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调查实习护生COVID-19疫情期间心理韧性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开展针对性的心理援助提供实证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和滚雪球抽样,通过问卷星对实习护生进行心理韧性量表、一般健康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Pearson相关分析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实习护生心理韧性的影响因素。结果 全国22个省市1 343名实习护生参与调查,以四川省(60.5%)和重庆市(33.3%)为主,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9.6%。平均年龄为(20.52±1.46)岁,主要为女性(92.3%)和实习末期护生(89.8%)。实习护生心理韧性总得分为(67.68±16.31)分,从高到低依次为力量维度(2.89±0.65)分、坚韧维度(2.65±0.72)分、乐观维度(2.53±0.70)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实习护生为男性(β’=0.100)、社会支持程度越高(β’=0.116)、应对方式越积极(β’=0.580),心理韧性水平越高;心理障碍水平越高(β’=-0.143),心理韧性水平则越低。结论 疫情期间实习护生心理韧性水平较低,性别、心理障碍水平、社会支持、应对方式是影响疫情期间实习护生心理韧性的重要因素。医疗机构、学校和家庭应多渠道、多途径为实习护生提供疫情期间的心理援助,帮助其顺利度过疫情。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实习护生临床用药情况,为护理药理学教学内容改革提供参考。方法 2016年12月—2017年12月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广州市某3所医院135名实习护生进行调查。结果 实习护生药品法律知识及格率仅为25.0%。用药护理操作执行均分3分以下,处于中等以下水平;对各种药物过敏情况应急处理了解均分3分左右,处于中等水平。实习护生用药操作执行得分在不同年龄、实习时间、法律知识得分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习护生药物过敏时应急处理了解程度得分在不同性别、实习时间、法律知识得分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生药品法律知识匮乏,用药护理操作规范性不足,对出现药物过敏时应急处理的能力有所欠缺,建议加强临床药品法律相关知识及药物不良反应应对策略的培训。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某三甲医院男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干预措施提供循证依据,促进男护士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方法 选择某三甲医院的全体男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问卷调查男护士的一般社会人口学特征,职业倦怠量表(Mashach Burnout Inventory-General Survey, MBI-GS)评估男护士的职业倦怠水平,心理弹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评估男护士的心理弹性水平,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评估男护士的睡眠质量,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及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估男护士的焦虑和抑郁水平。结果 本研究调查的男护士共159人,发放问卷159份,问卷回收率100%。男护士中11.95%处于高职业倦怠水平,20.13%处于低心理弹性水平,61.64% PSQI得分>7分,焦虑症状阳性率为18.24%,抑郁阳性率为27.6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护龄、经济负担、职业倦怠程度、心理弹性水平是男护士焦虑的主要影响因素,护龄、职业倦怠、心理弹性和睡眠质量是抑郁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某三甲医院男护士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和抑郁,及时发现并改善,有助于提升男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4.
张鹏  徐婉  张才溢  耿德勤 《中国校医》2020,34(10):770-773
目的 调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爆发流行期公众的心理状态,便于早发现异常,早期进行心理干预,并为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压力感受量表(PSS-10)对5 097位群众采用线上填写问卷的方式进行心理状态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共收到5 097份有效问卷,其中男性 1 608 名(31.55%),女性 3 489 名(68.45%)。焦虑标准分为(40.06±9.03)分,抑郁标准分为(42.94±12.29)分,压力知觉得分为(14.66±5.83)分。调查人群焦虑的发生率为 12.1%、抑郁的发生率为 24.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在40岁以上、已婚、丧偶、受教育在高中以上、焦虑是压力知觉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疫情期间普通民众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及压力应激问题,应及时对高危人群进行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基础护理学实训教改对高校护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类实验研究中自身前后对照的设计方案,对110名某高校护生的基础护理学实训课程进行教改。采用护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价护生教改前后自主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水平的变化。结果通过教改提高了护生自主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自我效能感水平与自主学习能力呈正相关(r=0.566,P<0.05)。结论通过对基护实训教改有助于增强护生自我效能感,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流行期间居家儿童青少年抑郁情绪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期为疫情流行期间本地区儿童的心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2020年2月6—8日,采用问卷星的调查方式,由8~18岁儿童青少年在线填写一般资料、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SRS)和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ARED)。采用SPSS 22.0软件,经单因素分析,线性回归以及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DSRS得分的影响因素及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有效回收问卷396份,DSRS 量表平均得分为(7.35±5.10)分。DSRS≥15分,即存在明显抑郁症状者41例(10.4%)。多因素分析显示,焦虑得分、居住地、碰到与疫情相关的事情是否害怕、年龄是DSRS得分的影响因素(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存在焦虑症状(OR=4.284,95%CI:2.163~8.486,P<0.001),居住在乡镇及农村(OR=2.382,95%CI:1.120~5.069,P=0.024),碰到与疫情相关的事情经常害怕(OR=3.312,95%CI:1.210~9.064,P=0.020)是疫情流行期间居家儿童青少年出现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结论 家庭-学校-社会应加强对儿童的心理干预,减少儿童在疾病流行期间的恐惧及焦虑,尤其是年龄较大的高年级学生,乡镇及农村儿童等重点人群,从而减少COVID-19流行期间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状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医学生COVID-19知信行现状,为高校开展COVID-19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20年4—5月从某医科大学随机抽取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合计84个班级全部学生,采用结构式自编问卷进行线上调查。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2 245份,其中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学、临床药学和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学生分别为805人(35.8%)、435人(19.4%)、667人(29.7%)、132人(5.9%)和206人(9.2%)。COVID-19知识综合得分为(9.42±1.47)分,知晓率为91.2%。不同专业、年级、年龄和家庭人均年收入的学生COVID-19知识综合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级是医学生COVID-19知晓情况的影响因素(P<0.05)。获取COVID-19知识的主要途径是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87.5%)和电视广播(82.1%)。学生“关注COVID-19疫情”态度持有率为96.1%,“积极预防COVID-19”态度持有率为99.7%,仅10.0%的学生感到恐惧焦虑。消毒、洗手和戴口罩等健康行为增加的医学生分别占73.1%、83.8%和90.7%,46.3%的医学生减少了“体育锻炼”健康行为。结论 医学生COVID-19知信行情况良好,年级是医学生COVID-19知晓情况的影响因素。高校与相关部门应根据学生不同特征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健康素养,降低校园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护理专业学生学业复原力及自我控制的现状,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为解决护理专业学生心理和行为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以提高护理学生的学业复原力与自制力水平。 方法 采用学业复原力量表和自我控制量表通过网络调查和现场派发形式对广州市4所高校的286名护理专业本科学生进行调查。 结果 护理专业学生学业复原力得分为(47.65±8.45)分,自我控制总分为(58.33±9.68)分,两者呈正相关,工作或学习表现及抵制诱惑是学业复原力的影响因素(F=40.735,R2=0.224)。 结论 护理专业学生的学业复原力和自我控制水平均处于中等水平,应针对具体因素提高学业复原力和自我控制水平,改善护生的心理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实习护生的情绪劳动水平,分析其与工作倦怠的相关性,为提高实习护生的职业认同感和职业价值观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情绪劳动量表和护士工作倦怠量表对本院264名实习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生情绪劳动条目均分为(3.56±0.57)分,由低到高依次为表层扮演(3.00±0.94)分、情绪表达要求(3.35±1.04)分和深层扮演(5.14±0.79)分;护生工作倦怠情感耗竭维度得分为(20.52±9.67)分,处于中度水平,去个性化维度得分为(5.21±4.97)分,处于较低水平,个人成就感维度得分为(14.63±7.03)分,处于高度水平,与护士群体工作倦怠的常模值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情绪劳动的表层扮演与工作倦怠呈正相关(P<0.05),情绪劳动中的深层扮演与工作倦怠呈负相关(P<0.05)。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表层扮演对情感耗竭(β=0.328,P<0.01)、去人格化(β=0.361,P<0.01)和个人成就感(β=0.245,P<0.01)有正向预测作用;深层扮演对情感耗竭(β=-0.240,P<0.01)、去人格化(β=-0.288,P<0.01)和个人成就感(β=-0.400,P<0.01)有反向预测作用。结论 实习护生的情绪劳动水平处于中等水平,情绪劳动和工作倦怠感存在相关性,当护生的情绪体验与实习情景中的工作要求有冲突时,护理管理者须根据护生的不同情绪体验制定相应的职业发展管理策略,增强护生的职业认同感,减少护理后备人才的流失。  相似文献   

10.
李琼  黄欢  王荧  程坤 《实用预防医学》2021,28(6):750-753
目的 了解大学生手机依赖与焦虑状况,探讨睡眠质量在手机依赖与焦虑症状之间的调节效应,为促进大学生心理行为健康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汉口区两所高校按年级分层,以班级为单位,从每个年级中随机抽取两个班级共712名大学生为调查对象,使用青少年手机使用依赖自评问卷、抑郁-焦虑-压力自评量表中的焦虑分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估被试者的手机依赖、焦虑、睡眠状况。 结果 大学生手机依赖、焦虑状况、睡眠质量平均得分分别为(26.15±2.73)、(10.64±1.38)和(3.95±0.42)分,手机依赖、焦虑和睡眠质量差检出率分别为26.12%、26.96%和19.38%。睡眠质量在手机依赖与焦虑之间起调节作用(R2=0.40,F=312.58,P<0.05)。 结论 大学生手机依赖、焦虑和睡眠质量差检出率较高,良好的睡眠质量可以缓解手机依赖对焦虑的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1.
马改红  张湘明  齐新宇  黄容 《中国校医》2020,34(11):805-808
目的 疫情期间通过对学校学生进行疫情防护认知、心理和思想动态及教育服务需求的调研,为学校的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提供精准施策依据。方法 疫情严峻期采用快速问卷调查法,有效问卷10906份,资料采用χ2检验、t检验、方差分析等方法统计分析。结果 10 906名大学生关注疫情主要途径是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高年级学生关注疫情度高;女生较男生更加关注疫情信息;非医药类专业学生关注度低于其他专业学生。69.27%的学生对新冠肺炎的基础知识了解,65.66%的学生对新冠肺炎主要症状了解;97.5%的学生知晓并做到主动防护。女生比男生的恐慌、焦虑、盲从、无助等心理感受更加明显,护理专业学生比其他专业学生均明显;面对疫情98.05%的同学可以做到理性对待,80%以上的同学可以做到学好专业知识、传播正能量。对学校的需求主要有完善网课、严格消毒公共场所和设施、加强疫情防护教育、生命教育等。结论 学校是疫情高发地,学生防护情况良好,可以理性应对并传播正能量,但对低年级学生加强知识健康教育,对女生、护理专业学生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部分医护类大学生职业理想信念受疫情影响,要做到精准施策。  相似文献   

12.
袁梦梦  李嘉欣  李恵萍 《中国校医》2022,36(11):860-864
目的 了解新冠疫情下本科护生职业认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职业认同量表、护生专业承诺量表对安徽某院校的588名本科护生进行调查。结果 职业认同总分为(58.17±11.27);护生专业承诺总分为(86.55±20.01);职业认同与专业承诺呈显著正相关(r=0.790,P<0.05);专业承诺总分、“有无您崇拜的护理前辈或老师”、“如果有机会,您是否会调换专业”两条目得分对职业认同有影响。结论 新冠疫情下本科护生职业认同处于中等水平且受多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甘肃省会宁县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为开展心理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量表(MHT)和家庭情况调查问卷对会宁县1 050名中小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 心理健康问题较严重(全量表分在65分以上)的学生检出率为2.3%,各内容量表中学习焦虑检出率(8.50±3.01)最高,为64.46%,孤独倾向检出率(2.67±2.01)最低,为2.65%;女生的学习焦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及全量表得分均高于男生,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初中生在学习焦虑、孤独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冲动倾向及全量表得分上高于小学生,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的因素有性别、年级、父母亲的文化程度、父母亲是否到外地工作。结论 会宁县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较高,但仍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根据影响因素提出针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583名湖北社区卫生工作者面对新冠肺炎心理时焦虑症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为预防社区卫生工作者心理焦虑症状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通过查阅文献和咨询专家设计调查问卷,采用汉密尔顿焦虑自评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于2020年3月17日—3月22日对湖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583名社区卫生工作者进行测评。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焦虑状态与社会支持、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的关系。结果 新冠肺炎期间社区卫生工作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为(8.49±6.60),社会支持、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评分分别为(41.22±7.49、24.61±5.00、8.93±2.48、7.68±1.87)。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社会支持、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评分与焦虑评分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235(P<0.001)、-0.211(P<0.001)、-0.087(P=0.036)、-0.260(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新冠肺炎疫情中,被调查的583名湖北社区卫生工作者焦虑症状评分较高,社区卫生工作者的社会支持水平越高,越有可能缓解其焦虑情绪。医疗机构管理者可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积极预防干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为今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通过问卷星对1 400名大学生进行匿名式调查,应用SPSS 2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1 294名大学生抑郁检出率为21.51%,其中轻度、中度、重度分别为13.85%、7.32%、0.34%;焦虑检出率为9.46%,其中轻度、中度、重度分别为8.36%、0.91%、0.19%。男生抑郁(44.71±12.88)分、焦虑(40.35±9.28)分,女生抑郁(42.28±10.86)分、焦虑(38.70±7.6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32, P=0.005;t=2.163,P=0.046)。不同年级大学生抑郁、焦虑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498,P=0.221;F=1.021,P=0.362)。结论 疫情期间男女大学生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及抑郁心理问题,学校管理部门应采取措施对学生进行精准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一线医务人员对该病的认知行为及心理卫生状况,为开展医务人员教育培训和制定心理危机干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珠海市3家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的抗疫一线医务人员522名为调查对象,使用一般资料问卷、新冠肺炎认知行为量表、焦虑自评(SAS)量表进行线上匿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下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心理健康与领悟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 方法 采用一般人口学资料调查表、简易心理状况评定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以及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某三甲定点收治医院的845例护士进行调查分析。 结果 疫情期间845例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得分为(19.4±7.6)分,超过1/3的护士心理状况差。与年龄≥41岁的护理人员相比,年龄在31~35岁的护理人员心理状况差的检出率更高;本科及以上学历、高危环境工作、亲友当中有或不确定是否有疑似或确诊患者、不确定是否接触疑似或确诊患者的护理人员心理状况差的检出率更高;工作≥16年、自身健康状况评价好、对医院职业安全防护评价非常完善的护理人员心理状况差的检出率更低。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总分与朋友支持、家庭支持、其他支持及积极应对方式得分呈负相关(r=-0.30、-0.31、-0.31、-0.38,均 P<0.01),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r=0.28,P<0.01);积极应对方式、消极应对方式在领悟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之间有部分中介作用,分别占总效应的37.1%和8.6%。 结论 疫情期间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领悟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有直接和间接的预测作用,应对方式在领悟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之间有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焦虑、抑郁现况,探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护理干预模式。方法 选取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2020年1月23日—2月10日收治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统计患者焦虑和抑郁得分情况。制定相应护理干预措施并评估疗效。结果 共收治40例新冠肺炎患者。10例(25.00%)患者出现焦虑,SAS平均得分(42.94±8.33)分。14例(35.00%)患者出现抑郁,SDS平均得分(46.41±13.37)分。患者焦虑与抑郁得分均高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患者焦虑得分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不同年龄、文化程度组患者焦虑和抑郁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干预后,SAS量表平均得分(37.94±5.67)分,SDS量表平均得分(39.93±8.55)分,均较干预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焦虑和抑郁高于普通人群,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可降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长期的护理干预需要持续进行。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处置能力,为社区防控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20年2月初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按地理位置将上海市16个行政区分为6个区域,每个区域随机抽取个5~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师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采用描述性方法调查上海市社区全科医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认知水平。结果共发放问卷244份,回收有效问卷233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4.26%。所调查的4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233名全科医师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知识调查问卷》的平均成绩为76.80±11.68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基本知识方面,调查发现全科医师对掌握病毒名称的正确率为95.28%(222/233)、诊疗指南了解的正确率为91.85%(214/233)、明确乙类传染病甲类管控的正确率为93.13%(217/233)、明确2h报告制度的正确率为84.98%(198/233)、传播途径的正确率为98.28%(229/233)、发病中位时间的正确率为45.92%(107/233)、治疗原则的正确率为88.84%(207/233)和防控原则的正确率为72.96%(170/23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处置能力方面,调查发现全科医师对有效消毒剂的种类和消毒浓度的正确率分别达到91.84%(214/233)和57.51%(134/233),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感控基本要求、防护级别、发热门诊感控要求、疑似或重点人群居家隔离要求和治疗场所感控要求的正确率分别为96.13%(224/233)、98.28%(229/233)、95.28%(222/233)、97.42%(227/233)和87.55%(204/233)。有72.10%的全科医师能正确掌握对疑似或确诊患者的转运防护要求,而有39.49%的全科医师能明确收治疑似或确诊患者的病房要求。此外,分别有45.06%和24.03%的全科医师能正确认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重症病例的临床症状。结论上海市社区医院的全科医师不仅能够较好地掌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基础知识,而且也基本具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处置能力,但仍需加强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症状的识别。同时,在社区疫情防控的经验和做法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