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家庭参与型远程护理模式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7月~2016年6月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56例设为对照组,给予常规随访模式,将2016年7月~2017年6月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56例设为观察组,给予家庭参与型远程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糖尿病知识知晓率、自我管理能力和血糖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出院后3个月糖尿病饮食、血糖监测、胰岛素注射、低血糖急救、并发症知识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出院后3个月饮食控制、血糖监测、运动锻炼、足部护理、遵医嘱用药和自我管理能力总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出院后3个月吸烟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院后3个月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家庭参与型远程护理模式,可提高患者健康认知,增强自我管理能力,有效控制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医院-社区-家庭护理干预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5年2月至6月康复出院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医院-社区-家庭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的饮食控制、血糖、血脂情况.结果 观察组谷类、蛋类、蔬菜、肉禽类等饮食控制方面的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TG、TC、LDL低于对照组,HDL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院-社区-家庭干预能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控制效果,改善血糖控制情况,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家庭相结合的护理模式在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南区收治的110例2型糖尿病患者病例资料,将2017年1月至2017年9月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的52例患者资料组成对照组,2017年10月至2018年6月采取医院-社区-家庭相结合护理干预的58例患者资料组成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生命质量及睡眠情况。结果:观察组各维度生命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干预前比较,2组睡眠质量评分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将医院-社区-家庭相结合护理模式应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中可有效改善睡眠质量并进一步提升生命质量,有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多元化护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 按抽签法将2021年11月至2022年4月无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纳入观察组(50例)及对照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多元化护理。比较2组的自我管理水平、家庭关怀度和血糖达标率。结果 入院时以及干预3个月和6个月后,2组组内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修订版(SDSCA)评分相比均具有差异性,即干预6个月后高于干预3个月后和入院时,且干预3个月后高于入院时(P均<0.05);观察组在干预3个月和6个月后的SDSCA各项评分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干预3个月和6个月后,观察组的家庭关怀度评分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的空腹血糖(FPG)、非空腹静脉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Alc)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的FPG、非空腹静脉血糖和HbAlc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多元化护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家庭关怀度和血糖达标率的提升均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张婷婷 《妇幼护理》2024,4(8):1975-1977
目的 分析老年 2 型糖尿病患者接受家庭赋权方案对其血糖水平以及家庭照顾者照顾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1 年 6 月至 2022 年 10 月期间新沂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老年 2 型糖尿病患者 80 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 观察组,每组均 40 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家庭赋权方案。分析对比两组的血糖水平及家庭照 顾者照顾能力。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的空腹血糖、餐后 2 小时血糖水平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 理后,观察组家庭照顾者的应对策略、日常及疾病相关照顾技能、疾病相关知识、自我压力与健康管理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采用家庭赋权方案,能改善老年 2 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提高家庭照顾者照顾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疗法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65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饮食、心理及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运动指导,干预组对其运动方式、强度、时间等进行强化干预,针对每位患者进行个体指导。结果干预组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3个月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疗法实施护理干预,有明显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自我管理教育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2010年2月~2011年3月在南通市妇幼保健院门诊就诊的60岁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糖尿病教育项目,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自我管理教育。于干预前和干预后6个月采用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对患者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6个月自我管理行为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在常规教育基础上实施自我管理教育,可以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提高患者认知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住院老年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行为强化指导干预的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按入院先后将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指导,观察组患者除常规指导外,还为每位患者提供指针式血糖监测-进食提示卡,按照提示卡时间准确进食。对2组患者从入院至出院后1个月进行随访,比较生化指标(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和自我保健能力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1个月,两组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及餐后血糖均较入院时有所下降,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观察组的自我保健能力较对照组有更显著的提升。结论对于住院老年胰岛素注射糖尿病患者采取强化指导的方式进行干预,更能使强化指导在2型糖尿病的综合治疗中显示出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家属参与教育模式在农村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80例农村2型老年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进行3个月糖尿病知识与自我管理的教育,对照组不强求家属参与,观察组要求家属参与,比较两组干预后3、6个月自我管理能力、满意度及相关临床指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干预后3、6个月自我管理能力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6个月观察组相关临床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属参与教育模式能提高农村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改善患者临床指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回馈教学健康教育在空巢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治疗的空巢老年糖尿病患者1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94例与对照组9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回馈教学干预。分别于干预前与干预3个月时评估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健康赋权状况,并记录血糖代谢指标。结果干预前2组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得分、健康赋权得分及血糖代谢指标值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时,观察组饮食自我管理、运动自我管理、遵医嘱用药、自我血糖监测、足部护理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3个月时观察组健康赋权总得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3个月时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值低于对照组(P0.01),糖化血红蛋白值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空巢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回馈教学健康教育,可提高其糖尿病自我管理能力,改善其健康赋权状况,有利于其血糖代谢指标的控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基于Watson关怀理论的护理干预在老年代谢综合征(M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纳入2017年6月—2019年6月山西省人民医院全科医疗科收治的118例M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纳入时间将患者分为观察组(2018年7月—2019年6月,n=54)和对照组(2017年6月—2018年6月,n=64)。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基于Watson关怀理论的护理干预。干预前和干预6个月后,评估两组治疗依从性、实验室指标(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收缩压)、疾病感知情况、主观幸福感。结果:干预前两组治疗依从性、实验室指标、疾病感知得分、主观幸福感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主观幸福感,疾病感知的个人控制、治疗控制、疾病一致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收缩压,疾病病程、感知后果、疾病周期、情绪控制维度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Watson关怀理论的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MS患者效果良好,对其主观幸福感和疾病感知情况均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4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延续护理。结果: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在遵医嘱服药、饮食控制、运动适量、血糖异常处理、自我监测等方面遵医行为得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健康调查简表(SF-36)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血糖达标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护理可有效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水平及遵医行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个体化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认知行为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厦门市同安区五显卫生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编号按照单双数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个体化护理。比较2组的认知行为评分、干预前后的血糖指标及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认知行为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PSQ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护理可显著提升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认知程度,调控血糖水平,改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应对方式及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 2015年3-8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河北省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糖尿病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出院后给予为期3个月的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干预。分别在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评估两组患者应对方式、自我管理行为以及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应对方式、自我管理行为的得分、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值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应对方式、自我管理行为得分,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值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应对方式,提高其自我管理水平,促进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指标达标。  相似文献   

15.
彭娟  王吉平  沈英 《上海护理》2014,14(2):8-10
目的探讨知信行理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行为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9月—2011年8月收治于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以2010年9月—2011年2月收治的100例为观察组,以2011年3—8月收治的100例为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教育的基础上采取知信行理论进行糖尿病患者的行为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教育,干预时间为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和12个月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以及干预后两组患者遵医行为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值在6个月和12个月时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遵医行为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知信行理论能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方式,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提高了患者的遵医行为。  相似文献   

16.
成晓翠  张晶 《天津护理》2021,29(2):180-185
目的: 探讨Kolb体验式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自我管理能力、患者积极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0月至2019年8月天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60例,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住院的78例患者纳入对照组,2019年4月至8月住院的82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Kolb体验式教育。比较两组干预前、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患者的空腹血糖、早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糖监测频率、自我管理能力、患者积极度水平。结果: 出院3个月、6个月后,观察组空腹血糖、早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糖监测频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1个月、3个月、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患者积极度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Kolb体验式教育有助于稳定糖尿病患者血糖,增强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治疗积极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分析医院社区联动式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9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与对照组(45例)。出院后,对照组仅接受常规随访,观察组接受医院社区联动式健康教育。比较2组患者血糖控制效果、饮食依从性以及预后生存质量。 结果 出院时,2组患者空腹血糖(FP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h血糖(OGTT-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院6个月后,观察组FPG、OGTT-2h-PG、HbA1c明显低于对照组(t=4.191,P<0.001; t=4.221,P<0.001; t=3.728,P<0.001);饮食依从性优于对照组(Z=-2.439,P=0.015);预后生存质量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医院与社区联动式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效果确切,可以改善患者血糖控制效果,提高饮食干预依从性,改善预后生存质量,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基于食物交换份法的营养干预联合对家庭主要成员进行烹饪实践教育在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7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采用食物交换份法的营养干预及运动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对家庭主要成员进行烹饪实践教育,随访6个月。分别在研究开始前、随访6个月时比较2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的变化情况,比较2组患者饮食治疗依从性及满意度评分差异。结果 干预6个月后,除高密度脂蛋白外,2组血糖及血脂均有改善(P<0.05)。观察组血糖及血脂下降明显;除对照组规范烹饪外,其他饮食治疗依从性评分均有提高(P<0.01),观察组提高更明显(P<0.01);2组患者干预后满意度评分均明显提高(P<0.01),观察组提高更明显(P<0.01)。结论 基于食物交换份法的营养干预联合对家庭主要成员进行烹饪实践教育,有助于患者血糖控制,降低血脂,提高患者饮食治疗依从性,增加患者对医护满意度,可在糖尿病患者家庭教育中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一对一健康教育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患者每周进行1次集体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由糖尿病专科护士给予一对一健康教育。观察比较两组干预前后代谢指标及干预后生活方式的依从性。结果:观察组干预12个月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等代谢指标均较基线值下降(P<0.05);对照组上述代谢指标较基线值有所下降,但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12个月观察组上述代谢指标较对照组降低(P<0.05)。观察组出院12个月后生活方式的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一对一健康教育能更好地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代谢指标,提高患者出院后生活方式的依从性,有利于延缓患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及发展。  相似文献   

20.
This quasi‐experimental study examined the effectiveness of a behavior modification program for diabetic control in Thai elders with uncontrolled Type 2 Diabetes. Purposive sampling was used to select 30 elders from one community as an intervention group, and 30 from a neighboring community as a control group. The intervention group participated in a program of 12 weeks' duration involving activities related to group counseling, group discussion, and an empowerment process that enhanced appropriate consumption of healthy diet, medication taking, and exercise. Data were collected by interviews using a questionnaire to assess knowledge of diabetes, perceived self‐efficacy, and diabetes control behavior, including fasting blood glucose and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were examined at the baseline and three months thereafter. At program completio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had significantly higher scores of knowledge, self‐efficacy, and health behaviors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but blood glucose and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lthough nurses can use aspects of this program to benefit elders with diabetes who require support and education, further research is required to provide improved health outcomes such as better glycemic contro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