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开腹和腹腔镜肝切除术对边缘性肝段恶性肿瘤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纳入信阳市中心医院2016年1月至2020年3月收治边缘性肝段恶性肿瘤患者共96例,其中52例采用开腹肝切除术治疗设为对照组,44例采用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临床指标、手术前后肝功能指标及随访生存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下地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及总胆红素(TBil)水平均低于术前及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年总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腹和腹腔镜肝切除术对边缘性肝段恶性肿瘤疗效及安全性获益接近;同时腹腔镜肝切除术应用在减轻医源性损伤、加快术后康复进程、减轻经济负担及保护肝功能方面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不同术式治疗肝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接受手术治疗的肝血管瘤患者48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将48例患者分为开腹组和腹腔镜组,开腹组20例,腹腔镜组28例,分别采用开腹与腹腔镜肝血管瘤切除术治疗,观察2组手术情况,切口长度、引流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等。结果腹腔镜组切口长度(3.52±0.56)cm、引流管拔除时间(4.33±0.58)d、住院时间(6.72±1.67)d均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600.89±10.67)mL、手术时间(161.78±10.64)min、住院费用(2.61±0.24)万元均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腔镜肝血管瘤切除术,主要应用于左半肝血管瘤,对于血运复杂的右肝血管瘤,适宜使用开腹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腹腔镜肝切除术与传统开腹肝切除术治疗肝脏疾病的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08月~2015年04月收治的60例肝脏疾病患者的手术效果,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切口长度、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离床活动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使用止痛剂例次、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腹腔镜组与开腹组的手术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和术后使用止痛剂例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离床活动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费用和术后并发症等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比开腹肝切除组,腹腔镜肝切除组患者具有切口小、疼痛轻及术后住院时间短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非血流阻断下腹腔镜肝切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弋矶山医院2016~2021年100例采用腹腔镜肝切除术的肝脏病变患者资料,阻断组采用肝门血流阻断,非阻断组未进行肝门血流阻断。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围手术期相关生化指标等。结果:10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手术。阻断组术中出血量少于非阻断组(P<0.05),术后转氨酶水平高于非阻断组(P<0.05)。术后3例发生胆漏,经冲洗引流后治愈,顺利出院。无围手术期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无非计划再次手术。术后随访6~12个月,肿瘤患者无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对于合适的患者,非血流阻断的腹腔镜肝切除术,可以减少因肝门阻断对术后肝功能的影响,手术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比较机器人、腹腔镜、开腹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2020年4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肝胆外科接受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肝段切除手术治疗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23例,同时纳入腹腔镜手术(20例)、开腹手术(25例)治疗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作为对照,比较3组患者基本临床信息、手术时间、失血量、输血情况、肝门阻断情况、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肝功能、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机器人组手术时间与腹腔镜组相近,均长于开腹组;由于机器人装机消耗一定时间,去除装机时间以后,机器人组实际手术操作时间与开腹组相近。术中出血方面,机器人组出血量最少,腹腔镜组次之,开腹组最多。全肝门阻断方面,机器人组和腹腔镜组的肝门阻断比例明显低于开腹组。此外,机器人与腹腔镜在促进术后恢复方面整体优于开腹手术,包括术后住院时间更短、肛门通气更快、术后进食更早、下床活动更快以及VAS更低。3组患者的术后肝功能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机器人手术以及腹腔镜手术能够有效减少肝内胆管结石肝切除手术出血量,降低全肝门阻断率,促进术后恢复。尤其在缩短手术操作时间、降低出血量、加快术后出院方面,机器人手术明显优于腹腔镜手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完全腹腔镜肝切除与开腹肝切除治疗肝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海南省人民医院肝胆外科62例行肝切除术的肝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完全腹腔镜下肝切除术组30例,手术均获成功,包括肝血管瘤4例,肝炎性假瘤2例、局灶性增生1例,原发性肝癌23例;手术方式:肝左外叶切除(Ⅱ+Ⅲ段) 14例、左半肝切除(Ⅳa,Ⅳb段) 2例,Ⅴ~Ⅶ段部分肝切除14例.开腹肝切除术组32例,其中肝血管瘤6例,肝炎性假瘤1例、肝腺瘤1例,原发性肝癌24例;手术方式:左外叶切除(Ⅱ+Ⅲ段) 16例、左半肝切除(Ⅳa,Ⅳb段) 3例,Ⅴ~Ⅶ段部分肝切除13例.两种术式在肿瘤大小、部位、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腹腔镜组术后胃肠道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优于开腹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脏Ⅱ、Ⅲ、Ⅳb、V~Ⅶ的肿瘤行完全腹腔镜肝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其具有术后恢复快、进食早、痛苦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近期疗效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微创胆囊癌意向性根治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8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因胆囊癌行意向性根治术的126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男性38例(30.2%),女性88例(69.8%);年龄40~88(63.3±8.8)岁;开腹组92例(73.0%),微创组34例(27.0%),其中微创组含5例行机器人辅助手术者。通过比较倾向性评分匹配(1:1匹配)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病理资料的差异,分析开腹和微创组的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恢复、并发症发生、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倾向性评分匹配后开腹和微创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微创组手术耗时长于开腹组(314.3±116.5 min vs. 234.3±65.2 min,P=0.001),但两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输注红细胞、输注血浆、是否阻断肝门、肝门阻断次数、肝门阻断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阳性淋巴结数目、手术切缘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并发症C-D分级≥Ⅲ级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8.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7):914-917
目的:通过分析了解腹腔镜与开腹肝切除治疗边缘性肝肿瘤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柳铁中心医院普外一科24例行肝切除术的肝肿瘤患者资料。结果:腹腔镜下肝切除术组11例,手术均获成功。包括原发性肝癌8例,肠癌肝转移1例,肝血管瘤1例,肝腺瘤1例。手术方式:(Ⅱ~Ⅵ段)部分肝切除8例,肝左外叶切除(Ⅱ+Ⅲ段)2例,两段切除术(Ⅲ+Ⅵ段)1例。开腹手术组13例,其中原发性肝癌9例,肠癌肝转移2例,肝血管瘤1例,肝腺瘤1例。手术方式:(Ⅱ~Ⅵ段)部分肝切除8例,肝左外叶切除(Ⅱ+Ⅲ段)4例,两段切除术(ⅣB+Ⅵ段)1例。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开腹手术组,术中失血量腹腔镜组明显少于开腹手术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开腹组,住院费用腹腔镜组明显少于开腹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比较无差异性(P>0.05)。结论:腹腔镜肝切除术在边缘性肝段切除(Ⅱ,Ⅲ,ⅣB,Ⅴ,Ⅵ段)中使用安全有效,且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进食下床早,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较少等优点,并发症发生率与开腹组无明显差异,近期疗效优于开腹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肝血管瘤临床疗效,探讨腹腔镜手术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09年6月~2010年6月入住我院的肝血管瘤48例患者,根据患者自愿随机分为腹腔镜手术组和开腹手术组,详细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肝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方面的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大出血现象,且未出现膈肌损伤、胆瘘等并发症;观察组手术时间(120.4±10.5)mim、切肝时间(75.2±3.5)min、术中出血量(300.1±7.7)ml、术后住院时间(7.2±0.8)d,住院费用(2.9±0.5),其中,观察组切肝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其他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腹腔镜治疗肝血管瘤安全可靠,相比开腹手术治疗而言,其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也快,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癌行腹腔镜肝叶切除与开腹肝切除者近期效果对比。方法收集该院肝胆外科2011年8月—2014年5月期间共计80例肝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腹腔镜肝叶切除组40例和开腹肝切除组40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引流管放置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出院时白蛋白、谷丙转氨酶、白细胞水平。结果腹腔镜肝叶切除组和开腹肝切除组手术时间、引流管放置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5±1.5)h、(4.6±2.1)d、(9.6±3.1)d、0.5%]vs(1.2±0.4)h、(10.8±3.8)d、(15.8±3.6)d、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χ2=6.4、8.7、7.6、5.8,P〈0.05);腹腔镜肝叶切除组和开腹肝切除组出院时白蛋白、谷丙转氨酶、白细胞水平分别为[(36.7±11.2)g/L、(74.5±11.6)mmol/L、(5.9±1.3)×109/L]vs[(30.9±8.9)g/L、(106.1±8.7)mmol/L、(7.2±2.1)×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χ2=5.1、7.5、6.2,P〈0.05)。结论肝癌行腹腔镜肝叶切除较开腹肝切除住院时间短、引流管放置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区域神经阻滞麻醉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0年12月温州市中心医院行手术治疗的7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区域神经阻滞组(n=34)和椎管内麻醉组(对照组,n=41)。其中区域神经阻滞组:采用腰丛+股神经或股外侧皮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行椎管内麻醉。对比分析两组术中及术后2、4、8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前、术后白蛋白水平,术中、术后动脉压变化,并发症发生率(低血压、谵妄、尿潴留),生活自理能力(ADL)评分,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结果:与对照组比,区域神经阻滞组术中及术后2 h、4 h、8 h VAS评分均降低(P<0.05);术后白蛋白下降幅度小[(4.47±2.36)g/L vs. (6.52±2.34)g/L,P<0.05]。麻醉前两组动脉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1.6±8.1)mmHg vs. (104.2±9.1)mmHg],但切皮时、术中20 min和术中40 min区域神经阻滞组动脉压较对照组下降幅度小[(103.2±9.1)mmHg vs. (93.8±8.2)mmHg,(100.9±8.3)mmHg vs. (91.9±7.1)mmHg,(97.9±7.2)mmHg vs. (91.8±5.8)mmHg,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区域神经阻滞组低血压发生率低(5.88% vs. 26.83%,P<0.05),但术后谵妄发生率(5.88% vs. 12.20%)和尿潴留发生率(8.82% vs. 19.51%)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区域神经阻滞组较对照组ADL评分升高[(26.9±4.4)分 vs. (21.3±2.5)分],但住院时间[(11.1±3.7)d vs. (14.8±9.4)d,P<0.05]和住院费用[(27 142.5±5 676.0)元 vs. (31 828.7±9 065.4)元]均减少(P<0.05)。结论:区域神经阻滞麻醉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中具有良好镇痛效果,可减轻负氮平衡,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促进患者自理能力恢复,加速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的腹腔镜胆囊切除和日间手术的特点。方法:将快速康复外科指导下的于2017年4月1日至2018年3月30日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99例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日间手术组(43例)和常规组(56例),分析2组手术时间、再入院病例、住院相关费用的差异。结果:日间手术组手术时间(38.55±11.52)min,住院费用(9 692±1 279)元,药费(1 628±515)元,检查治疗费(8 064±1 070)元;常规组住院时间(5.52±2.24)d,手术时间(42.03±18.82)min,住院费用(12 184.03±3 576)元,药费(2 610±806.56)元,检查治疗费(9 574±3 345)元。2组间手术时间和再入院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住院费用、药费和检查治疗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日间手术不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且能显著降低住院费用及药费、检查治疗费。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与开放式肝部分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洛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8例肝血管瘤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2014年3月—2017年3月,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应用开放式肝部分切除术进行治疗的患者共有30例,设为对照组,应用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进行治疗的患者共有48例,设为观察组,对两组手术相关指标进行评价、分析,评价腹腔镜手术和开放手术应用价值。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总出血量、输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开始进食时间、镇痛药物使用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死亡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开放式肝部分切除术,能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应推荐采纳。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6):60-63+67+封三
目的 探讨腹腔镜肝切除术与开腹肝切除术治疗肝细胞性肝癌的疗效差异。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肝细胞性肝癌患者152例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76)及试验组(n=76)。对照组采用开腹肝切除术,试验组采用腹腔镜肝切除术。比较两组的围术期相关指标、术前、术后1 d的肝功能、炎症指标变化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未复发生存时间及总生存时间。结果 试验组的手术时间、失血量、切口长度、术后下床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两组患者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白细胞计数(WBC)、降钙素原(PCT)均升高,术后1 d试验组患者的ALT、AST、WBC、PCT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未复发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均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用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肝细胞性肝癌,患者术后恢复速度快,安全性良好,有助于提升其生存时间,改善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本院13年中解剖性肝切除治疗巨大肝血管瘤15例的外科手术经验,探索最适合巨大肝血管瘤的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9年~2011年解剖性肝切除治疗巨大肝血管瘤1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5例均行解剖性肝切除术,包括右半肝切除术3例,左半肝切除术1例,右半肝切除及右侧尾状叶切除术1例,S6、7切除术4例,S7、8切除术1例,S4、7、8、1a切除术1例,S8切除术1例,S5、8切除术1例,S5、6切除术1例,S4、5、8切除术1例,手术均获成功。术中出血500~5 000 mL,术后1例出现伤口感染,1例出现胸腔积液,经治疗后痊愈,所有患者全部治愈出院。结论对于占据肝叶及多个肝段的巨大血管瘤,尤其是紧邻下腔静脉,选择解剖性肝切除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治疗肝脏疾病的应用前景。方法回顾性分析腹腔镜治疗56例肝脏疾病的临床资料。结果腹腔镜肝癌切除2例成功,存活20月。肝血管瘤切除2例成功,存活。不能切除的晚期原发性肝癌,行腹腔镜肝癌微波固化5例,顺利恢复,存活6-16月;行腹腔镜门静脉插管5例,肝动脉结扎+腹腔镜门静脉插管34例。肝动脉插管+腹腔镜门静脉插管4例,术后无并发症,早期经门静脉、肝动脉插管化疗,存活3-12月。腹腔镜肝脓肿置管引流2例,无并发症,痊愈。腹腔镜肝囊肿开窗引流2例,无并发症,痊愈。结论腹腔镜肝切除术难度高,需探索。腹腔镜肝癌微波固化、肝动脉结扎木或肝动脉插管(化疗)术/或门静脉插管(化疗)术,可作为晚期不能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姑息治疗。腹腔镜肝脓肿置管引流术是取代剖腹肝脓肿引流术的有效方法。腹腔镜肝囊肿开窗术应作为肝囊肿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与开腹肝部分切除术治疗肝细胞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08年1月至2013年6月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其中腹腔镜下肝癌肝部分切除术者41例(腹腔镜组),开腹肝癌肝部分切除术者43例(开腹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手术费用及术后生存率.结果 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开腹组[(88.54±28.32)minvs(59.24±19.52)min],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开腹组[(13.23±3.65)d vs(17.21±6.4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中失血量[(502.66±105.32)mL vs(479.63±112.16)mL]、肝门阻断时间[(22.36±10.32)min vs(19.36±11.45)min]、住院费用[(3.45±0.21)万元vs(3.39±0.23)万元]和并发症[9.8%(4/41)vs 9.3%(4/43)]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1年和2年生存率为88.1%和76.1%,开腹组为90.0%和72.5%,两组1年和2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中位生存时间为50.2个月,开腹为46.5个月,两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但手术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基于Glisson蒂横断技术的精准肝叶切除在原发性肝癌患者手术中的运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0年1月—2015年1月53例采用Glisson蒂横断精准肝叶切除的肝癌患者资料。结果左外叶切除(Ⅱ+Ⅲ)8例,左半肝切除(Ⅱ+Ⅲ+Ⅳ)14例,右前叶切除(V+Ⅷ)4例,右后叶切除(Ⅵ+Ⅶ)6例,右半肝切除(Ⅴ+Ⅵ+Ⅶ+Ⅷ)21例,手术时间210±31.5(110~370)min,失血量300±42.6(100~500)mL,术后并发胆瘘2例,腹腔出血2例,经保守治疗后治愈。结论 Glisson蒂横断技术的精准肝叶切除是减少肝癌患者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治疗效果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9):46-49
目的探讨超声吸引刀(cut-ultrasound aspiration,CUSA)联合双极电凝(bipolar coagulation)在老年肝肿瘤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2月56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肝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断肝器械的不同随机分为两组:超声吸引刀联合双极电凝(CUSA组)和血管钳钳夹组(钳夹组),比较两组肝门阻断时间、肝门阻断率、断肝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率、术后肝功能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的差异,并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肝门阻断时间、肝门阻断率、术中出血量、输血率、术后肝酶峰值、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CUSA组少于钳夹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断肝时间CUSA组多于钳夹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总手术时间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CUSA联合双极电凝的断肝方式在老年肝肿瘤切除术中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和更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采用前入路肝癌切除术和常规入路肝癌切除术治疗大肝癌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72例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实验组行前入路肝癌切除术,对照组行常规入路肝癌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1年、3年的无瘤生存率。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1年、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58.5%、35.6%,对照组术后1年、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38.0%、16.2%,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入路肝癌切除术治疗大肝癌效果确切,有助于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患者生存率,可作为临床首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