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在凡 《基层医学论坛》2016,(16):2225-2226
目的:探讨内窥镜鼻窦手术中鼻中隔高位偏曲和中鼻甲整形同期处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鼻窦炎鼻息肉伴鼻中隔高位偏曲及中鼻甲病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单独采用内窥镜鼻窦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将鼻中隔高位偏曲和中鼻甲整形同期处理。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鼻粘连情况。结果采用不同方式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鼻粘连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鼻窦炎、鼻息肉伴鼻中隔高位偏曲和中鼻甲病变患者实施内窥镜鼻窦手治疗的同时配合鼻中隔高位偏曲和中鼻甲整形处理,对降低鼻粘连发生率有重要作用,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武秀红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3):1687-1688
目的观察在内窥镜鼻窦手术中同期处理鼻中隔高位偏曲及中鼻甲整形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同时伴有鼻中隔高位偏曲及中鼻甲发生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单纯行内窥镜鼻窦手术,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鼻中隔高位偏曲矫正及中鼻甲整形术。观察2组疗效。结果术后随访至少1年,治疗组治愈33例,好转19例,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治愈25例,好转15例,总有效率为66.67%,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内窥镜鼻窦手术同期处理鼻中隔高位偏曲及中鼻甲整形可以减少粘连,提高对慢性鼻息肉、鼻窦炎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同期行鼻中隔矫正术及鼻、鼻窦手术的可行性及必要性。方法:对鼻中隔偏曲并慢性鼻-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120例患者,先行鼻中隔矫正术,同时再行同侧或对侧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结果:治愈96例(80.0%),好转24例(20.0%),总有效率100%。术后并发鼻中隔穿孔3例(2.5%),鼻道粘连3例(2.5%)。结论:在鼻内窥镜下行鼻中隔矫正术及鼻-鼻窦手术效果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同期行鼻中隔矫正术与鼻窦开放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疗效及优点.方法 80例鼻中隔偏曲并慢性鼻窦炎患者在局麻鼻内镜下同时行鼻中隔矫正术与鼻窦开放手术.结果 随访6~18个月,治愈68例(85.0%),好转10例(12.5%),无效2例(2.5%),总有效率97.5%.结论 鼻内镜下同期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与鼻窦开放术安全、有效;鼻中隔矫正术为同期鼻腔鼻窦微创手术提供了必要的通路和操作空间,提高了手术效果.同期手术减轻了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鼻中隔高位偏曲再矫正术治疗复发性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暨南大学附属郑州医院收治的80例复发性慢性鼻-鼻窦炎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研究组接受鼻中隔高位偏曲再矫正术治疗,对照组接受鼻内窥镜鼻窦手术治疗。评价两组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疾病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85.00%(34/40)]高于对照组[62.50%(2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疾病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7.50%比17.50%、5.00%比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鼻中隔高位偏曲再矫正术治疗复发性慢性鼻-鼻窦炎效果显著,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疾病复发风险,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内窥镜鼻窦手术中是否同期处理鼻中隔高位偏曲及中鼻甲整形和术后鼻腔粘连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对185例(310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伴鼻中隔高位偏曲及中鼻甲病变的患者行内窥镜鼻窦手术,其中92例(147侧)行单纯内窥镜鼻窦手术(对照组);另93例(163侧)在内窥镜鼻窦手术的同时行改良鼻中隔高住偏曲矫正和中鼻甲整形术(处理组)。术后对这2组的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所有病例随访1年以上,处理组鼻腔粘连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窥镜鼻窦手术中同期处理鼻中隔高住偏曲及中鼻甲整形对于改善鼻腔通气引流、减少粘连,提高慢性鼻窦炎、鼻息内的治愈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唐强  阮标  段炼  熊玉玲  粱绍伟  范勇 《昆明医学院学报》2011,32(12):101-103,113
目的分析慢性鼻-鼻窦炎手术无效的原因,提高慢性鼻-鼻窦炎的手术疗效.方法对2005年12月至2010年2月间住院的426例慢性鼻-鼻窦炎(伴或不伴鼻息肉)行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如有伴有鼻中隔偏曲或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患者同期行鼻中隔成形或下鼻甲及中鼻甲整形术.结果术后定期随访1 a,其中有效例数393,有效率92.2%;无效33例,无效率7.8%.结论做好术前术后的综合治疗,术后鼻腔冲洗及鼻窦内窥镜下换药,术中微创操作有助提高慢性鼻-鼻窦炎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8.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玲玲  郑玉美 《安徽医学》2011,32(4):479-481
目的观察内镜下鼻窦手术同期行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及中下鼻甲成形术的疗效及并发症,并探讨其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对41例慢性鼻-鼻窦炎(CRS)伴中-重度鼻中隔偏曲患者,行内镜下鼻窦开放术和同时鼻中隔矫正术及中下鼻甲成形术,并观察术后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临床治愈34例(83%),好转5例(12%),无效2例(5%),鼻中隔偏曲全部矫正;并发眼睑淤血1例,术腔不同程度粘连5例,鼻中隔血肿1例,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内镜下鼻窦手术同期行鼻中隔矫正术和中下鼻甲成形术是安全有效的,不仅节省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还提高疗效,对预防鼻窦炎的复发及粘连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术中穿孔及时修补的有效方法.方法:对因患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甲肥大伴鼻中隔偏曲收住院拟行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FESS微创术),术中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时致鼻中隔穿孔的16例患者,在鼻内镜明视下,应用眼科显微手术器械,采用游离下鼻甲粘膜片,及时进行修补.结果:经临床观察,16例患者的鼻中隔穿孔均...  相似文献   

10.
赵建福 《微创医学》2012,7(2):147-148
目的观察鼻内窥镜鼻窦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远期疗效。方法对150例(249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行鼻内窥镜鼻窦手术,术后随访1年。结果治愈97例(64.7%),好转40例(26.7%),无效13例(8.7%)。结论鼻内窥镜手术彻底清除病灶治疗慢性鼻窦炎和鼻息肉安全高效,同期中鼻甲和鼻中隔偏曲的处理以及定期随访均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鼻息肉摘除术及鼻息肉摘除并鼻内筛窦切除术治疗鼻息肉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08年4月~2010年7月收治的鼻息肉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9例采用鼻息肉摘除并鼻内筛窦切除术治疗,对照组39例采用鼻息肉摘除术治疗,对两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观察。结果:观察组术后治愈率为7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7%,对照组为2.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一年观察组复发率为2.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息肉摘除并鼻内筛窦切除术治疗鼻息肉能够获得更佳的临床效果,并且安全性可靠,是临床首选的手术治疗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12.
黄承东 《医学综述》2012,(21):3713-3714
目的探讨鼻内镜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澄迈县人民医院2007年10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鼻窦炎鼻息肉患者300例,诊断均符合海口会议制订的鼻窦炎鼻息肉诊断标准,上述患者在局麻或者全麻下行鼻内镜鼻窦鼻息肉手术。采用Messer Kinger术式。结果本组患者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67%。300患者中治愈267例,好转23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89.0%。结论鼻内镜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效果显著。鼻内镜术具有术野清晰、视野广、操作准确、创伤小、避免颅鼻面切口、降低复发率等优点,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3.
鼻内窥镜下鼻中隔再次矫正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中隔偏曲再次矫正术的手术方式和效果。方法:20例患者行鼻中隔再次矫正术,根据鼻中隔不同的偏曲部位,采取不同的手术入路,切除偏曲的软骨、骨质后用油纱条或膨胀海棉填塞。结果:20例均成功。无并发症。随诊3-6月,痊愈17例(85%),改善3例(15%)。结论:鼻中隔偏曲再次矫正术宜先探清虚实,切口应作在有软骨或骨质的部位,仔细剥离,先剥有软骨或骨质的部位,尽量保持一侧粘膜完整,避免对称性粘膜撕裂,切除偏曲部软骨及骨质,可以取得较满意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严志松 《中外医疗》2016,(34):55-57
目的:为了研究鼻内窥镜在鼻中隔手术的治疗中的作用,对比传统手术与鼻内窥镜辅助治疗术对鼻中隔的治疗效果。方法根据该院2012年1月_2016年6月所收治的98例鼻中隔手术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全部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有患者49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手术,治疗组采用鼻内窥镜辅助治疗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对照组治愈19例,治愈率38.78%;好转21例,好转率42.86%;无效9例,无效率18.37%;治疗总有效率81.63%。术后并发症7例,占比14.29%。治疗组治愈34例,治愈率69.39%;好转15例,好转率30.61%;无效0例,无效率0.00%。术后并发症0例,占比0.00%。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其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其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治疗手术由于视野限制,致使手术深度、手术视野、手术精准度不能达到理想状态,进而大大降低了手术的成功几率,易造成鼻中隔纠正效果不好、鼻粘膜破坏程度较大、鼻中隔软骨切开程度不理想,尤其对于高位偏曲手术尤为困难,甚至会导致鼻穿孔等情况的发生,而鼻内窥镜辅助的鼻中隔手术在术中能够获得良好的操作视野,从而大大提升了治疗效果、降低了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腔扩容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临床效果。方法在鼻内镜下行鼻中隔、中鼻甲、下鼻甲、钩突等多结构同步矫形扩容术治疗鼻中隔偏曲95例。结果术后随访半年以上,显效82例(86%),有效13例(14%),无效0例。结论采用鼻内镜下行鼻中隔、中鼻甲、下鼻甲、钩突等多结构同步矫形扩容术治疗鼻中隔偏曲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鼻中隔成形术的疗效。方法:采用鼻内窥镜手术,行鼻中隔成形术。结果:对120例患者术后6个月~18个月的疗效观察表明,该方法可安全、彻底地矫正鼻中隔偏曲,特别是高位、后段的鼻中隔偏曲,满意地改善患者的鼻腔通气,有效地控制鼻腔粘连的发生和减少鼻息肉、鼻窦炎的复发。结论:该法与传统的鼻中隔矫正术比较,具有安全和疗效持久等优点,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内翻性乳头状瘤被认为是一种界限性肿瘤,术后容易复发和恶变.本文报道46例鼻腔和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恶变12例,占26.1%.内翻性乳头状瘤最好的治疗方法是广泛的手术切除,本组45例行鼻侧切开鼻腔、鼻窦肿瘤广泛切除术,仅1例经鼻腔行肿瘤切除术,12例术后复发,复发率为26.1%,其中良性内翻性乳头状瘤8例,恶性变4例.本文还就有关内翻性乳头状瘤的病因、发病情况、临床表现及其有关手术治疗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腔黏膜溃疡诊断。方法:鼻内镜下对101例鼻腔黏膜溃疡的涂片检查。结果:鼻梅毒1例,鼻结核6例,鼻出血引起的溃疡39例,鼻前庭炎和变态反应引起的55例。结论:鼻内镜下查出溃疡面取分泌物涂片,查出病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治疗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以2011年8月至2013年3月间就诊我院的97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52例行鼻内镜手术,45例行传统鼻腔、鼻窦手术,对两种术式的疗效、并发症和复发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鼻内镜手术的52例患者中,总有效率为92.3%;随访发现复发患者3例(5.8%),出现并发症者2例(3.8%);45例患者行传统鼻腔、鼻窦手术,总有效率为86.7%,随访发现复发患者8例(17.8%),出现并发症5例(11.1%)。两组数据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疗效好、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效果优于传统鼻腔、鼻窦手术。  相似文献   

20.
黄淑红 《中华医护杂志》2007,4(12):1127-1127,1126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窦炎手术的护理特点。方法总结389例鼻窦炎手术术前术后的护理特点。结果389例手术,385例治愈(99.9%),4例发生粘连(0.1%),其中2例发生眶周肿胀,1例发生眶周淤血。结论有效的术前护理和术后严密观察病情,注意出血情况,保持鼻腔通畅,预防感染是鼻窦内镜手术成功的关键,是提高手术治愈率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