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容  邓曼 《环球中医药》2013,(4):295-297
后殖民翻译研究是如今文化翻译研究领域所关注的焦点,每个穴位的命名都有其文化内涵,但少有译者从此视角讨论穴名的翻译。本文回顾了后殖民翻译研究的理论源流、代表人物及其观点,阐明该理论在中国语境的适用性。从后殖民视角剖析了世界卫生组织所制定的穴位翻译标准的利与弊,指出穴位英译的处境。针对穴名翻译标准存在的不足,归纳出目前主要存在的其它三种译法,即直译法、意译法,以及音译加释义法,并对这几种策略进行讨论。最后指出穴位名称的英译应注重文化内涵的输出。  相似文献   

2.
从概念隐喻的认知功能、学习效率、文化传承等视角上论述WHO标准针灸经穴的英译应增加其含义的译本,使之更加完善。提出经穴名的英译可依据经穴名在中英文化的重叠情况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两种文化完全重叠时采用直译;相交时采用直译加注;不相交时,视情况而采取音译、音译加注或意译。  相似文献   

3.
1985年7月16日至19日,世界卫生组织(WHO)西太区办事处在香港召开了第三次针灸穴名标准化会议。参加会议的有中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香港、日本、朝鲜、新加坡、新西兰、菲律宾、越南的代表、顾问、观察员计37人。会议经过讨论通过以下决议:1.经外穴(增补的)和新穴名标准化方案;2.奇经八脉标准化方案;3.修订的十四经学名简释;4.修订的头针穴位标准化方案;5.针灸基本术语的标准英译法;6.耳针穴名标准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实用英文中医辞典》中的针灸经穴英译进行评析,发现其主要翻译策略以直译为主、音译为辅、意译补充,该翻译策略有助于保留中医文化特色,也有助于西方学习者学习针灸知识。本文同时提出该辞典中针灸经穴相同词翻译的统一问题,并对一些经穴名因汉字通假字、一字多义、文化内涵深奥等原因而出现的误译进行辨析,以期促进针灸经穴翻译国际标准的建立。  相似文献   

5.
陈战 《西部中医药》2014,(5):143-144
从中医文献英译中的文化缺省、中医文献英译中文化缺省的原因以及文化补偿策略3方面探讨中医药术语中蕴含的丰富中国文化和哲学内涵,指出文化缺省成为英译面临的巨大障碍,文化缺省的原因主要包括文化差异和译者缺乏相应的认知能力,针对中医文献英译中的文化缺省,可采取文外夹注、文内明示、归化等策略以实现对文化缺省的补偿。  相似文献   

6.
文化缺省指作者在创作时主动将与意向读者共知的背景知识省略。中医典籍语言简洁、晦涩难懂、信息隐性及充斥大量异质文化等而使译者在翻译时较难把握。以最大限度地保留中医文化为原则,本文分析了中医典籍文化缺省特点,并将中医文化缺省划分为静态文化缺省和动态文化缺省,并结合具体实例归纳出相应英译策略,即直接删除法、意译法及加注法。  相似文献   

7.
中医翻译不仅仅是对语言的翻译,更是对博大精深中医文化和深厚哲学内涵的翻译。因此在中医翻译中,是采用归化法将源语文化纳入译文读者的知识范围,将作者引向读者;还是采用异化法在翻译中保留原文语言文化的特异之处,将读者引向作者?本文通过对归化和异化两种译法的介绍和对中医术语的分析,提出了中医术语英译时译法选择的几个原则。认为两种译法结合使用相得益彰、珠联璧合,是解决中医术语英译问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毛发生  王惠珠 《中国针灸》2003,23(8):485-488
目的:探析针灸英译句子的基本特点及其翻译技巧。方法:从时态、语态、语气、条件句、祈使句、句子结构、文体等方面找出针灸英译句子的基本特点,从直译法、意译法、音译法、音意结合法、西医借用法、释义法等方面分析汉英针灸翻译的方法。结论:针灸英译句子是有其自身特点的,所探讨的翻译技巧能够满足针灸汉英翻译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汉语多动词,英文多名词是语言界普遍公认的现象。在中医术语英译中,动词的翻译往往是关键。本文以单字格动词"化"字为例,从其汉语释义、中医内涵与英译选词方面展开论述,对"化"字的各种现行译法进行比较甄别,并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医学医哲交融的特点和东西方文化的多样化、异域性使中医学英译过程中文化缺省的成份随处可见。该文指出翻译过程中将中医语篇中缺省的文化内容进行重构,填补译文读者在理解异域文化时,产生的意义空缺,是提高译文可接受性的有效保障,同时提出了中医英译文化缺省中所需要的补偿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