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手足口病(HFMD)病原体分布情况及流行趋势,为HFMD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调查2015年1—12月某院确诊的HFMD住院患儿,采用实时荧光PCR法对HFMD病例标本进行肠道病毒(EV)通用型、肠道病毒71(EV71)型和柯萨奇A16(CoxA16)型核酸检测。分析不同月份、性别、年龄组、感染类型患儿EV阳性检出率及各型别分布情况。结果 2015年共采集837例HFMD患儿咽拭子标本,其中EV阳性标本380份,阳性率为45.40%。病毒分型结果显示:EV71阳性标本110例(28.95%);CoxA16阳性标本7例(1.84%);EV71+CoxA16阳性标本6例(1.58%);其他EV阳性标本257例(67.63%)。该病从4月份开始进入高发期,5~6月达到最高峰,7~12月持续高发。不同月份患儿EV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3岁以下儿童。不同年龄组患儿EV阳性检出率、EV各型别构成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重症HFMD病例的EV阳性检出率为65.34%,高于普通病例的27.06%(P0.001)。EV71型感染患儿中重症病例比率为90.00%;由其他EV感染所致的患儿中重症病例比率为60.70%;EV71+CoxA16双重感染的患儿全部为重症病例。不同感染类型患儿EV各型别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2015年该院收治的HFMD住院患儿的EV感染型别主要以非EV71、非CoxA16的其他EV为主,对高发季节、3岁以下的高发人群及重症病例应高度关注,做好预防和治疗工作。  相似文献   

2.
] 目的了解2009-2013年济南地区重症手足口病(HFMD)病原及流行特征,为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辖区哨点医院送检的138例重症HFMD病例标本,应用RT-PCR技术检测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VA16)、非EV71和CVA16的其它肠道病毒(EV);并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重症HFMD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138例重症HFMD病例中,有132例感染了肠道病毒,阳性率为95.65%。其中感染EV71的有114例,占阳性病例的86.36%;感染CVA16的有9例 (6.82%),感染其他EV的9例 (6.82%)。HFMD重症病例呈散发,主要集中于5~8月份 (74.64%),病例人群男性明显高于女性(х2=48.75, P<0.01),其中3岁以下幼儿是重症病例发生主要年龄段 (84.06%)。结论重症HFMD具有明显的人群特征,EV71是重症及死亡病例的主要病毒类型;应关注高危人群,早期识别重症并及时干预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温州地区儿童HFMD病毒隐性感染状况、组成及分布,为HFMD防控和发病强度预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研究对象为温州地区0-6岁散居儿童和幼托机构儿童。采集肛拭子标本,提取病毒RNA后利用实时荧光RI-PCR检测人肠道病毒(HEV)、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16(CoxA16)的隐性感染情况。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2年共收集395份标本,检测阳性EV、EV71、CoxA16分别为51例(12.9%)、27例(6.83%)、16例(4.05%),其它肠道病毒阳性标本8例(2.02%)。年龄分组中,2~岁和3~岁,感染率最高,各年龄组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965,P=0.005);在HFMD流行季节的隐性感染率要高于非流行季节,肠道病毒EV(x~2=9.683,P=0.002)和EV71(x~2=7.389,P=0.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幼托儿童有HFMD暴发班级和正常班级的非感染儿童检测发现,与感染密切接触的儿童携带病毒要高于正常班级的儿童。结论手足口病病毒在儿童隐性感染率较高,特别是疾病的流行季节EV71和CA16的隐性感染要远高于非流行季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荆门地区2010年-2012年手足口病病原学特征。方法采用real-time RT-PCR方法,对荆门地区618例手足口病儿童的778份标本进行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VA16)以及肠道病毒通用型(EV)的核酸检测。结果 2010年-2012年手足口病肠道病毒阳性率为65.86%,病原体分别以EV71、EV71和CVA16为主,此外有4例CVA16和EV71混合感染。不同类型样本肠道病毒阳性率均超过50%。核酸检测阳性以1岁~3岁儿童最为集中(阳性构成比为83.04%);男女手足口病病毒阳性率分别为68.22%和62.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11,P0.05)。荆门市直阳性率最低(53.89%),与其他3个地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993,P0.05)。4例重症患儿和1例死亡患儿由EV71感染引起。结论 2010年-2012年荆门地区手足口病病原体以EV71和其他EV为主,EV71是引起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主要病原;咽、肛拭子混合液作为一种新的手足口病标本类型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收治手足口病(HFMD)患儿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13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就诊的45 793例HFMD患儿为研究对象。在知情同意情况下,采集其中363例普通型HFMD患儿的咽拭子或(和)疱疹液,以及732例重症HFMD患儿的咽拭子标本,进行肠道病毒(EV)71、柯萨奇病毒(Cox)A16和其他EV检测。回顾性分析患儿病例资料,统计学分析本院2013—2016年HFMD如下特点。(1)每年HFMD重症率及病死率;(2)HFMD月份、年龄、性别、人群、地区分布特点,以及与这些因素相关的HFMD重症率情况;(3)HFMD病原学特点。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伦理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伦理委员会批准。结果(1)45 793例HFMD患儿中,普通型HFMD占98.40%(45 061/45 793),重症HFMD占1.60%(732/45 793),重症HFMD患儿的病死率为1.64%(12/732)。其中,2013年的HFMD重症率1.13%为最低,分别与2014年的1.85%、2015年的1.69%及2016年的1.6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4年HFMD病死率为0.06%,分别较2013年的0.01%和2015年的0高,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2013年及2015年HFMD发病月份分布构成比中,均为9月所占比重最大,分别为30.90%及26.43%,而2014年及2016年则为5月所占比重最大,分别为28.59%及31.47%;2013年4月HFMD重症率为2.15%,2014年2月为5.34%,2015年3月为6.48%,2016年10月为5.50%,分别为当年每月HFMD重症率的最高值。(3)本研究HFMD患儿年龄分布以1~3岁所占比重最大(57.47%),≤5岁患儿所占比重达94.96%;≤1岁患儿及1~3岁患儿的HFMD重症率,均分别较3~5岁及5岁高,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本研究HFMD患儿中,男性患儿占61.47%(28 149/45 793),男性患儿HFMD重症率为1.80%(508/28 149),较女性患儿1.27%(224/17 644)高,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745,P0.001);散居儿童、幼托儿童及学生的HFMD所占比重分别为73.11%、25.56%及1.33%,其HFMD重症率分别为1.92%、0.67%及1.97%;南宁市城区、南宁市其他县份及南宁市以外地区HFMD分布构成比分别为91.48%、8.31%及0.21%,其HFMD重症率分别为1.09%、7.25%及1.03%。(5)本研究普通型HFMD的EV阳性率为87.05%(316/363),较重症HFMD为78.28%(573/732)高,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272,P0.001);本院2013、2014、2015及2016年,普通型HFMD分别以CoxA16、EV71、其他EV及CoxA16感染为主,而重症HFMD分别以其他EV、EV71、其他EV及其他EV感染为主;12例死亡病例中,EV71阳性率为83.34%(10/12)。结论本院2013—2016年,HFMD以4~6月或8~10月高发,男性患儿多于女性,主要发生在南宁市城区≤5岁散居儿童。普通型HFMD以CoxA16感染为主,重症HFMD以其他EV感染为主。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手足口病患儿肠道排毒时间,为制定手足口病患儿隔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在杭州市儿童医院感染门诊就诊的手足口病患儿为研究对象,自患儿发病日起每隔7 d采集一次粪便标本检测肠道病毒核酸,分析感染不同病毒、轻症和重症患儿病毒阳性率分布和转阴时间。结果纳入手足口病患儿187例,检出肠道病毒阳性131例,其中EV71阳性68例,阳性率为51.90%;CA16阳性54例,阳性率为41.22%;CA16和EV71均阳性6例,阳性率为4.58%;其他肠道病毒阳性3例,阳性率为2.29%。EV71阳性、CA16阳性、CA16和EV71均阳性、其他肠道病毒阳性患儿分别于随访第10、6、5、5周病毒全部转阴,感染不同病毒患儿阳性率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V71阳性和CA16阳性轻症患儿均于随访第6周病毒全部转阴,两组患儿病毒阳性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V71阳性和CA16阳性重症患儿分别于随访第10周和第4周病毒全部转阴,两组患儿病毒阳性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症与重症患儿病毒阳性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足口病患儿肠道可持续排毒,EV71最长可持续10周,CA16最长可持续6周,其他肠道病毒最长可持续5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杭州市重症手足口病(HFMD)流行特征,比较不同肠道病毒感染后的差异,寻求早期预判重症HFMD关键指标。方法对2014年杭州市儿童医院收治的498例重症HFMD患儿进行统计分析。采集重症患儿的脑脊液进行常规检测,并比较不同病原体感染后临床症状的差别。结果 498例重症HFMD患儿中,男女患儿比例为1.6∶1,1岁~3岁患儿占76.7%。重症组患儿平均年龄为(2.6±1.2)岁,重症HFMD患儿以EV71感染为主,占76.5%(381/498)。EV71感染的患儿肢体抖动和呕吐的发生率高于其他肠道病毒感染(P0.05)。EV71感染脑脊液有核细胞计数和蛋白质定量明显高于其他肠道病毒感染(P0.05)。结论年龄小、EV71感染、脑脊液有核细胞计数和蛋白质含量增高,出现肢体抖动和呕吐等临床症状,是预判重症发展为危重症HFMD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百色市2008—2015年手足口病病原分布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手足口病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用Real time PCR技术对病毒核酸进行检测。结果检测轻症3099例,其中阳性2154例,阳性率为69.51%,基本上以其他肠道病毒为主,2011年后EV71构成比在单、双年份呈“低-高”交替变化特征。检测重症735例,阳性508例,阳性率为69.12%,其中EV71阳性370例(占72.83%),双年份优势毒株为 EV71型。轻、重症病原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9.094,P=0.000)。重症病例数与 EV71感染相关(r=0.898,p=0.002)。EV71感染比例男性高于女性。散居儿童病例轻症以其他肠道病毒为主,重症以EV71为主。结论百色市2008—2015年HFMD流行的主要病原体逐年变迁,存在地区差异,重症病例以EV71型感染为主。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西安市2016 - 2018手足口病的病原构成和变化趋势,为下一步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手足口病病例的信息,用RT - PCR检测肠道病毒,鉴别出EV71、Cox A16、Cox A6和Cox A10,用Excel和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6 - 2018年共收集到2 797例HFMD标本,其中2 484例肠道病毒阳性,EV71、Cox A16和其他肠道病毒的构成比分别为28.34%、21.30%和50.36%。643株非EV71和非Cox A16的其他肠道病毒中,Cox A6和Cox A10的构成比分别为63.45%和9.64%。≤5岁患者占到所有患者的94.85%,男女性别比为1.42∶1。2017年HFMD的优势毒株是EV71,2016和2018年的优势病原是其他肠道病毒。轻症HFMD病例的优势血清型是其他肠道病毒,构成比为51.32%(1 183/2 305),重症病例的优势血清型是EV71,构成比为58.66%(105/179)。结论 HFMD肠道病毒发生变化,2016 - 2018年西安市HFMD的优势病原是其他肠道病毒,Cox A6的流行强度增加,应加强对其他肠道病毒的监测。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手足口病的病原学特征,为HFMD的监测和预警提供本底资料。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临床HFMD患儿血清Cox-IgM、ECHO-IgM、EV71-IgM抗体。结果:275例HFMD患儿血清中EV71-IgM阳性率为56.4%(155/275),Cox-IgM阳性率为33.5%(92/275),ECHO-IgM阳性率为10.1%(28/275),EV71-IgM为主要致病原。结论:结果与文献[4]报道的HFMD可由多种EV病原体引起,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CoxA16)是最主要的病原体HFMD,重症病例多以EV71感染为主的结论相一致。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驻马店市手足口病病原学流行特征。方法收集2011-2013年间,全市县级以上医疗机构门诊就诊或住院的手足口患者的粪便或肛拭子标本,共610份。采用实时荧光RT-PCR法对送检标本进行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l6)和其他肠道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共检测标本610份,阳性标本422例,总阳性率69.18%,阳性标本中EV71、CovA16和其他肠道病毒构成比分别为55.45%、(234/422)、13.27%(56/422)和31.28%(132/422)。不同年份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745,P>0.05),但不同年份间阳性标本构成比分布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7.765,P<0.01),重症病例与普通病例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408,P<0.01)。结论我市手足口病病原分布以EV71为流行优势株,其它肠道病毒所占比重有上升趋势,重症病例感染以EV71为主。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威海市504例手足口病(HFMD)患儿粪便样本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威海地区HFMD病原特征,为今后制定HFMD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送检的504例临床诊断为HFMD患者标本,应用实时荧光(Real-time)RT-PCR法检测标本中的人肠道病毒(HEV)、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VA16)特异性核酸。结果:504例HFMD患者标本中,EV71阳性率为50.99%,CVA16阳性率为18.25%,其它HEV阳性率为17.26%;46例HFMD重症病例中,EV71阳性率84.78%,CVA16阳性率6.52%。结论:威海地区手足口病病原体以EV71和CVA16为主。EV71型是引起重症病例的优势病毒型,应加强监测,特别是4岁以下婴幼儿的监测。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 分析2010-2013年湖南省手足口病(HFMD)病原学监测结果,为HFMD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湖南省所有县(市、区)连续收集手足口病病例的咽拭子、粪便等标本,应用RT-PCR技术检测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非EV71和CoxA16的其他肠道病毒(EV)。结果 2010-2013年共收集HFMD标本31 341份,检出阳性19 423份,阳性率为62.0%,EV71、CoxA16、其他EV和混合感染所占比例依次为40.7%、18.8%、39.4%和1.1%。湖南省HFMD病原谱的构成2010年和2012年以EV71为主(52.4%和55.9%),2011年EV71、CoxA16和其他EV所占比例相当,分别占34.3%、34.2%和31.4%,2013年以其他EV为主(67.3%)。多部位采样的阳性率最高(83.8%),单一部位采样的阳性率从大到小依次为粪便(78.3%)、疱疹液(70.8%)、肛拭子(67.6%)和(鼻)咽拭子(55.0%)。轻症、重症和死亡病例的标本阳性率依次为59.8%、73.4%和91.2%,其中EV71的构成比依次为34.8%、66.2%和89.1%。不同性别病例的病原谱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湖南省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在2010-2013年间发生了改变,EV71是引起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病例的主要毒株类型。为提高手足口病实验室诊断率,提倡对病例多部位联合采样。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贵阳市2010年手足口病流行期间的手足口病患儿进行病原学及流行特征分析。方法:采用Real-TimePCR法检测307例手足口病患儿标本样本中的肠道病毒通用型(EV)、肠道病毒71型(EV71)、肠道病毒科萨奇A16型(CoxA16)3种核酸,将扩增产物测序获得的序列与GenBank中肠道病毒核苷酸序列进行比对,确定毒株血清型别。结果:肠道病毒通用型(EV)阳性率为68.27%,CA16阳性率为6.73%,EV71阳性率为13.46%。重症患者EV71的检出率为18.60%,CoxA16的检出率为4.65%,其他肠道病毒为57.55%,4株其它肠道病毒经鉴定属于CA10型。结论:手足口病病原复杂,2010年贵阳地区HFMD的主要病原为其他肠道病毒和EV71,存在一定比例的其他未知病原体(CoxA10)。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许昌市2013年手足口病(HFMD)病原体型别与分布特征。方法收集许昌市5县3区手足口病例患者的粪便、肛拭子或咽拭子标本。实验室检测采用Real-Time RT-PCR法对标本进行肠道病毒71型(EV 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A 16)和其他肠道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共检测496份病例标本,阳性318份,阳性率为64.11%。其中EV71阳性99份,阳性率19.96%;CA16阳性100份,阳性率20.16%;其他肠病毒阳性119份,阳性率为23.99%。其中重症病例56份,实验室诊断43份,以EV71感染为主(48.84%,21/43)。结论 2013年许昌市手足口病的病原体呈现EV71、CA16和其他肠道病毒共存,引起重症的病原体以EV71型肠道病毒感染为主。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传染科手足口病医务人员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A16)的隐性感染情况。方法 2016年6~9月杭州市儿童医院儿科医务人员63人(其中传染科医务人员23人),健康成人体检43人,采用荧光PCR法进行粪便EV71和CA16病毒核酸检测,利用酶联免疫分析(ELISA)间接法检测血清EV71和CA16的IgG抗体。结果医务人员与非医务人员粪便肠道病毒核酸均阴性。医务人员与非医务人员血清EV71抗体IgG阳性率分别为17.46%及18.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3,P=0.88);血清CA16抗体IgG阳性率分别为95.24%和53.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219,P=0.00)。传染科与非传染科医务人员比较,血清EV71抗体IgG阳性率分别为26.09%和12.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47,P=0.31);血清CA16抗体IgG阳性率分别为91.30%和97.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47,P=0.62);医生与护士比较,血清EV71抗体IgG阳性率分别为11.11%和35.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2,P=0.19);血清CA16抗体IgG阳性率分别为100.00%和92.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72,P=0.41)。结论儿科医务人员CA16隐性感染要高于健康人群。手足口病医务人员虽然存在着一定程度EV71和CA16隐性感染情况,但粪便均未能检测出EV71和CA16病毒核酸,说明传播风险系数较低。另手足口病病房与其他病房医务人员EV71和CA16隐性感染情况无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武威市儿童2008-2018年手足口病病原学特征及变迁趋势,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并分析武威市儿童2008-2018年手足口病病原学监测数据,采集临床诊断病例粪便、肛试子和咽拭子标本,应用RT-PCR法对标本进行肠道病毒核酸检测并分型。结果武威市2008-2018年报告手足口病年均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46. 51/10万和0. 01/10万。共送检HFMD标本1 369份,阳性率为49. 45%,EV71型、CoxA16型、其他肠道病毒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7. 09%、16. 22%、16. 14%,不同型别病原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 55,P> 0. 05),其他肠道病毒阳性检出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不同年份间肠道病毒阳性检出率及肠道病毒型别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 67、296. 88,P <0. 05),2017年肠道病毒阳性检出率高于其余年份,2008-2012年以EV71为优势病原,2013-2018年EV71、Cox A16、其他肠道病毒基本上交替成为当地的优势病原。肠道病毒阳性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天祝县(70. 57%)、古浪县(68. 32%)、民勤县(58. 90%)和凉州区(38. 10%),不同地区肠道病毒阳性检出率和肠道病毒型别构成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9. 82、59. 87,P <0. 05),天祝县肠道病毒阳性检出率高于其他县区且Cox A16检出阳性率高于EV71和其他肠道病毒,凉州区EV71检出阳性率高于Cox A16和其他肠道病毒,古浪县、民勤县其他肠道病毒阳性检出率均高于EV71和Cox A16。结论武威市手足口病病原谱已发生变化,其他肠道病毒阳性检出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不同地区病原学型别存在差异,应及时掌握病原变迁动态,因地制宜采取防控措施,有效降低手足口病发病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2011年慈溪市儿童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病原学特征,了解本地区HFMD流行趋势。 【方法】 收集监测哨点医院上送的临床诊断为HFMD病例标本,应用实时荧光(Real-time)RT-PCR法检测标本中的人肠道病毒(HEV)、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VA16)特异性核酸。 【结果】 289例标本中检出总肠道病毒阳性病例260例(89.97%),其中EV71占总阳性率的58.46%,CVA16占总阳性率的22.31%,肠道其他型19.23%;病例年龄集中在1~5岁;男女性阳性比例为1.49∶1;住院病例EV71阳性率为68.97%。 【结论】 EV71和CVA16为本地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EV71是引起重症和住院病例的优势毒株型,在局部区域内CVA16型占主导。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绍兴地区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门诊患儿病原学特点及其与T淋巴细胞亚群、白细胞介素-13(Interleukin-13,IL-13)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2019年绍兴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323例HFMD门诊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流行病学方法对病例及标本检测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并比较不同类型病毒感染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IL-13水平变化。结果1323例HFMD门诊患儿检出病毒阳性1227例(92.74%),其中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感染749例(61.04%)、柯萨奇A组16型(Coxsachie virus,Cox A16)感染355例(28.93%)、其他肠道病毒感染123例(10.02%);1227例患儿年龄1~5岁占比最高为59.41%、男性占59.49%、发病时间4~6月占47.76%、散居患儿占58.60%;危重症、重症、普通占比分别为0.81%、21.11%、78.08%;三组患儿病情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显著(Z=30.540,P<0.001);Cox A16感染、其他肠道病毒感染、EV71感染患儿T淋巴细胞CD3+、CD4+、CD4+/CD8+水平逐渐降低,CD8+、IL-13水平逐渐升高,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MD患儿以EV71感染为主,Cox A16次之,在4~6月发病率最高,好发于1~5岁儿童,散居儿童为主,EV71重症患儿占比较高,EV71引起的免疫紊乱、炎性反应高于其他病毒。  相似文献   

20.
【目的】采用实时RT-PCR检测手足口病肠道病毒,了解2009年合肥地区手足口病的病原学特征,为手足口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2009年1月—12月期间合肥地区328例手足口病住院患儿的咽拭子或(和)疱疹液标本,提取RNA,实时RT-PCR检测标本中的肠道病毒。【结果】328例被检患儿中肠道病毒阳性率为80.8%,其中EV71和CoxA16阳性率分别为41.8%和27.7%,EV71和CoxA16均阳性为3.0%,其他肠道病毒阳性为8.2%;男女性别间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V71检出率在3岁以上组(55.1%)明显高于3岁以下组(35.3%),而CoxA16和其他肠道病毒检出率在3岁以下组(分别为30.8%和11.3%)要高于3岁以上组(分别为21.5%和1.9%);EV71在咽拭子和疱疹液检出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oxA16在两者中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009年合肥地区手足口病患儿以EV71和CoxA l6感染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