫要求长期或持续应用该药物。特别是近年来 ,随着阿片类药物的滥用和吸毒的泛滥 ,阿片类药物形成的精神依赖和身体依赖 (阿片类药物成瘾 )已越来越严重 ,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鉴于药物依赖患者逐年增多的趋势 ,我国戒毒工作所面临的严峻形势 ,一般医务工作者又缺乏抗药物依赖药方面的知识 ,现行《药理学》教材缺乏抗药物依赖药有关内容 ,建议尽快在《药理学》…  相似文献   

11.
最近研究表明,大麻素CB1受体是用于治疗药物成瘾的一个新靶标。CB1受体存在于大脑激动环路,能调节药物摄取。在模拟人类成瘾的诱导复发动物模型上,阻断CB1受体能减弱暗示诱导性药物渴求的恢复。在多种滥用药物如精神兴奋剂、阿片、尼古丁及酒精等均可观察到防复发的作用。此外,CB1受体在奖赏相关性记忆中也有重要作用,这与内源性大麻素在记忆相关的可塑性中的作用相一致。临床试验证明,CB1受体拮抗剂利莫那班能够抑制复发反应和体重增加。总之,临床及临床前研究均表明,CB1受体拮抗剂为成瘾行为开辟了一种新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12.
在过去的二十年中,神经科学和行为科学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彻底改变了我们对药物滥用和成瘾的认识[1]。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慢性药物暴露对特定的神经细胞类型所产生的,特别是与成瘾相关的分子和细胞适应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治疗成瘾性疾病和防止复发提供新的思路。 一、cAMP通路的上调对慢性药物暴露最显著的分子适应是cAMP通路的上调。研究表明[2],急性阿片暴露在大脑许多类型的神经元中会抑制cAMP通路,而慢性阿片暴露则导致这些细胞亚单位的cAMP通路的代偿性上调。这种上调表现为腺苷酸环化酶、cAMP依赖性蛋白激酶(PKA)和这个信…  相似文献   

13.
谢仁谦 《卫生职业教育》2009,27(11):152-154
阿片成瘾是一种具有鲜明特征的慢性疾病,在临床上表现为证候群,可以进行中医证候分类。有效中医戒毒治疗必须以证候的分类为依据。阿片成瘾的临床表现虽然涉及多脏系数十个症状,但其根本病机是五脏气血阴阳受损,表现为五脏系多种虚损证候。因此,中医戒毒治疗应以补虚为本,兼顾镇痛止痉,镇静安神。  相似文献   

14.
甘氨酸是激活NMDA受体的“辅助激动剂”。阻断NMDA受体甘氨酸位点可能产生神经元保护作用。近年研究发现,甘氨酸位点拮抗剂具有调节阿片功能等多种药理作用,对脑卒中、痴呆、慢性疼痛和阿片成瘾有一定的治疗和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海洛因成瘾治疗药物,包括能减轻阿片戒断症状和能维持治疗效果的药物。本文综述了多种不同类型药物,有阿片激动剂、阿片部分激动剂、阿片拮抗剂和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等,提供了它们在治疗戒断和维持阶段的应用资料。目前正尝试缩短阿片戒断症状时间以加速去毒进程的实验开发,美国正加紧评价用于维持治疗的法定丁丙诺啡和纳洛酮复方片剂,此法可扩大治疗面,减少静脉扎毒的可能。  相似文献   

16.
孙志强 《中原医刊》2005,32(21):40-41
纳洛酮(naloxone)是人工合成的特异性阿片受体拮抗剂,在体内吸收迅速,易通过血脑屏障,与阿片受体的亲和力大于吗啡及脑啡肽,而阻止并取代吗啡样物质与受体结合,解除中枢抑制作用.临床上最初用于阿片类药物急性中毒的解救及其成瘾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近年来对其药理作用研究,其应用领域不断扩展,尤其在抢救急、危、重病人时应用广泛.现将近年来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吸毒者成瘾的机制是大量外源性阿片肽抑制体内内源性阿片肽的形成和释放 ,阿片受体对外源性阿片肽能很快产生耐受性 ,如果骤然终断毒品供给 ,顿时内源性和外源性阿片肽都缺乏 ,吸毒者就会出现各种难以忍受的戒断症状 [1 ]。传统中医认为 ,阿片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但同时阿片还有“提携气血”的兴奋作用 ,多服久用阿片会导致成瘾证 ,即烟毒内蕴 ,气血津液受损 ,脏腑阴阳失调 ,气血瘀滞 ,损阴及阳 ,毒瘀互阻 ,寒热错杂 ,虚实互见 ,诸病丛生的复杂病证[2 ] 。中医药由于其疗效佳、副作用小等优点 ,在戒毒方面的研究已经越来越广泛 ,并且出现了汤…  相似文献   

18.
阿片类药物是临床治疗疼痛常用药物,但其具有严重的耐受成瘾性.开发结构全新的或新的作用机制的镇痛药物,是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深入探讨阿片受体的结构特点和作用机制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19.
吸毒和麻醉品滥用已成为当今世界一大公害。药物特别是阿片类药物(吗啡、海洛因等)成瘾,已是一个世界性课题。戒除毒品与阿片的依赖性在医疗技术及药物研究上是一个比较困难和复杂的课题,因此开展寻求治疗药物依赖性中药的研究是近年来研究的特点。左旋四氢巴马汀(l-tetrahydro  相似文献   

20.
主要完成人 马兰 裴钢 向斌 范国煌 陆林 郭骏 吴亚兰 程智洁 辛顺妹主要完成单位 复旦大学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和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学科分类 分子药理学任务来源 基金资助项目起止时间 1997年1月1日-2000年5月31日项目简介 阿片类药物长期使用会产生耐受和成瘾,从而限制了它的临床应用,并造成药物滥用和吸毒。目前阿片类物质产生耐受和成瘾的机理仍不清楚。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