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室(ICU)内机械通气患者进行院内早期肺康复训练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实验研究,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在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行机械通气的48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23)和对照组(n=25),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每日进行两次肺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的首次床旁坐位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出院时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II)评分、住院总费用和住院病死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出院时的APACHEII评分、住院病死率分别为(10.0±2.8)分、13.0%,对照组分别为(9.9±3.0)分、16.0%,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首次床旁坐位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分别为(6.2±1.7)d、(6.2+2.3)d、(11.5±3.8)d、(10.7±2.1)万元,较对照组的(12.5±4.6)d、(8.1±3.2)d、(14.7±4.2)d、(13.7±3.5)万元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掌握严格适应证的情况下,机械通气患者行早期肺康复训练是安全有效的,可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有利于肺功能的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2.
40例重症病人机械通气时营养支持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渐进式早期康复训练在重症监护室(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4例ICU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渐进式早期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机械通气时间和ICU治疗时间、康复情况[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评分、谵妄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运动功能和认知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谵妄发生率为4.76%,低于对照组的2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14%,低于对照组的2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渐进式早期康复训练应用于ICU机械通气患者,可有效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ICU治疗时间,降低谵妄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功能独立性,其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多学科模式下早期分级呼吸重症康复训练对机械通气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纳入2019年6月3日至2020年3月31日入住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患者共2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8例.观察组采用多学科协作模式下早期分级呼吸重症康复训练,对照组采用常规呼吸康复训练.使用超声测量两组患者撤机前膈...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早期肺康复训练对有创机械通气重症肺炎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伊川县人民医院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70例有创机械通气重症肺炎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早期肺康复训练护理。记录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症状缓解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采用医院自制满意度调查表评估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研究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症状缓解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有创机械通气重症肺炎患者实施早期肺康复训练能够缓解患者症状,促进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研究机械通气治疗重症哮喘急救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13年6月-2015年10月该院收治的70例重症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予以经面罩无创机械通气以及经口气管插管相应有创机械通气方法进行治疗,对患者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采取机械通气方式进行治疗后,哮喘显著缓解,其中,有69例患者就诊之后抢救成功,有1例患者由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导致死亡。患者治疗后二氧化碳分压、心率以及呼吸频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同时治疗后的氧分压以及pH值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采取机械通气治疗方法能够快速纠正患者呼吸衰竭问题,挽救其生命,属于重症哮喘急救有效方法,能够依据患者自身情况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7.
机械通气在重症农药中毒治疗中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9.
重症呼吸衰竭病人病死率高,机械通气治疗是抢救患者的重要措施,因此对机械通气治疗的护理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在危重病人呼吸衰竭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危重病人呼吸衰竭资料。结果:机械通气对危重病人呼吸衰竭有积极的治疗意义,是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的重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eCASH理念结合早期分级康复训练在ICU机械通气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1例ICU机械通气病人为研究对象,其中2019年4月至2019年11月收集的40例病人为对照组,2019年12月至2020年7月收集的41例病人为试验组,对照组给予安徽省三甲医院常规镇痛镇静及护理,试验组实施基于eCASH理念的舒适化浅镇静管理结合早期分级康复训练。比较2组病人谵妄发生情况、镇静剂使用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入住ICU时间。结果试验组病人谵妄发生率、谵妄持续时间、镇静剂使用时间、入住ICU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 < 0.05~P < 0.01)。结论eCASH理念结合早期分级康复训练应用于ICU机械通气病人,具有较好的临床实用性,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尤其是危重症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重症监护病房(ICU)应用机械辅助通气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ARDS)的存活率较以往明显提高,随之而来的是幸存者的功能预后和生活质量的问题增加,为改善此类患者的功能预后,提高幸存者的生活质量,早期给予预防和康复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危重症患者开展早期的康复治疗,有利于防治并发症,预防功能障碍,减少卧床所致的心肺功能下降、骨骼肌无力等。早期的康复治疗也有助于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实现尽早撤除机械辅助通气,达到降低医疗支出和改善幸存者后期生活质量的目的。其中重症监护室获得性肌无力(ICU-AW)是重症医学科患者的常见、严重的并发症,同时也是众多国内外学者近年来研究和关注的热点之一,但目前重症监护室获得性肌无力的治疗并无特效的药物。本文围绕ICU-AW,对其发病机制和危险因素、病情严重程度评估,机械辅助通气患者早期康复的可行性及临床获益,早期康复介入时机的选择和国际上早期康复治疗实施现状,目前早期康复治疗方式和方法,康复治疗过程的不良事件等研究进行综述。文章表明机械通气患者的早期康复是安全和有效的,早期康复治疗时不良事件发生率低,对于预防并发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改善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早期康复治疗对老年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脱机情况及康复进程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8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78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老年重症肺炎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早期康复治疗(呼吸肌训练、咳嗽训练、运动疗法等).比较两组治疗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期乳酸清除率对有创通气治疗危重病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评估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石河子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重症医学科(ICU)收治的65例急性呼衰患者。对65例患者进行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评分,测定治疗前、治疗后6h动脉血乳酸及动脉血气,计算6h乳酸清除率。根据患者预后分为存活组(50例)和死亡组(15例),以动脉血乳酸清除率10%为界限,分为高乳酸清除率(≥10%)组(46例)和低乳酸清除率(<10%)组(19例)。比较存活组和死亡组、高乳酸清除率组和低乳酸清除率组之间相关数值的差异。结果:存活组与死亡组、高乳酸清除率组与低乳酸清除率组患者比较,治疗前动脉血乳酸、APACHE II评分、p H值、Pa O2、Pa CO2及氧合指数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治疗6h后,存活组与死亡组、高乳酸清除率组与低乳酸清除率组患者比较动脉血乳酸、Pa O2、Pa CO2及氧合指数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但是p H值、APACHEⅡ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存活组6h乳酸清除率(27%±9%)明显高于死亡组乳酸清除率(12%±4%),有统计学差异(<0.05);高乳酸清除率组病死率(15.21%)明显低于低乳酸清除率组(42.10%),差异有统计学(<0.05)。结论:早期乳酸清除率可作为判断有创机械通气治疗重症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3):137-139,142
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对严重脓毒症患者早期脱机的影响。方法选取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100例医院收治重症脓毒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集束化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脱机失败率、死亡率等。结果观察组在机械通气时间、脱机失败率、死亡率等方面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重症脓毒症患者采取集束化护理能够获得较好的应用效果,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同时提高了脱机成功率,有助于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值得在基层医院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早期无创机械通气在老年重症肺炎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8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重症肺炎符合无创机械通气条件60例,比较患者治疗前、治疗6h后的呼吸、心率、Pa02、PaO2/FIO2;上机时间、生存率以及X线胸片对比.结果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后患者呼吸窘迫症状缓解,PaO2、氧合指数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率明显下降,呼吸困难减轻,比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平均上机时间(6±4)d,胸部X线胸片示病灶明显吸收46例,其中8例因治疗效果欠佳改用气管插管行有创机械通气,7例并发多脏器功能障碍死亡.结论 对于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早期应用无创通气,可以迅速纠正缺氧,改善临床症状和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呼吸机辅助通气在抢救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伴呼吸衰竭患者38例作为研究组,抢救期间应用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另选对照组患者28例,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以及平均住院天数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使用呼吸机的研究组患者治愈率明显提高,可达到94.74%,而死亡率明显降低,仅为5.26%;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以及平均住院天数均明显缩短(均P <0.05).结论 在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患者中采用呼吸机辅助通气,能有效提高患者治愈率,促进患者生命体征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方法应用于机械通气重症患者撤机时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7月至2015年7月接诊的予以机械通气治疗的98例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撤机成功与否分为撤机成功组(47例)与撤机失败组(51例).两组患者均行超声监测和自主呼吸试验(SBT),比较组间不同时间节点中最大右侧膈肌位移(DE)和膈肌收缩速度的变化,分析二者数值变化对撤机的预测价值.结果 SBT中两组DE在不同时间节点(0 min、5 min、30 min)均逐渐升高(P<0.05),不同时间节点上,撤机成功组DE分别为(1.05±0.29)mm、(1.57±0.42)mm、(1.86±0.56)mm,撤机失败组分别为(0.98±0.26)mm、(1.24±0.31)mm、(1.38±0.39)mm,撤机成功组均比撤机失败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BT中DE对撤机成功不同时间节点均具有较高的特异性(90.20%、94.12%、96.08%)、敏感性(92.16%、96.08%、100.00%)与准确度(91.18%、95.10%、98.04%),并在30 min时AUC值达到0.942(P<0.05);两组SBT中膈肌收缩速度在不同时间点(0 min、5 min、30 min)均明显上升(P<0.05),不同时间点上,撤机成功组膈肌收缩速度分别为(1.42±0.38)cm/s、(1.54±0.42)cm/s、(1.63±0.59)cm/s,撤机失败组分别为(1.43±0.36)cm/s、(1.81±0.47)cm/s、(2.04±0.68)cm/s,撤机成功组均明显低于撤机失败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膈肌收缩速度在不同时间点对撤机成功均有一定特异性(52.94%、52.94%、60.78%)、敏感性(62.75%、58.82%、74.51%)与准确度(57.84%、55.88%、67.65%),并在30 min时达到最高,AUC值为0.771(P<0.05).结论 机械通气的撤机预测可采取重症超声诊断方式,其中DE、膈肌收缩速度为评价撤机时机的重要指标,具有一定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19.
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治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周健 《海南医学院学报》2009,15(9):1144-1146,1151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6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早期康复组患者(58例)病情稳定后2~10d内开始康复训练指导及相应的康复训练;对照组(58例)按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方法应用降纤、抗凝、抗血小板及营养脑神经等药物进行治疗,于病情稳定后3周进行康复指导及康复训练。两组患者分别于入院时、入院后2、4和8周,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法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并比较两组评分结果。结果:早期康复组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t=2.738~4.568,P〈0.05)。结论:现代康复医疗技术有利于提高脑卒中患者康复质量。早期康复指导及康复训练能使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有明显的改善,康复实施的时间越早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早期机械通气在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合并呼吸衰竭救治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救治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ICU 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有机磷农药中毒住院患者38例为观察组(早期插管组),另外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有机磷农药中毒入住我院患者37例对照组(常规插管组)。观察组患者在入院之初立即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对照组患者在出现呼吸衰竭时再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观察比较两组治愈率、死亡率、PaO2、PaCO2、SaO2、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再插管与吸入性肺炎发生例数。结果观察组治愈率96.7%,明显高于对照组7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插管前PaO2、SaO2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PaCO2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插管后PaO2、SaO2显著高于治疗前,PaCO2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插管后两组PaO2、Pa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SaO2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低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插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及时机械通气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可提高治愈率,缩短住院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