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试论肝肾阴虚痰瘀阻肾是高血压病肾损害病机关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祖国医学对高血压病的认识,主要根据其临床症状,归属于“眩晕”、“头痛”、“肝风”等相关疾病记载中。高血压病病因病机散见于有关这些疾病的论述当中。《素问玄机原病式·火类》:“平日衣服饮食,安处动止,精魂神志,性情好恶,不循其宜,而失其常……喜怒思悲恐之五志有所过极而卒中也”。汉代张仲景在《内经》的基础上进行了发挥,他认为痰饮是眩晕发病的原因之一。《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篇》说:“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隋代巢元方于《诸病源候论》专设“风头眩候”。提出了“风头眩候者,由气血虚,风邪入脑”的病源…  相似文献   

2.
《山东中医杂志》2019,(11):1006-1009
络病理论源于《黄帝内经》,后世医家不断总结阐发,提出"初病在经,久病入络"的观点。笔者受此启发,通过文献回顾,总结支气管哮喘的病机,认为其存在"肺络绌急-肺络瘀滞-络毒蕴结"的阶段性变化,其中肺络绌急是发病基础,肺络瘀滞是病情加重的关键,络毒蕴结是病情恶化的终末环节,各种致病因素均与肺相关,造成哮喘迁延难愈。  相似文献   

3.
历代医家多数将特发性肺纤维化归属中医"肺痿"范畴,对其病机认识多宗仲景"肺燥津亏、肺气虚冷"论。基于此理论,参照现代医学对特发性肺纤维化发病机制的研究来探索特发性肺纤维化的根本病机。肺易感受燥热之邪,燥热伤阴,而虚冷之证多从阴虚内热演变而来。肺阴亏虚,必劫肾阴以助;肾阴不足,必致肺阴易虚。而病久成瘀生痰,伏于络脉。由此总结特发性肺纤维化的病机为"肺肾阴虚,痰瘀伏络",以期为创新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中医防治思路,提高其临床疗效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叶天士"其初在气在经,其久"入络入血"以及"初病湿热在经,久则瘀热入络"等观点探讨肝纤维化过程中"湿热"和"瘀热"等因素在各个阶段所发挥的不同作用,对"湿热""湿热化瘀""瘀热入络"等病因病机以及"久病入络"和"肝络"的内涵做相应阐述,探讨其由"气分"到"血分"最终形成"络病"的演变规律。提出肝纤维化的发展中"湿热"为始动因素,久则"化瘀入络"的观点,在肝纤维的防治中应重视"湿热"及"瘀热入络"在发病中的关键作用,及时逆转、阻断或延缓肝纤维化进程。  相似文献   

5.
对SARS瘀阻肺络病机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是由新发现的冠状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虽然该病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已得到有效控制,但对其发病原因、病理机制、治疗转归中的诸多问题,尚待医学界深入研究和探讨。中医学在对疾病的治疗中,强调把握病机辨证论治,因为把握病机特点既有助于辨证准确,又能在疾病的演变和治疗中防微杜渐夺得先机,取得治疗的主动。因此,探讨SARS的病理机制,对于深化中医对该病的认识就显得尤为重要,正如唐代王冰所云:“得其机要,则动小而功大,用浅而功深”。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络脉的生理功能 ,结合现代医学对硬皮病血管异常病理研究 ,按照中医理论从络脉定位 ,探讨硬皮病的中医痰瘀阻络病理机制及其特点。旨在为治疗本病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络病病机探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吴以岭 《中医杂志》2005,46(4):243-245
六淫外袭易于先伤阳络,由阳络至经甚则热毒滞于阴络形成一系列病机演变过程.络中承载着由经脉而来的气血,随着络脉的逐级细分使在经脉中线性运行的气血流速逐渐减缓直至面性弥散渗灌,并在络脉的末端形成津血互换和营养代谢的场所,当病邪侵袭络脉伤及络气,使络气郁滞导致津血互换障碍,津凝为痰、血滞为瘀,痰瘀作为病理产物阻滞络脉,形成痰瘀阻络的病理状态.由于络脉的结构运行及功能特点,病邪伤及络脉则易形成易滞易瘀、易入难出、易积成形的络脉病机特点,从而出现络气郁滞、络脉瘀阻、络脉绌急、络脉瘀塞、络息成积、热毒滞络、络虚不荣、络脉损伤等络病基本病机变化.  相似文献   

8.
朱敏婕  李飞 《河南中医》2021,41(3):426-429
目的:观察针刀结合通窍活血汤化裁治疗瘀滞脑络型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9年1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科门诊或住院治疗的瘀滞脑络型偏头痛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给予针刀结合通窍活血汤化裁治疗,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口服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OP)属"骨痿""骨痹""骨枯"等范畴."骨络"是向骨组织输送营养的通路,可以将精、气、血、津液等营养物质输送至骨腔,充髓以养骨.肾中之元气,又叫元精,为人体生命的原动力,肾中精气既虚,气无以行血,血行迟滞,瘀阻骨络,则气血失职,不能濡养筋骨.因此提出"肾虚络病,瘀阻骨络"为POP发病的核心病机.骨...  相似文献   

10.
从中医脑络功能演变谈轻度认知障碍的病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徐世军  赵宜军  张文生 《中医杂志》2011,(19):1627-1629
从脑络功能演变的角度对轻度认知障碍的发病和病机进行了探讨,提出"脑络痹阻,毒损脑络"是轻度认知障碍的核心病机,并对轻度认知障碍向老年痴呆发展的病机演变规律进行了分析,提出轻度认知障碍向老年痴呆转变是一个渐进的、由量变到质变、由功能性改变向器质性改变的过程。此外,从现代医学的角度分析了轻度认知障碍的病理演变规律,提出年龄相关的脑血管功能障碍是其始动机制,脑能量代谢障碍、微炎症和氧化应激损伤是其加重和演变的重要环节,神经细胞凋亡和突触受损/缺失是其终末病理改变,乙酰胆碱(Ach)的质与量的不足或其受体的下调是其学习记忆障碍的执行机制。并指出了该认识对轻度认知障碍和老年痴呆临床和研究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文章综述近年中医药治疗肾虚血瘀型膝骨关节炎研究文献,认为"肾虚""血瘀"是膝骨关节炎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风、寒、湿邪为其外感诱因.中医药治疗包括内服中药、中药外用、推拿、针灸、针刀和基于"骨正筋柔"理念下的保膝治疗,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膝关节疼痛和功能活动、软组织张力、延缓软骨退变等,但仍需进一步完善相关基础和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中医阴虚热盛证型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分布规律,为中医证型客观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49例西医已确诊为2型糖尿病,且进行中医辨证分型为阴虚热盛型患者,再按照是否兼湿证和兼瘀证而分为单纯型、兼湿型、兼瘀型、兼湿兼瘀型4组,检测血尿酸水平。结果单纯阴虚热盛证型组,在血尿酸水平上高于阴虚热盛兼证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阴虚热盛兼湿、兼瘀、兼湿兼瘀三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导致2型糖尿病阴虚热盛证型组血尿酸水平升高的原因可能在于“单纯阴虚热盛”组血尿酸水平的明显增高;湿和瘀可能都不是引起2型糖尿病阴虚热盛证型组血尿酸升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中医学认为"肾藏精,生髓通于充实大脑","脑为髓海"。中医脑的生成、正常生理功能的发挥和病理状态的呈现都与肾脏功能状态息息相关。在中医整体观念指导下构建中医"肾脑系统"有利于更好地把握和运用"肾脑相关"理论解决脑部疾病实际临证问题。分别从构建中医"肾脑系统"的缘由和意义,中医"肾脑系统"的结构和主要功能三个方面初步阐释了中医"肾脑系统"的理论内涵,以期为从肾论治脑病提供更加精确的辨治思路。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易通汤对气虚血瘀型缺血性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作用。方法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2例,以口服拜阿司匹林肠溶片为主治疗,配合静脉滴注活血化瘀、改善循环及营养脑神经药物等常规治疗;治疗组34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自拟易通汤治疗。2组均以14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变化及不良反应,并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17%,对照组总有效率84.3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减少(P〈0.05),且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减少显著(P〈0.05);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易通汤改善气虚血瘀型缺血性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分析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肾虚血瘀型患者行中药方剂辅助米非司酮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数据收集时间为2018年1月-2018年11月,选择上述时段到什邡市中医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肾虚血瘀型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甲组(40例)与乙组(40例),甲组患者接受米非司酮进行治疗,乙组患者在其基础上加行补肾活血散瘀汤进行治疗,观察统计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痛经症状评分、异位囊肿大小、血清CA125指标水平,并予以对比评价。结果:乙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39/40),甲组为82.50%(33/40),对比乙组相对更高(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组间对比中医证候评分、痛经症状评分、异位囊肿大小、血清CA125指标水平(P>0.05),治疗后,乙组上述情况均显著优于甲组(P<0.05)。结论:对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肾虚血瘀型患者,在米非司酮治疗的基础上,辅以补肾活血散瘀汤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异位囊肿大小、中医证候评分等,进而从整体上提升整体疗效,在临床中应当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易通汤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卒中并发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气虚血瘀型缺血性卒中并发脑血管痉挛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4例予尼莫地平片为主治疗,配合静脉滴注活血化瘀、改善循环及营养脑神经液体等常规治疗。治疗组3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易通汤治疗。2组均以14 d为1个疗程,观察2个疗程。比较2组疗效,观察治疗前后大脑中动脉平均脑血流速度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双侧大脑中动脉平均脑血流速度(Vm)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易通汤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卒中并发脑血管痉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心肌病与气虚、血瘀、痰浊、邪毒密切相关。从虚瘀痰论治糖尿病心肌病的病因病机,探讨中医对糖尿病心肌病的治疗方法。根据糖尿病心肌病不同病理阶段所表现的阴虚、痰浊、瘀血的轻重不同进行辨证治疗,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初探多囊卵巢综合征形态学特点与中医辨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7,20(18):1630-1633
  相似文献   

19.
从“阴虚血瘀热毒”论治围绝经期心血管疾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围绝经期心血管疾病是以心血管系统的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一种围绝经期综合征,常表现为高血压病、假性心绞痛、心律失常,现代医学往往采用激素替代疗法或对症处理,虽有一定的疗效,但也存在很大的弊端。中医在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方面有一定的优势。文章从阴虚血瘀热毒探讨围绝经期心血管疾病的中医病因病机,并提出以滋阴活血解毒法治疗本病。  相似文献   

20.
补虚祛瘀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观察补虚祛瘀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 3789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急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166例,采用补虚祛瘀法治疗,口服自拟补脾消痹丸(汤),对照组623例,口服消炎痛和雷公藤片。2组均3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8.7%,总显效率为48.0%,4副反应发生率为9.66%;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6.1%,总显效率为12.0%,4副反应发生率为21.18%,2组比较总有效率、总显效率、4副反应发生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U。治疗组在减轻关节疼痈及肿胀,改善关节功能,降低红细胞沉降率(ESR)、类风湿因子(RF)水平,X线分期改善及运期缓解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尸<0.01)。结论 补虚祛瘀法治疗RA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