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背景:人工发孔方法制备的β-磷酸三钙材料在孔隙结构上与天然松质骨的孔隙结构存在巨大的差异,进而影响了其本身的生物学性能。 目的:采用体内成骨试验方法验证牛松质骨煅烧制备的β-磷酸三钙脱有机质骨的体内成骨活性。 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动物体内实验,于2005-07/2006-10在解放军总医院骨科研究所完成。 材料:将健康牛松质骨脱去有机成分后,经2次高温煅烧方法制备形成β-磷酸三钙脱有机质骨标准试件,经辐照灭菌后备用。 方法:健康新西兰大白兔12只,按4,8,12周3个取材时间分成3组,每组4只,将β-磷酸三钙脱有机质骨4个试件随机植入上述3组动物一侧下肢的骨缺损中,同时在每只兔另一侧下肢制备相同骨缺损模型,不植入任何材料,为空白对照。 主要观察指标:于材料植入后1 d以及4,8,12周分别拍摄兔膝关节正侧位X射线片,观察缺损部位新骨形成情况,并与空白对照组进行对比。 结果:随着β-磷酸三钙脱有机质骨植入时间的延长,材料周边及中心部位逐渐有新生骨组织长入,但植入的材料无明显降解吸收,新骨长入量有限。空白对照至12周仅缺损周围有少量新骨生成。 结论:β-磷酸三钙脱有机质骨具有体内成骨活性,但降解缓慢影响新骨的替代和改建过程。  相似文献   

2.
活性胶原基纳米骨修复下颌骨缺损的组织学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单纯胶原基纳米骨在骨缺损修复过程中仅起支架和骨传导作用,不具备骨诱导能力。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进行组织学光镜及扫描电镜检测,观察复合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活性胶原基纳米骨材料促进下颌骨骨缺损的愈合能力。 设计、时间及地点:同体对照动物实验,于2008-08/12在南方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病理实验室以及电镜中心完成。 材料:采用浸泡抽吸法将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与胶原基纳米骨相复合,形成复合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活性胶原基纳米骨材料。 方法:建立兔下颌骨双侧缺损模型,随机选取一侧缺损应用复合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活性胶原基纳米骨修复,作为活性材料组;另一侧缺损应用单纯胶原基纳米骨修复,作为单纯材料组。 主要观察指标:术后5,10,20周,获取整块下颌骨标本作组织学光镜苏木精-伊红染色和Masson染色及扫描电镜超微结构检测,观察骨缺损愈合效果和新骨形成情况。 结果:两组骨缺损区均愈合良好,未见移植骨周围炎症发生。①单纯材料组:术后5周时与宿主骨结合不紧密,有大量纤维结缔组织;10周时出现疏松的骨样组织,材料残留较多,降解缓慢;20周时骨样组织增多明显,但缺损中心区骨组织仍较少且不成熟,材料部分降解。②活性材料组:成骨过程较早,术后5周时与宿主骨结合良好,有明显骨样组织长入;10周时骨样组织显著增多且更加成熟,材料部分降解;20周时新骨组织与宿主骨完全融合,缺损中心区为致密骨样组织充满,材料降解充分,只有少量残留。 结论:胶原基纳米骨具有良好的骨传导作用和生物相容性,可作为理想的修复下颌骨缺损的人工材料。复合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后具有一定的骨诱导作用,愈合加快,成骨可靠。  相似文献   

3.
陈伟  江毅 《中国神经再生研究》2009,13(34):6650-6654
背景:脂肪基质细胞经诱导后具备成骨活性已被实验证实,因此,脂肪基质细胞修复骨缺损的研究已成为目前的热点,但脂肪基质细胞修复负重骨缺损修复的相关实验报道较少。 目的:通过兔脂肪基质细胞诱导培养为成骨细胞,并与牛脱钙骨复合培养,对兔胫骨骨缺损修复情况的观察,探讨脂肪基质细胞修复骨缺损的可行性。 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8-01/09在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动物实验室完成。 材料:取新生小牛四肢长骨干干骺端的松质骨置于脱钙液中脱钙、脱脂、去细胞、去抗原和去蛋白等程序处理制备成脱钙骨支架。 方法:选取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12只,随机选取1只提取腹腔内脂肪组织15 mL,体外分离培养脂肪基质细胞并行诱导培养证实为成骨细胞后,以1×109 L-1浓度种植于脱钙骨支架上,继续培养1周,制成组织工程骨。将12只新西兰大白兔手术制成双侧胫骨骨缺损模型,左下肢植入单纯脱钙骨作为对照组,右下肢植入组织工程骨作为实验组。 主要观察指标:X射线、CT检查观察骨缺损处骨痂形成情况,取材后行大体、组织学观察骨缺损处修复情况。 结果:大体观察及X射线显示实验组术后12周骨缺损区缺损消失,已骨性愈合,对照组术后12周骨缺损区缺损仍存在,未见完全愈合。组织学观察显示实验组术后12周可见新生骨小梁形成,对照组术后12周未见新生骨小梁形成。测量CT值行配对t检验显示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5)。 结论:脂肪基质细胞经诱导培养具备成骨活性,与细胞支架复合具备修复骨缺损的能力。 关键词:脂肪基质细胞;诱导培养;脱钙骨;骨缺损  相似文献   

4.
摘要 背景:复合骨形成蛋白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双相陶瓷样生物活性骨既有骨传导功能,又能诱导干细胞向成骨方向分化,已经成为用于骨缺损修复的理想骨移植替代材料之一。 目的:初步观察复合骨形成蛋白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双相陶瓷样生物活性骨在临床修复指骨缺损的能力。 方法:选取10例手指内生软骨瘤患者,平均年龄33岁。肿瘤大小为0.3 cm×0.3 cm×0.3 cm~1.0 cm×0.5 cm×0.5 cm;肿瘤均位于患指指骨,行肿瘤刮除术,瘤腔用双相陶瓷样生活性物骨填充,伤口常规缝合;术后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局部炎性反应,排斥反应,全身毒性,瘤腔愈合和患肢功能的恢复情况。 结果与结论:术后无伤口感染,伤口均甲级愈合。局部炎性反应轻微,无排斥反应和全身毒性反应。术后全部获随访 6个月,术后3个月可见新骨长入复合骨形成蛋白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双相陶瓷样生物活性骨填充区。手指在术后1个月可完成日常活动。提示复合骨形成蛋白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双相陶瓷样生物活性骨修复材料具有良好成骨性、生物安全性和相容性,可用于骨缺损的修复。 关键词:双相陶瓷样生物活性骨;骨形成蛋白;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指骨缺损;临床应用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0.47.036  相似文献   

5.
背景:纳米骨浆在骨缺损修复过程中仅起支架和骨传导作用,不具备骨诱导能力。 目的:观察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huma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hBMP-2)基因活化纳米骨浆的异位诱导成骨能力和修复骨缺损效果。 时间及地点:实验于2006-06/2007-03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分子生物中心实验室和协和医院骨科实验室完成。 材料:将纳米骨浆与hBMP-2基因真核表达质粒相复合,形成hBMP-2基因局部释放系统。 方法:实验一:昆明种小鼠24只右侧大腿后群肌袋注射纳米骨浆+hBMP-2质粒作为实验侧,其中12只小鼠左侧大腿后群肌袋注射纳米骨浆+空白质粒为对照侧1,另12只左侧注射纳米骨浆为对照侧2。实验二:新西兰白兔54只,其中6只作左桡骨中段骨缺损,不植入材料,为空白对照;另48只制成双侧桡骨中段15 mm骨缺损模型,随机分成3组,缺损处分别植入 hBMP-2+纳米骨浆、空白质粒+纳米骨浆、纳米骨。 主要观察指标:实验一:采用放射学、分子生物学和组织形态学等方法检测成骨基因hBMP-2表达和诱导成骨效应。②实验二:取桡骨标本作影像学检查、组织学观察和生物力学检测。 结果:实验一:小鼠术后2,4周实验侧有hBMP-2表达。实验侧术后2周出现大量软骨组织和呈岛状散在分布的骨组织,术后4周可见大量成骨组织,新生骨相互融合生长并形成较为成熟的板层骨和骨小梁结构;对照侧未见骨组织形成。实验侧碱性磷酸酶活性明显高于对照侧(P < 0.01)。实验二:术后12周空白对照组骨缺损无愈合,其余3组骨缺损均修复。植入hBMP-2+纳米骨浆组的碱性磷酸酶水平、成骨速度及新生骨力学强度均明显优于植入空白质粒+纳米骨浆或纳米骨组(P < 0.05)。 结论:经组织学、影像学及生物力学的综合检测验证,纳米骨浆复合hBMP-2质粒后,具有一定的骨诱导作用,植入体内后成骨速度、质量及力学强度较单纯的纳米骨浆明显增强,能够有效修复骨缺损。  相似文献   

6.
背景:以往的骨修复材料都优先考虑生物材料对骨缺损的骨传导作用,而含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ecombinant huma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rhBMP-2)的骨修复材料(骨优导)修复骨缺损的作用机制为骨诱导(诱导成骨)作用。 目的:采用两种动物模型观察骨修复材料(骨优导)的体内成骨活性。 设计:分组对比,多角度评估观察实验。 材料:rhBMP-2和载体材料制备的骨修复材料(骨优导)由杭州华东医药集团投资有限公司提供。 方法:①小鼠肌袋异位成骨实验:ICR小鼠72只随机分为rhBMP-2材料5,10,20,40,80,160,250 μg组、空白对照组和假手术组9组,后腿外侧肌肉间隙陷窝分别植入相应剂量的骨优导或空白材料,或做假手术。②犬桡骨骨缺损修复实验:30只犬随机分为rhBMP-2材料1,2,4 mg组、空白对照组、造模组5组,制备桡骨2 cm骨缺损模型,分别植入相应剂量的骨优导或空白材料,造模组不处理。 主要观察指标:①小鼠植入材料当天和植入后21 d拍X射线片观察,21 d后取材,测定新骨的湿重,干重,灰份含量、钙含量。②犬植入后当天、植入后1,2,3个月拍X射线片观察,并对骨愈合情况进行量化后评分。 结果:植入骨修复材料(骨优导)的小鼠在植入后21 d解剖发现植入部位有大量新骨形成,而新骨的干重、湿重、灰分含量、钙含量都和植入的rhBMP-2剂量成线形正比。在犬桡骨骨缺损模型中观察到植入骨优导后1个月,植入区域有明显的新骨形成,植入3个月后愈合良好,两个对照组均未能愈合。量化评分显示rhBMP-2可加速骨缺损修复。 结论:骨修复材料(骨优导)有较强的诱导成骨活性和修复骨缺损作用,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摘要 背景:细胞因子能启动、促进并维持软骨和骨生成,但需要合适的载体才能发挥其生物学活性。 目的:验证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新型双相钙磷陶瓷(1∶1)促进骨缺损修复的作用。 方法:27只兔,造成兔两侧股骨中下段4 mm×4 mm×12 mm的缺损,随机分为3组:骨形态发生蛋白+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双相钙磷陶瓷组、骨形态发生蛋白+双相钙磷陶瓷组、双相钙磷陶瓷组。于4,8,12周取材,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X射线以及计算机图像分析,比较各组缺损的修复情况。 结果与结论:骨形态发生蛋白+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双相钙磷陶瓷组及骨形态发生蛋白+双相钙磷陶瓷组在软骨诱导、小梁骨的形成数量、骨缺损修复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双相钙磷陶瓷组。骨形态发生蛋白+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双相钙磷陶瓷组又优于骨形态发生蛋白+双相钙磷陶瓷组,在8周时编织骨小梁逐渐改建为成熟的板层骨及髓腔结构,骨缺损基本修复。12周时完全修复。结果提示:①双相钙磷陶瓷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体内有较强的成骨活性,可以促进骨缺损的修复。②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与骨形态发生蛋白合用可以加快新骨的形成。③新型双相钙磷陶瓷是一个吸附细胞因子的良好缓释载体,它的降解吸收和新骨的形成是一个相互促进过程。 关键词:双相钙磷陶瓷;骨缺损;诱导成骨;骨形态发生蛋白;成纤维细胞因子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0.42.001  相似文献   

8.
背景:已有研究表明课题组制备的双相陶瓷样生物骨符合骨组织工程支架或直接作为植骨材料的要求。实验将材料植入兔桡骨节段性骨缺损,以进一步了解双相陶瓷样生物骨修复骨缺损的能力。 目的:用双相陶瓷样生物骨来修复兔桡骨骨缺损,评价双相陶瓷样生物骨的成骨作用。 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8-03/09在昆明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完成。 材料:将猪椎骨煮沸12 h,经系列乙醇脱水后于800 ℃条件下煅烧6 h后制得陶瓷化骨,完全去除有机成分,再将陶瓷化骨与适当浓度的焦磷酸钠溶液复合后于800 ℃煅烧1 h,经缓慢冷却后制得双相陶瓷样生物骨。 方法:成年日本大耳白兔36只随机分为3组:双相陶瓷样生物骨组、自体髂骨组、空白对照组,每组12只。在兔双侧桡骨造成1.0 cm骨缺损后分别植入双相陶瓷样生物骨材料、自体髂骨,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直接缝合切口。 主要观察指标:术后4,8,12,24周取出双侧尺、桡骨后摄X射线片,了解移植物的X射线变化情况。制备组织切片,光镜下观察移植物的组织形态特征及新骨形成情况。 结果:X射线片:双相陶瓷样生物骨组在术后4周可见材料密度较宿主骨高,与宿主骨分界清楚,8周后材料与宿主骨分界模糊,12周后大部分材料呈高密度影,24周后材料仍有部分高密度影。自体髂骨组在术后4周可见髂骨与宿主骨分界模糊,24周后植骨部位密度与宿主骨一致。组织学形态观察:双相陶瓷样生物骨组发现有新骨贴附材料生长,材料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降解吸收,新骨形成增多。24周后新骨形成明显增多,仍可见部分残余材料;自体髂骨组在12周后髓腔完全再通,24周后植骨部位与宿主骨结构没有差别;空白对照组未见骨连接或髓腔再通,随着时间的推移缺损两端逐渐封闭并硬化。 结论:实验初步表明双相陶瓷样生物骨可用于桡骨骨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9.
摘要 背景:研究发现,在小段骨缺损中植入骨或仿生骨组织,坏死组织逐渐被替换,移植骨中会长入有活性的血管肉芽组织,移植骨被吸收,新骨主动形成。但在大段骨缺损,这一过程发生较慢且不完全。 目的:观察纳米级羟基磷灰石材料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后大段骨缺损修复能力及诱导生成血管能力。 方法:制作兔桡骨大段骨缺损模型,抽签随机分2组,选择一侧分别植入纳米级羟基磷灰石/骨形态发生蛋白、纳米级羟基磷灰石修复,均以另一侧为空白对照。植入后6个月行大体观察、X射线、组织形态学检查、组织切片碱性磷酸酶染色、成骨量分析、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阳性细胞率及阳性血管数检测。 结果与结论:空白对照组基本无骨组织生成。纳米级羟基磷灰石植入后被新生骨组织分割成小块,材料原有结构破坏。纳米级羟基磷灰石/骨形态发生蛋白组较纳米级羟基磷灰石组残存材料更少,材料降解更为彻底。纳米级羟基磷灰石/骨形态发生蛋白组成骨量、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阳性血管数目均明显高于纳米级羟基磷灰石组(P < 0.001),且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阳性血管数目成正比关系。说明纳米级羟基磷灰石与骨形态发生蛋白复合后,骨修复能力进一步增强,诱导血管生成能力明显提高。 关键词:纳米级羟基磷灰石;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骨形态发生蛋白;血管生成;纳米生物材料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1.12.006  相似文献   

10.
背景:异种脱蛋白松质骨来源广泛且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性,若能解决其免疫原问题,将有望利用异种脱蛋白松质骨开发出一种新型植骨材料。 目的:探讨异种脱蛋白松质骨作为骨组织工程支架的性能,及其在山羊脊柱横突间融合中的作用。 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支架学体内实验,于2008-02/10在黑龙江省纤维化生物治疗重点实验室完成。 材料:6~8月龄健康雄性山羊12只,由牡丹江医学院动物中心提供。 方法:取成年猪股骨远端松质部分,通过理化方法制成脱蛋白松质骨支架,对其形态结构、组成成分、生物力学特性以及材料对种子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进行检测分析。羊髂骨穿刺取骨髓,梯度密度离心法分离获得第3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将支架材料复合一定量的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构建组织工程骨。12只羊建立L3、4双侧横突间植骨模型,修复组于左侧植入组织工程骨,对照组于右侧植入相同体积的自体髂骨。 主要观察指标:分别于植入后4,8,12周行X射线片和组织学观察对比分析。 结果:采用脱蛋白处理后的松质骨可见大小不等、相互交通、开放孔隙的网架结构,孔径200~500 μm,孔隙率60%左右,其无机成分为羟基磷灰石,有机成分为胶原,力学性能保存良好,细胞相容性良好。X射线片结果显示:植入第4周,横突桥接处部分区域模糊,以内侧明显,此时修复组材料密度略低于对照组;第8周上下桥接部间隙变小,大量连续骨痂生成;12周后完全融合,两组材料密度接近。移植区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修复组植入后第4周以多点方式形成新骨,第8周岛状生成的骨组织贯穿整个移植材料,12周编织骨交错排列,髓腔形成,成骨活性接近自体髂骨移植;对照组植入后4周有较多新骨形成,8周时出现大量胶原纤维,周边成骨明显,至12周纤维组织减少,成骨活跃。 结论:以异种脱蛋白松质骨为支架材料,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构建组织工程骨,体外X射线衍射分析及力学测试与体内成骨实验均证明其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和较强的成骨能力,是一种良好的组织工程骨支架材料。 关键词:组织工程骨;异种脱蛋白松质骨;脊柱横突间融合  相似文献   

11.
背景:骨水泥成形具有即刻止痛和稳定骨折的作用,可明显提高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但其用于临床时间尚短,许多学者认为这种技术缺乏远期随访资料和更多病例验证,对复杂部位转移灶的治疗仍值得深入分析。 目的:回顾性分析单纯放射治疗及骨水泥成形辅以放射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癌患者的效果。 方法:2006-09/2009-02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恶性肿瘤骨转移癌患者,随机分成2组,单纯放射治疗组30例,采用6 MV X射线,照射剂量2 Gy/次,5次/周,照射4周,总照射剂量40 Gy;联合组30例,采用骨水泥成形治疗,并辅以放射治疗。采用VRS法疼痛程度分级和目测类比评分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骨痛评分,测定起效时间。 结果与结论:治疗前两组患者骨痛评分基本相似(P > 0.05);治疗后与单纯放射治疗组比较,联合组痛程度显著缓解,骨痛评分明显降低(P < 0.05)。单纯放射治疗组共13例患者治疗无效,联合组共8例患者治疗无效,单纯放射治疗组患者的起效时间迟于联合组。在10个月的随访期内,单纯放射治疗组共有25例患者死亡,联合组共有21例患者死亡,不同随访时间段内联合组生存患者多于单纯放射治疗组。全部死亡病例中均未发现与骨水泥有关的证据,提示应用骨水泥成形辅以放射治疗骨转移瘤比单纯行放射疗法对疼痛的缓解更为有效,可作为骨转移癌首选的治疗方式。 关键词:放射治疗;骨转移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疼痛缓解;骨水泥;生物材料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0.08.037  相似文献   

12.
谢性骨病发生发展机制、抗骨质疏松症药物等研究。 目的:从骨组织形态计量学被认识到临床研究、临床应用以及展望进行综述。 方法:由第一作者分别以“骨组织形态计量学,骨活检,代谢性骨病,骨重建,骨结构,人”和“Bone histomorphometry,metabolic bone diseases,bone biopsy,bone remodeling,humans”为关键词进行检索,CNKI 数据库的检索时限为2000/2010,PubMed 数据库的检索时限为1965/2010。筛选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方面的文献,最终纳入30 篇文献进行分析。 结果与结论:骨计量学可得到三维的骨结构和重建的参数,在评估、提供骨代谢信息方面是一个功能强大的工具,其他任何研究方法不可代替。对于各种各样的骨代谢疾病,可从骨计量学方面更深层了解骨病的发生发展机制,为治疗提供更可靠的依据。此外,在临床新的药物安全干预、研究试验中,它提供了宝贵的骨结构和重建的参数资料。  相似文献   

13.
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代谢生化指标与骨密度变化的探讨 陈陵霞 苗懿德 刘杰 魏雅楠 郏蓉 宝辉 褚琳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老年科,北京100044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科研基金支持项目 陈陵霞,女,1972年生,重庆市人,汉族,1995年北京大学医学部本科毕业,2001年北京大学医学部博士毕业,2005-2007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士后,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骨质疏松症及2型糖尿病并发症研究。 chenlingxia@medmail.com.cn 摘要 背景:2型糖尿病是骨质疏松症发生的高危人群,但其发生发展机制尚不明确。 目的 了解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代谢特点及骨密度变化,为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 观察住院及门诊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97例,非糖尿病男性76例,空腹采血测定血骨保护素(OPG)、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骨钙素(BGP)、骨碱磷酶(BAP)、I型胶原C-末端(CTX)。同时收集相关临床资料及生化指标。骨密度使用Hologic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 结果与结论 男性糖尿病患者各部位骨密度较非糖尿病组无显著变化。男性糖尿病患者OPG及CTX较非糖尿病者显著升高,分别为(1173.7±791.0)ng/L vs (868.6±483.0)ng/L(p<0.05)及(10.09±4.65)nmol/L vs (8.65±3.86)nmol/L(p<0.05)。BGP、BAP、TRAP无显著变化。提示OPG及CTX在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中有一定影响。 关键词:糖尿病;骨代谢;骨密度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总结了各种复合型可注射骨替代材料的特点及其临床应用 资料来源:综述相关文献主要来源于Pubmed 数据库,重庆维普数据库和清华同方数据库 资料选择:选择可注射型骨替代材料的特点和在临床中应用的最新相关文献,排除陈旧及重复实验的相关文献 结局评价指标:以最新的实验结果和研究热点为本综述的结局评价指标 结果:根据最新的相关文献,介绍各种复合型可注射骨替代材料的优缺点和治疗骨缺损的临床疗效 结论:复合型可注射骨替代材料在临床上治疗骨缺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背景:在骨形成及骨病中,有多种因子的表达,这些因子能在体外诱导软骨成骨,或诱导骨腹细胞成软骨细胞。 目的:总结近年来广泛研究的成骨因子,强调成骨因子在骨形成和骨病中的作用。 方法:以osteogenic factors,bone disease,bone formation,Intercellular Signaling Peptides and Proteins,osteogenesis为检索词,检索Medline数据库(2008-01/2009-07);以成骨因子,骨形成,骨病,细胞因子,刺激因子为检索词,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8-01/2009-07)。文献检索语种限制为英文和中文。纳入成骨因子及骨形成或骨病相关的内容。排除已被证实落后的研究及重复性研究。 结果与结论:计算机初检得到158篇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对成骨因子在骨形成和骨病中的作用进行分析。骨形成及骨病是复杂的过程,受多种激素、全身及局部生长因子的调控。多种骨生长因子参加了骨愈合与骨代谢相关疾病过程,通过局部自/旁分泌方式作用于靶细胞,也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远隔部位靶细胞。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骨形成蛋白,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白细胞介素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生长激素等都参与了骨重建过程中骨细胞的增殖、分化以及基质合成的调节及骨病的代谢。成骨因子在骨形成过程及骨相关疾病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成骨因子已用于临床及骨组织工程研究中,其效果已经得到了临床证实。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不影响术后恢复和便于二期手术的术中处理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额颞联合颅脑手术86例,其中额部骨瓣保留、颞侧去骨瓣减压54例(A组),额颞骨瓣去除32例(B组)。比较2组术后脱水剂使用时长和拆线时长。结果2组术后脱水剂使用时长和拆线时长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额颞联合伤,术中内外充分减压后骨瓣复位不影响患者术后的正常恢复,能够保持患者术后的面部正常形态,减少面部畸形给患者带来的心理问题,方便了二期手术(颅骨修补)的实施,能够有效减少骨缺损面积,减少颅骨修补巨额耗材费用。  相似文献   

17.
背景:海藻酸有相对温和的凝胶条件与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已广泛应用于生物组织工程。 目的:采用海藻酸钠凝胶复合异种骨的方法,构建骨组织工程载体,观察载体中细胞的生物性能及体内成骨能力。 方法:取2 只2 周龄新西兰兔的骨髓,以1×10-8 mol/L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取诱导后第2 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接种于1%海藻酸钠凝胶中,培养4 d 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凝胶中细胞形态。将第2 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为单纯DMEM凝胶组和含1%海藻酸钠的DMEM凝胶组,分别培养7 d 后行骨形态发生蛋白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取24 只裸鼠,随机分为2 组,于两侧股部肌袋中分别植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海藻酸钠凝胶/牛松质骨复合体作为实验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牛松质骨复合体作为对照组。术后2,4 周后组织学观察复合体成骨情况,图像分析系统分析各组成骨或软骨的面积百分比。 结果与结论:海藻酸钠凝胶中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形态饱满,细胞悬浮于凝胶中,可见细胞分裂和核分裂相。单纯DMEM凝胶组和含1% 海藻酸钠的DMEM凝胶组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细胞分裂增殖正常,伸出多种形态的突起,胞核大,核仁清晰。单纯DMEM凝胶组和含1%海藻酸钠的DMEM凝胶组的骨形态发生蛋白2 表达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扫描电镜观察海藻酸钠凝胶均匀地复合于牛松质骨微孔中,不同平面均有细胞生长。动物实验显示术后2,4 周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成骨或软骨的面积百分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提示以海藻酸钠凝胶/牛松质骨构建骨组织工程载体,合乎组织工程载体的超结构原理,能最大限度地承载细胞,生物性能好,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和成骨表型及相关的生物性能无不良影响,在体内成骨效率较高。 关键词:组织工程骨;海藻酸钠凝胶;异种骨;载体;支架材料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0.08.043  相似文献   

18.
背景:同种异体骨是临床常用的骨移植材料,但缺乏诱导成骨能力是最大的问题。 目的:评价良性骨肿瘤及瘤样病变刮除或切除后应用同种异体骨复合自体红骨髓修复骨缺损的效果。 设计、时间及地点:回顾性病例对比分析,于2004-05/2006-05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骨科进行。 对象:选择良性骨肿瘤及瘤样病变108例患者,男 58例,女 50例;年龄10~58岁,平均32岁。其中采用异体骨复合自体浓缩红骨髓植骨52例(复合红骨髓植骨组);单纯异体骨植骨56例(单纯植骨组)。 方法:复合红骨髓植骨组患者根据预计植骨量从每位患者两侧的髂前上棘或髂后上棘抽取红骨髓40~100 mL,在植骨前将同种异体骨与红骨髓充分混匀。肿瘤刮除或切除后,用电刀烧灼骨缺损腔,将同种异体骨剪成细小的短棒状或修成2 mm见方的块状,植入骨缺损区内。单纯植骨组将相同比例的生理盐水与同种异体骨充分混匀后植入骨缺损区内。 主要观察指标:术后定期进行植骨区X射线检查及骨密度检测,比较两组间移植骨颗粒界限模糊、消失的时间及不同时间骨密度的情况。同时观察术后并发症如免疫排斥反应、感染等发生情况。 结果:100例患者达骨性融合(复合红骨髓植骨组49例,单纯植骨组51例),并获得24个月随访,数据进入结果分析。复合红骨髓植骨组移植骨界限模糊时间和消失时间均短于单纯植骨组(P < 0.05~0.01)。术后3,6,12个月时复合红骨髓植骨组骨密度高于单纯植骨组(P < 0.05~0.01)。复合红骨髓植骨组2例,单纯植骨组3例出现排异反应,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两三周后痊愈。 结论:同种异体骨复合自体红骨髓来源相对丰富,抗原性减弱,能明显促进骨融合和骨缺损的愈合。  相似文献   

19.
背景:不同研究所采用的桡骨骨缺损模型长度均不同,目前尚没有统一的桡骨缺损标准尺寸。 目的:对兔桡骨缺损模型施行标准化研究再探讨,以期获得相对更可靠的兔桡骨缺损标准尺寸。 方法:选用健康6月龄新西兰大白兔40只,双侧桡骨共80侧,在麻醉下行兔桡骨手术造成桡骨完全骨膜缺损,将桡骨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缺损1.0,1.2,1.4,1.7和2.0 cm组,每组16侧。分别于术后12周行X射线、大体解剖、CT三维重建和组织切片等检查,观察各组骨缺损愈合情况。 结果与结论:建模后12周可见缺损1.0 cm组至缺损2.0 cm组愈合率逐步下降,1.4 cm骨缺损组愈合率低于1.0及1.2 cm组(P < 0.05)。1.4,1.7,2.0 cm骨缺损组X射线评分及CT评分值均低于1.0及1.2 cm骨缺损组(P < 0.05),说明骨缺损尺寸在1.2 cm以下时,桡骨自行愈合率相对较高。结果提示实验成功建立了兔桡骨骨缺损模型,桡骨中段缺损(包括骨膜)尺寸≥1.4 cm更加可靠。  相似文献   

20.
Introduction: Herein we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overview of bone health in facioscapulohumeral muscular dystrophy (FSHD). Methods : Ninety‐four adult individuals with FSHD type 1 from 2 sites were included in this cross‐sectional study.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determinants of bone health were examined. Relationships between bone mineral density (BMD), strength, and function were explored. Results : Nearly a third of subjects were deficient in vitamin D3. Mean whole‐body BMD z‐score was ?0.7; 11% of subjects had greater than age‐related reductions in whole‐body BMD (z‐score < ?2.0). Whole‐body and regional BMDs were associated with strength and function. Thirty‐six percent had a history of fractures. Likelihood of fractures was reduced for those with normal whole‐body BMD (odds ratio = 0.25, 95% confidence interval 0.04–0.78). Discussion : A diagnosis of FSHD is not necessarily predictive of reduced BMD or increased fracture rate. Given the considerable variability of bone health in the FSHD population, strength and function can serve as predictors of BMD. Muscle Nerve 56 : 1108–1113, 201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