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急性脑梗死发病及病程中CD62P、CD63变化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通过测定活化血小板的表面分子标志物CD6 2P(血小板α 颗粒膜糖蛋白 )、CD6 3(血小板溶酶体膜糖蛋白 )的阳性表达率 ,观察在急性脑梗死发病及病程中活化血小板的变化 ,现报告如下。对象和方法1 研究对象 病例组 :2 0例 ,其中男 1 2例 ,女 8例 ,中位年龄 58岁 ,经全面神经系统检查、CT及核磁共振检查确诊 ,均为急性脑梗死患者 ,无糖尿病、心肌梗死、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对照组 :1 1名 ,其中男 7名 ,女 4名 ,中位年龄 54岁 ,无明显动脉硬化症及上述疾病。病例组及对照组在采血前 2周均未服阿斯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2 试剂与仪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在放射治疗中血小板CD62P、CD63、SCD62P水平的变化情况。[方法]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CD62P、CD63、ELISA测定SCD62P,血球计数仪CD1700测定血小板数量。[结果]随着放射治疗时间延长CD62P、CD63、SCD62P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血小板数量低于对照组。[结论]放射治疗能使血小板CD62P、CD63高度活化,最终导致血小板数量下降。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肿瘤患者在放射治疗中血小板CD6 2P、CD6 3、SCD6 2P水平变化的情况 ,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CD6 2P、CD6 3,ELISA测定SCD6 2P ,血球技术仪CD170 0测定血小板数量。随着放射治疗的延长CD6 2P、CD6 3、SCD6 2P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血小板数量低于对照组。结果表明 ,放射治疗能使血小板CD6 2P、CD6 3高度活化 ,最终导致血小板数量下降。肿瘤患者放射治疗中血小板CD62P、CD63及血浆CD62P的检测@唐中$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637000 @杨明辉$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637000…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18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1β、IL-8及TNF-α的水平,并与150例健康者进行比较。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不同梗死体积亚组血清IL-1β、IL-8及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随梗死体积的增加而增高。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1β、IL-8及TNF-α水平增高,其升高的程度与梗死体积密切相关,可用于其病情评估、疗效监测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5.
李怀苏 《华西医学》2009,(2):270-272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急性脑梗死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测定了32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和37例健康人的外周血CRP,TNF-α的含量水平。结果:脑梗死患者急性期CRP及TNF-α明显升高且呈显著正相关。结论:CRP,TNF-α的升高在急性脑梗死发生发展中可能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葛根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sICAM-1和TNF-α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彬  扈友庄  刘东彪 《中国康复》2004,19(6):363-364
目的 :探讨葛根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1(sICAM 1)和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的影响。方法 :7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葛根素组及常规组 ,观察治疗前后血清sICAM 1及TNF α水平的变化 ,并与正常组比较。结果 :治疗前血清sICAM 1和TNF α水平较正常组明显升高 (P <0 .0 1) ,治疗后明显降低 (P <0 .0 1) ,但仍高于正常组 (均P <0 .0 1) ,其中葛根素组下降幅度较常规组大 (P <0 .0 5 )。结论 :TNF α、sICAM 1可能参与脑梗死的发病过程 ,葛根素能显著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sICAM 1、TNF α的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CD62P、可溶性骨髓细胞样转录因子-1(sTLT-1)和血浆内皮素-1(ET-1)的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该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0例作为观察组;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脑梗死患者入院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将患者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另将同期门诊体检健康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抽取患者静脉血,检测患者血清CD62P、sTLT-1和ET-1的表达水平。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各个亚组间,CD62P、sTLT-1和ET-1的表达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CD62P、sTLT-1和ET-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各亚组的表达水平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亚组之间CD62P、sTLT-1和ET-1的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高到低依次是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提示,CD62P、sTLT-1和ET-1表达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正相关(P0.05);同时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CD62P、sTLT-1和ET-1是急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D62P、sTLT-1和ET-1可能是急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子,其表达水平越高,病情越严重,检测CD62P、sTLT-1和ET-1的变化对临床治疗策略的制订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复方麝香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含量的影响,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130例经颅脑CT或MRI确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两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复方麝香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分别在48h和治疗两周后测定两组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的水平。结果 患者发病时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均增高,治疗组在治疗2周后,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复方麝香注射液可降低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对脑梗死患者的病情变化、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试验条件下流式细胞仪测定CD62P的标本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不同的试管收集静脉血,在采血后不同时间检测CD62P,观察其变化规律。结果枸橼酸钠抗凝管采血后10min内、30min内和1h内测定的结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采血后2h测定与10min内测定的结果有显著差异(P<0.01)。EDTA抗凝管与枸橼酸钠抗凝管在10min内测定的结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在30min内,1h内和2h内测定的结果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血液标本宜用枸橼酸钠抗凝,严格控制在1h内检测完毕。时间延长CD62P的测定结果升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对Ⅱ型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ACI)时免疫细胞因子的影响,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药物组(对照组30例)与常规药物加针刺治疗组(治疗组30例)进行对比观察,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分别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白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进行检测,并与健康人组作比较,结果:患者入院时IL-6及TNF-α水平显著升高,与健康人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治疗后,2组免疫细胞因子含量明显降低(P<0.01和P<0.001),且针药联合治疗组下降产单纯常规药物对照组更大(P<0.05)。结论:针刺可改善Ⅱ型糖尿病并发ACI患者的免疫病理反应,这种变化可能是其调整中风或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功能紊乱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血小板a-颗粒膜蛋白(CD62P)和溶酶体膜蛋白(CD63)是血小板活化标志物,但血小板膜蛋白极不稳定,易活化,造成实验结果不可靠,为此应采用统-标准的检测方法.为探讨该目的并了解糖尿病患者血小板的活化情况,实验中采用全血单克隆抗体直接免疫荧光标记法和流式细胞术,对正常人及37例成人糖尿病患者进行了研究.正常人无固定组在标记后30,60,90和120分钟时,CD62P和CD63阳性率(%)分别为7.57±2.33,20.50±5.70,28.70±5.67,36.52±6.13及0.89±0.36,1.11±0.84,2.35±2.02,5.43±3.66,其相应点的平均荧光强度各自为1.57±0.13,1.88±0.08,2.00±0.09,2.38±0.22及3.91±0.11,4.07±0.16,4.38±0.14,4.44±0.19,二项均随检测时间推移逐渐升高,其中阳性率增高更加显著.而正常人多聚甲醛固定组CD62P和CD63在相同各时间点的阳性率和平均荧光强度基本相同,未出现明显变化.此外,37例成人糖尿病患者CD62P和CD63的阳性率分别为(14.11±6.68)%及(2.71±1.74)%,比相对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01,P<0.05).由此可见,血小板CD62P和CD63非常敏感,在体外易受激活,采血后需立即标记,全部操作应在30分钟内完成,而多聚甲醛固定可抑制活化并稳定血小板标记复合物,使上机检测时间延长至2小时而对结果无影响.成人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系统合并症可能与血小板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肝硬化失代偿期在无细菌感染和合并细菌感染时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浓度和CD45RO+粒细胞表达的变化及检测意义。方法ELISA与流式细胞术。结果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细菌感染组,血清TNF-α浓度和粒细胞群中CD45RO+细胞数比无细菌感染组有显著升高,两者之间以及两者与正常对照组之间都存在着明显差别。结论细菌感染是导致肝硬化患者血清TNF-α浓度升高和CD45RO+粒细胞增多的主要原因,因此,两者在疾病的鉴别诊断等方面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3.
选择收治的5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试验组,选择52例同期体检正常患者为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PⅥ、CD62P表达,并分析予以葛根素治疗后其表达变化状况,结合双抗体夹心ELISA法,观察血浆中可溶性CPⅥ表达水平,分析CD62P与血小板膜CPⅥ间的关系及可溶性CPⅥ与血小板膜CPⅥ间的关联性。治疗后CD62P与血小板膜CPⅥ表达下降,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可溶性CPⅥ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血小板膜CPⅥ与CD62P间呈正相关,与可溶性CPⅥ间呈负相关。CD62P与血小板膜CPⅥ、血浆可溶性CPⅥ是缺血性脑卒中血小板活化关键评估指标,敏感性高,其检测有助于指导用药。  相似文献   

14.
陈鑫 《临床医学》2014,(1):45-47
目的 探讨无症状性脑梗死(SCI)患者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检测50例SCI患者(SCI组)、50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血浆vWF含量及血清TNF-α水平.结果 SCI组血浆vWF含量为(197.2±18.3)%,对照组为(141.9±29.3)%,SCI组中血浆vWF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SCI组血清TNF-α水平为(1.96±0.31) ng/ml,对照组为(1.15±0.28) ng/ml,SCI组中血清TNF-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SCI患者中已存在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与脑缺血炎症反应.预防SCI发展为症状性脑梗死,不仅要积极改善血管内皮功能,还要积极阻断TNF-α导致的损害.  相似文献   

15.
观察患有恶性肿瘤老年患者在手术治疗前后D二聚体以及血小板CD62P的变化情况,为术后治疗打好铺垫。使用流式细胞术和胶体金方法对三个组别的D二聚体和血小板CD62P进行检测,分别是老年恶性肿瘤患者20例、非老年恶性肿瘤患者20例以及未患恶性肿瘤的患者30例,将三组对比,分析D二聚体和血小板CD62P在不同群体的差异。恶性肿瘤患者的D二聚体和血小板CD62p均比正常患者高,并且手术过后,恶性肿瘤患者体内的D二聚体和血小板CD62p均比手术前高,而老年肿瘤患者又比一般肿瘤患者的D二聚体和血小板CD62P高,肿瘤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会促进血小板的活化,容易在血液中形成高凝状态,尤其是老年恶性肿瘤患者,更要在手术之后采取措施抑制高凝状态产生,从而避免术后血栓病。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探讨舒血宁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a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集收治的76例ACI患者的临床资料,将采用依达拉奉治疗的38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采用舒血宁注射液+依达拉奉治疗的38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a(T...  相似文献   

18.
血小板在血栓性疾病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脑梗塞时血小板常有功能及形态的改变。本文通过对4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血小板参数及血小板聚集功能的检测,以探讨它们在急性脑梗塞时的变化和相互关系。 1 材料和方法 1.1 检测对象 急性脑梗塞组40例,其中男27例,女13例,年龄52~80岁,平均67.6岁。以上病例均为首次住院病人,经CT和/或MRI检查确诊。健康对照组35例,男24例,女11例,年龄48~79岁,平均65.7岁,均为健康体检合格者,二周内无服药史。 1.2 标本采集 全部患者确诊后24h内抽静脉血,其中1ml加20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不同试验条件下流式细胞仪测定CD62P的影响因索。方法 采用不同的试管收集静脉血.在采血后不同时间检测CD62P,观察其变化规律。结果 枸橼酸钠抗凝管采血后10min内与30min内测定、1h内测定的结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采血后2h测定与10min内测定的结果有显著差异(P〈0.01)。EDTA抗凝管与枸橼酸钠抗凝管在10min内测定的结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在30min内测定,1h内测定。2h内测定的结果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由于存在血小板体外活化。试验条件的不同对CD62P的测定可产生明显影响.临床检验的新鲜血液标本宜用枸橼酸钠抗凝,应严格控制在1h内检测完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检测吸烟脑梗死患者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oluble 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sVCAM-1),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变化,探讨吸烟对脑梗死的影响.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47例吸烟脑梗死患者、49例不吸烟脑梗死患者,45例吸烟健康者和42例不吸烟健康者血清sVCAM-1和TNF-α水平.结果 脑梗死患者血清sVCAM-1,TNF-α水平明显高于无脑梗死者(P<0.01);吸烟脑梗死患者明显高于不吸烟脑梗死患者(P<0.01);吸烟健康者明显高于不吸烟健康者(P<0.01).重度吸烟组血清sVCAM-1,TNF-α水平明显高于中度吸烟组(P<0.05)、轻度吸烟组(P<0.01)和健康不吸烟组(P<0.01);中度吸烟组明显高于轻度吸烟组(P<0.05)和健康不吸烟组(P<0.01).吸烟指数与sVCAM-1,TNF-α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吸烟使脑梗死患者和健康者sVCAM-1,TNF-α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