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流行病学特征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了解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流行病学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对2011年2月至2012年1月确诊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3156例住院患儿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IgM,同时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鼻咽分泌物进行7种呼吸道病毒抗原检测。结果:(1)3156例患儿中,肺炎支原体抗体IgM阳性检出427例,阳性率为13.53%,其中女性患儿感染率高于男性(16.30% vs 11.70%, P<0.01)。(2)<1岁、1岁~、3岁~、6~14岁肺炎支原体抗体IgM检出率分别为3.6%、12.5%、19.2%、24.4%(P<0.01),其中≥3岁者总检出率高于<3岁者(P<0.01)。(3)不同季节肺炎支原体抗体IgM检出率不同,夏秋季节明显高于冬春季节(19.18% vs 9.61%,P<0.01)。(4)427例肺炎支原体抗体IgM阳性患儿中,合并呼吸道病毒感染 60例(14.1%),合并比例最高的呼吸道病毒为呼吸道合胞病毒。结论: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呈全年散发,以夏秋季节多见,学龄前及学龄期儿童高发,同时还存在混合感染现象。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近3年上海一家医院下呼吸道感染(LRTI)住院患儿中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副流感病毒(PIV)、流感病毒(FLU)、人偏肺病毒(MV)、沙眼衣原体(CT)和肺炎支原体(MP)7种常见病原体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上海地区儿童LRTI的预防与诊治提供数据支持。 方法 收集2011年10月至2014年9月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就诊的LRTI住院患儿,取其鼻咽部抽吸物,使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或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上述7种呼吸道病原体,并对其流行病学特征行描述性分析。 结果 3年的呼吸道病原体总检出率为44.0%(6 301/14 334),MP的检出率最高(17.5%),其次为RSV(13.9%)和PIV(5.6%)。男、女呼吸道病原体的总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8,P=0.408)。0~6月龄患儿以RSV检出率最高,>2岁患儿以MP检出率最高。RSV和CT随着年龄的增长检出率显著降低,MP的检出率随着年龄增长而显著升高。RSV的检出率高峰出现在冬季,夏季少见。ADV在春夏季检出率较高,而在秋季少见。PIV和MP检出率的高峰主要出现在夏季,FLU在1月份有暴发性的流行,MV的检出高峰主要出现在每年3月份;CT全年散发,无明显季节特征。病原体混合感染的总检出率为2.9%,在7~12月龄患儿中检出率最高,其中以MP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为主,最常见为MP+RSV的混合感染。 结论 多种病原体导致上海地区儿童的LRTI,不同病原体显示出不同的流行季节、年龄分布等流行特征。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病原微生物分布规律,为临床诊断和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1560例年龄在1个月至9岁间的CAP患儿于入院2 h内、抗感染药物治疗前分别采集呼吸道分泌物和静脉血进行多病原联合检测。免疫荧光法检测鼻咽拭子标本中呼吸道病毒抗原,痰液用于行细菌培养,ELISA法检测静脉血中肺炎支原体及肺炎衣原体IgM。结果:在1560例CAP患儿中,痰培养细菌579株,其中革兰阳性菌213株(36.8%),革兰阴性菌366株(63.2%);检出前5位的细菌包括流感嗜血杆菌(7.50%)、肺炎链球菌(6.73%)、金黄色葡萄球菌(6.35%)、卡他莫拉菌(5.19%)和大肠埃希氏菌(3.46%),前5位细菌中产酶菌占检出全部细菌的3.3%。其他病原体感染中,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率最高,为12.88%,其次为肺炎支原体(7.88%)和肺炎衣原体(8.91%)。混合感染严重,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与流感嗜血杆菌混合感染最为常见。多数病原微生物在1岁以下患儿中的感染率高于1岁以上患儿。结论:流感嗜血杆菌、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为儿童CAP的主要病原体,多数病原微生物在1岁以下患儿中感染率高于1岁以上患儿,多种病原菌混合感染率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类百日咳综合征的病原学及其临床特点。方法 对2016年2月至2017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可疑百日咳住院患儿进行痰百日咳博德特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细菌培养、呼吸道病毒抗原及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结果 共有197例患儿纳入研究,其中119例(60.4%)百日咳博德特菌PCR检测阳性,78例百日咳检测阴性的标本中,其他病原检测阳性者37例,其中鼻病毒14例(37.8%),肺炎支原体14例(37.8%),博卡病毒4例(10.8%),副流感病毒3型3例(8.1%),呼吸道合胞病毒1例(2.7%),流感嗜血杆菌1例(2.7%)。百日咳组患儿的平均年龄、痉挛样咳嗽、鸡鸣样回声、咳后呕吐、阵发性青紫、并发症及肺部体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百日咳组男性患儿的比例(57.1% vs. 35.3%)、白细胞计数[(18.83±11.54)×109/L vs. (12.46±6.01)×109/L]、淋巴细胞计数[(10.62±8.48) ×109/L vs. (6.54±5.13×109/L]明显高于类百日咳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病毒和肺炎支原体是引起类百日咳综合征的主要病原,白细胞和淋巴细胞计数可作为临床初步区别百日咳与类百日咳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5.
背景目前尚不清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流行暴发以来急性呼吸道感染(ARTI)的病原谱是否发生了重要变化。目的基于深圳地区COVID-19疫情前后ARTI住院患儿的病原学特征和病原谱的变化,为本地区ARTI的临床诊治及防控提供依据。设计横断面调查。方法纳入深圳市儿童医院2019年9月2日至2021年2月28日非新生儿临床诊断ARTI住院后首次送检的咽拭子标本。采用多重PCR与毛细电泳联用技术检测13种常见病原体。以2020年3月至2021年2月的数据进行不同季节的ARTI病原谱比较,春季为3~5月,夏季为~8月,秋季为~11月,冬季为12月至次年2月。以2019年9月2日至2020年1月24日的数据作为COVID-19疫情前、2020年9月2日至2021年1月24日的数据作为COVID-19疫情后进行比较。主要结局指标支原体、衣原体和常见病毒谱。结果 12 022例ARTI住院患儿的咽拭子标本进入分析,病原体阳性(至少检出1种)7 589例(63.13%),其中鼻病毒检出率最高(24.83%),其次是呼吸道合胞病毒(14.12%)、副流感病毒(8.33%)、偏肺病毒(7.01%)、肺炎支原体(5.37%)。混合感染(检出≥2种病原体)1 329例(11.05%),以鼻病毒+肺炎支原体最常见。(1)秋季病原体检出率最高(66.99%,1 924/2 874),以呼吸道合胞病毒(25.89%)和鼻病毒(24.01%)最高;春季病原体检出率最低(16.20%,132/815),以鼻病毒(5.03%)和肺炎支原体(3.80%)最高。(2)6月龄至6岁患儿病原体检出率高于总体检出率,随年龄增长,呼吸道合胞病毒和副流感病毒检出率呈下降趋势,肺炎支原体检出率呈上升趋势。不同性别患儿病原体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 COVID-19疫情前病原体检出率为78.57%(2 592/3 299),以鼻病毒(36.37%)、肺炎支原体(15.40%)、呼吸道合胞病毒(10.03%)、腺病毒(9.03%)为主,混合感染764例(23.16%);疫情后同期病原体检出率为65.89%(3 500/5 312),以鼻病毒(23.78%)、呼吸道合胞病毒(14.74%)、偏肺病毒(12.65%)、副流感病毒(12.12%)为主,混合感染459例(8.64%)。结论 COVID-19疫情后ARTI病原谱发生了明显变化。偏肺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博卡病毒检出率明显升高;混合感染、支原体、衣原体、甲型流感H1N1病毒、季节性H3N2病毒、乙型流感病毒、鼻病毒、腺病毒检出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6.
小儿肺炎840例常见病原分析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目的 探讨小儿肺炎常见病原在不同地域、不同季节的流行情况以及常见病原的中医证候分布。方法 对2 0 0 2年3月至2 0 0 3年1 2月收治的840例肺炎患儿血清,用颗粒凝集法(PA)检测肺炎支原体(MP)抗体,ELISA法检测腺病毒(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流感病毒(IV)的病毒抗体。结果 共测得病毒感染阳性病例3 0 3例,病毒阳性毒株3 75株,总阳性率为3 6 .1 % ( 3 0 3 / 840 ) ;肺炎支原体在3 ~7岁学龄前儿童中阳性率最高,为43. 6% ,<3岁组病毒阳性率最高,RSV、ADV、IV分别为46. 2 % ,63 . 1 %和56. 4% ;广州地区病毒阳性检出率为54 . 2 % ,上海地区为51 . 3 % ,辽宁地区的病毒阳性检出率为1 6 .0 % ;黑龙江地区为47. 5% ,成都地区为45. 6%。东北、成都地区在不同的季节病原分布无明显差异性(P >0 .0 5) ,上海、广州地区在不同的季节病原分布有明显差异性(P<0 .0 5)。不同的病原在中医证型间的分布无明显差异性(P >0 . 0 5)。结论 支原体肺炎在学龄前儿童中患病率最高,病毒性肺炎幼儿患病率最高;病毒阳性检出率南方略高于北方;上海地区MP肺炎以夏季发病较多,RSV和ADV肺炎均在冬季多见,IV肺炎在春季明显增多,广州地区MP肺炎在夏春季发病较多,RSV肺炎夏季多见,ADV肺炎多在冬季发病,IV肺炎在冬春季患病率增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安徽省城乡中小学生矮身材分布特点。方法 2014年9月至11个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抽取安徽省3个地区(宿州市、合肥市、池州市)的城乡中小学生,调查7~19岁共12 009名中小学生的身高,分析矮身材分布特点。结果 安徽省中小学生各年龄组总体矮身材的检出率为3.16%,乡村矮身材的检出率高于城市(3.75% vs. 2.56%,χ2=13.731,P<0.001)。男女矮身材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05% vs. 3.28%,χ2=0.517,P>0.05)。男、女矮身材检出率在城市分别为2.53%、2.60%,在乡村分别为3.56%、3.93%。结论 安徽省城乡中小学生抽样平均矮身材检出率为3.16%,乡村抽样中小学生矮身材检出率高于城市;男女矮身材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8.
苏州地区儿童急性肺炎的病原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苏州地区小儿肺炎病原学,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5年11月~2006年2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住院治疗的急性肺炎患儿,用无菌负压吸引法采集其新鲜痰液,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病毒,细菌培养检测细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支原体、衣原体抗体。结果532例中360例痰标本检测阳性,总检出率为67.7%。其中单纯病毒感染178例(33.5%),单纯细菌感染23例(4.3%),单纯支原体感染50例(9.4%),单纯衣原体感染19例(3.6%),混合感染90例(16.9%)。病毒以呼吸道合胞病毒为主(44%);细菌则以肺炎链球菌(4.7%)为主,其次为表皮葡萄球菌(2.8%)和流感嗜血杆菌(1.9%)。结论病毒是苏州地区冬春季小儿急性肺炎的最常见病原,其次是肺炎支原体、细菌、肺炎衣原体。支原体感染多见于3岁以上儿童,肺炎衣原体感染则多见于小于3个月的婴儿。混合感染在3岁以下尤其1岁以下小儿明显。  相似文献   

9.
了解本院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病原微生物分布规律。方法:对入选的1 167例年龄在28 d至8岁间的CAP患儿,于入院4 h内分别采集呼吸道分泌物和静脉血进行多病原联合检测。呼吸道分泌物用于细菌培养,并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检测肺炎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静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和腺病毒。结果:在1 167例CAP患儿中,呼吸道分泌物培养出细菌308株,其中革兰阳性菌占53.6%,革兰阴性菌占46.4%。前5位细菌分别为:肺炎链球菌(35.1%),大肠埃希菌(11.7%),金黄色葡萄球菌(8.8%),肺炎克雷伯菌(6.5%),卡他莫拉菌(5.8%)。产酶菌株在前5位细菌中占30.1%。非细菌病原体检出率为24.1%(281/1 167),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感染率最高,为19.3%(225/1 167)。呼吸道合胞病毒与肺炎链球菌的混合感染率最常见(35.2%)。多数病原微生物在1岁以下患儿中的感染率高于1岁以上患儿。结论:肺炎链球菌与呼吸道合胞病毒为本院儿童CAP的主要病原体;多数病原微生物在1岁以下患儿中的感染率高于1岁以上患儿。[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0,12(3):184-187]  相似文献   

10.
急性呼吸道感染227例的病原学研究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8  
目的 观察成都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ARI)的常见病原体,指导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 采用痰液细菌培养,反向间接血凝试验检测肺炎支原体(MP)和肺炎衣原体(CP),ELISA间接法测定常见呼吸道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IgM抗体。结果 1.227例ARI儿童病原学检查中,有明确病原者158例(69.6%);2、痰细菌培养40例,阳性26例(65%),其中肺炎链球菌,卡他莫拉菌均3例(7.5%),流感嗜血杆菌4例(10%),肺炎克雷伯菌2例(5.0%);MP、CP抗体检测187,MP阳性25例(13.4%),CP33例(17.6%);呼吸道病毒抗体检测166例,抗体阳性72例(43.4%),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RVS)25例(15.1%),其次副流感病毒(PIV)24例(14.4%),所有受检儿童中混合感染17例。结论 成都地区儿童ARI以细菌感染为主,病毒感染中的首位病毒是RSV,PIV,MP、CP感染占一定比例。研究本地区不同时期ARI的病原谱对指导临床治疗,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2岁以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临床特征与淋巴细胞亚群比值关系。方法 以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住院诊断为毛细支气管炎的268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入院后24 h内取静脉血进行流式检测淋巴细胞亚群比值,同时进行多病原检测,并收集其他临床资料与同龄非喘息肺炎患儿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比较。结果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占同期2岁以下住院病例的11.84%。病原阳性检出率57.84%,病原阳性检出排序为呼吸道合胞病毒(21.27%)、肺炎支原体(16.42%)、流感嗜血杆菌(10.07%)、肺炎链球菌(8.96%)。毛细支气管炎组和非喘息肺炎组CD3+、CD3+CD8+比值均低于正常对照组;毛细支气管炎组CD4+/CD8+比值最高,正常对照组最低,毛细支气管炎与非喘息肺炎组CD3-CD19+比值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存在与哮喘相似的淋巴细胞亚群失衡。6个月至1岁儿童更易发生毛细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特别是过敏体质患儿可能存在B细胞表达水平增强倾向。呼吸道合胞病毒仍是毛细支气管炎最主要病原体。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遵义地区儿童重症肺炎的病原学特点,以期为本地区抗感染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重症肺炎患儿痰、咽拭子、血清,通过病原菌培养、RT-PCR检测病毒、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非典型病原体等方法检测并鉴别重症肺炎病原体种类.结果 337例患儿中,病原检测阳性者292例(86.65%),其中病毒感染最多见,占37.32%,其次为细菌感染占28.42%,肺炎支原体感染占6.50%,混合感染占27.74%;病毒感染以呼吸道合胞病毒B型最为常见,占28.44%,且具有明显的年龄分布差异,3岁以下婴幼儿最为常见,尤其1岁以内婴儿易感性最高(P<0.05),各年龄组均以呼吸道合胞病毒B型感染最常见;病毒感染有一定季节性,秋冬季(9月~次年2月)病毒检出率高,夏季检出率较低(x2=29.28,P=0.001);细菌感染以大肠埃希菌最为多见,占21.69%,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感染以1岁以内婴儿多见,流感嗜血杆菌好发于1~3岁幼儿,肺炎链球茵感染在任何年龄段均可发病.结论 病毒感染是遵义地区儿童重症肺炎的最常见病原,多见于1岁以内幼儿,且秋冬季高发,细菌感染次之,3岁以上儿童重症肺炎以细菌感染多见,3岁以下尤其1岁以下小儿细菌和病毒混和感染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的病原学特点。方法对2005年10月至2009年9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8172例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采用无菌负压吸引法采集其新鲜痰液,分别用直接免疫荧光法、RT-PCR检测7种常见病毒抗原和人类偏肺病毒基因(6599例),细菌培养检测细菌(6404例),ELISA法检测血清肺炎支原体(7842例),检出的阳性病例入选,分析其病例资料。结果 8172例标本中检出1种或1种以上病原4756例(58.2%),6404例细菌检测标本中阳性1883例(29.4%),6599例病毒检测标本中阳性1886例(28.2%),7842例肺炎支原体检测标本中阳性2630例(33.5%)。细菌病原中肺炎链球菌(10.8%)最多见。病毒中以呼吸道合胞病毒(15.8%)最常见。病原混合感染率为16.9%,以细菌及病毒混合感染为最常见。呼吸道合胞病毒冬季检出率最高,人类偏肺病毒冬春季、副流感病毒3夏季检出率较高,流感病毒A夏季检出率较低,肺炎支原体检出率夏秋季较高,冬春季较低;副流感病毒1,2季节差异不明显。结论肺炎支原体是本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病原,病毒次之,细菌是混合感染的常见病原。细菌和病毒感染多见于1岁以下婴儿,而支原体感染多见于3岁以上儿童。各病原的流行季节各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病原体特点,为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因下呼吸道感染住院且接受纤维支气管镜治疗的108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收集其支气管肺泡灌洗液,通过多重实时荧光PCR检测其病原体。结果 在108例患儿中,检测出病原体85例(78.7%),其中单一病原体感染检出52例(48.1%),多重病原体感染检出33例(30.6%)。肺炎支原体检出率最高,共检出38例(35.2%),其中36~ < 72月龄患儿检出率最高;其次为肺炎链球菌及流感嗜血杆菌,各检出29例(26.9%),其中肺炎链球菌主要集中于24月龄以下患儿。检出率较低的为鲍曼不动杆菌、白色念珠菌及肺炎克雷伯杆菌,各检出3例(2.8%)。在31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中,流感嗜血杆菌检出率最高(9例,29%)。在34例大叶性肺炎患儿中,肺炎支原体检出率最高(22例,65%)。在22例支气管异物合并支气管肺炎患儿中,肺炎链球菌检出率最高(10例,45%)。结论 在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肺炎支原体检出率最高,其次为肺炎链球菌及流感嗜血杆菌。不同年龄、不同类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病原体检出率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恒温扩增芯片法在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7年1~7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住院的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入院当天采集痰液等分泌物标本,通过恒温扩增芯片法(芯片法)检测13种常见病原体,比较芯片法与痰培养和血清学方法的检出率。 结果:研究期间应用恒温扩增芯片法共检测230例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共检出182例(79.1%)病原阳性。单一病原感染77例(33.5%),混合感染105例(45.6%)。芯片法检出的主要病原菌为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33.8%)、流感嗜血杆菌(27.8%)和肺炎链球菌(22.6%),芯片法对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培养法。两种方法对于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和肺炎支原体等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检测,芯片法操作简便、快速,可同时检测13种病原体,且病原体检出率明显高于培养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儿童呼吸道感染博卡病毒(human bocavirus, HBoV)流行病学特征, 为临床合理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09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住院治疗的16 913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痰标本和临床资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oV,分析HBoV检出情况。结果 16 913例患儿中,HBoV阳性检出率为5.16%(873/16913例)。男性患儿HBoV阳性检出率为5.42%(573/10566例),女性患儿为4.73%(300/6347例),男性患儿HBoV检出率高于女性患儿(χ2=3.928,P=0.047)。<1岁、 ~3岁、~7岁以及≥7岁患儿的HBoV检出率分别为4.03%(325/7963例)、8.75%(401/4584例)、3.99%(134/3357例)、1.29%(13/1009例), 各年龄组HBoV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2.075, P<0.01)。春夏秋冬四季HBoV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36%(146/4341例)、 6.92%(295/4261例)、 6.88%(287/4172例)、 3.50%(145/4139例), 夏秋季患儿HBoV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冬春季(χ2=93.801, P<0.01)。结论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09年1月至2016年12月呼吸道感染患儿HBoV检出率为5.16%, 幼儿HBoV检出率高, 男性患儿高于女性。夏秋季为HBoV感染的高发季节。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解儿童淋病患者支原体感染的情况,进一步查清儿童淋病合并感染的情况。方法对儿科门诊89例儿童淋病患者病灶部拭子标本进行7种支原体、念珠菌、滴虫等病原体检测。结果82例女童中23例榆出支原体(28.05%),检出念珠菌和滴虫各1例(1.22%);7例男童中3例(42.86%)检出支原体。解脲脲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肺炎支原体(Mpn)、穿通支原体(Mpe)、生殖支原体(Mg)、发酵支原体(Mf)、梨支原体(Mpi)7种支原体的检出率分别为20.22%,8.54%,3.38%,4.49%.3.38%,0.0。儿童淋病患者合并支原体感染率为29.20%。结论儿童泌尿生殖道感染者淋菌和支原体为主要病原菌。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非细菌性病原体分布特点。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1月于沈阳市儿童医院住院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1788例,运用多重RT-PCR与毛细电泳联用技术对10种病毒病原体及2种非典型病原体进行检测,同时抽取静脉血行肺炎衣原体、肺炎支原体血清学抗体检测,分析不同病原体的分布特征。结果(1)1788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病原体阳性率为72.43%(1295/1788),其中病毒病原体阳性率为59.68%(1067/1788),非典型病原体阳性率为22.04%(394/1788)。阳性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肺炎支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B、偏肺病毒、鼻病毒、副流感病毒、流感病毒A、博卡病毒、腺病毒、肺炎衣原体、冠状病毒。(2)季节分布:春季以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支原体为主要病原体;夏季以肺炎支原体阳性率最高,其次为流感病毒A;秋季偏肺病毒阳性率最高;冬季主要为流感病毒B、呼吸道合胞病毒。(3)性别、年龄分布:肺炎支原体阳性率女孩高于男孩(P<0.05),其他病原体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病原体在不同年龄组间的阳性率不同(P<0.05):肺炎支原体阳性率在>6岁组最高;呼吸道合胞病毒和肺炎衣原体阳性率在<1岁组最高;偏肺病毒、流感病毒B阳性率在1~<3岁组最高。(4)疾病分布:重症肺炎患儿以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支原体、鼻病毒、偏肺病毒为主;大叶性肺炎患儿的病原体主要为肺炎支原体;急性支气管肺炎前5位病原体为肺炎支原体、流感病毒B、偏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结论肺炎支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B、偏肺病毒、鼻病毒为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主要病原体,呼吸道病原体阳性率在不同年龄阶段、季节和性别间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方法在儿童流感样病例病原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了解儿童流感样病例病原情况。方法 收集2018年11月至2019年2月北京地区94例儿童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采用多重PCR核酸检测技术测定甲型流感病毒(InfA)、 甲型流感病毒H1N1(InfA-H1N1)、 甲型流感病毒H3N2(InfA-H3N2)、 乙型流感病毒(InfB)、 人副流感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 人腺病毒(HADV)、 人鼻病毒(HRV)、 人博卡病毒、 人偏肺病毒(HMPV)、 人冠状病毒(HCoV)和肺炎支原体(MP)、 衣原体13种病原核酸。结果 94例标本中78例(82.98%)可测出病原,其中69例(73.40%)检出1种病原,9例(9.57%)检出2种病原; 94例标本中52例(55.32%)检出流感病原,26例(27.66%)检出非流感病原。单一病原检出由多到少为InfA-H1N1 31例,InfA-H3N2 10例,RSV 9例,HMPV 7例,InfA、 HRV、 HADV各3例,InfB、 HCoV及MP各1例。9例检出2种病原的标本中,6例检出流感分别合并其他病毒(HRV、 HADV、 RSV、 HCoV、 HMPV),1例检出甲流H1N1和H3N2,2例分别检出RSV、 HRV及HCoV、 HADV。结论 非流感病原微生物引起流感样病例并不少见,多重PCR检测有助于全面了解流感样病例的病原和混合感染情况。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方法在儿童流感样病例病原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了解儿童流感样病例病原情况。方法 收集2018年11月至2019年2月北京地区94例儿童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采用多重PCR核酸检测技术测定甲型流感病毒(InfA)、 甲型流感病毒H1N1(InfA-H1N1)、 甲型流感病毒H3N2(InfA-H3N2)、 乙型流感病毒(InfB)、 人副流感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 人腺病毒(HADV)、 人鼻病毒(HRV)、 人博卡病毒、 人偏肺病毒(HMPV)、 人冠状病毒(HCoV)和肺炎支原体(MP)、 衣原体13种病原核酸。结果 94例标本中78例(82.98%)可测出病原,其中69例(73.40%)检出1种病原,9例(9.57%)检出2种病原; 94例标本中52例(55.32%)检出流感病原,26例(27.66%)检出非流感病原。单一病原检出由多到少为InfA-H1N1 31例,InfA-H3N2 10例,RSV 9例,HMPV 7例,InfA、 HRV、 HADV各3例,InfB、 HCoV及MP各1例。9例检出2种病原的标本中,6例检出流感分别合并其他病毒(HRV、 HADV、 RSV、 HCoV、 HMPV),1例检出甲流H1N1和H3N2,2例分别检出RSV、 HRV及HCoV、 HADV。结论 非流感病原微生物引起流感样病例并不少见,多重PCR检测有助于全面了解流感样病例的病原和混合感染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