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空阻塞器义龄修复上颌骨缺损的临床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上颌骨缺损大多由上颌骨肿瘤切除引起.缺损除直接引起面部畸形外,还引起其它功能障碍,从生理、心理妨碍患者健康[1].因此适时进行修复很有必要.由于缺损使原有上颌骨形态和结构发生改变,余留牙数量减少,造成修复体固位、稳定困难.因此不同类型缺损要设计不同制作方法,才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上颌骨缺损后常造成患者面部软组织塌陷、发音不清及吞咽困难等问题,赝复体修复可较好地恢复面部丰满度、降低过高鼻音、封闭口鼻交通及改善咀嚼。上颌骨缺损的赝复体修复设计,因缺损位置、大小及余留牙的情况不同而有所差异。文章参考修复学领域常引用的两种分类法,分别介绍部分牙列缺损的上颌骨缺损、无牙颌上颌骨缺损、全上颌骨缺失赝复体修复的原则与方法,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樊森 《口腔医学》1993,13(3):123-124
目前国内外对颌骨缺损的分类方法较多,但都存在着一定的缺点,尚没有一个简单明了,易于记忆,对临床工作具有指导意义的分类方法。本文作者提出了一种新的分类方法,首先根据缺损情况的不同,将上下颌骨缺损各分为四种类型。然后再按照缺损区和缺牙区的不同部位,尽量按统一的顺序进行编排,每一类缺损又细分成四个亚类,第四类缺损是指两侧颌骨缺损,故无亚类。  相似文献   

4.
无牙颌一侧上颌骨缺损种植修复后的有限元应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无牙颌一侧上颌骨缺损种植修复后在力作用下支持组织中的应力分布特点。方法:建立无牙颌一侧上颌骨缺损种植修复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观察计算机模拟的不同修复方式以及不同加载方式作用下骨组织中的应力分布情况。结果:无论何种加载方式,在单纯健侧种植修复时,1位种植体周围骨皮质应力值均很高;双侧种植修复后无论何种加载方式1位种植体周围骨皮质的应力值都大大降低。结论:患侧植入种植体能够降低单纯健侧种植时邻近缺损处的种植体周围骨皮质应力,使支持组织中应力分布均匀合理,提高修复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上颌骨缺损重建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口腔颌面部暴露位置显露,不易防护,其缺损常导致面形与功能的严重毁损,致使咀嚼、吞咽和表情功能丧失,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心理和生理障碍,因而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上颌骨缺损不同分类方法的介绍,对其临床应用价值及优缺点加以评述,并着重将缺损类型与修复重建方式联系起来进行了探讨,提出目前对上颌骨功能性重建较为完善的分类法,以利对上颌骨缺损重建术式的选择和疗效评价。  相似文献   

7.
髂骨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修复一侧上颌骨缺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应用游离髂骨复合组织瓣 (FIOMF)即时修复一侧上颌骨切除后缺损。方法  1FIOMF的制备 ,根据缺损创面的大小 ,切取相应大小的骨肌瓣 ,注意保护血管蒂 ;2上颌骨切除按常规方法进行 ,但由于血管蒂偏短 ,故切口选择下颌下缘为好 ,将下唇中线拉开暴露上颌骨 ;3受区血管主要用颌外动脉和面前静脉或颈外静脉 ,如蒂长不够 ,可用静脉移植来解决 ;4FIOMF切取后即行修剪、固定、吻合血管 ;5腭部创面封闭可用对侧腭粘骨膜瓣 ,如缺损过大过中线 ,可用 FIOMF带皮肤封闭。早期观察指标 :1颧面部形态基本恢复 ;2无口鼻腔漏 ;3语音清晰 ;4托牙修复效果好。结果 共修复 6例 ,经 3~ 36月的随访 ,5例达到上述的观察指标 ,1例手术后因骨块坏死而失败。结论 由于 FIOMF修复一侧上颌骨缺损具有重建颧面部外形丰满 ,提供有力骨支撑 ,托牙修复效果好 ,可以进行种植体修复等优点 ,所以初步认为 :FIOMF是一侧上颌骨缺损修复的理想材料。  相似文献   

8.
单侧上颌骨缺损义颌修复治疗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单侧上颌骨缺损是临床常见的颌面部缺损之一,主要依靠赝复体修复。本文旨在从单侧上颌骨缺损义颌修复设计的形式、类别、固位体设计等几方面进行综述,同时,对附着体义齿修复、牵引成骨术、种植修复和CAD/CAM等新材料、新技术在上颌骨缺损修复的应用,进行综述和展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在3D打印上颌骨模型上预制作钛网支架复合游离皮瓣行上颌骨缺损修复的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年来治疗的18例上颌骨缺损、术中将在术前根据CT数据制作的个体化3D模型上预备的内固定钛网支架植入形成面部支撑、复合游离皮瓣关闭口鼻腔的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18例患者中,应用腹直肌皮瓣4例、前臂皮瓣6例、上臂外侧皮瓣3例、股前外侧皮瓣5例,所有组织瓣均成活良好,术后面部外形对称,口鼻腔及口腔上颌窦封闭完全,均能经口腔进食,术后语音清晰,仅有2例合并有软腭缺损患者术后进流食时偶有轻度鼻腔返流现象。结论个体化3D模型并预制作钛网结合游离组织瓣修复上颌骨缺损在改善患者术后的功能和外形上能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但对游离组织瓣封闭口鼻腔后对义齿修复的影响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上颌骨缺损的种植赝复体修复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赝复治疗目前仍是上颌骨缺损修复简便易行、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对上颌骨缺损的赝复治疗前处理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寻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CAD)与快速成形技术制取上颌骨缺损模型的新方法,以弥补传统模型制取方法的不足。方法将12例上颌骨缺损患者的头部CT数据输入计算机,经Mimics 8.11软件和Geomagic 7.0软件处理后,得到缺损部位的三维影像数据,利用快速成形技术,获得缺损部位的树脂模型。根据树脂模型制作阻塞器,利用缺损部位的组织倒凹固位使阻塞器独立固定在缺损腔中。再行可摘义齿修复,将阻塞器和可摘义齿用磁性附着体连接。检查临床修复效果并用鼻音计测量5例患者阻塞器戴人前后的鼻音化率值。结果阻塞器和可摘义齿可分段戴人患者口内,两者固位、稳定等临床效果均较好。鼻音计测量结果显示,阻塞器戴人后患者的非鼻辅音语音样本的鼻音化率值降低,由戴人前的(46.53±13.86)%降为戴人后的(22.60±8.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利用CAD与快速成形技术制取上颌骨缺损部位模型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应用颧骨弧形牵张成骨修复部分上颌骨缺损的临床应用可能性。方法:为1例行右上颌骨全切术,左上颌骨次全切除术患者,以自行研制的内置弧形骨牵张器行颧骨内置弧形牵张成骨术。术后延迟1w行骨牵引,共牵引3w,固定期螺旋CT观察新骨生成状况。结果:治疗内容均按计划完成。螺旋CT显示,牵引结束时,骨移动盘实现显著的改向、内旋,弧线式牵引右侧约20mm,左侧约15mm;固定期8个月时,新生骨骨质密度接近正常,与双侧正常骨质连续,弧线完整平滑,颧骨弧形牵张成骨完成,骨性支持结构于上颌骨低位建立。结论:颧骨内置弧形牵张成骨术可有效修复部分上颌骨缺损,在上颌骨低位重建骨组织支持,为进一步修复奠定良好基础,可望实现功能性重建。  相似文献   

13.
单侧上颌骨缺损修复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力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建立单侧上颌骨缺损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对传统单侧上颌骨缺损修复方法进行力学分析。方法:采用螺旋CT扫描、数字影像传输,应用课题组自行开发的软件MedGraphics、UG和ANSYS软件,建立单侧上颌骨缺损及带中空阻塞器修复体的有限元模型,并对传统中空阻塞器的赝复体进行三维有限元力学分析。结果:获得了单侧上颌骨缺损状态及带中空阻塞器修复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传统中空阻塞器的赝复体健侧后牙受力较为均匀,应力集中区域位于健侧腭部基托的近前牙区。结论:建立的单侧上颌骨缺损及带中空阻塞器修复体的有限元模型具有良好的生物相似性和几何相似性,传统中空阻塞器的赝复体符合生物力学要求。  相似文献   

14.
羟基磷灰石修复颌骨缺损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 临床观察羟基磷灰石植入治疗颌骨缺损疗效。方法 对临床 11例术后颌骨缺损范围 2 .5~ 5 .5cm病例 ,采用块状羟基磷灰石修复颌骨缺损。结果  11例切口均一期甲级愈合 ,无 1例出现术后感染和排异反应。结论 块状羟基磷灰石修复颌骨缺损 ,使病人短期内恢复功能和面部形态 ,减少了感染机会  相似文献   

15.
16.
义颌修复上颌骨缺损已有上百年历史,直至今日义颌修复依然被认为是评判上颌骨重建的金标准.1986年Branemark等首次将种植引入上颌骨缺损的义颌修复中.本文从种植体在义颌修复中的意义、放疗对颌骨内种植体的影响、植入时机和部位、成功率及修复效果等方面,综述种植体在上颌骨缺损的义颌修复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颌骨缺损不同分类方法的介绍,对其临床应用价值及优缺点加以评述,井着重将缺损类型与修复重建方式联系起来进行了探讨,提出目前对上颌骨功能性重建较为完善的分类法,以利对上颌骨缺损重建术式的选择和疗效评价。  相似文献   

18.
上颌骨缺损的分类及修复疗效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根据306例上颌骨缺损患者的治疗及随访资料,提出了更为接近临床实际及更具有设计指导意义的八类分类法,并分析了缺损类型对修复成功率的影响。结论是上颌骨缺损的修复质量,首先取决于缺损的类型,针对不同类型的缺损采用适当的修复方法是提高修复质量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9.
应用游离组织瓣行上颌骨缺损修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应用游离组织瓣行上颌骨缺损修复的可行性。方法 对1999年7月27日至2000年8月2日期间完成的连续20例应用游离组织瓣行上颌骨缺损修复的病例作回顾性研究,分析上颌骨缺损的范围,所采用组织瓣的类型,受区血管,皮瓣成活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应用游离组织瓣行上颌骨缺损攸蝗适应证和可行性,结果 20例患者中男性11例,女性9例,所采用的游离组织瓣包括腹直肌瓣(12例)、腓骨瓣(5例)、前臂皮瓣(3例)、全部游离组织瓣均获得成活,成功率为100%,受区和供区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0%,除了早期的3例供区并发症外,其余的并发症的不严重,吸烟,饮酒,放疗和年龄(高龄和儿童)等均非影响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结论 应用游离组织瓣行上颌骨缺损修复安全可靠,成功率高,且有利于改善患者术后的功能和外形,但是目前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并根据不同缺损的具体特点选择合适的游离组织瓣。  相似文献   

20.
上颌骨缺损整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颌骨缺损多因肿瘤切除后引起,缺损较复杂,涉及多个解剖部位的多种组织,常导致咀嚼、吞咽、语音、感觉等功能丧失,同时造成面部的畸形。上颌骨缺损修复与重建的方法较多,修复与重建方法应根据缺损的部位和程度来考虑,以恢复面中部的外形和功能为目的。本文主要对现代修复重建的设计与技术等几个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