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四硫化四砷(As4S4)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心电图校正后QT(QTc)间期的影响.方法复方柏子仁(主要成分As4S4)治疗的90例患者分为诱导缓解组和巩固维持治疗组.诱导缓解组测定并记录患者服药前及缓解后的血砷浓度及同步12导联心电图;巩固维持治疗组测定并记录患者服药前及第2,4,6,8,10疗程后的血砷浓度及心电图.测量每份心电图的QT间期值,以Bazett公式校正,计算出QTc,观察血砷浓度与QTc间期的关系.结果无论诱导缓解组还是巩固维持治疗组,口服As4S4均能引起QTc间期的延长,QTc与As4S4的剂量及血砷浓度有关,随着As4S4的累积剂量或血砷浓度增大,QTc值及其延长的幅度也增大.在巩固维持治疗组服药的10个疗程中,QTc值异常(≥440 ms)率平均为 37.7%,随服用As4S4累积剂量的增加,各疗程血砷浓度缓慢上升,但各疗程之间的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各疗程中QTc间期虽逐步延长,但QTc值异常率在各疗程中无显著性差异(P>0.05).QTc异常的患者均无临床症状,未出现室性心动过速或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等病变,无一例患者因QTc间期延长而终止治疗.结论 As4S4治疗APL虽可引起QTc间期延长,且QTc间期的变化与血砷浓度呈正相关,但As4S4仍为一种安全的治疗APL的药物.  相似文献   

2.
由急性脑血管病所致心电图改变,逐渐被临床工作者所重视。本文作者共收集近3年来145例急性脑血管病心电图旨在对QTc间期进行分析和讨论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45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中,男性97例,女性48例;年龄39岁~83岁,平均年龄61.4岁。全部病例按专业学术会制定的标准确诊[1],均有CT、MRI或腰穿证实,并做生化检验。其中脑缺血性组,脑梗塞46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缺血)5例;脑出血组,蛛网膜下腔出血(SAH)9例,脑出血85例。1.2.检测方法对所有病例在入院3天内,由专业人员采用日本光电6511心电图机,床边常规记录12导联心电图,…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长期口服四硫化四砷(As4S4)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肝脏的慢性毒性。方法对长期服用As4S4的APL患者各时期生化指标、超声检查结果(包括肝、脾大小形态,实质回声及门脉宽度的检查)及肝纤维化指标(PⅢNP及Ⅳ型胶原)进行跟踪分析。结果106例服用As4S4的APL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36(6~72)个月,丙肝阴性组84例,初始服用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高于2倍正常值的发生率分别为16.7%和15.5%,ALT、AST、γ-谷氨酰转移酶(GGT)水平比服药前有明显升高(P值均〈0.05),连续用药0.5,1.0,2.0,3、0年及3、0年以上ALT、AST、GGT水平与用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其他生化指标: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总蛋白(TP)、白蛋白(ALB)、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A/G)、尿素氮(BUN)、肌酐(CRE)与用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丙肝阳性组22例,初始服用时ALT、AST高于2倍正常值的发生率分别为63.6%和59.1%,连续用药2年后肝功能恢复至接近正常水平。连续用药3年以上的APL患者42例,丙肝阴性组33例患者中,2例脾肿大、1例门脉增宽,21例(63.6%)被诊断为脂肪肝,16例进行肝纤维化指标检测均为正常;丙肝阳性组9例患者中,4例脾肿大,2例门脉增宽,6例(66、7%)被诊断为脂肪肝,6例进行肝纤维化指标检测,2例高于正常值。结论APL患者长期服用As4S4对肝功能无显著影响,未引起明显的肝纤维化和门脉高压症状,但脂肪肝发病率较高,应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全反式维甲酸(ATRA)、四硫化四砷(As4S4)、化疗三联方案与ATRA、化疗二联方案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维持治疗中的疗效差异。方法60例APL患者经ATRA诱导分化达完全缓解(CR)后,用联合化疗巩固治疗。随后随机分为两组,三联组30例用ATRA+As4S4+化疗维持治疗,二联组30例仅应用ATRA+化疗维持治疗。分析两种治疗方案的疗效、不良反应及对PML-RARα融合基因转阴的影响。结果三联组3年累计持续完全缓解(CCR)率为90.0%,二联组为63.3%,三联组PML—RARα融合基因转阴率明显高于二联组(分别为90%和63%,P〈0.05)。加用As4S4治疗不良反应未明显加重。结论APLCR患者巩固治疗后应用ATRA+As4S4加化疗维持治疗,CCR率高,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静脉应用三氧化二砷或口服复方黄黛片治疗后引起带状疱疹的再激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内科2008-2019年收治的212例接受砷剂治疗的APL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Kaplan-Meier分析、卡方检验、箱式图等对患者进行统计及分析描述,观察应用砷剂后引起的带状疱疹病毒的激活率。结果:排除早期死亡病例及早期自动出院的病例,在175例使用砷剂治疗的APL患者中,17例出现带状疱疹再激活,带状疱疹在应用砷剂后10个月内再激活的精确风险为9.7%。砷剂累计中位剂量6.2(2-12)mg/kg。结论:砷剂治疗可以诱发带状疱疹病毒较高的再激活率。  相似文献   

6.
维甲酸和砷剂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进行诱导分化和凋亡治疗的成功,成为分子靶向性治疗的典范.本文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四硫化四砷(As4S4)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白血病细胞中PML/PML-RARα蛋白的作用。在患治疗前和治疗后不同时间多次留取骨髓或外周血标本,用抗PML蛋白单抗对APL细胞进行间接免疫荧光染色,并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荧光信号的演变规律。结果显示:治疗前APL细胞表现为细胞核内弥漫分布的大量微颗粒荧光信号。As4S4治疗后,最早于第2天即可出现荧光分布的改变,表现为微荧光颗粒消失,出现数个大荧光颗粒,并出现核周荧光,最终大荧光颗粒也消失。当As4S4合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时,PML蛋白荧光信号变化规律与单用As4S4基本相同。但单独应用ATRA治疗后,PML蛋白荧光信号的改变与前两组明显不同,主要差别为微荧光颗粒不会很快消失,而是在微荧光颗粒逐渐减少的基础上,出现越来越多的大荧光颗粒,最终微荧光颗粒消失,而大荧光颗粒始终存在。结论:As4S4使患体内APL细胞的PML/RML-RARα蛋白发生重新分布,与ATRA治疗后完全不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能有效降低高危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早期病死率、减少血液和髓外复发的合理治疗方法。方法对APL初诊时高白细胞与非高白细胞患者的临床生物学特征及治疗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比较。结果29例初诊高白细胞的APL患者占131例初治APL的22.0%。其细颗粒型和CD34^+表达显著增多,早期病死率和复发率亦高于初治白细胞不高的患者。结论初诊高白细胞的APL为高危患者,治疗应个体化,尽早化疗。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治疗取得了新进展,根据危险分层不同的诱导巩固治疗可以进一步提高疗效.本文就目前国际上诱导和巩同治疗中使用阿糖胞苷和砷剂,巩固治疗后达分子缓解的维持治疗方案及防止中枢复发的预防性鞘注化疗这些争论性话题进行了探讨,并结合国际上最新的指南对各阶段的治疗策略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全反式维甲酸(ATRA)以及三氧化二砷(As2O3)联合ATRA两种化疗方案治疗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探讨As2O3,是否可以改善APL患儿长期预后.方法 1992年7月至2006年3月收治的儿童APL患者45例,其中24例使用ATRA进行诱导治疗,21例使用As2O3和ATRA联合诱导治疗,观察治疗后的缓解情况、凝血功能恢复及不良反应等发生情况并进行长期随访.结果 ①ATRA组完全缓解(CR)19例,CR率为79.2%.ATRA+As2O3组21例全部达到CR,两组CR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2,P=0.027).②在诱导治疗时ATRA+As2O3组的血小板计数及凝血指标的恢复较ATRA组快(P值分别为0.015和0.009).③ATRA组随访41个月的总生存(OS)率为77.8%,无事件生存(EFS)率为66.9%.ATRA+As2O3组随访34个月的OS率为100%,EFS率为100%,两组的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7).④ATRA+As2O3组患儿PML-RARa融合基因检测转阴时间明显短于ATRA组(P=0.026).结论 APL患儿联合使用ATRA和As2O3进行诱导治疗可以获得很高的CR率,降低因脑出血及DIC的死亡率;在诱导治疗及巩固治疗时加用As2O3可以更迅速地减少白血病克隆,提高儿童APL患者的长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11.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特殊亚型,其主要临床特征为严重的凝血功能障碍、出血倾向,并且患者早期病死率高.随着对APL研究的不断深入,该疾病成为目前治愈率最高的白血病.为了更好地指导APL的临床治疗,进一步提高APL患者的生存质量,笔者拟就APL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发病初期和维甲酸及三氧化二砷治疗期间组织因子的表达。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复合物,D-二聚体和细胞裂解液TF含量;RT-PCR法测定细胞TF mRNA的转录情况。结果:发病时,患者血浆SFMC和D-D水平,骨髓分离的单个核细胞悬液的促凝活性,细胞裂解液的促凝活性,细胞裂解液的TF水平,TFmRNA的转录均显著升高,经ATRA和AS2O3治疗后显著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不同诱导缓解方案的缓解率和缓解时间及不同治疗方案对预后和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初治APL患者73例,按照不同的诱导缓解治疗方案分为单纯化疗组、单纯全反式维甲酸(ATRA)治疗组、ATRA联合化疗组和ATRA联合砷剂(As2O3)组,比较各组的完全缓解(CR)率和达到CR的时间.达到CR的病例,按照不同的缓解后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即化疗→ATRA→As2O3序贯治疗组、化疗与ATRA交替治疗组,比较两组3年总生存(OS)率、复发率、无病生存(DFS)率.结合诱导缓解与维持巩固治疗方案,将病例重新分为两组:应用ATRA和As2O3联合诱导缓解并以化疗→ATRA→As2O3序贯维持治疗者为双药诱导、序贯维持组,其他为非双药诱导、序贯维持组.比较两组的CR率、OS率和DFS率.结果 ①在诱导缓解治疗阶段,ATRA联合As2O3组的诱导缓解率高达100%,单纯化疗组57.1%,ATRA或ATRA联合化疗组78.8%,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达到CR的中位时间以ATRA联合As2O3组最短,为26(13~40)d.②在维持巩固治疗阶段,诱导缓解后序贯治疗组和化疗与ATRA交替治疗的3年OS率分别为(95.7±4.3)%和(68.6±11.2)%,3年DFS率分别为(79.0±9.5)%和(32.9±15.5)%(P<0.05).序贯治疗组的复发率为14.8%,明显低于化疗与ATRA交替治疗组(50.0%).③双药诱导、序贯维持组患者CR率、3年OS和DFS率均达到100%.非双药诱导、序贯维持组CR率为72.9%,3年OS率为(72.3±9.1)%,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TRA联合As2O3的诱导缓解率高,达到诱导缓解时间短.化疗、ATRA、As2O3序贯进行诱导缓解后治疗的复发率低,生存和无病生存率高.将二者结合进行规范化治疗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疗效、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全反式维甲酸 (ATRA)联合三氧化二砷 (As2 O3 )治疗初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的完全缓解 (CR)率和融合基因PML RARα转阴情况。方法 ATRA 2 5mg·m- 2 ·d- 1 、As2 O30 .16mg·kg- 1 ·d- 1 联合治疗初发APL直至CR。根据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维甲酸综合征以及肝功能变化调整ATRA和As2 O3 的剂量。观察CR率、获得CR和融合基因PML RARα转阴所需的时间、不良反应及近期缓解时间。结果  31例初发APL患者早期死亡 2例 ,2 9例获CR ,CR率 93.5 %,获得CR的平均时间为 (2 5 .1± 3.9)d。 6 6 .5 %患者在治疗开始后出现白细胞升高 ,6 5 .5 %出现肝功能异常 ,多在As2 O3减量或停用后 1周内恢复。所有患者初发时均为PML RARα阳性 ,CR时 10 .3%转阴 ,巩固治疗后检测的 13例中 10例 (77.0 %)转阴。至今 2 9例获CR的患者仍处CR状态 (1~ 8个月 )。结论 ATRA联合As2 O3 治疗初发APL疗效好 ,不良反应少。长期CR时间需要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5.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疗的远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治疗的远期疗效。方法对初诊APL患者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缓解治疗,完全缓解(CR)后给予3~4个疗程巩固联合化疗,达分子生物学缓解后用ATRA和巯嘌呤(6-MP)+甲氨蝶呤(MTX)交替维持治疗2年,在完成巩固治疗后及随后的4~5年用筑巢式RT—PCR检测PML—RARα融合基因定期监测微量残留病。结果共81例APL患者,75例(92.6%)达到CR,早期死亡(ED)率6.6%,ED患者确诊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早幼粒细胞比例明显高于CR者(P〈0.05)。65例(80.2%)患者接受了诱导缓解后巩固化疗,60例(92.3%)患者在3个疗程化疗后PML—RARα融合基因转阴,3例(4.6%)患者第4疗程结束后PML—RARα融合基因转阴。中位随访21.2(8.0~64.0)个月,血液学复发6例,复发率9.2%。Kaplan—Meier分析5年总生存(OS)率(86.6±4.6)%。65例接受了诱导缓解后巩固化疗的患者,5年无复发生存(RFS)率为82.7%。COX回归分析表明白细胞增高(〉10×10^9/L)为影响患者OS的惟一不利因素。结论经系统治疗80%以上的APL可望获得长期无复发生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三氧化二砷 (As2 O3 )联合全反式维甲酸 (ATRA)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As2 O3 联合ATRA治疗初治和复发APL患者 2 0例 (可评价的患者 18例 )。治疗方法如下 :As2 O3 (0 .1%溶液 ) 10ml加入 5 0g L葡萄糖溶液 5 0 0ml静脉点滴 ,持续 4~ 6h ,1次 d ;ATRA 2 5mg·m- 2 ·d- 1 ,分 2~ 3次服用。结果  17例患者获得完全缓解 (CR) ,CR率 94.4%。 14例初治患者均获得CR ,4例复发患者中 3例取得CR。均在 30d内达CR。没有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ATRA联合As2 O3 治疗APL患者不仅能获得好的疗效 ,而且能缩短达CR的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