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分析产前单疗程应用地塞米松对早产儿生后近远期影响,为改善早产儿预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12月在盐城市妇幼保健院住院的289例早产儿资料。根据产前是否使用地塞米松分为干预组128例、对照组161例。按胎龄(GA)分成3个亚组:GA<30周、30~33+6周和>34周。对研究对象组一般资料及随访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30周:干预组点状脑白质损伤和弥漫性脑白质损伤(PWMD+DWMD)、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PIVH-IVH)发生率,3、6岁时个人社交行为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χ2=4.493、4.493、4.305,t =2.454、5.832,P<0.05);1、2、3、6岁时大运动行为评分、精细动作行为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3.599、4.231、4.626、8.552、9.171、6.742,P<0.05)。30~33+6周:干预组PVL、PIVH-IVH发生率,3、6岁时个人社交行为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4.182、3.852,t=3.431、2.867,P<0.05);1、2、3、6岁的大运动行为评分、精细动作行为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2.346、2.975、6.446、5.392、2.541、4.683、1.871、6.043,P<0.05)。>34周:干预组2、3、6岁时大运动行为评分及精细动作行为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2.236、3.184、6.130、2.569、5.506、5.131,P<0.05),3、6岁个人社交行为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2.473、2.315,P<0.05)。结论 产前单疗程应用地塞米松对小胎龄早产儿脑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对早产儿远期运动行为有积极影响,但对早产儿远期个人社交行为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胎龄<34周早产儿不同断脐方式下血红蛋白、胆红素及相关并发症差异,为早产分娩行挤压脐带断脐法(UCM)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115例经阴道分娩的胎龄<34周的早产儿,根据断脐方式分为UCM组(n=59)和立即断脐(ICC)组(n=56),比较两组早产儿娩出后血红蛋白变化趋势和输血量、住院期间经皮胆红素值及光疗时间以及颅内出血、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和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率。结果 UCM组出生后1 h内、出生后1周左右和出院前血红蛋白显著高于ICC组(t=2.246、2.123、1.886,P<0.05),住院期间ICC组早产儿输血次数及每人次输血量显著多于UCM组(χ2=2.145,t=2.160,P<0.05)。两组经皮胆红素达峰时间均为3~6 d,UCM组经皮胆红素值显著高于ICC组(t=2.231、2.654、2.686、2.038,P<0.05),两组光疗时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儿住院期间发生颅内出血、视网膜病变、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及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并发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正常断脐相比,挤压脐带可增加胎龄<34周早产儿的血容量和血红蛋白量,减少住院期间输血次数及输血量,且不增加患儿病理性黄疸和并发症的风险,可作为胎龄<34周早产儿首选的断脐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ES-PE)对早产儿临床疾病的影响。 方法 前瞻性地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分娩的孕周≤34周的活产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按暴露因素孕母有无重度子痫前期(S-PE)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观察早产儿的临床结局,收集相关资料进行临床分析。 结果 研究期间共出生≤34周的活产早产儿814例,研究组早产儿107例,符合随访条件101例,对照组早产儿707例,符合随访条件640例。研究组早产儿中剖宫产、新生儿出生窒息、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院内感染、喂养不耐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等发生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722、13.073、15.759、14.910、5.221、4.515、8.117、4.192, P<0.05)。研究组平均出生体重低于对照组(t=-2.120,P<0.05),平均住院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t=2.862,P<0.05),两组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Ⅲ~Ⅳ度早产儿脑室内出血(IVH)、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新生儿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发型重度子痫影响早产儿出生方式和出生体重,增加早产儿并发症的发生率,使其住院时间延长,但未增加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襁褓浴和浴缸浴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住院中晚期早产儿沐浴时生理情况和行为压力的影响,以期为早产儿的照护提供依据。 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9年4-9月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江阴医院NICU住院中晚期早产儿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和实验组(n=40),对照组早产儿进行常规浴缸浴,实验组早产儿在单层襁褓巾包裹下行襁褓浴。两组早产儿沐浴持续时间、部位、顺序和沐浴后护理均相同。记录并比较两组早产儿沐浴前后体温、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的生理参数变化情况和哭泣时长,使用新生儿婴儿疼痛量表(NIPS)比较两组早产儿的沐浴前后的压力水平。 结果 沐浴后实验组早产儿的体温和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38、3.180,P<0.05)。沐浴后对照组的早产儿心率和呼吸频率均高于实验组(t=6.335、3.328,P<0.05)。沐浴期间实验组婴儿的哭泣持续时间[(17.45±4.91)s]较对照组[(59.03±24.93)s]明显缩短(t=10.349, P<0.05)。沐浴后实验组早产儿的NIP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0.98±0.92 vs. 1.83±1.08,t=3.783, P<0.05)。结论 襁褓浴在维持中晚期早产儿正常生理状态和减轻压力方面有积极作用,值得在NICU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早期专科化管理对早产儿生长发育和贫血发生率的影响,为早产儿随访管理提供合理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2017年9月—2018年8月在上海市长宁区妇幼保健院分娩,分别在该院儿童保健中心早产儿专科门诊和普通门诊随访的早产儿各60例。研究组实行专人专科化管理,对照组提供常规儿童保健服务,比较两组早产儿在纠正月龄12月龄时体重、身长、头围、追赶性生长和智能发育的情况、铁缺乏和贫血的发生率之间的差异。结果 纠正月龄12月龄时,研究组体重、身长和适度追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t=2.062、2.810,χ2=4.675,P<0.05),两组早产儿头围发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精细动作、应物能、言语能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4.158、3.729、4.823,P<0.05),两组早产儿粗大动作及应人能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铁缺乏和贫血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093、4.183,P<0.05)。结论 通过早期专科化管理可促进早产儿体格和智能的发育,并减少缺铁和贫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早产儿轻度运动发育迟缓的评定及早期干预模式,为早产儿随访及干预提供新模式。方法 选取2018年3月1日-2019年3月31日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医院儿童保健科建卡并常规随访的早产儿100例。研究对象用0~1岁20项神经运动检查(20项)检查,并被分为干预组33例、对照组31例、正常组32例及转诊的早产儿4例。比较干预组与对照组早产儿干预后的Alberta婴儿运动量表(AIMS)得分及12月龄时3组早产儿发育商(DQ)。结果 1)干预后,干预组AIMS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6,P<0.05)。2)干预组、正常组与对照组12月龄时的大运动DQ、言语DQ、社交行为DQ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49、9.02、4.53,P<0.05)。两两比较结果显示,对照组与正常组、对照组与干预组间的大运动DQ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与正常组、对照组与正常组间的言语DQ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正常组间的社交行为DQ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转诊早产儿4例,无视、听异常婴儿。结论 以20项为随访基础、以AIMS为早期干预指导基础及以Bobath运动疗法为主的早期综合干预模式在轻度运动发育迟缓早产儿随访中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儿童2岁时神经心理发育状况,为促进儿童早期发育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0年5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童早期发展门诊定期随访的1 042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出生胎龄分为4组,即早期早产儿(28~33+6周)组、晚期早产儿(34~36+6周)组、早期足月儿(37~38+6周)组和完全足月儿(39~41+6周)组,并在其校正年龄2岁时采用Gesell发育量表进行神经心理发育评估。结果 4组儿童Gesell发育量表5个能区发育商(DQ)比较,适应性、大运动和精细运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152、2.821、5.256,P<0.05);组间两两比较,早期早产儿适应性、大运动、精细运动均落后于早期足月儿和完全足月儿,晚期早产儿精细运动落后于完全足月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儿童大运动和精细运动发育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440、27.128,P<0.05),且表现为完全足月儿<早期足月儿<晚期早产儿<早期早产儿。与完全足月儿相比,晚期早产儿2岁时精细运动发育落后的风险增加(OR=1.809,95%CI:1.102~2.970,P<0.05)。结论 早期早产儿和晚期早产儿在2岁时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神经心理发育落后,需延长随访并加强干预。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辅助生殖技术(ART)受孕与自然受孕双胎早产儿临床特征的差异,为母婴围生期保健和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1日—12月31日河南省17地市53家医院产科分娩的2 900例双胎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按受孕方式不同分为ART受孕组(n=604)及自然受孕组(n=2 296),收集其一般情况、住院期间并发症、治疗和结局情况及其母亲妊娠期情况等临床资料,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RT组早产儿母亲平均年龄、高龄比例、产前糖皮质激素使用率及剖宫产率高于自然受孕组(t=7.254,χ2=10.319、7.735、4.855,P<0.05),妊娠期高血压及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明显高于自然受孕组(χ2=23.664、54.040,P<0.01);ART组早产儿平均胎龄低于自然受孕组,胎龄<34周比例及窒息率高于自然受孕组(t=-2.298,χ2=8.780、6.315,P<0.05),两组早产儿主要并发症、治疗及结局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RT受孕双胎早产儿母亲平均年龄、高龄产妇比例及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较自然受孕者高;ART未增加双胎早产儿近期不良结局的风险,但其出生胎龄较小,窒息率较高,因此围生期保健及管理时需给予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鼻喷催产素疗法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社会交往能力的促进作用,以寻求儿童ASD的治疗新方法。方法 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7-12月之间,来就诊的ASD儿童25名,随机分为治疗组(n=12)和对照组(n=13)。对治疗组儿童鼻喷催产素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儿童不接受鼻喷催产素治疗。结果 1)催产素水平: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儿童血清催产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9,P>0.05);治疗第4周两组血清催产素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1,P<0.05)。治疗结束后1个月,两组血清催产素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3, P<0.05)。2)行为数据:入组时,治疗组与对照组在社交回应量表(SRS)上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9,P>0.05);治疗第4周,两组儿童SRS量表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7,P<0.05)。入组时、治疗4周及治疗结束后1个月,两组儿童在《心理教育概况中文版(第三版)》(CPEP3)和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得分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ASD儿童进行鼻喷催产素治疗,能提高其血液中催产素水平,而且能降低其在社交回应量表上的分数。鼻喷催产素疗法在ASD儿童的康复治疗中有较大的应用潜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应用婴儿运动表现测试(TIMP)分析早产儿运动发育特点,并与同胎龄足月儿进行比较,为TIMP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8年7月-2019年6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早产儿门诊和儿童保健门诊就诊的617名婴儿的一般资料和TIMP测试结果,按照矫正年龄分为40~41+6周(62例)、44~45+6周(285例)、48~49+6周(155例)及52~53+6周(115例)4组,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结果 随着周龄增大,早产儿TIMP总分从矫正胎龄40~41+6组的49.46±7.91逐渐增加至矫正胎龄52~53+6组的78.09±12.09,呈逐渐增加的趋势(F=67.853,P<0.001);观察项目和诱发项目得分亦呈逐渐增加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2.811,65.360,P<0.001)。矫正年龄48~49+6周、52~53+6周组早产儿诱发项目得分和总分较同组足月儿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487,2.238,1.906,2.008,P<0.05)。结论 中文版TIMP能够反映不同周龄组早产儿运动能力变化,适用于早产儿运动评估。早产儿运动发育与足月儿存在差异,所以在对早产儿运动能力评价和早期干预方案的制定上需要考虑到这种特殊性并选用合适的评估工具及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住院期间及出院后行早期干预对早产小于胎龄儿的体格发育及神经心理发育的影响, 为早产高危儿的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9年2月在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NICU住院的早产小于胎龄儿做为观察组(n=103), 分别在住院期间及出院后给予早期干预, 将此前在本院住院的早产小于胎龄儿但并未实行早期干预措施的患儿做为对照组(n=89), 记录两组患儿体格发育指标, 并于关键年龄行0~1岁20项神经运动评估(INMA)及贝利婴幼儿发育(BSIDⅡ)评估, 将两组患儿上述检查指标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矫正年龄6、12月龄时, 体重、身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但12月龄时两组间头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60, P=0.032)。矫正年龄18月龄时, 体重、身长及头围在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52, -3.381, -2.627, P<0.05)。矫正年龄6月龄时体重及头围的追赶率观察组较对照组高(χ2 =3.891、4.444, P<0.05), 矫正年龄18月龄身长的追赶率观察组亦较对照组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4.516, P=0.034);矫正年龄6月龄前行INMA提示观察组矫正年龄4月、5月时INMA异常率较对照组低(χ2 =4.401、4.786, P<0.05), 矫正年龄12月龄及18月龄时运动发展指数(PDI)及智力发育指数(MDI)比较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2.645、3.492、2.427、2.437, P<0.05)。结论 对早产小于胎龄儿进行早期干预, 可以促进其体格发育及神经心理发育, 有利于早期实现追赶生长, 减少神经系统后遗症, 实现此类高危儿健康生长轨迹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不同干预模式对0~3岁婴幼儿早期综合发展能力的影响,为开展儿童早期综合发展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8年9月选取295名婴幼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干预模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97),家庭干预组(n=100)和社区干预组(n=98)。由专业人员借助早期教育测评系统(E-LAP)和教育测评诊断系统(LAP-D)两种测评工具分别对干预前后婴幼儿综合发展能力进行测评,并以“测评发育月龄≥实际月龄的比例”作为主要评估指标,评估干预效果。结果 婴幼儿接受家庭干预前后,大运动、精细动作、认知、语言和社交情绪方面“测评发育月龄大于或等于实际月龄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111,27.604,30.083,12.562,13.657,P<0.05);社区干预组仅在大运动和语言两个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15,5.227,P<0.05);对照组在大运动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09,P<0.05)。调整婴幼儿年龄、母亲年龄、母亲文化程度和父亲文化程度后的广义估计分析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家庭干预组在大运动、精细动作和认知方面,大于或等于实际月龄的比例较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大动作=1.859,OR精细=2.942,OR认知=1.813,P<0.05);社区干预组仅在大运动方面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大运动=1.751,P<0.05);不同干预方案在语言和社交情绪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0~3岁婴幼儿的早期干预方案,尤其是家庭干预能有效提升早期综合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不同干预模式对0~3岁婴幼儿早期综合发展能力的影响,为开展儿童早期综合发展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8年9月选取295名婴幼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干预模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97),家庭干预组(n=100)和社区干预组(n=98)。由专业人员借助早期教育测评系统(E-LAP)和教育测评诊断系统(LAP-D)两种测评工具分别对干预前后婴幼儿综合发展能力进行测评,并以“测评发育月龄≥实际月龄的比例”作为主要评估指标,评估干预效果。结果 婴幼儿接受家庭干预前后,大运动、精细动作、认知、语言和社交情绪方面“测评发育月龄大于或等于实际月龄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111,27.604,30.083,12.562,13.657,P<0.05);社区干预组仅在大运动和语言两个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15,5.227,P<0.05);对照组在大运动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09,P<0.05)。调整婴幼儿年龄、母亲年龄、母亲文化程度和父亲文化程度后的广义估计分析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家庭干预组在大运动、精细动作和认知方面,大于或等于实际月龄的比例较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大动作=1.859,OR精细=2.942,OR认知=1.813,P<0.05);社区干预组仅在大运动方面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大运动=1.751,P<0.05);不同干预方案在语言和社交情绪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0~3岁婴幼儿的早期干预方案,尤其是家庭干预能有效提升早期综合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辅助生殖技术(ART)受孕单胎早产儿与自然受孕(NC)单胎早产儿出生结局、婴儿期认知发育水平的差异,为ART受孕单胎早产儿的早期全面健康发展指导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9年1月1日—2021年7月31日期间纳入28例ART早产儿与34例NC早产儿并收集相关信息,并于6月龄、12月龄进行体格检查和儿童神经心理行为发育测评(儿心-2016版)。结果 ART单胎早产儿父母生育年龄(t=2.536、2.055)、妊娠合并症发生率(χ2=11.442)、剖宫产率(χ2=6.115)、低出生体重率(χ2=4.736)均高于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早产儿出生体重、身长以及6月龄和12月龄身长、体重及增长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RT单胎早产儿6月龄总发育商、精细运动、语言发育商(92.23±8.15、88.38±7.64、89.95±12.35)均低于NC组,警示行为发育商(3.57±3.12)高于N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76、2.163、2.142、2.4...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使用婴儿运动表现测试(TIMP)对昆明地区168名婴儿进行测试,并与美国常模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影响得分的相关因素及临床应用价值,为TIMP的本土化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方法 对昆明地区168例足月儿及矫正胎龄 34~57+6 周早产儿进行TIMP测试,并记录原始得分及婴儿一般情况。 结果 1)随着婴儿胎龄的增加,TIMP测试得分逐渐升高,且各组测试得分均明显低于同周龄组美国常模标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63、-4.181、-3.554、-3.423、-2.489、-3.463、-4.579、-2.612、-2.359、-3.249、-3.038、-4.248,P<0.05);2)足月儿的TIMP得分高于早产儿(t=2.615,P<0.05);出生体重≥2 500 g婴儿的TIMP得分高于出生体重在1 500~<2 500 g之间的婴儿(t=-2.593,P<0.05);测试时矫正年龄在<40周、40~44周、45~48周、49~52周、≥53周的各组婴儿间TIMP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8.226,P<0.001)。3)出生时胎龄(足月或早产儿),以及进行TIMP测试时的矫正胎龄分组是TIMP得分的影响因素(β=0.164、0.743,P<0.05)。 结论 TIMP评估得分能反映不同矫正胎龄婴儿的运动表现能力,各组测试得分均明显低于同周龄组美国常模标准,因此需要建立中国常模提供本土化数据参考;并对早产儿及低出生体重儿给予早期评估和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