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 毫秒
1.
我院近十年来诊断先天性肾发育不全并同侧输尿管开口异位患12例。位置明确的10例行手术治疗,术后症状消失,2例因未发现患肾而随访。术前通过影像学的检查能明确诊断,且能确定发育不全肾的位置,手术治疗具有明确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右侧重复肾异位发育不良并重复输尿管伴输尿管异位开口一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复肾重复输尿管畸形伴肾异位发育不良及输尿管异位开口临床罕见。2004年3月我院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输尿管开口异位的定位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发育不全的上肾段或异位肾伴输尿管开口异位的定位诊断和治疗。方法:对8例输尿管开口异位患者行IVU、B例、CT和磁共振尿路成像(MRU)检查,确定异位开口输尿管所引流肾段的位置并手术治疗。结果:IVU检出3例,IVU加CT检出5例,B超检出7例,1例IVU、CT、B超均未能检出者行MRU而明确诊断。所有病例均经手术证实。结论:发育不全上肾段或异位肾输尿管开口异位若该肾段严重发育不全、肾输尿管扩张不明显时,定位诊断常遇到困难;B超检查是首选方法;MRU能精确清晰地显示开口异位的输尿管和肾脏,是最精确的定位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20岁.出生后除正常排尿外有尿失禁入院.既往史:5岁时在我院确诊为左侧完全性重复输尿管及输尿管异位开口,行异位开口输尿管膀胱吻合术,术后尿失禁减轻. 相似文献
5.
双侧重复肾伴输尿管异位开口的定侧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报告我院手术治疗的10例双侧重复肾伴输尿管异位开口患者,其中9例为单侧输尿管异位开口,1例为双仙输尿管异位开口,开口均位于前庭。经手术治疗均痊愈出院。笔者着重对定侧诊断及治疗原则进行讨论,认为静脉尿路造影、逆行插管造影及膀胱镜检查有重要价值;手术应根据重复肾及输悄管病变程度而定。 相似文献
6.
伍春蕾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07,7(6):474-474
重复肾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少见的泌尿系统畸形疾病,特指一个肾有两个肾盂和两条输尿管,该畸形是由于胚胎早期中肾管下端发出两个输尿管芽进入一个后肾胚基 相似文献
7.
输尿管开口异位42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洪洲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4,25(3):209-209
198 3年 2月至 2 0 0 2年 2月我院收治输尿管开口异位患者 4 2例 ,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 本组 4 2例。男 2例 ,女 4 0例。年龄 2~ 31岁 ,平均 12 .5岁。4 0例女性患者既有正常的分次排尿 ,又有持续性滴尿 ,伴有会阴湿疹或潮红。查体见阴道前庭滴尿 31例 ,尿道口逸尿5例 ,阴道口渗尿 4例。 33例患者安静平卧时滴尿减少 ,按压腹部时滴尿增多。能清晰见到异位开口 2 2例 ,其中硬膜外导管插管逆行造影成功 2例。 2例男性患者无排尿异常 ,以腰痛、肾积水就诊。4 2例行B超检查显示双侧肾输尿管积水者 3例 ,单侧肾输尿管积水者 2 4例 ,一侧肾… 相似文献
8.
小儿输尿管异位开口2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输尿管异位开口是较少见的泌尿系畸形.该病的典型症状表现为在正常排尿同时兼有滴尿,寻找输尿管异位开口是一项仔细的事情;由于大多并发有肾输尿管畸形,手术治疗方法也多种多样.1996年1月~2003年4月,我院共收治28例输尿管异位开口患儿,经手术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先天性输尿管异位开口20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提高先天性输尿管异位开口的诊治水平,对1980~1998年1月收治的先天性输尿管异位开口2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患者均为5~21岁女性,均经逆行尿路造影、膀胱镜及排泄性尿路造影检查而确诊、定侧。经手术治疗均痊愈并获随访,其中10例行输尿管膀胱吻合者随访3个月~1年,复查排泄性尿路造影显示重复肾上位肾功能良好。认为寻找异位开口及行逆行尿路造影对定测诊断有决定性意义,手术治疗是治疗输尿管异位开口的唯一方法。 相似文献
10.
郑伏甫 Dai Yuping 王飞 Liang Yueyou 邓春华 Chen Wei 陈凌武 Li Xiaofei 丘少鹏 Zheng Keli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08,13(4):282-284
目的探讨输尿管异位开口的诊断及治疗。方珐回顾性分析32例异位输尿管开口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B超检查28例,IVU29例,CT13例、MRU7例,膀胱镜检查13例,异位开口插管造影8例,膀胱尿道、阴道造影12例。对其临床特点、诊断及外科治疗方式进行分析。结果术前确诊28例(93.3%)。行单侧肾脏输尿管或上半肾输尿管切除各12例,输尿管膀胱再植术4例,分期行左、右输尿管膀胱再植、左掌长肌移植尿道括约肌成形l例,左上重复肾、输尿管切除及左下、右侧输尿管膀胱再植1例,未行手术2例。30例术后随访3—16年,效果良好。结论输尿管异位开口的诊断需结合病史、体检、B超、IVU、膀胱镜、CT、MRU等检查进行综合分析,必要时行腹腔镜检查。上半肾输尿管切除及输尿管膀胱再植是治疗输尿管异位开口合并上/下尿路畸形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1.
小儿输尿管开口异位的诊断和治疗(附22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提高小儿输尿管开口异位的诊治效果。方法 总结22例输尿管开口异位患儿临床资料。男1例,女21例。年龄1个月~12岁,平均4岁。单侧17例,双侧5例。21例女童中,有正常分次排尿伴异常漏尿18例,完全持续性漏尿3例;1例男童有上尿路梗阻及泌尿系感染。异位开口于阴道14例、尿道4例、前庭3例、膀胱颈1例。结果 手术治疗20例,其中肾切除者11例、半肾切除者7例,术后漏尿症状消失,3例合并输尿管残端综合征;1例双输尿管膀胱再植术后仍有尿失禁;1例直肠化膀胱术无漏尿症状。结论 明确诊断,选择合理手术是小儿异位输尿管口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重复肾,重复输尿管畸形的诊断与治疗(附20例报告)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报告重复肾,重复输尿管畸形20例,其中单侧畸形15例,双侧畸形5例,并发输尿管异位开口8例,输尿管囊肿4例,重复肾上肾积水7例,重复肾上肾发育不良伴下肾积水,输尿管末端狭窄1例,结合文献分析了IVU,B超和CT的诊断价值,提出了CT对双侧重复畸形伴一侧输尿管异位开口具有定侧诊断价值,指出可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及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3.
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影像学协同诊断与手术矫正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提高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影像学协同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对11例下腔静脉后输尿管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均于术前采用B超、KUB加IVP、逆行肾盂造影等检查而确诊,治疗采用输尿管复位矫正术,术后3~6个月复查临床症状消失,肾积水不同程度减轻,吻合口无狭窄。结论:下腔静脉后输尿管诊断主要依据多种影像学的协同检查,逆行肾盂造影是诊断下腔静脉后输尿管最可靠的方法,采用输尿管复位矫正术能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磁共振尿路成像对异位输尿管开口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磁共振尿路成像(MRU)对异位输尿管开口的定位诊断的价值。方法:对7例输尿管异位开口患者在行B超、CT、静脉肾盂造影(IVU)、膀胱镜插管造影的基础上,进一步行MRU检查。结果:7例患儿术前经B超、IVU均未明确诊断,行MRU检查全部定位诊断明确。结论:MRU可作为B超、IVU等的进一步检查手段,用于小儿输尿管异位开口的定位诊断。 相似文献
15.
重肾双输尿管并发上位肾积水3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分析重肾双输尿管并发上位肾积水误诊原因,探讨临床不典型囊肿、肾上腺囊肿的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重肾双输尿管并发上位肾积水误诊的临床资料。结果:左侧2例、右侧1例。均行手术治疗,术中发现为重肾双输尿管上位肾积水,解除梗阴因素并行整形,术后半年随访,无复发。结论:诊断肾囊肿、肾上腺囊肿时应考虑本病并进行相应检查;对于肾囊肿、肾上腺囊肿穿刺注射无水乙醇应慎重。 相似文献
16.
Santosh Kumar Arup Mandal Naveen Acharya Vanita Jain Jaswinder Kalra Shrawan Singh 《International urogynecology journal》2007,18(8):959-961
Congenital vesicovaginal fistula is an extreme rarity. We report on a case of a 22-year-old lady who presented with menouria
and infertility. On evaluation, she was found to have congenital vesicovaginal fistula, a nonfunctioning right kidney with
ectopic ureter and transverse vaginal septum. Abdominal repair of the fistula, right nephroureterectomy, and excision of the
vaginal septum was performed.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螺旋CT(SCT)增强扫描对异位输尿管口定位诊断的价值。方法:统计1999—2002年收治的16例异位输尿管口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0例为肾发育不良并异位输尿管口,6例为重肾双输尿管并异位输尿管口;影像学诊断方法有泌尿系B超、IVU、SCT增加扫描、逆行插管造影。结果:SCT增强扫描检查患者肾发育不良并异位输尿管口8例,5例明确诊断,其中4例IVU未显影;IVU检查重肾双输尿管6例,5例诊断,但未诊断异位输尿管口;逆行插管造影对肾发育不良并异位输尿管口检查9例,5例诊断,2例显示输尿管;B超对积水的重肾双输尿管诊断1例。结论:对于异位输尿管口的诊断,B超只能作初查,逆行插管造影是一种重要诊断手段,但单靠逆行插管造影诊断有一定盲目性,SCT效果优于IVU,尤其是对肾发育不良并异位输尿管口的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胆总管十二指肠球部异位开口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3年12月山东省滨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例和天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例胆总管十二指肠球部异位开口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7例合并胆总管结石,5例合并胆总管末端狭窄.分析患者的病史和临床表现.检测血常规及血清肝功能指标.行ERCP检查并治疗.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随访时间截至2014年8月.结果 6例患者有反复发作的胆管炎病史,2例患者有反复发作的十二指肠溃疡病史.12例患者均有右季肋区疼痛.7例患者有发热寒战、皮肤巩膜黄染、右季肋区压痛.11例患者ALP和GGT升高,8例TBil和DBiL升高,7例WBC计数升高.(1)ERCP检查:12例患者十二指肠第二、三段均无乳头状开口结构.十二指肠球部后壁有略高于周围黏膜表面的裂缝样开口,无典型的主乳头结构,周围黏膜粗糙、糜烂,胆汁自开口间歇性流出.5例患者可见不同程度的十二指肠溃疡.3例患者可见十二指肠球部变形.12例患者均插管成功.(2)胆道造影检查:12例患者胆总管末端进入十二指肠球部段均逐渐变细并呈镰刀状钩形结构.10例肝内外胆管扩张;7例胆总管结石;5例胰管显影,且开口于十二指肠球部.12例患者中,8例成功施行球囊扩张术(5例胆总管末端狭窄,3例胆总管结石);3例因结石直径>1.5cm,且胆总管十二指肠球部异位开口狭窄,行胆总管探查取石联合胆肠吻合术;1例ERCP取石失败,患者拒绝手术,行PTC经胆道镜取出胆总管结石.术后无出血、胰腺炎等并发症发生.3例患者行球囊扩张术后胆管炎表现未缓解,2例术后胆管炎复发,均行Roux-en-Y胆肠吻合术后治愈;这5例患者平均开腹手术时间为85 min(60~ 150 min),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为10 d(8~14 d).12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38个月(8 ~ 90个月).随访期间,10例患者健康生存,无胆管炎、胆道结石等复发;其余2例患者分别于术后2个月和14个月胆管炎复发,其中1例伴胆总管泥沙样结石复发,均再次入院行Roux-en-Y胆肠吻合术后治愈,后期随访无复发.结论 反复发作的胆管炎、十二指肠溃疡病史,右季肋区疼痛、皮肤巩膜黄染、肝功能异常,ERCP检查十二指肠球部裂隙样开口并有胆汁流出,胆道造影检查见胆总管末端进入十二指肠球部段逐渐变细,呈镰刀状钩形结构是胆总管十二指肠球部异位开口的临床特征.该病的治疗以针对伴发疾病为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