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加味通乳丹治疗产后缺乳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晓玲 《陕西中医》2000,21(12):564
治疗方法:基本方:黄芪30g,当归、穿山甲、白芍各10g,王不留行15g.加减法:气血虚弱为主者加人参10~15g,热地15~30g;肝郁气滞较明显者加柴胡、青皮各10g伴肝郁化热者加蒲公英15~30g,夏枯草10~15g.上方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5d为1个疗程,服药1疗程后判断疗效.  相似文献   

2.
《江西中医药》2001,32(2):62
辨证为肾虚者 ,拟归芍地黄汤合五子补肾丸加减 (当归8g,白芍、川芎、山药、菟丝子、枸杞子、覆盆子、女贞子、桑螵蛸、海螵蛸、炒续断各 10 g) ;后天亏损者 ,多选补肾八珍汤加减 (紫石英 15 g,菟丝子、熟地、覆盆子、枸杞子、当归、川芎、白术、党参、茯苓各 10 g)。肝郁者拟逍遥散加减 (醋柴胡、醋香附、当归、白术、白芍、薄荷、川楝子、延胡索各 10 g,丹参15 g) ,肝郁化火者 ,加丹皮、生山栀 ;肝郁瘀血者 ,加桃仁、红花、生五灵脂。痰湿者 ,拟苍附导痰汤加减 (制苍术、制香附、法半夏、制南星、白术各 10 g,茯苓、党参各 15 g,陈皮、广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68例慢性浅表性胃炎肝郁脾虚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8例采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对照组160例单用西药治疗,两组均以14天为1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7.98%,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7.50%,两组比较,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肝郁脾虚型)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治疗焦虑症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80例住院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丁螺环酮,10mg/次,3次/d。治疗组40例柴胡疏肝散(柴胡12g,白芍、枳壳、香附、川芎、郁金各10g,甘草~炙6g;痰湿明显加陈皮、半夏、茯苓、竹茹各10g;气郁化火加栀子、黄芩各10g;嗳气频频,食滞腹胀重加莱菔子、神曲、山楂各10g;忧郁伤神失眠重加茯神、远志各10g,琥珀~(冲服)3g)。1剂/d,水煎400mL,早晚温服。连续治疗4周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HAMA评分、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5例,显效18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00%。对照组痊愈7例,显效13例,有效9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2.5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HAMA评分两组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治疗焦虑症,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黄精性甘平,入肺脾肾经;功能润肺滋阴,补脾益气。笔者根据长期临床应用,体会到治疗慢性胃炎,在二黄公英建中汤的基础上加黄精,其疗效明显提高。处方:黄精15g,黄芪20g,黄连4g,蒲公英15g,桂枝9g,白芍15g,生姜6g,大枣10g。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脾胃虚寒明显、胃脘寒冷怕凉者加高良姜、砂仁;兼肝郁气滞者合柴胡疏肝散;肝郁化火者合化肝煎;兼胃  相似文献   

6.
论述柴胡疏肝散对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探讨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辨证分型治疗.通过选取病例以柴胡疏肝散为基本方辨证施治.柴胡疏肝散基本方为:柴胡10g、白芍20g、枳壳10g、甘草5g、陈皮10g、川芎6g、香附10g,均按照辨证施治的原则进行加减.经2-3个疗程治疗后,治愈118例,占59.6%;显效44例,占22.2%;有效33例,占16.7%;无效3例,占1.5%;总有效率98.5%.表明柴胡疏肝散辨证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具有较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7.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肝郁头痛3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大庆 《河北中医》2004,26(9):693-693
1999—2003年,笔者采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肝郁头痛36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治疗抑郁症35例疗效。[方法]使用前瞻性设计,对35门诊患者使用柴胡舒肝散(柴胡15g,陈皮12g,白芍15g,甘草6g,枳壳15g,香附20g,川芎、五味子、合欢皮各15g,山茱萸30g,黄柏15g,砂仁、龟板各20g;肝郁化火、阴虚火旺及伤及心阴加沙参20g,阿胶、黄连各15g;心悸易惊加茯神、远志各15g,柏子仁20g,酸枣仁50g,牡蛎、龙骨各20g;食滞腹胀加代赭石15g,旋覆花、佛手、麦芽、神曲各10g;月经不调加红花10g,当归25g,桃仁15g,丹参、郁金各20g);1剂/d,水煎400m L,早晚口服,200m L/次。连续治疗15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HAMD评分、SAS评分、SDS评分、不良反应。连续治疗3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显效33例,有效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14%。HAMD、SAS、SDS评分均明显改善(P0.01)。[结论]柴胡疏肝散治疗抑郁症35例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正>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30例,男13例,女17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70岁,平均41岁;病程最短2周,最长10年。临床大都有入寐困难或寐而易醒,醒后不寐,重者彻夜难眠,并伴有头痛头昏、心悸健忘、多梦等症。治疗方法在柴胡疏肝散(柴胡、香附、白芍、川芎、枳壳、甘草)基础上,兼血瘀者加赤芍、丹参;肝火盛者加菊花、栀子;痰湿重者加胆南星、石菖蒲;心神不安者加炒酸枣仁、夜交藤、茯神。每日1剂,水煎服。10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胃炎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70例门诊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治疗期间避免进食过冷过热和粗糙食物或过量的烟酒等,减少或避免对胃产生刺激。对照组35例奥美拉唑胶囊、阿莫西林胶囊、甲硝唑片口服;胆汁或十二指肠反流,加吗丁啉片餐前口服。治疗组35例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川芎、枳壳、白芍、香附各12g,陈皮、木香、郁金、青皮各15g,甘草5g)1剂/d,煎后取汁300ml,2次/d温服.疼痛甚,嗳气明显加沉香、川楝子各12g,旋复花10g;夹血瘀者加丹参、五灵脂各10g。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观测临床症状、胃镜检查、病理检查。4周为1疗程,连续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随访15d。[结果]治疗组痊愈12例,显效15例,有效8例,显效率77.14%。对照组痊愈5例,显效12例,有效18例,显效率48.5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胃炎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血管性头痛的效果。方法:10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1例,对照组用西药治疗,观察组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血管性头痛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头痛17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治疗方法 川芎20g,荆芥、防风、白芷、薄荷、羌甘草各10g,细辛6g。加减:血管神经性头痛重用川穹至~30g,加白芍30g;阴虚加生地20g;鼻炎而致头痛加黄芪60g,玄参20g,射干10g;流黄涕者加苍耳子10g;神经性头痛加半夏、枣仁30g;肝胆火旺者加龙胆草、柴胡各15g;颈椎病所致头痛加葛根汤,10d为1疗程。  相似文献   

13.
柴胡疏肝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6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忠康 《光明中医》2010,25(3):442-443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66例脾虚肝郁型FD应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4周为一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愈28例,显效20例,好转1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2.42/%。结论柴胡疏肝散治疗FD疗效显著,是治疗FD的有效方剂,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药柴胡疏肝散治疗紧张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紧张性头痛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30例予以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对照组30例予以西药阿米替林,15d 1疗程,治疗两疗程进行疗效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紧张型头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1996年3月至1999年8月,笔者应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外科术后肠粘连8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8例中,男5,女3,年龄24~58岁,平均38.5岁;病程最短者12天,最长者4个月;经治患者均曾服用新斯的明等西药治疗或理疗。2 治疗方法柴胡疏肝散加减。药用:柴胡10g,白芍10g,陈皮10g,枳壳15g,香附12g,厚朴10g,丹参20g。腹胀甚加木香6g,炒莱菔子10g;腹痛甚加郁金10g,元胡10g(或川楝子10g);身热加黄连10g;大便秘结加大黄10g;压痛明显加桃仁10g,丹参10g;呕吐加枳实15g,竹茹10g;身软加黄芪20g。3剂,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1周后观察疗效。  相似文献   

16.
<正> 川芎茶调散加味:川芎、丹参各15克,荆芥、防风、羌活、延胡索各12克,白芷、薄荷各10克,细辛3克。每日一剂,水煎300毫升,早晚两次分服。偏风寒者,重用羌活、白芷;偏风热者,加桑叶、菊花;兼痰浊者,加天麻、远志;有淤血者,加赤芍.重用延胡索;失眠者,加枣仁,重用丹参;项背不适加葛根;急躁易怒加白芍、钩藤。7天为一个疗程。治疗期间停用其它药物。自1987年以来,笔者用本方治疗神经性头痛54例,治疗效果:近期治愈(头痛及伴随症状消失,半年以上未复发者)16例,显效(头痛及伴随症状明显减轻,发作次数减少一半以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推拿治疗外感风寒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外感风寒头痛门诊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给予推拿与川芎茶调散加减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川芎茶调散加减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50例中,临床痊愈36例,显效9例,有效5例;对照组50例中,临床痊愈加例,显效15例,有效10例,无效5例。两组疗效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推拿对外感风寒头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柴胡疏肝散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用柴胡疏肝散加减口服,对照组用奥美拉唑加阿莫西林口服,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疗效与对照组近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孔令彪主任认为,肝郁日久,化火生风;肝失疏泄,克脾生痰;肝郁气滞,瘀血内生;肝郁化火,火灼肝阴,致阴虚阳亢等,均可导致头痛。故紧张型头痛以肝郁气滞为主要病机,夹以风、火、痰、瘀等致病因素上扰清窍而发病。临床可分为肝郁气滞型、肝火上扰型、胆郁痰扰型、瘀血阻络型、阴虚阳亢型5型,均以肝郁气滞为发病基础。孔主任主张以疏肝解郁法为主导,兼以熄风、清火、温通、活血、补虚、安神诸法辨证论治,擅用柴胡疏肝散加减化裁。  相似文献   

20.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脂肪肝6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唐方荣 《四川中医》2008,26(4):82-83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脂肪肝的疗效.方法:采用柴胡疏肝散治疗(药物组成:柴胡、陈皮、川芎、香附、枳壳、芍药、炙甘草),每日1剂,水煎服分早晚2次口服,连服两个月.结果:62例脂肪肝患者中,经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痊愈55例,明显好转3例,4例按疗程治疗2周后无效.结论: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脂肪肝疗效显著,值得试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