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手术去势联合间断抗雄激素药物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晚期失去根治手术机会前列腺癌患者124例,其中98例为手术组,予以行双侧睾丸切除术,术后1周内口服抗雄激素药物,26例作为对照组,予以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HRH-a)及抗雄激素药物。两组患者在年龄、临床分期、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Gleason评分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以手术日或第1次注射LHRH-a为起点,定期复查PSA,当PSA≤0.2ng/mL后持续3~6个月停用抗雄激素药物或LHRH-a,以后根据复查PSA结果,决定是否新一轮治疗。治疗期及间歇期检测血清PSA、睾酮、肝肾功能、血常规、骨扫描、盆腔MRI等,并在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及12个月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124例患者均对内分泌治疗敏感,手术组98例患者内分泌治疗(1.5±0.4)个月后血清PSA均降至最低值,对照组23例患者在内分泌治疗(3.5±0.8)个月后血清PSA均降至最低值,两组前列腺体积均明显缩小,随访时间2.1~7年。生存质量评分显示,患者性欲减退、阵发性潮热、体力及精神状态在间歇期得到明显改善(P<0.01),组间比较对照组较手术组缓解更明显(P<0.05)。结论:手术去势联合间断雄激素药物是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有效手段,尤其适合已行去势手术、年纪较大或贫困地区经济承受能力较差的患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睾丸切除去势手术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就诊的晚期前列腺癌症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行双侧睾丸切除去势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与安全性。结果 试验组治疗后血清PSA和睾酮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PSA和睾酮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IPS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治疗后IPS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睾丸切除去势手术治疗晚期前列腺癌具有良好的疗效,可降低血清PSA和睾酮水平,改善前列腺症状,延长生存期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去势手术辅助比卡鲁胺间断方案对晚期老年前列腺癌患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生存时间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平煤神马集团总医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0月收治晚期老年前列腺癌患者共130例,以随机区组法分为对照组(65例)和手术组(65例),分别行单纯比卡鲁胺间断方案治疗和在此基础上行去势手术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无进展生存时间、总生存时间,治疗前后PSA水平、EORTC QLQ-C30量表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和手术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6.15%、95.38%,手术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4,P<0.05)。对照组和手术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分别为(2.13±0.65)年、(4.35±0.85)年和(2.75±0.81)年、(5.19±1.31)年,手术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均显著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5,2.26,P<0.05)。对照组和手术组患者治疗后PSA水平分别为(17.70±2.25)ng/L、(4.37±0.71)ng/L,手术组患者治疗后PS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8,P<0.05)。对照组和手术组患者治疗后EORTC QLQ-C30量表评分分别为(93.70±2.25)分、(96.37±2.71)分,手术组患者治疗后EORTC QLQ-C30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2,P<0.05)。对照组和手术组患者性欲下降发生率分别为21.54%、53.85%,手术组患者性欲下降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7,P<0.05)。结论去势手术辅助比卡鲁胺间断方案治疗晚期老年前列腺癌可有效降低PSA水平,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且未诱发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3):4399-4400
评价和探讨睾丸切除去势联合多西他赛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效果。选取2014年2月~2016年8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27例。观察组采取睾丸切除去势联合多西他赛治疗,对照组采用睾丸切除去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PSA水平、临床疗效、副作用发生及疼痛评分等情况,比较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PSA水平、疼痛评分治疗后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晚期前列腺癌使用多西他赛联合睾丸切除去势治疗的效果理想,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减少疼痛和副作用发生情况,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分析单纯去势及完全雄激素阻断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收治的88例前列腺癌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以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44例研究对象采用单纯去势治疗,观察组44例研究对象则采用完全雄激素阻断治疗,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生存状况。结果两组研究对象经不同方式治疗后其总体平均疾病特异性生存时间(DSS)及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PF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于有或无转移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经单纯去势及完全雄激素阻断治疗后其DSS及PF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行完全雄性激素阻断治疗的有转移晚期前列腺癌患者,行比卡鲁胺与氟他胺治疗患者,其PF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单纯去势及完全雄激素阻断治疗均可取得良好的效果;但对于无转移的前列腺癌患者应以单纯去势治疗为主,而对于有转移的前列腺癌患者则应以完全雄激素阻断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全雄激素阻断治疗前列腺癌的有效性及必要性。方法  19例确诊前列腺癌的患者 ,随机分为单纯睾丸切除组和睾丸切除 +全雄激素阻断组 (简称全雄激素阻断组 ) ,分别观察比较术前、术后PSA、前列腺肿块、前列腺体积、患者生存期等情况。结果 两组术后 1个月PSA均呈快速下降 ,但术后 3~ 6个月全雄激素阻断组PSA下降 (P <0 0 5 ) ,前列腺肿块、前列腺体积缩小明显优于单纯睾丸切除组 ,生存期亦长于单纯睾丸切除组 (P <0 0 5 )。结论 全雄激素阻断治疗方法明显优于单纯睾丸切除 ,患者生存期明显长于单纯睾丸切除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晚期前列腺癌手术去势后间歇性雄激素阻断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3年1月至2010年1月晚期前列腺癌患者24例(C1、C2、D1、D2期分别为2、6、10、6例),做睾丸去势手术后,采用间歇性内分泌治疗:氟他胺服用3~6个月,当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下降达到相对稳定水平(0.2~13μg/L)并维持2个月后停药,停药期间定期影像学检查及PSA监测,当PSA水平超过稳态水平2~3倍时进入下一周期氟他胺治疗,以此类推;抑那通在手术去势后18~24个月,当PSA大于稳态水平2~3倍时开始使用,1次/月,3次/疗程,以后每3年1疗程。结果 24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38.7±14.3)月,22例生存,生存率91.7%;3例氟他胺耐药。停药间歇期>9个月,87.5%患者重复用药后仍能有效控制,重复用药后平均治疗时间(5.0±1.1)月。与单纯手术去势或持续内分泌药物治疗比较,间歇性内分泌治疗可明显延长肿瘤对雄激素依赖的时间。结论手术去势后联合间歇性内分泌治疗,可延缓患者向雄激素难治性前列腺癌的进展,是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联合内分泌治疗局部晚期前列腺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本院采用3D-CRT联合内分泌治疗的25例局部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8例患者放射治疗前应用手术去势,17例应用药物去势(诺雷德)。抗雄激素治疗药物应用比卡鲁胺(康士德)。放疗采用3D-CRT技术,2.0Gy/次,5次/周,肿瘤量(DT)66~72Gy,平均70Gy。放疗后继续雄激素全阻断疗法,当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降至0.2ng/mL以下,并稳定3个月后,停止药物内分泌治疗。当PSA连续3次超过4.0ng/mL,则重新开始药物内分泌治疗。结果:本组病例均顺利完成治疗。治疗结束后25例患者下尿路梗阻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PSA下降明显,由35.83ng/mL降至1.94ng/mL。18例患者治疗6个月后血清PSA降至正常。平均随访36个月(12~72个月),完全缓解6例(24.0%),部分缓解8例(32.0%),稳定6例(24.0%),1年局部控制率为88.0%,3年生存率为96.0%。结论:3D-CRT联合内分泌治疗局部晚期前列腺癌近期疗效满意,是一种有效、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目前前列腺癌诊断和治疗现状,认识前列腺癌早期诊断的不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7月至2008年12月我科收治的137例确诊前列腺癌的患者,分为手术治疗组(21例)和非手术治疗组(116例),计算各年龄组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与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6233例无泌尿外科症状男性(健康体检组)的血液PSA水平相比较,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手术治疗组占前列腺癌确诊患者总数的15.3%,总PSA均数为19.235ng/ml;非手术治疗组占前列腺癌确诊患者总数的84.7%,总PSA均数为171.29ng/ml;健康体检组的PSA均数为0.9864ng/ml,标准差1.1901,按统计学方法计算得出健康体检组的PSA95%位数为2.3748ng/ml;低于2.5ng/ml的15498例,占95.47%;三组间PSA均数差别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①目前健康人群的PSA正常参考值应设在2.5ng/ml;②目前前列腺癌患者确诊时大部分(84.7%)已为晚期,失去了手术根治的时机,适宜手术治疗的患者低15.3%,并且手术治疗组的总的PSA均数为19.235ng/ml,明显高于健康人群的PSA正常参考值2.5ng/ml,说明在2.5ng/ml到19.235ng/ml这个区间内仍有非常大范围的前列腺癌患者未能得到早期诊断和有效的监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比卡鲁胺联合调强放疗治疗晚期激素抵抗型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于该院接受治疗的80例晚期激素抵抗型前列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比卡鲁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调强放疗治疗。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视觉模拟评分(VAS)、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疗效评价后显示,两组患者近期治疗总有效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2.5%vs.62.5%,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IPSS评分、VAS评分、血清PSA水平明显降低(8.0±1.5 vs.12.1±2.0分,3.1±0.5 vs.5.9±0.7分,15.1±2.6 vs.36.5±4.7ng/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Ⅰ~Ⅱ度、Ⅲ~Ⅳ度泌尿系统反应、神经系统反应、胃肠道反应、肝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比卡鲁胺联合调强放疗治疗在晚期激素抵抗型前列腺癌患者中应用效果良好,具有较高的近期治疗有效率,而且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疼痛,降低血清PSA水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上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患者外周静脉血早期前列腺癌抗原-2(early prostate cancer antigen,EPCA-2)、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水平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78例前列腺癌患者为前列腺癌组,118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为良性前列腺增生组,56例体检健康者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时间分辨荧光分析法检测血清EPCA-2和PSA水平,比较3组血清EPCA-2、PSA水平,以及前列腺癌患者不同病理分级、局限性前列腺癌和合并骨转移患者血清EPCA-2及PSA水平;以血清EPCA-224.44μg/L、PSA4.00μg/L为前列腺癌诊断标准,分析其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结果前列腺癌组患者血清EPCA-2[(41.78±21.96)μg/L]和PSA[(23.04±17.20)μg/L]高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组[(16.80±12.71)、(5.19±2.86)μg/L]和健康对照组[(12.97±8.10)、(2.26±1.29)μg/L](P0.05),良性前列腺增生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癌组高分化腺癌、中分化腺癌以及低分化或未分化癌患者血清EPCA-2和PSA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癌合并骨转移患者血清EPCA-2[(51.36±22.01)μg/L]和PSA[(29.75±18.69)μg/L]明显高于局限性前列腺癌[(34.38±19.07)、(17.86±14.08)μg/L](P0.05);血清EPCA-2诊断前列腺癌的灵敏度(87.20%)、阴性预测值(92.87%)与PSA(92.30%、92.2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诊断前列腺癌的特异度(74.71%)、阳性预测值(60.72%)、准确率(78.58%)高于PSA(40.81%、41.14%、56.75%)(P0.05)。结论与PSA相比,EPCA-2在前列腺癌诊断中具有较高的特异度和准确率,可作为一种新的前列腺癌特异性肿瘤标志物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危及局部晚期前列腺癌在3个月内分泌新辅助治疗后,行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的临床经验和短期疗效。方法患者年龄55~81岁,所有患者术前行超声引导下的前列腺12点系统穿刺,发现79例前列腺癌患者。根据患者术前血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Gleason评分和磁共振检查,发现其中36例为局限性前列腺癌(A组),43例为高危和局部晚期前列腺癌(B组)。A组穿刺后4~6周行腹腔镜下前列腺根治术,B组先行3个月左右的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全雄激素阻断),再行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结果 A组患者穿刺前PSA 3.6~15.8 ng/ml,平均9.3 ng/ml。B组患者前列腺穿刺前PSA 12.6~45.2 ng/ml,平均23.6 ng/ml。经3个月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后PSA下降至0.02~3.6 ng/ml,平均1.2 ng/ml。手术时间A组65~180 min,平均136 min;B组70~210 min,平均152 min。术中出血A组30~400 ml,无术中输血;B组50~600 ml,其中2例患者输血红细胞400 ml。两组患者皆无直肠和周围脏器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出现。术后病理标本A组发现前列腺切缘阳性2例,无膀胱颈部、精囊和局部淋巴阳性;B组发现前列腺切缘、膀胱颈部和精囊阳性6例,局部淋巴阳性4例。术后1个月复查PSA,A组0.001~0.03 ng/ml,B组0.01~0.45 ng/ml。术后对于其中病理切缘、膀胱颈部、精囊和局部淋巴结阳性以及术后生化复发,皆给予辅助内分泌治疗。患者随访6~20个月,其中A组3例生化复发,1例局部复发,无骨转移和远处转移;B组12例出现生化复发,4例局部复发,2例出现骨转移和远处转移。结论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后能够明显缩小前列腺肿瘤体积,通过临床降期使高危及局部晚期患者获得手术机会。与局限性前列腺癌相比,并未明显增加手术难度和并发症。新辅助内分泌治疗配合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为高危及局部晚期前列腺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但该方法仍有较高的肿瘤复发和转移发生,与传统的单纯内分泌治疗相比,是否能够改善前列腺癌患者的长期预后,尚有待长期随访结果的观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实施补肾固筋方+针灸+玻璃酸钠注射液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将2017年1月~2018年6月我院9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分为观察组(45例,应用补肾固筋方+针灸+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对照组(45例,应用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膝关节功能评分、炎症因子水平、关节液SOD和MDA含量。结果:在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93.33%)高于对照组(75.56%),P0.05;观察组治疗后IL-6 [(1.75±0.23) ng/L]、CRP [(5.78±0.29) mg/L]、IL-18[(145.78±20.29) ng/L]低于对照组[(2.78±0.12) ng/L、(8.30±0.15) mg/L、(189.30±20.85) ng/L],P0.05;观察组治疗后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关节液SOD[(89.15±16.85) U/ml]高于对照组[(72.35±16.41) U/ml],且MDA[(3.42±0.23) nmol/ml]低于对照组[(4.78±0.39) nmol/ml],P0.05。结论: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实施补肾固筋方+针灸+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更有助改善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晚期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以比卡鲁胺作为二线抗雄激素药物,联合多西紫杉醇加泼尼松化疗治疗26例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观察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 26例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25例有效,有效率为96.15%。最常见的毒副反应是骨髓抑制,可耐受。结论比卡鲁胺作为二线抗雄激素药物联合多西紫杉醇加泼尼松化疗治疗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明显,毒副反应轻,可作为晚期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加雌二醇氮芥治疗去势抵抗性晚期前列腺癌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22例去势抵抗性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全部经手术去势及不同程度的抗雄激素药物治疗后病情缓解,之后病情再进展,经全身骨扫描证实均有多发性骨转移灶,其中17例伴不同程度的骨转移灶疼痛。治疗方法:多西他赛75mg/m^2,第1天使用,雌二醇氮芥为420mg/d,第1~5天使用,每21天为一个疗程。结果5例患者的血PSA值降至正常水平(PsA〈4ng/L),12例PSA值下降超过50%,5例PSA值变化不明显。17例伴有骨转移灶疼痛的患者中有10例疼痛消失,7例疼痛患者按VRS分级分为I级4例、Ⅱ级3例。随访时间为8~26个月,平均17.3个月。8例患者死亡,中位生存期为14.7个月,平均疼痛缓解期为12.5个月;PSA值降低的稳定期平均为11.8个月。本组病例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血红蛋白降低及血小板减少等,但均在可耐受的范围。结论雌二醇氮芥加多西他赛全身化疗治疗去势抵抗性晚期前列腺癌的近期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值得进一步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膜联蛋白A2(ANXA2)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门诊就诊的65例OSCC患者(OSCC组)、30例癌前病变患者(癌前病变组)及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ANXA2的表达水平;分析低ANXA2组和高ANXA2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术后生存期的差异,并cox回归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OSCC组血清ANXA2[(27.27±9.28)ng/ml]明显高于癌前病变组[(18.33±6.14)ng/ml]和对照组[(15.20±5.43)ng/ml],且癌前病变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高ANXA2组和低ANXA2组在肿瘤大小、肿瘤分化程度及TNM分期等病理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ANXA2组患者的术后总生存期明显低于低ANXA2组(P0.05);ANXA2是OSCC患者术后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ANXA2在OSCC患者血清中高表达,可作为OSCC患者诊断及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联合多西他赛治疗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该院2011年12月至2016年12月符合纳入标准的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多西他赛联合泼尼松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沙利度胺,治疗至少4个周期。比较2组患者4个月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下降率、肿瘤缓解率、不良反应和生活质量。结果 2组患者PSA下降率、肿瘤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睡眠质量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行为状态(KPS)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体力活动状态(P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等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利度胺联合多西他赛可改善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的睡眠状况和生存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高压氧(HBO)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浆凝血酶水平的影响.方法 共选取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内科处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辅以HBO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4 h、1周及2周后空腹抽取静脉血行血浆凝血酶测定;同时于发病24 h内、发病后第7天时及治疗1周、2周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治疗前及治疗24 h时,发现治疗组血浆凝血酶水平[(10.53±2.45) ng/ml,(12.76±2.27) ng/ml]与对照组血浆凝血酶水平[(10.61±2.27) ng/ml,(12.82 ±2.08) ng/ml]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HBO治疗1周及2周后,发现治疗组血浆凝血酶水平[(10.22±1.87) ng/ml,(8.58±2.29) ng/m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2.02±1.84) ng/ml,(10.00±1.78) ng/ml],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发病24 h内及发病后第7天时,发现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8.83±6.50)分,(17.40±6.41)分]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8.88 ±6.13)分,(17.65 ±5.97)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HBO治疗1周及2周后,发现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2.08 ±4.07)分,(9.65 ±3.68)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6.50±5.57)分,(14.15±4.94)分],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O治疗能显著促进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其治疗机制可能与HBO降低血浆凝血酶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前列腺外腺体积及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外腺体积密度(OPSAD)对灰区前列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PSA在4~10 ng/ml的前列腺癌53例(前列腺癌组)和前列腺增生患者168例(前列腺增生组)。经直肠超声测量两组前列腺的总体积、内腺体积和外腺体积,计算三者相应的PSA总体积密度(PSAD)、PSA内腺体积密度(IPSAD)和OPSAD,并对两组的上述参数进行比较分析。ROC曲线分析各参数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效能。结果前列腺癌组外腺体积为(28.72±6.35)ml,OPSAD为(0.220±0.052)ng/ml2;前列腺增生组外腺体积为(17.21±3.14)ml,OPSAD为(0.369±0.052)ng/ml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前列腺癌组中,内腺体积为(15.58±8.34)ml,显著小于外腺体积;IPSAD为(0.373±0.04)ng/ml2,明显大于OPSA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参数中,OPSAD预测前列腺癌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900,敏感性89.83%,特异性85.48%;其次为外腺体积,对应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64。结论前列腺癌患者以外腺体积增大为主,OPSAD降低。前列腺增生患者内腺体积增大为主,OPSAD增高;前列腺癌患者外腺体积显著大于内腺体积,且OPSAD显著低于IPSAD。外腺体积和OPSAD对鉴别诊断灰区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合并膀胱出口梗阻的前列腺癌的综合治疗.[方法]1999年1月至2007年12月采用以双侧睾丸切除术(去势术)、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及间歇雄激素阻断等综合治疗方法治疗合并膀胱出口梗阻的前列腺癌265例.[结果]所有手术均成功,无阴囊切口感染病例.平均住院(7.1±2.8)d.术后3个月复查尿流动力学,最大尿流速(MFR)15.5~21.0 mL/s,平均16.5 mL/s.残余尿25~85 mL,平均40 mL.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降为(8.6±1.5)分,185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0~4 ng/mL,63例PSA为4~10 ng/mL,17例PSA>10 ng/mL.随访6~24个月.其中12例分别于术后6~14个月死于前列腺癌,18例术后10个月死于其他疾病,其余患者带癌存活.[结论]合并膀胱出口梗阻的前列腺癌采用TURP、去势术和间歇雄激素阻断的综合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且能延长患者生存期及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