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陈强  邹先明 《医学文选》1999,18(3):358-358
小儿浅表手术麻醉,通常采用安定——氯胺酮方法(DK)。我们对26例患儿分别采用DK及安定——氯胺酮-异丙酚(DPK)麻醉,以观察其麻醉效应,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26例小儿中,男16例,女10例,年龄2~12岁,体重12~30kg。手术均为浅表手术(斜视矫正术、隐睾手术、疝修补术、唇裂修补术等),术前ASAⅠ~Ⅱ级,随机分为DK组及DPK组,其中DK组14例,DPK组12例。二种方法术前半小时均予002mg/kg阿托品肌注,入室前5mg/kg肌注氯胺酮,小儿安静后入手术室,建立静脉通道…  相似文献   

2.
我们采用异丙酚合并高频喷射通气(HFJV)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并与氯胺酮复合全麻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气管异物取出术30例,年龄1岁~12岁,其中男18例,女12例,体重8kg~34kg。术前均肌注阿托品0.02mg/kg,苯巴比妥钠5mg/kg。患者分两组,A组15例,用安定0.4mg/kg,异丙酚(1.5~2)mg/kg诱导,间断注射异丙酚0.5mg/kg维持;B组用安定0.4mg/kg,氯胺酮(1~2)mg/kg诱导,间断静注氯胺酮首量的一半维持。A组患者中3岁以上加用芬太尼…  相似文献   

3.
行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86例,根据不同麻醉用药分为4组:Ⅰ(n=29)氯胺酮5mg·kg-1肌注,γ-OH81.5~108.6mg·kg-1静注;Ⅱ(n=24)氯胺酮5mg·kg-1肌注,安定0.2mg·kg-1、γ-OH37.5~65.5mg·kg-1静注;Ⅲ(n=23)氯胺酮5mg·kg-1肌注,安定0.2mg·kg-1静注;Ⅳ(n=10)单用氯胺酮5mg·kg-1肌注。各组优例数率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Ⅰ82.8%和6.9%,Ⅱ66.7%和12.5%,Ⅲ43.5%和21.7%,Ⅳ0和40%。说明氯胺酮合用γ-OH较大剂量的Ⅰ组麻醉效果最好,并发症发生率最低;单用氯胺酮的Ⅳ组麻醉效果最差,并发症发生率最高。  相似文献   

4.
腹膜后巨大畸胎瘤切除1例麻醉体会附属医院麻醉科田淑芳患儿女,7个月,体重8kg,因腹部肿物4个月入院。术前30分肌注氯丙嗪8mg、阿托品0.15mg,入手术室肌注氯胺酮40mg,开放二条静脉,给安定2.5mg、r─羟基丁酸钠750mg,气管插管,行骶...  相似文献   

5.
误吸是麻醉期间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人们对成人误吸有了充分的认识,但对于全麻期间小儿误吸的了解尚有限。现对我院自1995年3月至1999年3月期间14例小儿全麻误吸病例进行回顾分析,并对其中较典型的4例重点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例1 男患,3岁。体重18kg,ASAⅠ级,行睾丸固定术。麻醉诱导:氯胺酮1mg/kg,异丙酚2-5mg/kg,窥喉欲下食道多谱勒探头时,患儿挣扎、屏气,SpO2由99%降至88%,面罩供氧,再次静注氯胺酮2mg/kg,异丙酚1-5mg/kg,呼吸受到抑制,面罩加压供氧时…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小儿(20例)手术中骶管阻滞与静脉复合全麻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本组为(男性16例,女性4例。年龄5月~11岁。体重9~265kg)ASAⅠ_Ⅱ级择期手术患儿。手术时间075~3h。手术种类:腹股沟斜疝7例,会阴手术3例,下肢手术9例,阑尾切除1例。随机分为静脉麻醉组(Ⅰ)和骶管阻滞组(Ⅱ),各10例。术前30min肌注鲁米那2mg/kg,东莨菪碱001mg/kg或阿托品002mg/kg。不合作患儿肌注氯胺酮(4~6)mg/kg,行基础麻醉。Ⅰ组在手术开始时静推氯胺酮1mg/kg,Ⅱ组予静注安定01mg/kg,以6~7号针头行骶管穿刺。局麻…  相似文献   

7.
我院1981~1997年间共实施小儿氯胺酮麻醉1678例。术中死亡2例,死亡率0.12%。其它并发症12例,并发症发生率0.83%。现将我院16年来的小儿氯胺酮麻醉所致意外和副反应作一回顾性分析。1 临床资料本组病人1678例,年龄3天~14岁,体重3~35kg。术前用药除特殊情况外,1周岁以内仅用阿托品0.01~0.02mg/kg,术前30分钟肌注;1周岁以上加用苯巴比妥钠3~4mg/kg肌肉注射。首次氯胺酮用药4~7mg/kg肌注或2mg/kg静脉注射,如果时间较长,在首剂应用后改1%氯胺酮…  相似文献   

8.
氯胺酮复合异丙酚用于小儿麻醉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小儿肿瘤择期手术40例,ASAⅠ ̄Ⅱ级,随机分为氯胺酮-异丙酚(P组)少单用氯胺酮(K组)两组,两组均肌注氯胺酮5mg ̄10mg/mg做基础麻醉,P组以氯胺酮1mg/kg和异丙酚2mg ̄2.5mg/kg静脉维持;K组单用氯胺酮1.5mg ̄2mg/kg静脉维持;观察两组给药后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的比较。结果:K组血压(BP)、心率(HR)明显上升;P组血压(BP)、心率(HR)均维持在正常  相似文献   

9.
本院近年来施行小儿斜视矫正术61例(男26例,女35例)年龄2~12岁,体重11~34kg术前常规禁食水6小时以上。1麻醉处理麻醉前肌注安定0.02mg/kg,阿托品0.02mg/kg,肌注氯胺酮6mg/kg,入睡后,开放静脉,缓慢推注12.5%γ—...  相似文献   

10.
我院自1989~1998年对45例先天性小儿唇腭裂行修复术,现将麻醉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30例,女15例,年龄3天~12岁。唇裂Ⅱ度12例,Ⅲ度7例,唇裂Ⅱ度9例,Ⅲ度4例,腭裂术后复裂3例,合并唇腭裂Ⅲ度10例。无其它疾病并发症。12麻醉方法术前肌注鲁米那2~3mg/kg,阿托品0015~002mg/kg。患儿入手术室后肌注氯胺酮5~8mg/kg,待患儿  相似文献   

11.
咪唑安定在局麻手术病人行清醒镇静的剂量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静注或肌注不同小剂量咪唑安定在局麻手术的镇静效果,安全性及其适宜剂量。方法:45例病人随机分为3组,术前静注咪唑安定0.02mg/kg(A组),0;03mg/kg(B组),肌注0.03mg/kg(C组)。分别记录用药前,用药后,1,3,5,10,15,20,30,60分钟的BP,HR,RR,SpO2焦虑及镇静状态。结果:3组用药后均有抗焦虑作用;镇静作用B组强于A,C组;医生评价均较满意  相似文献   

12.
吴励文  郑慧 《苏州医学院学报》1998,18(7):729-729,734
腹盆腔手术200例行硬膜外阻滞,局部药为2%利多卡因10ml+0.3%地卡因10ml+1:20万U肾上腺素,麻醉平面出现后,随机分组,异丙酚组100例,术前5min静滴异丙酚稀释(5%GS4份+异丙酚1份),负荷量为10mg/kg,维持量2 ̄4mg/kg。氟芬合剂组100例,术前5min静注氟芬合剂2 ̄3ml作为对照组。结果两组均能满足手术要求,术中P、R、MBP、SPO2、ETCO2等指标两组无  相似文献   

13.
多沙普仑用于处理全麻后呼吸抑制和催醒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择期手术58例,芬太尼静吸复合麻38例,氯胺酮普鲁卡因静吸复合麻20例,术毕分别应用多沙普仑2mg/kg静注或钠洛酮0.4mg静注处理全麻后呼吸抑制和催醒,结果表明应用多沙普仑后呼吸明显改善(P<0.01),催醒显效65~70%,有效30~35%,与钠洛酮效果相近,但副作用较少,且不影响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14.
资料与方法全组50例,男32例,女18例。年龄4月~5岁。体重6kg~16kg。先天性唇腭裂48例。单纯唇裂2例。术前用阿托品0.1mg/5kg,鲁米那钠3mg/kg~5mg/kg。进入手术室后Ⅰ组氯胺酮4~6mg/kg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1~2mg/kg,γ羟基丁酸钠80~100mg/kg,并持续性鼻导管低流量吸氧,氧流量2L/分钟。Ⅱ组氯胺酮加用γ羟基丁酸钠麻醉不吸氧。两组术中患儿稍动时追加氯胺酮,两组加眶下神经阻滞。术中两组均监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观察术中生命体征、苏醒时间、记录术中和…  相似文献   

15.
康健  肖菡 《浙江医学》2001,23(8):488-489
近年来新生儿期即行唇裂修补术已渐广泛。为提高麻醉的安全性 ,本文就新生儿唇裂修补术的麻醉管理问题进行探讨。1.一般资料我院1998年3月~2001年3月行新生儿唇裂修补术16例 ,男11例 ,女5例 ;年龄3~28d ,平均 (18.25±9.8)d ;体重3~5kg,平均 (3.9±0.9)kg。其中唇裂7例 ,唇裂伴腭裂9例。术前常规禁奶4h ,禁水2h。2.麻醉方法麻醉前30min肌注阿托品0.1mg。入手术室后给予小剂量咪唑安定、氯胺酮合剂 (其中咪唑安定0.25mg/kg、氯胺酮2.5mg/kg)肌注作为基础麻…  相似文献   

16.
异丙酚是一种新型静脉麻醉药,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短和快速代谢成无活性产物的特点,从而极为适用于小儿持续静脉给药做全身麻醉。通过本观察,了解异丙酚应用于小儿静脉全麻中对循环功能的影响及术后恢复清醒的情况,并与安定作比较。1 资料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ASAⅠ级,施行中小手术,年龄8个月~11.5岁患儿4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Ⅰ组为异丙酚、氯胺酮组;Ⅱ组为安定、氯胺酮组。1.2 麻醉方法 麻醉前30min,肌注阿托品0.01mg/kg、苯巴比妥钠2mg/kg。入手术室前肌注氯胺酮5mg/…  相似文献   

17.
利多卡因预防异丙酚静注痛的最佳剂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洪珍  莫籍基 《广东医学》1997,18(12):818-819
为探讨利多卡因预防异丙酚静注痛的最佳剂量,120例ASAI~Ⅱ级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例数相等的四组,I组:异丙酚,Ⅱ组:异丙酚+利多卡因0.1mg/kg;Ⅲ组:异丙酚+利多卡因0.3mg/kg,Ⅳ组:异丙酚+利多卡因0.5mg/kg。异丙酚的用量均为2.5mg/kg,结果:Ⅱ,Ⅲ,Ⅳ组异丙酚静注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I组(P〈0.01~0.05),而Ⅱ,Ⅲ,Ⅳ组间异丙酚静注痛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  相似文献   

18.
对异丙酚、笑气、氨氟醚静吸复合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45例进行临床分析。静注芬太尼2~4μg/kg,异丙酚2mg/kg,卡肌宁0.5mg/kg诱导插管后,吸入45%~60%笑气,1%~2%氨氟醚,并间断静注异丙酚和卡肌宁加深麻醉和维持肌松。诱导后血压下降1.85±0.51kPa,插管后恢复到诱导前水平或略高,CO2人工气腹后5~10min血压升高1.45±0.39kPa,PETCO2上升0.543±0.059kPa,Ppeak上升0.395±0.057kPa,TV下降150±41.5ml,牵拉胆囊时无明显低血压及窦缓等胆心综合征,术毕迅速清醒,无严重意外及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9.
婴幼儿基础麻醉下的连续硬膜外隙阻滞 ,是针对不能合作的婴幼儿开展的椎管内麻醉方法。本组在氯胺酮等基础麻醉下 ,对16例婴幼儿行硬膜外阻滞 ,效果良好 ,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本组共16例 ,男6例 ,女10例 ,年龄10个月~3(1.65±0.34)岁 ,体重9~14(10.33±1.01)kg。因先天性髋脱位、髋关节结核等择期行髋关节手术 ,ASAⅠ~Ⅱ级 ,右髋关节手术9例 ,左髋关节手术7例。术前30min肌肉注射阿托品0.01~0.02mg/kg,基础麻醉用氯胺酮4~6mg/kg 肌肉注射 ,患儿入睡后面罩吸氧 ,行…  相似文献   

20.
麻醉前应用阿托品对气道分泌物作用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麻醉前应用阿托品对呼吸道腺体分泌的作用。方法 30例ASA1~2级成人择期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3组、A组术前30min肌肉注射0.5mg阿托品和安定10mg,麻醉诱导为安定0.2mg/kg、芬太尼2.0μg/kg、太喷妥钠5mg/kg及琥珀胆碱2mg/kg,B组与A组相同,术前不用阿托品,C组蔡太尼的剂量为4.0μg/kg,余均同B组。麻醉前用药后与麻醉诱导前记录病人的口腔干燥程度、与气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