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应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36例(48个椎体),所有手术均在"C"型臂X射线机引导下进行。术前及术后分别进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椎体高度及Cobb’s角测量。结果 36例患者术后疼痛均得到有效控制。椎体高度较术前明显恢复,术前压缩椎体的前、中缘相当于椎体后缘高度的(56.10±14.59)%和(59.86%±19.64)%,术后恢复到(82.36±26.54)%和(86.72±23.26)%。椎体Cobb’s角由(10.1±3.2)°到(6.3±3.4)°。术前VAS评分为(8.7±1.2)分,术后一周降低到(1.4±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可迅速有效地缓解疼痛,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与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提高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至2010年行PVP治疗的44例(53个椎体)与PKP治疗的40例(48个椎体)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情况,对比观察行PVP治疗与PKP治疗后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疗效以及患者的满意度、骨水泥渗漏率及治疗费用。结果 PVP组与PKP组患者的VAS评分在术前及术后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术后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VP组治疗费用较PKP组低,PVP组骨水泥渗漏率较PKP组高,而两组在患者满意度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VP更适宜作为临床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首选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远期疗效及椎体内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周围骨质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5月~2010年5月因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行PVP或PKP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根据WHO疼痛程度分级,完全缓解23例(71.9%),部分缓解5例(15.6%),轻度缓解3例(9.4%),无效1例(3.1%);8例行MR扫描患者椎体内PMMA周围均未见明显水肿带及骨坏死.结论:PVP或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中远期效果良好,PMMA在椎体内性质稳定,PMMA周围未见明显炎症水肿及骨坏死等.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在山东省沂南县人民医院确诊的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98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A组(n=50)行经皮椎体成形术,B组(n=48)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水泥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中发生骨水泥渗透1例,渗漏率(2.08%),A组术中发生骨水泥渗透7例,渗漏率(14.00%),B组骨水泥渗漏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39,P=0.031)。术前,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伤椎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B组患者疼痛评分明显低于A组,伤椎Cobb角明显小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在改善疼痛及改善预后方面,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椎体成形或后凸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对缓解疼痛和矫正椎体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应用椎体成形或后凸治疗,在伤椎椎弓根建立工作通道,不用或应用球囊扩张后注射骨水泥,骨水泥固化后拔除工作套筒,完成手术。结果所有患者随访6~18个月,平均13个月,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术前平均(8.5±1.1)分,术后平均(2.2±1.3)分;椎体矢状面指数(SI)术前平均57%,术后平均76%;Cobb角术前平均(24.3±3.5)°,术后平均(16.9±2.8)°。结论椎体成形或后凸在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中有缓解疼痛及恢复椎体高度和形态的作用,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老年性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方法 选择本院2009年10月~2011年1月收治的16例椎行椎体后凸成形术的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患者,术前加强心理护理,术后予合适的体位护理及功能锻炼,对比观察患者术前、术后的疼痛及生活能力.结果 术后第2天患者VAS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Barthel指数较术前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5例患者术后第2天即感腰背痛完全缓解,1例患者术后第5天感腰痛缓解,术后随访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术前的充分准备、术后的精心护理与细致观察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成功和患者功能恢复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效果.方法:经确诊33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后,根据患者术前术后侧位X线片测量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凸畸形角度以及疼痛程度的改变.结果:所有病例经过椎体后凸成形术手术治疗,病变椎体高度恢复良好,术前骨折椎体前缘的高度为(9.21±4.85)mm,椎体成形术后为(19.38±4.66)mm(P<0.05).术前患者的VAS评分为(8.29±1.22)分,术后降至(2.47±0.88)分(P<0.01).术前患者cobb角为(21.24±6.58)°,术后恢复至(12.12±5.68)°,P<0.05.随访2~18个月,平均12.3个月,2例患者由于其他疾病导致死亡而失访外,其余患者均获随访.结论: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后,可有效减轻疼痛、恢复病椎高度及矫正脊柱后凸畸形,具有创伤小、疗程短、效果好、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刘璞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4,(12):979-982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OVCFs)的效果,了解并发症的原因的影响因素,并行针对性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经PKP治疗OVCFs患者315例的临床病历资料,并对每个患者行术后随访1年。分别统计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时间、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记录术后椎体复位情况、术前术后疼痛程度(VAS评分)、ODI指数、病变椎体前缘、中部高度变化及后凸畸形Cobb角情况来评估PKP治疗的疗效,分析并发症发生的原因。结果经PKP治疗后315例患者中294例患者腰痛症状缓解,治疗有效率93.3%。术后1天VAS评分(2.0±0.8)分,VAS评分缓解率74.8%、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22.3±4.2)分、前缘高度比值(14.3±6.7)%、中部高度比值(12.8±5.6)%、Cobb角(11.6±4.8)°均比术前明显改善。PKP治疗骨折患者中,21例发生并发症,骨水泥渗漏13例,均无严重神经损伤症状,7例椎旁软组织渗漏,1例椎间孔外渗漏,3例椎间盘渗漏。结论 PKP治疗OVCFs缓解疼痛效果较好,术前、术中、术后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以预防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提供参考.方法 2010年3月至2012年10月,采用PKP治疗38例(44个椎体)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对患者术前、术后5d、术后30 d的疼痛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评分,并记录Cobb角和椎体高度.结果 VAS评分由术前平均(7.24±1.28)分改善到术后5d的(2.31±0.72)分,术后30d(2.36±1.71)分;Oswestry评分由术前(39.18±10.02)分改善到术后5 d(19.27±4.35)分,术后30 d(18.14±5.07)分;Cobb角由术前的(29.05±8.42)°改善到术后5 d(22.25 ±5.98)°,术后30 d (20.95±7.23)°.椎体高度(前缘、中部及后缘)由术前(1.72±0.49、1.89±0.67、2.62±0.44)cm改善到术后5d(2.36±0.34、2.43±0.24、2.56±0.35)cm,术后30 d(2.45±0.23、2.42±0.46、2.75±0.34)cm.VAS评分、Oswestry功能评分、椎体高度(前缘、中部及后缘)和Cobb角在术前与术后5d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与术后30 d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d与术后30 d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治疗效果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研究经皮椎体成形术与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80例OVCF患者,根据实施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对照组行经皮椎体成形术。观察并比较两组围术期情况、受伤椎体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注入骨水泥量、术后受伤椎体高度增加等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体压缩率、受伤椎体Coob角、VAS评分及骨水泥渗漏发生率等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行经皮椎体成形术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均能取得满意效果,但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在改善患者受伤椎体畸形、椎体高度等方面更具优势,且患者术后骨水泥渗漏等并发症发生少,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34例椎体压缩性骨折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健康教育、体位训练、正确评估手术耐受性、预防并发症、术后密切观察病情、早期正确功能锻炼、出院宣教及随访等护理措施。结果:本组34例患者中1例术后疼痛一过性加重,并伴有低热,经积极处理,3 d后疼痛缓解;其余患者恢复良好。结论:规范性围术期护理干预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取得成功的关键,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保证。 相似文献
14.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艳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8,4(6)
2006年10月~2007年5月,江苏省人民医院脊柱中心对18例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实施系统的围手术期健康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黄秀红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5)
目的 探讨对患有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患者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后凸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抽取2004年12月至2008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患有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确诊患者86例,将其随机分为A组37例和B组49例,A组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进行治疗,B组采用经皮后凸椎体成形术(PKP)进行治疗.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和Cobb角矫正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组患者手术前后的VAS评分和Cobb角的改变情况自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无显著差异;B组患者的Cobb角改善程度明显优于A组患者.骨水泥渗漏是患者术中最容易出现的并发症.结论 对于患有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患者来说,2种术式均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但PKP对畸形的矫正率更高,是对该类患者进行治疗的一种有效和更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崔宏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7)
目的:对比单侧及双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临床效果。方法68例经PKP治疗的OVCF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2组,采用单侧PKP治疗的患者纳入观察组(n=30),采用双侧PKP治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n=38),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X线暴露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2组患者手术均获成功,且术后无神经根和脊髓损伤并发症出现,观察组手术时间及X线暴露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VAS、Cobb角、椎体前缘及中部的高度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单侧与双侧PKP均能明显缓解OVCF患者疼痛症状,具有相同的手术效果,但单侧PKP具有手术时间短、放射暴露时间短优点。 相似文献
17.
椎体压缩性骨折是临床中最常见的脊柱创伤之一,根据压缩椎体对脊髓、马尾神经、脊神经根的压迫程度,一期行后路(椎板减压)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手术治疗,纠正伤椎侧凸、后凸畸形,恢复椎体高度,重建脊柱稳定目前已成为治疗金标准[1-2]。值得一提的是,对于由骨质疏松引起的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老年患者,内固定术创伤大 相似文献
18.
贾艳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8,4(3)
2006年10月~2007年5月,江苏省人民医院脊柱中心对18例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实施系统的围手术期健康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术与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收治的77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根据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39例与对照组38例,观察组采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结果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对两组手术时间、X线暴露时间及骨水泥注射量进行比较发现,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后Cobb角及椎体压缩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两组ODI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两组上述指标与术前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后骨水泥渗漏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均未对周围神经产生压迫症状。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与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临床疗效基本一致,但椎体后凸成形术在手术时间、X线暴露时间及骨水泥注入量方面高于经皮椎体成形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