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中晚期肺癌大多数不适于手术 ,体外照射是主要的治疗方法 ,但单纯体外照射效果还很不理想 ,为了提高其疗效 ,我们从 1998年 1月~ 2 0 0 0年 6月采用体外照射加支气管腔内放疗治疗中晚期中心型肺癌 2 5例。现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病例选择  2 5例分别为呼吸内科和肿瘤科住院患者 ,男 2 2例 ,女 3例 ,年龄 47~ 70岁 ,平均年龄 5 8.6岁。Karnof sky评分均在 6 0分以上。症状及X线表现 :顽固性呛咳及气促 17例 ,咯血 12例 ,肺门影增大或肿块影 2 5例 ,其中并发肺不张 12例。纤支镜检查 :右主支气管 15例 ,左主支气管 1…  相似文献   

2.
目前 ,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大多数不适于手术 ,体外照射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为了提高其疗效 ,我院 1995年 1月~ 1999年 1月收治中晚期食管癌患者 6 8例 ,随机分组 ,1组单纯体外照射 ,称单纯组。另 1组体外照射加腔内放疗 ,称综合组。目的在于探讨体外照射加腔内放疗在治疗中晚期食管癌中的效果 ,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病例选择 选择全身情况较好、Karnofsky评分均在 6 0分以上、能进食流质、有病理证实的中晚期食管癌 6 8例 ,男46例 ,女 2 2例 ,年龄 35~ 74岁 ,均为初诊病例 ,随机分为单纯体外照射组和体外照射加腔内放疗组 ,每组 34…  相似文献   

3.
外照射+腔内放疗治疗鼻咽癌原发灶复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外照射+腔内放疗对鼻咽癌原发灶复发的治疗效果,分析可能影响结果的因素。方法:1988年12月至1994年1月,收治经根治性放疗后腔骨复发的鼻咽癌共73例,采用外照射+腔内放疗。结果:总的5年生存率,无瘤生存率,局控率分别是20.7%,17.8%,41.1%。分析了治疗总剂量及外照射剂量对生存率的影响。结论:外照射+腔内放疗对鼻咽癌腔内复发是一种有价值的方案。外照射+腔内放疗总剂量不低于56GY,外照射应在42GY以上。  相似文献   

4.
<正> 宫颈癌是严重威胁妇女健康的疾病,也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居我国妇女恶性肿瘤首位。早期宫颈癌大多无任何症状,一旦发现症状,病变大都已发展到相当明显的程度,加之本院农村病人所占比例较大,卫生意识较差,思想上比较保守,就诊时间较晚,大多失去了手术机会,外照射加腔内后装  相似文献   

5.
<正>体外放疗联合腔内放疗是中晚期宫颈癌患者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但放疗过程中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尿频、尿痛、皮肤反应及癌症相关疲劳症状等,我们针对各相关副反应进行积极护理干预,收到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我院2009年5月-2010年1月收治中晚期宫颈癌患者56例,年龄27~75岁,平均(53.6±7.3)岁。根据国际妇产科联盟(FIFO)临床分期方法  相似文献   

6.
宫颈癌腔内放疗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宫颈癌是严重威胁妇女健康的一种疾病 ,也是最多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居我国妇女恶性肿瘤之首( 35%~ 72 % ) ,由于卫生知识的普及和防癌普查的开展 ,其发病率有逐年下降的趋势 ,现将我科 1993年 8月~ 1998年 9月间收治的 34例宫颈癌腔内放疗的护理经验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共 34例 ,年龄 4 6~ 79岁 ,Ⅰa~Ⅲb ,其中鳞状细胞癌 31例 ,占 91% ,腺癌 2例占 6% ,棘腺癌 1例占 3%。1 2 腔内放疗方法 在宫腔和阴道内设置放射源 ,其照射的有效范围包括宫颈、阴道、宫体和腔旁三角区 (A区 )。使用德国产西门子加速器 …  相似文献   

7.
放疗作为治疗宫颈癌的重要手段之一,已在临床应用多年。近年来,以术中放疗、术后放疗、同步放化疗以及手术治疗等不同组合形式的综合治疗已成为当前治疗宫颈癌的一个重要手段;另一方面,随着三维适形、调强放疗以及三维图像引导的腔内放疗技术的发展,其也逐渐开始应用于宫颈癌的治疗。该文就放疗新技术以及不同组合形式的放疗在宫颈癌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食管癌大部分是鳞状细胞癌,对放射线较敏感,尤其适应于老年体弱者,不能手术的食管癌患者。放疗采用Co60治疗机、直线加速器、感应加速器进行体外照射。近年来腔内放疗多数用于早期食管癌,病变表浅者;作为体外照射的辅助手段;体外照射后复发,不能再作体外照射者。我院至2002年以来,对食管癌采用腔内照射配合外照射,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2003年7月-2009年1月我们使用252锎8(252Cf)中子后装腔内配合直线加速器体外照射治疗宫颈癌Ⅱ、Ⅲ期患者61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调强放疗、腔内治疗并同步化疗治疗中晚期(IIB-ⅢB)宫颈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选择宫颈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调强组(调强放疗,腔内放疗结合同步化疗,30例),常规组(常规四野箱式外照射,腔内放疗结合同步化疗,30例).治疗方法:调强组给予56~60 Gy剂量,常规组予50~54 Gy盆腔照射.腔内放疗:A点给予5 Gy/次,2次/周,共6~8次.所有病人接受多西他赛和顺铂同步化疗,每3周一次,共3个疗程.比较临床疗效和急性、晚期毒副反应.结果 两组病人资料类似.中位随访时间是47个月.调强组与常规组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0.0%,86.7%,80.0%以及86.7%,70.0%,60.0%;两组比较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调强组中有7例(23.33%)患者复发,常规组有17例(56.67%)复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中3,4级急性和晚期消化道反应和泌尿道反应的发生率比调强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骨髓毒副反应的比较,两组结果相似.结论 调强放疗结合腔内放疗并同步多西他赛、顺铂化疗,是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子宫颈癌的发病率占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的首位,放疗是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体外照射结合近距离腔内后装是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主要手段,但近、远期的放射性毒副反应较明显,临床治疗效果一般。三维适形放射治疗(three 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3DCRT)是近年来应用于临床的一项新技术,可将射线集中照射到肿瘤组织,使放射剂量在三维方向上与靶区高度一致,理论上具有较好的疗效和较轻的毒副反应。2006-2008年我科对有条件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采用3DCRT联合192Ir腔内后装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2006年2月-2008年12月我科收治的经病理学证实为中晚期子宫颈癌患者70例分为2组,3DCRT联合腔内后装组(A组)35例,常规放疗联合腔内后装组(B组)35例。2组患者年龄、性别、分期及病理分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1 2组病例临床资料(n=35)组别中位年龄(岁)分期ⅡaⅡbⅢaⅢbⅣa病理分型鳞癌腺癌A组47 2 10 6 15 2 33 2B组45 3 9 7 13 3 32 31.2治疗方法1...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新辅助化疗、盆腔外照射放疗、腔内放疗方法对于Ⅰ_(b2)、Ⅱ_(a2)、Ⅱ_b时期宫颈癌患者手术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入院并进行后期治疗的60例宫颈癌的患者,将患者随机组合分成三组:A组的20例患者在手术前采用盆腔外照射放疗方法,B组的20例患者在手术前采用新辅助化疗方法,C组的20例患者在手术前采用腔内放疗方法。对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相关手术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结果显示,A组、C组的完全缓解及明显缓解优于B组(P<0.05),但A组、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A组、B组、C组间有明显差异(P<0.05);B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血红蛋白差值、术后淋巴结阳性、阴道残端及宫旁癌残留明显高于A组、C组,A组与C组相比,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术后血红蛋白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淋巴结阳性、宫旁残留比较,C组明显高于A组,但阴道残端残留A组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腔外照射放疗方法对于Ⅰ_(b2)、Ⅱ_(a2)、Ⅱ_b时期宫颈癌患者手术前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新辅助化疗,相对于腔内放疗方法,其除了对卵巢的放疗损伤和阴道病灶的放疗剂量不足外,有着自己独到的优势,因此该种治疗方法适用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宫颈癌是妇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老年妇女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年龄超过75岁,常因合并心、脑血管等疾病不宜手术,需采用放射治疗,尤以腔内放疗为主。但腔内放疗常会引起病灶旁正常脏器组织的损伤,因此做好老年宫颈癌腔内放疗患者的护理对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4.
高剂量率腔内近距离放疗配合外照射治疗鼻咽癌4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剂量率腔内放疗配合外照射治疗鼻咽癌44例,T1 ̄T2 37例,颅外T3 7例。常规外照射剂量70 ̄75Gy,T3病例缩野加量10 ̄12Gy。腔内照射在外照射剂量达60 ̄65Gy时进行,每周一次,5 ̄7Gy,共2次,总剂量为10 ̄14Gy。在治疗后已有30个月的病例有31例,其生存率为87%(27/31),T1 ̄T3局部控制率为93.5%(29/31),T3局部控制率为66.7%(4/6),主  相似文献   

15.
宫颈癌放射治疗150例回顾性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琛  郭晓青  肖震宇  熊士忠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31):134-134,139
目的探讨全盆腔外照射加腔内后装治疗宫颈癌的疗效及放疗并发症的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3月~2008年10月赣州市人民医院肿瘤内科应用腔内近距离放疗(IcRT)配合体外放疗(EBRT)相结合治疗子宫颈癌150例的临床资料,先用直线加速器全盆腔EBRT总剂量3000Ccy,中央挡铅1000Ccy,ICRT用威达高剂量率192Ir后装治疗机,A点剂量4000~4500Ccy。结果150例宫颈癌患者,Ⅰ期10例(6.67%),Ⅱ期65例(43.33%),Ⅲ期68例(45.33%),Ⅳ期7例(4.67%)。5年总的存活率为73.33%。临床Ⅰ、Ⅱ期5年存活率分别为90%及83.08%,Ⅲ、Ⅳ期5年存活率66.18%及28.57%(P均〈0.05)。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生率为17.58%,膀胱炎的发生率为10.47%。结论影响EBRT加ICRT治疗宫颈癌预后的因素是肿瘤期别、病理分级;降低分次剂量及腔内照射次数可减低晚反应组织损伤;EBRT加ICRT治疗宫颈癌操作简单,疗效肯定,晚期并发症发生率较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盆腔体外联合腔内放射治疗宫颈癌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72例初治Ⅰ~Ⅳ期宫颈癌患者接受6-MVX线全盆前后对穿照射4000~5000 cGy,体外放疗3~4次/周,每次180~200 cGy;宫腔内放疗3000~4000 cGy,阴道腔内放疗3000~4500 cGy,1~2次/周,300~700 cGy/次,宫腔与阴道的腔内治疗交替进行。[结果]盆腔体外联合腔内放射治疗宫颈癌的近期有效率是98.6%,5年总生存率为54.1%,其中Ⅱ期5年生存率为75.0%,Ⅲ期5年生存率为41.4%,影响宫颈癌近期疗效的主要因素是肿瘤的大小、肿瘤的病理类型、大小、分期及近期疗效是影响宫颈癌预后的因素。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腹痛、腹泻、尿频、尿急、排尿痛及骨髓抑制。[结论]盆腔体外联合腔内放射治疗宫颈癌能提高肿瘤的局部控制率,但不能有效地控制全身转移。作者认为放化同步治疗是未来治疗子宫颈癌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7.
食管癌多功能腔内后装放疗合并外照射与单纯外照射的研究河南省人民医院(450000)孟广典,吴晓翠,侯盘长,孟健,李秀平,王跃伟,李会荣高剂量率多功能后装治疗已应用于临床,其疗效是肯定的[1-5]。我院自1991年11月~92年7月,对所收治的160例...  相似文献   

18.
提高肿瘤放射剂量却不增加正常组织放射损失,在提高肿瘤局控车工作中显得十分重要。舌癌的单独外照射因受正常组织损伤较大的限制,难以再提高肿瘤剂量、总计5年生存率仅54%。[1]为此,为提高肿瘤剂量,达到降低复发率提高生存质量的目的。我科首次开展外照射联合腔内插植治疗舌体癌患者1例。患者,女,62岁,于1997年初以右侧舌体白斑5月为主诉,入院时伴局部剧烈疼痛及放射痛,进食、吞咽受限,偶有低热盗汗。查体:双侧颌下淋巴结最大2.5cm,肿瘤位于右侧舌体中后及舌根部,病变范围大于4cm.表面呈菜花状,并附有脓性分泌物与周围组…  相似文献   

19.
陈华江  陈维军 《中外医疗》2013,(25):194-196,198
该文详细叙述了宫颈癌放疗技术的发展过程与现状,从腔内放疗的起源,到经典二维腔内放疗剂量学体系的建立,再到目前最先进的三维、内外结合照射剂量学体系的建立,在该文中均有提及,并对各自剂量学体系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