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了解不同干预模式对0~3岁婴幼儿早期综合发展能力的影响,为开展儿童早期综合发展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8年9月选取295名婴幼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干预模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97),家庭干预组(n=100)和社区干预组(n=98)。由专业人员借助早期教育测评系统(E-LAP)和教育测评诊断系统(LAP-D)两种测评工具分别对干预前后婴幼儿综合发展能力进行测评,并以“测评发育月龄≥实际月龄的比例”作为主要评估指标,评估干预效果。结果 婴幼儿接受家庭干预前后,大运动、精细动作、认知、语言和社交情绪方面“测评发育月龄大于或等于实际月龄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111,27.604,30.083,12.562,13.657,P<0.05);社区干预组仅在大运动和语言两个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15,5.227,P<0.05);对照组在大运动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09,P<0.05)。调整婴幼儿年龄、母亲年龄、母亲文化程度和父亲文化程度后的广义估计分析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家庭干预组在大运动、精细动作和认知方面,大于或等于实际月龄的比例较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大动作=1.859,OR精细=2.942,OR认知=1.813,P<0.05);社区干预组仅在大运动方面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大运动=1.751,P<0.05);不同干预方案在语言和社交情绪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0~3岁婴幼儿的早期干预方案,尤其是家庭干预能有效提升早期综合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PDMS-2)结合配套运动训练方案在运动发育迟缓儿童中的早期干预效果,为运动发育迟缓儿童的早期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湖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康复中心收治确诊为运动发育迟缓且符合标准的患儿101例,按不同训练方案分为干预组51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早期运动干预训练。根据PDMS-2评估结果,干预组患儿在常规早期干预训练下进行相应Peabody配套运动训练,而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早期干预训练。训练1个疗程后采用PDMS-2对两组患儿的运动能力进行再次评估,比较两组的运动评估结果。结果 干预前干预组粗大运动商(GMQ)、精细运动商(FMQ)、总体运动商(TMQ)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的评估显示干预组患儿较治疗前GMQ、FMQ、TMQ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0、3.17、3.97,P<0.01),且干预组GMQ、FMQ、TMQ评分均显著大于对照组(t=2.13、2.04、2.44,P<0.05)。干预前,两组精细运动或粗大运动偏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0,P>0.05)。干预组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1,P<0.01),对照组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73,P>0.05)。结论 在运动发育迟缓儿童早期干预训练中使用PDMS-2及其配套运动训练方案,能够有效改善运动功能的发育。  相似文献   

3.
目的 回顾性分析18~36月龄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神经发育特点,为后期评估、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8-2019年因语言问题首次就诊的18~36月龄婴幼儿,根据“0~6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量表”及“早期语言发育进程量表”结果分为单纯语言发育迟缓组与多能区发育迟缓组,比较两组儿童各能区发育、早期语言水平,以及孤独症筛查阳性检出率。结果 共有700例婴幼儿入选,两组间月龄(t=-1.73,P=0.09)、性别(χ2=2.06,P=0.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年龄构成比存在差异(χ2=9.124 ,P=0.01)。多能区发育迟缓组在语言、大运动、精细运动、适应性及社交能区均更为落后(t=15.08,20.26,25.68,18.76,39.79,P<0.001)。在早期语言水平方面,多能区发育迟缓组在总的早期语言发展水平、语音和语言表达、听觉感受理解、视觉相关语言方面较单纯语言发育迟缓组均更低(t=8.20,10.23,9.18,11.39,P<0.001)。单纯语言迟缓组语言能区的落后与精细运动、适应性及社交DQ存在相关性(r=0.127,0.146,0.238,P<0.001),而多能区发育迟缓组语言能区的落后与各能区DQ均存在相关性(r=0.154,0.392,0.390,0.435,P<0.001);多能区发育迟缓组孤独症筛查阳性检出率更高(χ2=61.69,105.17,P<0.05)。结论 早期语言发育迟缓儿童合并多能区落后时存在语言发育的显著落后,应进一步完善检查,注意识别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 动态监测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患儿出生后至出院前体重、身长、头围的增长情况,分析不同时期生长迟缓程度与BPD严重程度的相关性,以期为临床诊治BPD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6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生后24 h内于本院NICU住院,最终诊断为BPD的167例患儿住院期间的体重、身长、头围数据,胎龄及氧疗等情况。结果 符合入组标准的BPD患儿共159例,轻度79例、中度52例、重度28例。出生体重(χ2=13.958,P=0.001)、男婴(χ2=7.451,P=0.024)、产前使用激素(χ2=11.287,P=0.004)、机械通气(χ2=14.346,P=0.001)、氧疗总时长(Z=14.750,P=0.001)与BPD严重程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体重、身长、头围方面:出生时,有无生长发育迟缓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体重=-5.429,H身长=-9.632,H头围=-9.632,P<0.001);生后28 d(H体重=-6.726,H身长=-6.254,H头围=-6.254,P<0.001)与纠正胎龄36周(H体重=-7.091,H身长=-7.178,H头围=-7.178,P<0.001)组间比较生长迟缓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体重、身长、头围的生长迟缓可能与BPD严重程度有一定的关系,临床中需注意合理营养,促进均匀生长。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宁夏贫困地区婴幼儿营养包服用情况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2017-2018年期间,采用多阶段PPS抽样调查法和随机等距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对宁夏7个贫困县(区)2 120名6~24月龄婴幼儿看护人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内容包括婴幼儿出生基本情况、营养包服用、看护人喂养和营养知识情况等。结果 婴幼儿营养包有效服用率为80.3%,汉族营养包有效服用率高于回族,无不适反应高于有不适反应,随着婴幼儿月龄增加有效服用率升高,母亲、父亲学历越高有效服用率越高,不同民族、月龄、不适反应、母亲学历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汉族(OR=0.635,95%CI:0.487~0.827,P=0.001)、无不适反应(OR=0.286,95%CI:0.192~0.425,P<0.001)、月龄(OR=0.970,95%CI:0.951~0.990,P=0.003)为婴幼儿营养包食用依从性保护因素,母亲年龄是其危险因素(OR=1.023,95%CI:1.002~1.045,P=0.029)。结论 宁夏贫困地区婴幼儿营养包食用依从性有待进一步提高,需针对其影响因素采取相关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不同年龄和性别脑卒中高危人群危险因素分布特征,为制定精准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国家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风险评估表于2016年1—12月调查丽水市城郊社区居民6 445例,通过卡方检验分析不同年龄和性别脑卒中高危人群的危险因素分布特征及共患情况。 结果 脑卒中高危人群检出率21.88%,危险因素比例由高到低依次是高血压病(86.88%)、运动缺乏(76.38%)、超重或肥胖(60.57%)、吸烟(40.92%)、糖尿病(33.97%)、血脂异常(27.52%)、房颤或瓣膜性心脏病(12.27%)、脑卒中家族史(9.36%)。女性高血压病(92.36%)、血脂异常(30.38%)、糖尿病(41.26%)、超重或肥胖(66.04%)、运动缺乏(79.63%)的检出率均高于男性(高血压病82.95%、血脂异常25.46%、糖尿病28.75%、超重或肥胖56.64%、运动缺乏74.06%)(χ2高血压病=26.65,P<0.001;χ2血脂异常=4.19,P=0.041;χ2糖尿病=23.93,P<0.001;χ2超重或肥胖=12.70,P<0.001;χ2运动缺乏=5.90,P=0.015)。高血压病、房颤或瓣膜性心脏病、运动缺乏随年龄的升高检出率升高(χ2高血压病=36.55,P<0.001;χ2房颤或瓣膜性心脏病=76.10,P<0.001;χ2运动缺乏=84.66,P<0.001)。最常见的危险因素共患组合是高血压+超重或肥胖+运动缺乏(33.83%),在不同性别和年龄间检出率均较高。高血压+超重或肥胖+运动缺乏和高血压+吸烟+运动缺乏的检出率随着年龄增长呈增高趋势,高血压+血脂异常+超重或肥胖和高血压+血脂异常+运动缺乏的检出率随着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 结论 脑卒中高危人群的危险因素存在年龄和性别差异,需要根据高危人群的危险因素特征制定精准的干预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早期评估及干预在高危儿随访中的临床价值,为高危儿随访及干预提供新模式。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2016年10月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童保健科门诊随访的160例高危儿,进行扭动阶段和不安阶段的全身运动(GMs)质量评估、月龄满3个月后运用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检查表(简称“儿-心”)定期测试发育商(DQ),随访至12月龄以上以临床诊断与随访评估结果明确其神经发育结局。对评估结果异常的实施早期干预。采用自身对照研究观察临床效果,分析两种评估结果的相关性及早期神经运动发育异常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1)神经学发育结局:发育正常59例(36.8%),发育偏离58例(36.3%),发育迟缓32例(20%),脑瘫11例(6.9%);2)干预前后扭动运动阶段GMs评估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35.367,P<0.01);3)干预后高危儿的DQ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93, P<0.01);4)GMs评估结果与“儿-心”量表得分均显著相关(P<0.05或<0.01);5)扭动运动阶段评估异常的高危因素为低出生体重(OR=7.650,95%CI:1.129~51.813,P=0.037)、缺氧缺血性脑病(OR=2.656,95%CI:1.158~6.089,P=0.027)、脑损伤(OR=2.123,95%CI:1.017~4.434,P=0.045)和早产(OR=2.405,95%CI:1.126~5.133,P=0.023)。结论 运用全身运动质量评估结合“儿-心”量表进行早期评估,有助于预测高危儿神经学发育结局,并且对高危儿早期干预起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早期评估及干预在高危儿随访中的临床价值,为高危儿随访及干预提供新模式。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2016年10月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童保健科门诊随访的160例高危儿,进行扭动阶段和不安阶段的全身运动(GMs)质量评估、月龄满3个月后运用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检查表(简称“儿-心”)定期测试发育商(DQ),随访至12月龄以上以临床诊断与随访评估结果明确其神经发育结局。对评估结果异常的实施早期干预。采用自身对照研究观察临床效果,分析两种评估结果的相关性及早期神经运动发育异常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1)神经学发育结局:发育正常59例(36.8%),发育偏离58例(36.3%),发育迟缓32例(20%),脑瘫11例(6.9%);2)干预前后扭动运动阶段GMs评估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35.367,P<0.01);3)干预后高危儿的DQ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93, P<0.01);4)GMs评估结果与“儿-心”量表得分均显著相关(P<0.05或<0.01);5)扭动运动阶段评估异常的高危因素为低出生体重(OR=7.650,95%CI:1.129~51.813,P=0.037)、缺氧缺血性脑病(OR=2.656,95%CI:1.158~6.089,P=0.027)、脑损伤(OR=2.123,95%CI:1.017~4.434,P=0.045)和早产(OR=2.405,95%CI:1.126~5.133,P=0.023)。结论 运用全身运动质量评估结合“儿-心”量表进行早期评估,有助于预测高危儿神经学发育结局,并且对高危儿早期干预起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新型服务模式下不同年龄新婚人群的婚前检查意愿调查。 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6年4月1 600例新婚人群为研究对象,按照年龄,将其均分为≤25岁、>25~30岁、>30~35岁、>35岁四组,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调查并分析新婚人群不同年龄组婚前检查意愿,提出针对性的干预对策。 结果 不同年龄组婚检调查问卷得分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190,P=0.000),>35岁新婚人群的婚检认知较≤25岁、>25~30岁、>30~35岁低(χ21=53.517、χ22=31.631、χ23=24.555,P<0.007);不同年龄组婚前体检必要性认知情况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702,P=0.000),>35岁新婚人群认为婚检有必要的相对较≤25岁、>25~30岁、>30~35岁低(χ21=31.634、χ22=22.893、χ23=14.875,P<0.007);81.38%(1 302例)愿意参与免费婚检,18.63%(298例)不愿意参与免费婚检。不同年龄组参加免费婚检意愿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285,P=0.000),其中,≤25岁愿意参加免费婚检率较>30~35岁及>35岁高(χ21=15.885、χ22=17.852,P<0.05),>25~30岁愿意参加免费婚检率较>30~35岁及>35岁高(χ21=20.224、χ22=22.418,P<0.007);愿意便于了解男女双方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疾病、预防子代出生缺陷是愿意参与婚检的主要原因。觉得不重要、在单位常规体检过是不愿意参与婚检的主要原因;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学历高(OR=0.056)、婚检重要性(OR=0.039)及必要性(OR=0.055)认识充分是愿意参加免费婚检的保护因素。害怕查出有病对方不结婚(OR=7.076)是愿意参加免费婚检的危险因素。 结论 新型服务模式下,年龄较低的新婚人群婚检意愿较高,新婚人群对于婚检认识还有待加强,规范婚检服务,加强宣传教育工作,促进婚检重要性及必要性认识,仍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海口市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海口市2016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出生的22 860名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妇幼卫生信息监测网络收集新生儿出生缺陷情况,并采用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新生儿出生缺陷影响因素。 结果 本次调查22 860名新生儿中共有出生缺陷291人,发生率为127.30/万;2016—2019年发生率分别为106.00/万,120.98/万,136.73/万,145.42/万,不同年份间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总体呈上升趋势(χ2趋势=4.273,P=0.039);前三位的病种为先天性心脏病(25.37/万)、无脑儿(22.31/万)和脑积水(16.19/万);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率上升最明显,2019年发生率为35.95/万,2016年为14.91/万,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9,P<0.05);农村地区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52.10/万,城镇为110.78/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5,P<0.05)。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孕妇年龄(OR=2.977)、有不良孕产史(OR=1.771)、孕期有高血压(OR=1.914)、孕期有饮酒史(OR=1.471)、孕期有感冒史(OR=1.454)、孕早期有服用抗生素类药物史(OR=1.692)、叶酸服用时间<3个月(OR=1.732)和孕周<37周(OR=1.443)是新生儿缺陷的影响因素。 结论 海口市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应加强对重点人群和地域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开展孕妇健康咨询和产前检查,预防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产前单疗程应用地塞米松对早产儿生后近远期影响,为改善早产儿预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12月在盐城市妇幼保健院住院的289例早产儿资料。根据产前是否使用地塞米松分为干预组128例、对照组161例。按胎龄(GA)分成3个亚组:GA<30周、30~33+6周和>34周。对研究对象组一般资料及随访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30周:干预组点状脑白质损伤和弥漫性脑白质损伤(PWMD+DWMD)、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PIVH-IVH)发生率,3、6岁时个人社交行为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χ2=4.493、4.493、4.305,t =2.454、5.832,P<0.05);1、2、3、6岁时大运动行为评分、精细动作行为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3.599、4.231、4.626、8.552、9.171、6.742,P<0.05)。30~33+6周:干预组PVL、PIVH-IVH发生率,3、6岁时个人社交行为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4.182、3.852,t=3.431、2.867,P<0.05);1、2、3、6岁的大运动行为评分、精细动作行为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2.346、2.975、6.446、5.392、2.541、4.683、1.871、6.043,P<0.05)。>34周:干预组2、3、6岁时大运动行为评分及精细动作行为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2.236、3.184、6.130、2.569、5.506、5.131,P<0.05),3、6岁个人社交行为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2.473、2.315,P<0.05)。结论 产前单疗程应用地塞米松对小胎龄早产儿脑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对早产儿远期运动行为有积极影响,但对早产儿远期个人社交行为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产前单疗程应用地塞米松对早产儿生后近远期影响,为改善早产儿预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12月在盐城市妇幼保健院住院的289例早产儿资料。根据产前是否使用地塞米松分为干预组128例、对照组161例。按胎龄(GA)分成3个亚组:GA<30周、30~33+6周和>34周。对研究对象组一般资料及随访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30周:干预组点状脑白质损伤和弥漫性脑白质损伤(PWMD+DWMD)、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PIVH-IVH)发生率,3、6岁时个人社交行为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χ2=4.493、4.493、4.305,t =2.454、5.832,P<0.05);1、2、3、6岁时大运动行为评分、精细动作行为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3.599、4.231、4.626、8.552、9.171、6.742,P<0.05)。30~33+6周:干预组PVL、PIVH-IVH发生率,3、6岁时个人社交行为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4.182、3.852,t=3.431、2.867,P<0.05);1、2、3、6岁的大运动行为评分、精细动作行为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2.346、2.975、6.446、5.392、2.541、4.683、1.871、6.043,P<0.05)。>34周:干预组2、3、6岁时大运动行为评分及精细动作行为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2.236、3.184、6.130、2.569、5.506、5.131,P<0.05),3、6岁个人社交行为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2.473、2.315,P<0.05)。结论 产前单疗程应用地塞米松对小胎龄早产儿脑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对早产儿远期运动行为有积极影响,但对早产儿远期个人社交行为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改善母亲亲职压力提高脑瘫儿童康复效果的可行性。 方法 将2016年3—12月在连云港医院康复治疗的68对脑瘫儿童及其存在中重度亲职压力的母亲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儿童和母亲分别接受综合康复治疗和家庭康复训练指导,实验组母亲加予心理干预,实验周期6个月。用SPSS 19.0分析比较实验前后母亲亲职压力和脑瘫儿童运动、语言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量表得分。结果 干预6个月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母亲的亲职压力明显降低(t=-7.051,P<0.001),脑瘫儿童运动、语言、ADL也明显改善(χ2=6.222、6.745、6.344,P<0.05)。结论 降低脑瘫儿童母亲的亲职压力有助于提高脑瘫儿童的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住院期间及出院后行早期干预对早产小于胎龄儿的体格发育及神经心理发育的影响, 为早产高危儿的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9年2月在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NICU住院的早产小于胎龄儿做为观察组(n=103), 分别在住院期间及出院后给予早期干预, 将此前在本院住院的早产小于胎龄儿但并未实行早期干预措施的患儿做为对照组(n=89), 记录两组患儿体格发育指标, 并于关键年龄行0~1岁20项神经运动评估(INMA)及贝利婴幼儿发育(BSIDⅡ)评估, 将两组患儿上述检查指标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矫正年龄6、12月龄时, 体重、身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但12月龄时两组间头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60, P=0.032)。矫正年龄18月龄时, 体重、身长及头围在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52, -3.381, -2.627, P<0.05)。矫正年龄6月龄时体重及头围的追赶率观察组较对照组高(χ2 =3.891、4.444, P<0.05), 矫正年龄18月龄身长的追赶率观察组亦较对照组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4.516, P=0.034);矫正年龄6月龄前行INMA提示观察组矫正年龄4月、5月时INMA异常率较对照组低(χ2 =4.401、4.786, P<0.05), 矫正年龄12月龄及18月龄时运动发展指数(PDI)及智力发育指数(MDI)比较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2.645、3.492、2.427、2.437, P<0.05)。结论 对早产小于胎龄儿进行早期干预, 可以促进其体格发育及神经心理发育, 有利于早期实现追赶生长, 减少神经系统后遗症, 实现此类高危儿健康生长轨迹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学龄前儿童强迫症状的发生情况以及与家庭养育环境的关系,为早期发现及早期干预学龄前儿童强迫障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7年10-11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太原市城区3所具有代表性的幼儿园共969例3~6岁儿童为研究对象。应用儿童基本情况调查表、家庭养育环境量表、Spence学前儿童焦虑量表、焦虑自测量表进行研究。数据处理采用t检验、χ2检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强迫症状阳性检出60例(6.2%);其中男性32例(6.3%),女性28例(6.0%);小班19例(5.8%),中班29例(7.2%),大班12例(5.0%)。将阳性检出的60例作为强迫症状组,无任何焦虑的18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性别间比较(χ2=0.200,P=0.655)和班级间比较(χ2=2.065,P=0.35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家庭养育环境量表中,两组在语言/认知、情感温暖/自我表达、社会适应/自我管理、忽视/干涉/惩罚、活动多样性/游戏参与和环境气氛6个因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母亲学历(χ2=14.356,P<0.01)和母亲焦虑得分(t=3.426,P<0.01)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中,忽视/干涉/惩罚(环境中等OR=0.241,95%CI为0.088~0.659)、母亲焦虑得分(OR=1.059,95%CI为1.009~1.111)以及母亲学历(中学OR=3.886,95%CI为1.554~9.716,大专及以上OR=2.695,95%CI为1.301~5.581)3个自变量与强迫症状发生有关。结论 强迫症状在学龄前儿童较常见,强迫症状的发生与家庭养育方式、母亲情绪及母亲文化程度有关。对父母进行心理养育咨询可以早期干预学龄前儿童强迫障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极早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临床特征及发病的危险因素,为极早早产儿NEC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2年1月—2019年11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胎龄<32周的极早早产NEC患儿及分层随机抽样选择同期同胎龄的非NEC患儿各113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极早早产儿NEC的临床特征和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极早早产儿发生NEC的危险因素。结果 1)病程与转归:极早早产儿NEC的发病日龄为[12.0(5.0~22.5)]d,Ⅲ期较Ⅱ期NEC患儿发病日龄更早(Z=3.05,P=0.002)、出生体重更低(t=2.46,P=0.015)、病死率更高(χ2= 63.65,P<0.001)。2)临床表现主要为腹胀、呼吸暂停、肉眼血便和呕吐,Ⅲ期较Ⅱ期NEC腹胀更严重(χ2=5.09,P=0.024)。3)合并症:Ⅲ期NEC中重度窒息、机械通气、Ⅲ~Ⅳ级呼吸窘迫综合征(RDS)、败血症以及男婴的发生率均高于Ⅱ期 NEC(χ2=4.69、8.51、5.32、3.89、5.75,P<0.05或<0.01);而发病前喂养率、发病前喂养量均低于Ⅱ期NEC(χ2=12.32,Z=3.93,P<0.001)。4)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婴(OR=1.888, 95%CI:1.019~3.499,P=0.043 )、败血症(OR=6.866, 95%CI:3.522~13.385,P<0.001)、低钙血症(OR=2.684, 95%CI:1.053~6.840,P=0.039)是极早产儿发生NEC的危险因素,纯母乳喂养(OR=0.318,95%CI:0.108~0.933,P=0.037)为保护因素。结论 极早早产儿NEC的临床表现与疾病严重程度有关,临床上应加强对高危早产儿的早期识别,早期采取预防措施,降低NEC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早产儿早期运动发育状况,分析影响早产儿运动发育的相关因素,为构建早产儿出院后早期运动干预模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选择2018年11月至2019年3月出生,并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童保健科建档的361例早产儿,以矫正3个月Alberta 婴儿运动量表(AIMS)评分作为早产儿运动发育的结局指标。结果 361例早产儿中,311例(86.1%)AIMS评分>P25,即运动发育正常;40例(11.1%)AIMS评分在P11~P25之间,即可疑运动发育迟缓;10例(2.8%)AIMS评分为≤P10,即运动发育迟缓。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矫正3月龄体重(OR=0.347,95%CI:0.174~0.691,P=0.003)、女性(OR=0.415,95%CI:0.202~0.850,P=0.016)是早产儿运动发育迟缓的保护因素。结论 早产儿出院后早期运动发育状况整体较好,但在后期的随访过程中,需重点关注体重追赶缓慢的早产男童,以尽早发现早产儿运动发育迟缓情况并给予干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昆山市3岁以下儿童早期情绪和社会性发展状况,分析家庭环境对社交情绪发展的影响.方法 2018年9月—2019年8月分层随机选取在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保门诊体检的婴幼儿,采用年龄与发育进程问卷-社交情绪量表进行筛查,并收集筛查对象家庭环境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家庭环境对婴幼儿情绪和社会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