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近年研究认为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的起因为内皮细胞损伤与修复机制失衡[1].内皮祖细胞(EPCs)来源于骨髓,可分化为成熟内皮细胞使内皮再生,形成新牛血管,参与内皮损伤的修复.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及胰岛素抵抗(IR)者体内EPCs数量及功能均下降[2],提示IR是影响EPCs数量及功能的因素之一[3].本研究旨在观察IR与EPCs数量及功能的关系,探讨IR在冠心病发生机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近年研究认为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的起因为内皮细胞损伤与修复机制失衡[1].内皮祖细胞(EPCs)来源于骨髓,可分化为成熟内皮细胞使内皮再生,形成新牛血管,参与内皮损伤的修复.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及胰岛素抵抗(IR)者体内EPCs数量及功能均下降[2],提示IR是影响EPCs数量及功能的因素之一[3].本研究旨在观察IR与EPCs数量及功能的关系,探讨IR在冠心病发生机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近年研究认为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的起因为内皮细胞损伤与修复机制失衡[1].内皮祖细胞(EPCs)来源于骨髓,可分化为成熟内皮细胞使内皮再生,形成新牛血管,参与内皮损伤的修复.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及胰岛素抵抗(IR)者体内EPCs数量及功能均下降[2],提示IR是影响EPCs数量及功能的因素之一[3].本研究旨在观察IR与EPCs数量及功能的关系,探讨IR在冠心病发生机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近年研究认为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的起因为内皮细胞损伤与修复机制失衡[1].内皮祖细胞(EPCs)来源于骨髓,可分化为成熟内皮细胞使内皮再生,形成新牛血管,参与内皮损伤的修复.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及胰岛素抵抗(IR)者体内EPCs数量及功能均下降[2],提示IR是影响EPCs数量及功能的因素之一[3].本研究旨在观察IR与EPCs数量及功能的关系,探讨IR在冠心病发生机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近年研究认为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的起因为内皮细胞损伤与修复机制失衡[1].内皮祖细胞(EPCs)来源于骨髓,可分化为成熟内皮细胞使内皮再生,形成新牛血管,参与内皮损伤的修复.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及胰岛素抵抗(IR)者体内EPCs数量及功能均下降[2],提示IR是影响EPCs数量及功能的因素之一[3].本研究旨在观察IR与EPCs数量及功能的关系,探讨IR在冠心病发生机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近年研究认为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的起因为内皮细胞损伤与修复机制失衡[1].内皮祖细胞(EPCs)来源于骨髓,可分化为成熟内皮细胞使内皮再生,形成新牛血管,参与内皮损伤的修复.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及胰岛素抵抗(IR)者体内EPCs数量及功能均下降[2],提示IR是影响EPCs数量及功能的因素之一[3].本研究旨在观察IR与EPCs数量及功能的关系,探讨IR在冠心病发生机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近年研究认为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的起因为内皮细胞损伤与修复机制失衡[1].内皮祖细胞(EPCs)来源于骨髓,可分化为成熟内皮细胞使内皮再生,形成新牛血管,参与内皮损伤的修复.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及胰岛素抵抗(IR)者体内EPCs数量及功能均下降[2],提示IR是影响EPCs数量及功能的因素之一[3].本研究旨在观察IR与EPCs数量及功能的关系,探讨IR在冠心病发生机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近年研究认为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的起因为内皮细胞损伤与修复机制失衡[1].内皮祖细胞(EPCs)来源于骨髓,可分化为成熟内皮细胞使内皮再生,形成新牛血管,参与内皮损伤的修复.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及胰岛素抵抗(IR)者体内EPCs数量及功能均下降[2],提示IR是影响EPCs数量及功能的因素之一[3].本研究旨在观察IR与EPCs数量及功能的关系,探讨IR在冠心病发生机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近年研究认为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的起因为内皮细胞损伤与修复机制失衡[1].内皮祖细胞(EPCs)来源于骨髓,可分化为成熟内皮细胞使内皮再生,形成新牛血管,参与内皮损伤的修复.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及胰岛素抵抗(IR)者体内EPCs数量及功能均下降[2],提示IR是影响EPCs数量及功能的因素之一[3].本研究旨在观察IR与EPCs数量及功能的关系,探讨IR在冠心病发生机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近年研究认为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的起因为内皮细胞损伤与修复机制失衡[1].内皮祖细胞(EPCs)来源于骨髓,可分化为成熟内皮细胞使内皮再生,形成新牛血管,参与内皮损伤的修复.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及胰岛素抵抗(IR)者体内EPCs数量及功能均下降[2],提示IR是影响EPCs数量及功能的因素之一[3].本研究旨在观察IR与EPCs数量及功能的关系,探讨IR在冠心病发生机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Tu C  Tao J  Wang Y  Yang Z  Liu DH  Xu MG  Wang JM  Zeng QY  Chen GW  Ma H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5,33(11):1014-1017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外周血循环内皮祖细胞(EPCS)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方法采用高分辨率血管超声法检测3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与30例正常者作对照组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及硝酸甘油介导的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NMD);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中CD34+单个核细胞的水平;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一定条件下培养2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鉴定培养贴壁细胞表面标志CD34的表达;倒置荧光显微镜鉴定贴壁细胞FITC-UEA-I和DII-ACLDL双染色阳性细胞为正在分化的EPCS。结果不稳定性心绞痛组FMD明显低于对照组[(5·85±3·04)%比(8·81±4·48)%,P<0·05];NMD在两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60±5·03)%比(14·18±4·50)%,P>0·05];CD34+细胞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0·13±0·05)%比(0·09±0·04)%,P<0·05];FMD与CD34+细胞水平呈负相关(R=-0·385,P<0·05)。培养的贴壁细胞免疫组化显示CD34阳性,倒置荧光显微镜显示这些贴壁细胞FITC-UEA-I和DII-ACLDL双染色阳性。结论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CD34+细胞增加和血管内皮功能受损,提示循环EPCS增加可能是对急性冠状动脉缺血和内皮损伤的代偿反应。  相似文献   

12.
胰岛素抵抗与血管内皮功能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长期以来对血管内皮细胞(EC)的认识仅局限于它的屏障作用、维持血液正常流动状态和调节血管内外物质交换。近年来研究表明,EC是人体分布最广、功能异常活跃的内分泌和旁分泌器官。EC可调节血管张力和血管壁与血循环物质及血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些功能是由它所产生的舒血管和  相似文献   

13.
胰岛素抵抗大鼠血管内皮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冰  赵晟  王艳军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28(19):1899-1900
目的 探讨胰岛素抵抗(IR)大鼠血管内皮功能状态.方法雄性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高脂组,喂养8 w,用高胰岛素-正血糖钳夹技术稳态时葡萄糖输注率(GIR)评价IR;测定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及血管壁一氧化氮(N0)含量.结果 GIR在两组间出现显著差异(P<0.01);高脂组大鼠血清游离脂肪酸(FFA)、甘油三酯(TG)、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高脂组大鼠血管内皮细胞中eNOS及NO含量明显降低(P<0.01);相关分析显示,血管壁NO含量与FFA、TNF-α呈负相关,而GIR与NO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结论 IR大鼠血糖正常阶段已经存在内皮功能障碍,血中FFA、TNF-α的升高可能直接参与内皮功能障碍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4.
胰岛素抵抗大鼠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目的 探讨高脂饲料诱导胰岛素抵抗 (IR )动物模型的内皮功能变化及其机制。方法 高脂饲料喂养大鼠 4周 ,建立IR动物模型 ,并用正葡萄糖高胰岛素钳夹技术的葡萄糖输注率 (GIR)评价IR。观察大鼠离体主动脉对乙酰胆碱 (Ach)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反应和一氧化氮合酶 (NOS) 一氧化氮 (NO) cGMP功能状态。结果  ( 1)高脂饲料组大鼠的GIR显著低于正常饲料组大鼠 (P <0 .0 1) ,且GIR水平与大鼠体重呈显著负相关 (r =-0 .75 ,P <0 .0 1)。 ( 2 )高脂饲料组大鼠离体主动脉条对Ach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反应显著降低 ,最大舒张反应降低 13 .8% (P <0 .0 1) ,高脂饲料组大鼠主动脉NO及cGMP浓度明显低于普通饲料组大鼠 (均P <0 .0 5 ) ,两组大鼠主动脉NOS浓度无明显差别。 ( 3 )大鼠主动脉条对Ach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反应与NO水平呈显著负相关 (r =-0 .65 ,P <0 .0 5 )。结论  ( 1)应用正葡萄糖高胰岛素钳夹技术显示 ,在高脂饲料饲养 4周的大鼠建立了IR大鼠模型。 ( 2 )高脂饲料饲养大鼠的内皮细胞功能减弱 ,其机制与NO水平降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缬沙坦对高血压病患者内皮功能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高血压杂志》2002,10(1):47-48
  相似文献   

16.
缬沙坦对高血压病患者内皮功能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缬沙坦对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3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口服缬沙坦治疗10周前后,采静脉血测定空腹胰岛素及空腹血糖,然后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采用高分辨率血管外超声法检测治疗前后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结果缬沙坦治疗 10周后病人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降低,分别为(150.6±4.6 vs 125.6±10 DBP94.6±14.2 vs 80.2±6.7,P<0.05;空腹胰岛素水平较前降低及胰岛素敏感指数均较前显著升高,分别为15.64±3.24vs 10.4±0.54 和-4.36±0.40vs -3.82±0.35,P<0.05.肱动脉内径的基础值及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明显改善,分别为3.75±0.63 mm vs 4.21±0.42 mm和4.40±0.23 mm vs 8.54±0.55 mm, P<0.05.结论缬沙坦能有效降压和改善胰岛素抵抗及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伴胰岛素抵抗(IR)的原发高血压患者(EH)及治疗前后红细胞胰岛素受体(EIR)变化的意义.方法 (1)伴IR的EH患者37例(男25例,女12例.平均年龄(60±6.7)岁,健康对照30例(男19例,女11例.平均年龄(62±7.5)岁的红细胞胰岛素低亲合受体结合位数EIR(RT-2)及相关指标,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2)伴IR的EH患者分别给予三种不同治疗方案(组111例,福辛普利5~20 mg,QD;吲达帕胺2.5 mg, QD.组212例,阿替洛尔12.5~50 mg,QD;尼群地平10~20 mg,Bid.组314例,阿替洛尔12.5~50 mg,QD;尼群地平10~20 mg,Bid;二甲双胍250 mg,Tid),疗程1年,治疗前后观察EIR(RT-2),ISI,及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 (1)EH组EIR(RT-2),ISI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相关分析显示,EIR与ISI、餐后 2 h血糖正相关;与收缩期血压、血浆餐后两小时胰岛素水平(IN)及甘油三酯(TG)呈负相关.(2)3组治疗,血压控制均良好.3组间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前组3 RT-2低于组1、2,有统计学差异(P<0.01);组1、2间无差异.治疗后组3 RT-2、ISI明显高于治疗前.结论胰岛素受体水平下调是伴胰岛素抵抗高血压患者关键环节.红细胞胰岛素受体一定程度的反映机体胰岛素敏感性.治疗组3方案可能对上调胰岛素受体水平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8.
伴胰岛素抵抗高血压患者中的红细胞胰岛素受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压杂志》2004,12(5):411-414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外周循环及心脏局部内皮祖细胞(EPCs)数量及功能的改变。方法27例UA患者均经冠状动脉造影(CAG)证实有明显冠状动脉狭窄,20例对照组患者经临床检查和CAG排除冠心病。密度梯度离心法从外周循环及冠状窦获取单个核细胞,将其接种在人纤维连接蛋白包被培养板,培养14 d后贴壁细胞进行细胞化学分析。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鉴定FITC-UEA-I和DiI-acLDL双染色阳性细胞为正在分化的EPCs。采用二苯基四氮唑嗅盐比色法、改良的Boyden小室和黏附能力测定实验观察EPCs的增殖能力、迁移能力和黏附能力。结果①与对照组比较,UA患者外周循环及心脏局部EPCs数量均明显减少,EPCs的黏附、迁移及增殖能力也显著受损(P<0.01)。②UA患者冠状窦EPCs的数量增加,黏附和增殖能力较外周循环有所下降(P<0.05),迁移能力无明显差别。结论UA患者心脏局部EPCs的数量下降和功能降低,提示冠状动脉内皮损伤后修复能力低下,可能与病情加重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并分析空勤人员糖耐量减低患者胰岛素抵抗和血管内皮功能变化。方法选取在我中心体检的空勤人员,糖耐量减低组患者286例,体检排除糖耐量异常航空人员30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胰岛素抵抗指数检出值、血流介导以及硝酸甘油介导下血管舒张反应检出值进行对比。结果糖耐量减低组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检出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空勤人员糖耐量减低患者可能通过胰岛素抵抗的方式对血管内皮功能产生影响,普及葡萄糖耐量实验对糖耐量减低进行筛查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