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了解社区老年人抗逆力现状,探讨领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对老年人抗逆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对唐山市2个社区的718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括一般情况调查表、抗逆力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采用Pearson相关探讨三者相关性,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探讨影响社区老年人抗逆力的因素。结果 老年人的抗逆力得分为(62.33±11.45)分,处于中等抗逆力水平,领悟社会支持得分与抗逆力得分呈正相关(r=0.748,P<0.001);积极应对得分与抗逆力得分呈正相关(r=0.463,P<0.001);消极应对得分与抗逆力得分呈负相关(r=-0.449,P<0.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家庭关系、应对方式及领悟社会支持是抗逆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可解释72.7%的变异量。结论 领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老年人抗逆力相关,提高老年人的积极应对能力和领悟社会支持水平,可提高其抗逆力,促进老年人健康老龄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社会参与在社区环境和社区老年人心理幸福感之间的中介效应。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应用社会参与量表、综合幸福感问卷中的心理幸福感分量表等量表对唐山市850名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 850例老年人中社会参与、周边便民设施、社区基本设施、心理幸福感评分分别为(25.43±5.03)分、(2.71±1.45)分、(1.71±0.93)分和(156.04±25.93)分,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心理幸福感与社会参与、周边便民设施、社区基本设施均相关(r值分别为0.593、0.631、0.585,均P<0.001),周边便民设施、社区基本设施与社会参与均相关(r值分别为0.426和0.490,P<0.001)。中介效应结果显示社会参与在周边便民设施和心理幸福感之间为部分中介效应(P<0.05),中介效应为0.169,中介效应对总效应的贡献率为26.7%;社会参与在社区基本设施和心理幸福感之间为部分中介效应(P<0.05),中介效应为0.198,中介效应对总效应的贡献率为33.8%。结论 社会参与在社区环境对老年人心理幸福感的影响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离退休老年人竞争态度特点及与成就动机、心理控制源、马氏主义的关系。方法用方便取样法,选取老年人145人,年轻人149人,接受竞争态度量表、成就动机量表、内在-外在心理控制源量表和马氏量表测试。结果老年人和年轻人在各个量表得分年龄差异均显著。中介分析表明年龄和良性竞争相关(β=-0.22,P<0.001),并受到动机水平(β=0.44,P<0.001)和控制源(β=-0.23,P<0.001)部分中介的影响。年龄和过度竞争相关(β=-0.12,P<0.05),并受到马氏主义(β=0.12,P<0.05)全部中介的影响。Sobel检验显示3个中介变量在年龄和竞争态度相关上有显著中介效应(动机水平:Z=-7.81;控制源:Z=-1.98;马氏主义:Z=-3.28,P<0.05)。结论离退休老年人竞争性下降,动机水平和控制源对良性竞争有部分中介作用,马氏主义对过度竞争有全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人衰弱与认知功能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心理弹性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Tilburg衰弱量表、心理弹性量表简版、简易精神状态评估量表和自编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对827例社区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社区老年人衰弱发生率为30.11%,认知功能下降发生率为21.04%。衰弱与心理弹性(r=-0.45,P<0.01)、认知功能(r=-0.34,P<0.01)呈负相关,心理弹性与认知功能呈正相关(r=0.39,P<0.01)。模型拟合结果显示,心理弹性在衰弱与认知功能之间起中介作用(β=-0.13,P<0.01)。结论社区老年人的衰弱对认知功能有直接预测作用,且受心理弹性的中介效应调节,今后可采取措施降低老年人衰弱程度,提升其心理弹性水平,以减少认知功能衰退发生率,促进老年人的健康老龄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人心理资本与其主观幸福感(SWB)的关系。方法采用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MUNSH)、积极心理资本问卷(PPQ)、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基本信息调查表对207名城市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①老年人心理资本总分、各因子分与其SWB总分、正性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r=0.3500.606,P﹤0.001),而与其负性因子分呈显著负相关(r=-0.2760.606,P﹤0.001),而与其负性因子分呈显著负相关(r=-0.276-0.619,P﹤0.001);心理资本水平越高的老年人,其SWB得分越高。②心理资本对老年人的SWB具有很强的预测作用(P﹤0.001);但各因子对老年人SWB的预测作用不尽相同,对老年人SWB贡献最大的因子是希望,其次是乐观,韧性仅对SWB的正性因子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而自我效能感(自信)不仅对老年人SWB(总分、正负因子分)贡献不明显(P﹥0.05),而且还会起消极的负向作用,所以老年人的"不争强好胜"或"无为而治",反而更有利于其SWB的提升。③心理资本在对老年人SWB的增益过程中起主效应作用(33.1%),老年人的孤独、年龄、睡眠状况、社会支持状况、与邻里关系等因素对其SWB也有显著的增益作用,但与心理资本相比较其贡献要小的多。结论开发和提升老年人的心理资本(希望、乐观、坚韧性)可以有效提高老年人SWB。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社区老年人睡眠障碍与社会衰弱的关系,为预防及改善社会衰弱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社会衰弱量表对汾阳市社区老年人进行入户调查,分析睡眠障碍与社会衰弱的关系。结果 最终回收有效问卷516份。社区老年人睡眠障碍及社会衰弱的发生率分别为42.05%、12.79%;社会衰弱组与非社会衰弱组合并慢性病种数、体育锻炼、智力活动、睡眠障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进一步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睡眠障碍是影响社会衰弱的独立危险因素(OR=1.904,95%CI:1.095~3.311,P=0.022)。睡眠障碍组与非睡眠障碍组社会衰弱总分与各条目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SQI总分与社会衰弱呈中度正相关关系(r=0.429,P<0.001),7个因子的得分均与社会衰弱呈正相关(P<0.05)。结论 社区老年人睡眠障碍与社会衰弱的发生率偏高,睡眠障碍是社区老年人发生社会衰弱的独立危险因素,睡眠障碍与社会衰弱相关。需提高对老...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素养、情绪困扰与自我管理间的相互作用。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4月镇江市2所三级甲等医院239例内分泌代谢科门诊及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素养、情绪困扰及自我管理量表对其进行调查,其三者关系应用 AMOS 24.0 软件依据 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建立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中介效应。结果 健康素养得分为61.91分;Pearson 相关分析显示,情绪困扰与自我管理(r=-0.352,P<0.001)、健康素养(r=-0.479,P<0.001)均呈负相关,健康素养与自我管理呈正相关(r=0.345,P<0.001)。在中介检验中,健康素养是情绪困扰和自我管理的中介变量,中介效应值为41.67%。结论 健康素养在2型糖尿病患者情绪困扰与自我管理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临床工作者应重视提升存在情绪困扰患者的健康素养水平,以促进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抑郁、心理弹性对老年人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及衰弱的调节效应。方法采用简版老年抑郁量表(GDS)-15、心理弹性量表简表(RS)-14、老年人自我护理能力量表(SASE)对518名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老年人自我护理能力总分为(70. 90±8. 97)分;衰弱老年人的自我护理能力明显低于健康老年人;老年人心理弹性与抑郁、自我护理能力呈相关关系(r=-0. 47、0. 60,P<0. 01);抑郁与自我护理能力也呈相关关系(r=-0. 50,P<0. 01);心理弹性在抑郁和自我护理能力之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衰弱在老年人的抑郁、心理弹性和自我护理能力关系中起到调节效应。结论心理弹性在老年人抑郁情绪和自我护理能力间具有中介作用,有无衰弱在三者关系间起调节效应,临床护理工作中应提高存在抑郁风险老年人的心理弹性水平,从而加强自护行为。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社会隔离在社区老年人孤独感与述情障碍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2022年8~12月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在鞍山市某5个社区进行随机抽样,最终选中418例符合标准的社区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一般资料问卷、孤独感量表、Lubben社会网络量表简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社区老年人孤独感、社会隔离及述情障碍总分分别为(11.95±2.32)、(13.75±4.62)、(58.81±7.85)分。社区老年人孤独感与述情障碍得分呈正相关,社会隔离与孤独感和述情障碍均呈负相关(均P<0.01),社会隔离在孤独感与述情障碍间起到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9.45%。结论 社区医护人员要密切关注老年人与社会隔离的情况,积极处理社区老年人自身情感孤独对社会隔离产生的影响,从而降低老年人述情障碍的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人乐观、社会支持和孤独感之间的相关性及失能在其中的调节效应。方法选取438名老年人,运用乐观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孤独感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81.96%的老年人孤独感处在中等及其以上水平,失能老年人的孤独感得分显著高于非失能老年人;老年人乐观、社会支持与孤独感呈显著性负相关,乐观与社会支持呈显著性正相关,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显示老年人的社会支持在乐观和孤独感之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显示是否失能在老年人的乐观、社会支持和孤独感关系中起到调节效应。结论老年人的社会支持在乐观和孤独感之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是否失能在老年人的乐观、社会支持和孤独感关系中起到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D型人格对老年人抑郁情绪的影响以及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在二者之间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9年5月至2020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心内科门诊、神经内科门诊和心理科门诊就诊的208例≥60岁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抑郁情绪自评量表(PHQ-9)、心理弹性量表(CD-RISC)、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D型人格量表(DS14)及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中文版(MINI)进行D型人格特征和抑郁情绪调查。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D型人格特征与心理弹性、社会支持和抑郁情绪的相关性,若存在相关则进一步采用Process插件分析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在D型人格和抑郁情绪中的中介效应,并用Bootstrap法检验中介作用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08例研究对象中,D型人格组患抑郁障碍的风险是非D型人格组的4.18倍(95%CI 2.01~8.69)。D型人格可直接影响抑郁情绪,直接效应值为3.83(95%CI 1.60~6.06)。D型人格可通过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调节抑郁情绪,中介效应值为1.92(95%CI 0.97~3.06)。具体来看,中介效应主要由三部分组成:通过D型人格特征-社会支持-抑郁情绪途径产生中介效应(效应值是0.86,95%CI 0.24~1.73);通过D型人格特征-心理弹性-抑郁情绪途径产生中介效应(效应值是0.81,95%CI 0.19~1.62);通过D型人格特征-社会支持-心理弹性-抑郁情绪途径产生中介效应(效应值是0.25,95%CI 0.05~0.55)。结论 D型人格是老年人抑郁障碍的危险因素。D型人格影响抑郁情绪的机制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直接效应,二是通过社会支持/心理弹性/社会支持-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调节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5·12地震灾区老年人的抑郁情绪、生活满意度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5·12地震后8个月,采用Scl-90抑郁分量表、躯体化分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以及心理韧性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对灾区的70名老年组被试和139名青年对照组被试进行施测.结果 灾区老年人的抑郁得分略高于青年人(t=1.68,P=0.09),躯体化得分显著高于青年人(t=3.198,P<0.01),生活满意度得分显著高于青年人(t=6.20,P<0.001),老年人的心理韧性得分也显著高于青年人(t=3.11,P<0.01),而社会支持得分显著低于青年人(t=-3.29,P<0.01);心理韧性正向预测生活满意度(β=0.34,P<0.001),而与抑郁、躯体化无关,社会支持负向预测抑郁情绪(β=-0.33,P<0.001),同时正向预测生活满意度 (β=0.19,P<0.001)和韧性(β=0.22,P<0.001).结论 与灾区青年人相比,灾区老年人同时表现出较高的抑郁情绪、躯体化和较高的生活满意度,这与老年人拥有较低的社会支持和较高的心理韧性有关,但心理韧性并不能帮助他们缓解抑郁情绪和躯体化,甚至还受到社会支持减少的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卒中患者希望水平的状况及其与焦虑抑郁情绪、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采用Herth希望量表(Herth hope index,HHI)、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evalued,SSAS)对200例卒中患者及20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测评,并分析卒中患者希望水平、焦虑抑郁及社会支持的状况及其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 (1)卒中组与对照组在希望总均分、焦虑总分、抑郁总分、社会支持总分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卒中组希望总均分低于对照组(35.09±2.98vs37.26±3.87,P<0.01);卒中组焦虑总分高于对照组(6.37±0.26vs3.43±0.24,P<0.01);卒中组抑郁总分高于对照组(8.67±0.29vs2.35±0.22,P<0.01);卒中组社会支持总分低于对照组(36.16±3.66vs47.11±4.53,P<0.01)。(2)希望总均分与焦虑总分(r=0.43,p<0.001)、抑郁总分(r=-0.41,p<0.001)呈负相关,而与社会支持呈正相关(r=0.42,p<0.001)。结论焦虑抑郁及社会支持是卒中患者希望水平的重要预测因子,焦虑抑郁不利于提高卒中患者的希望水平,而社会支持有利于提高卒中患者的希望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考察道家人格在缓冲老年人负性情绪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生活事件量表、道家人格量表、特质焦虑和抑郁简式量表对237名老年人进行调查,通过路径分析法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静、躁维及联系、矛盾维的中介效应约占总效应的50%,自然、柔韧、谦退、超脱和寡欲约占总效应的8%。道家人格多个维度对焦虑的中介作用强过对抑郁的中介作用。二阶因素"真"的各个子维度起到了正性缓冲的中介作用,二阶因素"伪"的各个子维度起到了负性加剧的中介作用。结论道家人格多个维度在生活事件与负性情绪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5&#183;12地震灾区老年人的抑郁情绪、生活满意度及其相关因素。方法5&#183;12地震后8个月,采用Sel-90抑郁分量表、躯体化分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以及心理韧性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对灾区的70名老年组被试和139名青年对照组被试进行施测。结果灾区老年人的抑郁得分略高于青年人(t=1.68,P=0.09),躯体化得分显著高于青年人(t=3.198,P〈0.01),生活满意度得分显著高于青年人(t=6.20,P〈0.001),老年人的心理韧性得分也显著高于青年人(t=3.11,P〈0.01),而社会支持得分显著低于青年人(t=-3.29,P〈0.01);心理韧性正向预测生活满意度(β=0.34,P〈0.001),而与抑郁、躯体化无关,社会支持负向预测抑郁情绪(β=-0.33,P〈0.001),同时正向预测生活满意度(β=0.19,P〈0.001)和韧性(β=0.22,P〈0.001)。结论与灾区青年人相比,灾区老年人同时表现出较高的抑郁情绪、躯体化和较高的生活满意度,这与老年人拥有较低的社会支持和较高的心理韧性有关,但心理韧性并不能帮助他们缓解抑郁情绪和躯体化,甚至还受到社会支持减少的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营养不良在社区老年人抑郁和衰弱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采用自制的一般资料问卷、老年抑郁量表(GDS-5)、微型营养评价精简法(MNA-SF)及Fried身体表型衰弱量表,对济南市社区936名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社区老年人衰弱和衰弱前期发生率为3.8%和52.8%,抑郁和营养不良风险率为10.4%与11.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老年人抑郁增加营养不良(OR=21.632,P0.001)和衰弱(OR=3.149,P0.001)发生风险,营养不良增加了衰弱发生风险(OR=2.377,P=0.001),并减弱了抑郁与衰弱关系强度(OR=2.075,P=0.006),Z检验证实间接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Z=3.234,P0.01)。结论营养不良在社区老年人抑郁和衰弱间起中介作用,改善社区抑郁老年人的营养状况有助于延缓衰弱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社区老年人成功老龄化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成功老龄量表、心理韧性量表及社会支持量表调查问卷对405名社区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社区老年人成功老龄与心理韧性、社会支持总分分别为(49. 13±9. 49)分、(62. 25±12. 23)分、(43. 34±6. 82)分;社区老年人成功老龄总分与心理韧性总分呈正相关(r=0. 733,P0. 01);社区老年人成功老龄总分与社会支持总分呈正相关(r=0. 338,P0. 01);家庭人均月收入、心理韧性及社会支持对社区老年人成功老龄有影响(R~2=0. 555,F=116. 404,P0. 001)。结论针对不同特征的社区老年人,开展主题多样的社区活动,倡导社区老年人积极主动参与,提高其心理韧性与社会支持程度,促进社区老年人成功老龄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社会支持、抑郁及自尊现状,以及自尊在二者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HIV感染者317例,均采用病人健康问卷(PHQ-9)进行抑郁评分、Rosenberg编制的自尊量表(SES)进行自尊评分、社会支持量表(SSRS)进行社会支持状况评分。分析社会支持、抑郁及自尊水平的相关性,采用MPLUS8.0软件分析自尊在社会支持与抑郁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 317例HIV感染者的社会支持评分为28(23,32)分,其中偏低46例(14.51%);自尊评分为29(26,32)分,其中偏低68例(21.45%);抑郁评分为6(3,9)分,其中轻度138例(43.53%)、中度40例(12.62%)、重度20例(6.31%)。HIV感染者的社会支持与自尊评分呈正相关关系(r=0.183,P<0.01),社会支持与抑郁评分呈负相关关系(r=-0.159,P<0.05),自尊与抑郁评分呈负相关关系(r=-0.479,P<0.01)。自尊在社会支持和抑郁之间的中介效应估计值为-0.095(P<0.01),提示中介效应模型的拟合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成都市社区老年人与养老机构老年人生活质量及社会支持的现状及关系。方法采用健康测量量表(SF-36)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RSS)调查成都市386名60岁以上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现状,并与养老机构组380名老年人进行比较,分析老年人社会支持与其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结果成都市社区与养老机构老年人生活质量总分差异不显著(P0.05);社区老年人社会支持总分明显高于养老机构老年人(P0.05);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呈显著正相关(r=0.239,P0.01)。结论成都市社区老年人与养老机构老年人所获得的社会支持现状虽然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总的生活质量水平均处于良好状态。  相似文献   

20.
目的考察老年人健康机遇控制在生活自理能力和年龄态度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选取广州市社区老年人333人,男144人,女189人,年龄65~91岁,平均(72±6)岁,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费城老年中心信心量表(PGC)的年龄态度分量表、多维度健康状况心理控制源量表(MHLC)分别测量日常生活能力、年龄态度和健康心理控制源。结果自理能力、年龄态度、机遇控制得分两两之间相关(r=-0.219~0.247)。自理能力机遇控制分别对年龄态度有负向预测作用(β=-0.219,P<0.001;β=-0.120,P<0.05)。Bootstrap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95%可信区间分别为-0.028~-0.001。结论老年人自理能力、机遇控制、年龄态度密切相关,机遇控制在自理能力和年龄态度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