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6 毫秒
1.
1目的 探讨胆管或胰管括约肌高压患者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的罹患率及其预防。 2方法  64例胆管括约肌高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 3 2例及对照组 3 2例。研究组给予鼻胆管引流 ;72例胰管括约肌高压患者随机分为 3组 :鼻胆管引流(ENBD)组 2 1例、鼻胰管引流 (ENPD)组 2 6例及对照组 2 5例。观察每组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的罹患率。 3结果 胆管括约肌高压患者 ENBD组 ERCP后胰腺炎罹患率为 6.2 5 % ,对照组为 3 1.2 5 % ,两组胰腺炎罹患率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 ;胰管括约肌高压患者 ENBD组胰腺炎罹患率为 4.76% ,ENPD组为 7.69% ,对照组为 3 2 .0 0 %。ENBD组及 ERPD组胰腺炎罹患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0 .0 1) ,而胰管括约肌高压者 ENBD组与 ENPD组相比 ,则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4结论 胆管或胰管括约肌高压患者 ERCP后胰腺炎罹患率均较高 ,但 ENBD对胆管括约肌高压患者 ERCP后胰腺炎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对胰管括约肌高压患者同样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8):77-79+83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扩张术(Endoscopic papillary balloon dilatation,EPBD)联合单猪尾胰管塑料支架治疗胆总管小结石(直径<1.0 cm)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内蒙古林业总医院2017年9月~2019年9月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治疗胆总管小结石患者60例的资料,随机分两组,EPBD组采用EPBD联合胰管支架置入(n=31);EST组采用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联合鼻胆管引流术(Endoscopic nasobiliary drainage,ENBD)(n=29)。比较两组取石成功率、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观察EPBD组支架脱落、内镜取出情况。结果 EPBD组及EST组分别30例(96.8%)、28例(96.6%)完整取石(P>0.05),ERCP术后急性胰腺炎(post-ERCP pancreatitis,PEP)分别为9.7%、10.3%(P>0.05),EST组出血1例,无穿孔,EPBD组无出血、穿孔发生。EPBD组术后1 d内支架脱落1例;术后2周未脱落1例,内镜下成功取出;其余均2周内安全脱落。结论 EPBD组与EST组取石成功率相近,PEP无明显升高,但术后出血率降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3.
鼻胆管引流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早期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及鼻胆管引流(ENBD)治疗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住院患者分为A、B两组,A组行ERCP及ENBD检查和治疗,B组行内科保守治疗,分别观察其疗效和并发症。结果:A组患者治愈率达98%,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未见因ERCP检查和治疗而使病情加重者,各临床观察指标均明显优于B组。结论:早期内镜介入及ENBD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具有微创、安全、有效、快速解除胆管急性梗阻及防止胆汁胰管反流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良性胆系疾病逆行胆胰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诊疗术后胰腺炎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对169例良性胆系疾病ERCP诊疗患者从临床病理和技术操作分析ERCP术后胰腺炎(post-ERCP pancreatitis,PEP)的危险因素。结果169例患者出现11例PEP,发生率6.5%;43例诊断性ERCP中PEP 3例,发生率7.0%;126例治疗性ERCP中PEP 8例,发生率6.3%,两组PEP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单因素分析胆总管直径<10 mm、Oddis括约肌运动功能障碍(sphincter of Oddis dysfunction,SOD)、多次胰管插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胆管引流对PEP有预防作用(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SOD、多次胰管插管是PEP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7.227、20.100);鼻胆管引流是PEP的保护因素(OR值为0.192)。结论SOD患者是PEP的危险人群,胆总管直径正常患者也应警惕,多次胰管插管是PEP...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内镜下逆行胆胰管造影术(ERCP)对胃大部切除毕Ⅱ式胃空肠吻合术(毕Ⅱ式)后合并胆管结石的治疗价值。方法对21例毕Ⅱ式胃空肠吻合术后合并胆管结石的患者施行ERCP诊疗。结果 21例毕Ⅱ式胃空肠吻合术后合并胆管结石患者中,造影成功17例(80.9%)。17例胆总管结石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取石术10例,其中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9例;内镜下乳头气囊扩张(EPBD)+取石术4例;内镜下胆管塑料支架引流术3例。无消化道穿孔、迟发出血及死亡病例发生。结论 ERCP治疗对于毕Ⅱ式胃空肠吻合术后并发胆管结石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其手术成功率与操作技巧及既往手术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的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及鼻胆管引流对胆管结石的治疗。方法:先行常规ERCP检查,再做乳头括约肌切开(EST),切开长度一般1.0-1.5cm。结石直径大于1.0cm或大于内镜直径者,先用碎石网篮碎石,再用取石网篮取石,并用气囊导管清扫,必要时放置鼻胆管引流(ENBD)。结果:21例患者取石成功20例,成功率95.2%,取石后胆总管扩张恢复正常,肝功恢复正常,术后发热2例,占9.52%,无1例发生出血,穿孔及死亡,结论: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及鼻胆管引流治疗胆管结石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和普及。  相似文献   

7.
内镜治疗老年总胆管结石30例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焱  朱玉华  张彪 《海南医学》2003,14(1):12-14
目的:探讨内窥镜治疗老年总胆管结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我院普外科收治的30例70岁以上的老年总胆管结石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经B超或螺旋CT明确诊断并接受内镜治疗,治疗方法包括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鼻胆管引流(endoscopic nasobiliary drainage,ENBD),乳头括肌切开(endoscopic shincterotomy,est)和取石术,碎石术,测定患者内镜治疗前后的生化指标变化。结果:30例老年总胆管结石患者行ERCP检查,成功率100%,28例行EST,总胆管结石直径<1.0cm者成功率100%,结石直径1.0-1.5cm者成功率86%,结石直径≥1.5cm者需进行机械碎石取石,成功率75%;另有2例患者植入塑料支架作长期引流。1例患者发生与内镜有关的并发症,死亡例,30例患者治疗后各项生化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01)。结论:内镜治疗老年总胆管结石成功率增高,避免了手术创新,安全性好,缩短住院时间,是当前治疗老年总胆管结石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 EST)联合乳头扩张术(endoscopic papillary balloon dilation, EPBD)治疗罗马Ⅳ标准中胆总管扩张型可疑胆源性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sphincter of Oddi dysfunction, SO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5年1月—2018年12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诊治的61例胆囊切除术后符合罗马Ⅳ标准中胆总管扩张型可疑胆源性SOD诊断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有胆源性腹痛和胆总管扩张,但无明显肝功能异常并排除胆总管结石、肿瘤等可疑病变。所有患者均给予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治疗,其中31例患者给予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 EST)治疗(EST组),30例患者给予EST联合内镜下乳头球囊扩张术(endoscopic papillary balloon dilation, EPBD)治疗(联合组)。观察患者治疗后腹痛缓解、术后1年影像学胆总管扩张改善及腹痛复发等状况。结果所有入组患者ERCP均获得成功,无重症急性胰腺炎、消化道出血、消化道穿孔等严重并发症。EST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术后1年腹痛评分分别为6.4±0.9、4.0±1.1、5.1±1.1,联合组患者分别为6.7±0.7、3.4±0.5、4.5±1.0,两组术后、术后1周、术后1年均有效缓解腹痛症状(P<0.05),但联合组疗效优于EST组(P<0.05)。术后EST组、联合组分别有3例(9.7%)、5例(16.7%)并发轻症急性胰腺炎或高淀粉酶血症,分别有1例(1/31,3.2%)、2例(2/30,6.7%)并发胆道感染,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EST组和联合组分别有12例(12/31,38.7%)、4例(4/30,13.3%)患者腹痛复发到术前程度,联合组腹痛完全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及术后1年胆总管最大直径EST组分别为1(3.2±1.4)mm、(12.7±1.2)mm,P<0.05;联合组分别为(13.0±1.2)mm、(10.9±1.2)mm,P<0.05;联合组明显优于EST组。结论EST联合EPBD更有效缓解胆囊切除术后罗马Ⅳ标准中胆总管扩张型可疑胆源性SOD患者腹痛症状、降低腹痛完全复发率、改善胆总管扩张状况。  相似文献   

9.
黄莉  曾尤松 《海南医学》2014,(15):2211-2213
目的:探讨选择性胆管插管对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后胰腺炎发生率和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消化内科需要行ERCP手术的患者188例,根据导丝插入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84例和对照组104例,治疗组采用双“十”字交叉标准选择性胆管插管技术,对照组行传统常规插管方法,术后比较两组患者胰腺炎和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率、胰腺炎严重程度。结果两组患者胰腺炎发生情况比较,治疗组ERCP术后胰腺炎发生7例,其中轻、中、重度分别为6例、1例和0例,低于对照组的20例(其中轻、中、重度分别为12例、6例和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497,P=0.000;χ^2=4.487,P=0.034)。两组患者高淀粉酶血症发生情况比较,治疗组高淀粉酶血症发生14例,低于对照组的3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0,P=0.025)。结论双“十”字交叉标准选择性胆管插管技术能够明显降低ERCP术后胰腺炎和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临床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低场MRI在胆管梗阻中的应用.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胆管梗阻患者84例,对其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84例梗阻部位定位准确,定位诊断准确率为100%.MRI诊断胆管梗阻明显优于CT检查.MRI系统显示胆道满意,有55例恶性胆管梗阻,图像可见卫星结节、中心瘢痕、增强后呈中度环形强化.表现为肝内块状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其中3例呈梗阻端杯口状、5例呈萝卜根样、22例呈鸟嘴样、25例呈截断状.84例中胆管图像呈枯枝状,胆管直径:6~10mm,为中度扩张,共有34例;有50例胆管直径>10mm,胆管图像呈腊肠状,为重度扩张.扩张的肝内胆道均呈为"软藤"状.下段胆管癌的胰管扩张,呈现为"双腔"征.结论:MRI对胆道梗阻性疾病定位准确,特异性高,是诊断胆道梗阻性疾病定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三镜联合技术在胆囊结石合并扩张性胆总管结石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自2019年12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扩张性胆总管结石(胆总管直径≥0.8cm)患者81例,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三镜组A组(n = 40),序贯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腹腔镜-胆道镜联合探查取石术(LCBDE)+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ENBD)+胆总管一期缝合术(PS);双镜组B组(n = 41),序贯行LC+LCBDE+PS。观察指标包括术前指标(结石大小,胆总管直径),术中指标(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指标(近远期并发症发生率,残石率)并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  B组胆管直径大于A组(P < 0.05),手术时间短于A组(P < 0.05);术后残石率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近期并发症方面,A组胆漏发生率较B组低(P < 0.05),远期并发症方面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三镜联合一期缝合技术在胆管扩张胆石症患者中的应用,能减轻胆管一期缝合技术中胆漏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依从性的同时并未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及带管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ERCP后胰腺炎危险因素分析与预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ERCP后胰腺炎的多种可能危险因素,便于更好地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956例行ERCP患者的有关临床资料。探讨术中静脉麻醉、胰管显影、胆管插管失败、EST、ERCP操作时间、胆管扩张、黄疸、胰腺炎病史、高血压、糖尿病、性别、年龄等方面的可能危险因素。结果胰管显影、胆管插管失败、EST、ERCP操作时间延长、无黄疸、胰腺炎病史、中青年龄均使ERCP后胰腺炎发生率升高(p〈0.01),而术中静脉麻醉、胆管扩张、高血压、糖尿病、性别均未明显影响行ERCP后胰腺炎发生率(p〉0.05)。结论行ERCP后胰腺炎危险因素众多。其中,胰管显影、胆管插管失败、EST、ERCP操作时间延长、无黄胆、胰腺炎病史、中青年龄等均为ERCP后胰腺炎的高危因素,而术中静脉麻醉、胆管扩张、高血压、糖尿病、性别等不是ERCP后胰腺炎的高危因素。通过各种预防措施,ERCP后胰腺炎发生率可以下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胰管塑料支架结合鼻胆管引流对复杂、难治性胆总管结石患者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胰腺炎(PEP)及高淀粉酶血症的预防作用。 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8年4月于淄博市中心医院消化内镜中心经ERCP治疗的113例复杂、难治性胆总管结石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57例)仅在ERCP胆总管取石术后行鼻胆管引流,支架组(56例)行胰管插管留置导丝后常规胆管插管、胆管取石术后置入胰管支架、鼻胆引流管。比较2组患者在ERCP术后结石清除率、胰腺炎及严重程度、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以及术后患者腹痛评分结果。 结果 对照组57例患者,结石完全清除47例(82.46%),PEP 10例(17.54%),重症PEP2例(3.51%),高淀粉酶血症15例(26.32%),术后患者腹痛评分(4.33±1.09)分;支架组56例患者,结石完全清除45例(80.36%),PEP 3例(5.36%),无重症PEP,高淀粉酶血症6例(10.71%),术后患者腹痛评分为(3.56±1.37)分。支架组ERCP术后PEP、高淀粉酶血症及术后腹痛评分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5),结石完全清除率、重症PEP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复杂、难治性胆总管结石患者ERCP治疗术后可通过放置胰管支架和鼻胆管引流减少术后PEP、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减轻患者腹痛程度,但对结石清除率、重症PEP发生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内镜结合中西医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确诊为急性胰腺炎的49例患者,在内科常规治疗的同时,于发病后1~3d行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适时行十二指肠乳头肌切开或胆道取石术(EST)和鼻胆管引流(ENBD),并结合中药灌肠或口服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并与同期单纯给予内科常规治疗并结合中药灌肠或口服治疗的急性胰腺炎患者57例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49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中,行ERCP4-ENBD29例,ERCP-4-EST20例。ERCP插管成功率100%,诊断为胆总管结石46例,其中胆总管泥沙样结石26例,结石嵌顿3例,较大结石的4例,胰头癌3例。术后无一例出现出血、穿孔以及与操作有关的胰腺炎加重的情况。1例因胰腺脓肿转上级医院手术,1例因肺部重度感染而死亡,3例胰头癌合并急性胰腺炎好转后转肿瘤科,4例转外科择期行胆囊切除术,其余38例均好转出院,病程最长2—41d,平均7d。对6例复发的急性胰腺炎患者也有效,随访无复发。结论ERCP结合中西药治疗急性胰腺炎能迅速缓解临床症状,尚可缩短病程,减低重症胰腺炎转化危险,降低重症胰腺炎的病死率,对复发的急性胰腺炎也有效。  相似文献   

15.
ERCP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正凤  申素芳  陈洪  王林恒 《中外医疗》2010,29(14):18-18,20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ERCP+EST(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网篮/球囊/碎石网篮取石对25例明确诊断为胆总管结石的患者进行内镜下取石治疗,必要时行内镜鼻胆管引流(ENBD)或胆道内置管引流(ERBD)。结果一次取石成功率为92%(23/25),二次取石成功率为100%,并发症术后胰腺炎为4%(1/25),一过性淀粉酶升高为16%(4/25)。结论 ERCP治疗胆总管结石效果好、并发症少、创伤小。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30):13-16
目的探讨置入胰管支架对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 pancreatography,ERCP)术中胆管插管困难患者预防急性胰腺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经ERCP术诊断产生胆管插管困难的患者11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ERCP术中对胆管插管困难患者未置入胰管支架,研究组胆管插管困难患者于ERCP术中置入胰管支架。比较两组患者ERCP手术之后发生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术后腹部疼痛状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术后PEP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ERCP术后患者腹部疼痛状况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ERCP术中胆管插管困难患者实施置入胰管,预防急性胰腺炎的效果比较理想,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刘永刚 《当代医学》2009,15(34):77-78
目的探讨内镜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对我院2002年7月~2007年10月行ERCP+EST+ENBD等方法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6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62例在入院72h内均接受了EST胆总管取石治疗,20例同时接受了ENBD治行经内镜治疗。其中58例得到治愈,术后发生出血1例、形成胰腺脓肿接受开腹手术2例、治疗未成功转外科手术l例。结论ERCP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内镜是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胰管支架置入联合吲哚美辛栓纳肛对困难胆管插管患者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术后胰腺炎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11月我院ERCP术中发生困难胆管插管的患者10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4组,A组:单纯行胰管支架置入,B组:单纯行吲哚美辛栓纳肛,C组:胰管支架置入联合吲哚美辛栓纳肛,D组:无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post-ERCP pancreatitis,PEP)措施.分别检测术前、术后4 h、术后24 h血清淀粉酶水平,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VAS)对腹痛程度进行评分.对比各组ERCP术后患者血清淀粉酶水平、PEP发生率及术后腹痛评分.结果 术后4 h血清淀粉酶水平B组和C组均明显低于D组(P<0.05),术后24 h血清淀粉酶水平A组、B组和C组均明显低于D组(P<0.05).术后24 h PEP发生率A组和C组均为0%,明显低于D组7.4%(P<0.05).术后4 h、24 h各组疼痛程度VAS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B组和C组术后4 h、24 h均明显低于D组(P<0.05);B组术后4 h、24 h均明显低于A组(P<0.05);A组仅术后24 h明显低于D组(P<0.05).结论 胰管支架置入联合吲哚美辛栓格纳肛可减少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可减少PEP发生率,减轻ERCP术后患者的腹痛评分,可以有效预防PEP和高淀粉酶血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实施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联合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治疗与患者发生术后胰腺炎的关系。方法全面检索2013年7月以前公开发表的实施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联合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治疗与患者发生术后胰腺炎关系的文献,采用RevMan5.1.4版本软件对文献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检索并纳入关于实施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联合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治疗与患者发生术后胰腺炎关系的文献共11篇,患者共3294例,其中单纯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组患者2181例,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联合乳头括约肌切开术组患者1113例。实施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联合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治疗与单纯实施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检查患者术后胰腺炎发生率的合并优势比为2.27[95%可信区间(1.11,4.65)],P=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患者实施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联合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治疗与单纯实施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检查相比,前者术后发生术后胰腺炎的几率明显增大,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